2023年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质量测评.pdf
《2023年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质量测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质量测评.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晨鸟教育 Earlybird 阶段质量测评(二)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流水地貌 1、6、7、8、9、18、31 滑坡和泥石流 10、11、12、13、14、32 风成地貌 3、4、15、16、17、19 喀斯特地貌 5、20、21、22、23、24、33 海岸地貌 25、26、27、28、34 冰川地貌 2、29、30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区域认知)长江上游地区典型地貌为()A峡谷 B冲积平原 C冲积岛 D三角洲 答案 A 解析 长江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典型地貌为峡谷。2(区域认知)北美五大湖的
2、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冰水溶蚀 答案 C 解析 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完成 35 题。晨鸟教育 Earlybird 3(区域认知)图示地貌类型,连线正确的是()A甲河流地貌 B乙风沙地貌 C丙海岸地貌 D丁冰川地貌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中东部,是因风力作用形成,为风成地貌,A项错误;乙为“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且我国
3、的西北地区,风沙活动比较强烈,为风沙地貌,B 项正确;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为冰川地貌,C 项错误;丁位于云贵高原地带,为石林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该地貌为流水溶蚀地貌,D 项错误。4(综合思维)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 垄脊的高度大致相同 垄脊的长短比较一致 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乙地貌呈现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垄脊的高度和长度是不尽相同的,正确,错误。我国西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盛行西北风,在风力侵蚀作用下,该土林地貌垄脊的走向和当地的主导风向一致,正确,故选 C项。5(综合思维)与丁地貌特点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是()A土壤、大气与水
4、文 B植被、岩石与大气 C土壤、大气与植被 D岩石、大气与水文 答案 D 答案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长江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典型地貌为峡谷区域认知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是风力侵蚀冰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是甲河流地貌丙海岸地貌答案乙风沙地貌丁冰川地貌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中东部是因风力作用形成为风成地貌晨鸟教育 Earlybird 解析 读图可知,丁为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经流水溶蚀形成。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完成67 题。6(区域认知)图示砾石景观分布广泛的城市是()A
5、上海 B南京 C武汉 D重庆 答案 D 解析 图示砾石为河流堆积形成的,砾石颗粒较大,说明该河段水流速度快,地形起伏大,故 D 项正确。7(综合思维)下列地貌中,与图中砾石滩成因最为相似的地貌是()A风蚀蘑菇 B沙丘 C冲积扇 D石林 答案 C 解析 风蚀蘑菇和沙丘属于风沙地貌;冲积扇属于河流堆积地貌;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读图,完成89 题。8(综合思维)图一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答案 C 答案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长江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典型地貌为峡谷区域认知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是风力侵蚀冰活动
6、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是甲河流地貌丙海岸地貌答案乙风沙地貌丁冰川地貌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中东部是因风力作用形成为风成地貌晨鸟教育 Earlybird 解析 图一是在 U 形谷的基础上发育了 V 形谷,U 形谷是冰川侵蚀形成的,V 形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 C 项正确。9(综合思维)图二中,E、F 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A、B、C、D、答案 D 解析 E 处河谷较宽,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搬运作用,F 位于河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故选 D 项。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发生泥石流时逃生示意图。完成 1011 题。10
7、(人地协调观)从泥石流示意图推测云南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正确的有()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 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 1 000 mm 以上,且暴雨日数多 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和过度放牧等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泥石流的发生与云南的地形、地质、岩石、降水、植被破坏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等有关。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西部属横断山区,高山深壑很多,为泥石流的暴发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该地区的土石来源丰富,滇北高山高原地震活动频繁而且烈度大,使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提供大量松散的泥土石块,一些地区处于褶皱带上,岩石受挤压变形程度高,破碎严
8、重,也提供了大量的泥土石块;该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 1 000 mm 以上,尤其是夏秋两季,受湿润多雨的西南季风控制,很多地区一般日降水量就能满足泥答案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长江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典型地貌为峡谷区域认知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是风力侵蚀冰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是甲河流地貌丙海岸地貌答案乙风沙地貌丁冰川地貌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中东部是因风力作用形成为风成地貌晨鸟教育 Earlybird 石流形成的条件。除了这些自然条件以外,人类活动如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和过度放牧等,也会导致
9、大范围的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崩滑加剧,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固体物质来源。11(地理实践力)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正确的逃生方法是()A朝河流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低的地方 B垂直于河谷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C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 D原地不动,等看清泥石流的准确前进方向再做决定 答案 B 解析 泥石流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河谷的高处逃离。故选B 项。2019 年 7 月 28 日 9 时至 29 日 15 时,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普降暴雨,强降雨致甘洛县部分区域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交通、通讯、电力中断。下图为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
10、。完成 1214 题。12(综合思维)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A湖南 B四川 C青海 D黑龙江 答案 B 解析 结合图例,从图中可读出,选项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四川,B 项正确。13(综合思维)下列关于易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 答案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长江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典型地貌为峡谷区域认知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是风力侵蚀冰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是甲河流地貌丙海岸地貌答案乙风沙地貌丁冰川地貌解析读图可知甲位
11、于内蒙古中东部是因风力作用形成为风成地貌晨鸟教育 Earlybird B地形平坦 C地表基岩广布 D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不大 答案 A 解析 易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地区的地理特征是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A 项正确;地势起伏大,B 项错误;地表基岩广布地区不易出现滑坡和泥石流,C 项错误;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年际变化大,D 项错误。14(人地协调观)在易发生上述灾害的地区修建道路时,道路设计者应注意()A驱散乌云,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 B大量开挖坡脚,增加道路宽度 C发射卫星及时检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 D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 答案 D 解析 在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地区修建道路
12、时,应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D 项正确;驱散乌云,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不符合当前实际,A 项错误;大量开挖坡脚,更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B 项错误;卫星导航不会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C 项错误。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完成 1517 题。15(综合思维)该风蚀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风力强盛 B植被破坏严重 C粉沙表土深厚 D坡度较陡 答案 B 答案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长江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典型地貌为峡谷区域认知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是风力侵蚀冰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
13、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是甲河流地貌丙海岸地貌答案乙风沙地貌丁冰川地貌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中东部是因风力作用形成为风成地貌晨鸟教育 Earlybird 解析 风力强盛是风蚀坑形成的动力因素,A 项错误;粉沙土和地表植被对古风成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后,粉沙土活化,古风成沙受风力侵蚀,逐渐形成风蚀坑,B 项正确;粉沙土覆盖在古风成沙之上,土层较薄,C 项错误;坡度大小对风蚀坑影响不大,D 项错误。16(综合思维)甲处物质()A可延缓风蚀坑扩展速度 B加速古风成沙出露地表 C逐渐堆积,变得越来越厚 D来源于背风坡的粉沙土 答案 A 解析 甲处
14、物质是重力作用下坍塌下来的粉沙土,其堆积在风蚀坑的侵蚀凹面处,部分或全面覆盖在古风成沙上,能够保护古风成沙暂时不被侵蚀,但随着堆积物受风力、重力等作用被侵蚀或搬运,古风成沙再次出露地表,遭受侵蚀,故甲处物质可延缓风蚀坑的扩展。故选A 项。17(区域认知)推测图示风蚀坑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风蚀坑不断加深 B风蚀坑积水成湖 C风蚀坑坡度逐渐增大 D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 答案 D 解析 在该区域植被不断破坏的情况下,单一风蚀坑受风力、重力、流水等外力侵蚀会导致风蚀坑面积不断扩大,并与周边的风蚀坑相连,从而形成成片裸露古风成沙区,古风成沙在风力作用下发生移动,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在风蚀坑发展过程中
15、,重力、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相互作用,风蚀坑的深度、坡度会出现陡缓交替的现象,A、C 两项错误;该区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风蚀坑内不会积水成湖,B 项错误。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819 题。答案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长江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典型地貌为峡谷区域认知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是风力侵蚀冰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是甲河流地貌丙海岸地貌答案乙风沙地貌丁冰川地貌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中东部是因风力作用形成为风成地貌晨鸟教育 Earlybird 18(区域认知)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质量测评 2023 2020 2021 地理 湘教版 必修 一册 作业 第二 地球表面 形态 质量 测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