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七年级浙教版七年级下册.pdf





《【教育资料】七年级浙教版七年级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七年级浙教版七年级下册.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光分类一 光的反射【考点梳理】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1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在真空中传播速 度最大,c m/s。2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举例:等。考点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象。2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内(即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两 侧(即二线分居);角等于 角(即两角相等)。(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3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反射类型: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不同点 反射面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光线特点 若入
2、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 平行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相同点 都要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1成像特点:_、的虚像,物像连线与镜面 。2平面镜的用途: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分类集训一、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 1、2019 年 4 月 5 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 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2、清晨,薄雾缥缈的观音湖,水鸟从湖面轻快地掠过,水中的鱼儿悠闲地游着,岸边的树木与水中倒影构成了 一幅美丽的遂宁山水画。从物理学角度,下列关于这些 场景的形成解释不正确的是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中倒影”是
3、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从岸上看见“水中的游鱼”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虚像 D 水鸟飞翔时,由于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使翅膀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从而形成了翅膀的升力 3、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下“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 形成的 C“摄影”用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 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 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
4、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 射定律 5、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 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激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s C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 镜面反射 D激光是一种电磁波 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 A 处 恰 好 看 不 到 它,这 是 因 为 光 的 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 A 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此
5、时小明 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虚”或“实”)像。7、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 (填写简 单机械名称)。如图所示,当汽车在 AB 路段行驶时,由于 (从光学角度回 答),司机看不到 BC 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 BC 路段 的情况,人们利用 规律,在公路急拐 弯 B 处装上 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 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 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 ,反射角等于 度。9、校后的小河“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人 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河畔,看到河
6、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 是由于光的 的缘故。夏天雨后 的小河常在彩虹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彩虹是由于光 的 现象形成的。10、油库里的储油罐如图所示,在储油罐的设计中,“浑 身呈银白色”是为了 ;在储油 罐旁还安装有自动喷头,每到夏天,特别是白天的中午,常用喷头向储油罐喷水,这主要是利用水的 较 大 的 特 性,以 及 水 蒸 发 时 要 吸 热 的 特 性 来 给 储 油 罐 ,以防止油的自燃。11、2019 年 6 月 6 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 原 理来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填“需要”或
7、“不需 要”)介质。12、S 为一个点光源,A 为平面镜的一点试画出光线被 平面镜反射后,经 A 点的光路图。13、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 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 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 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请 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且 进行证明。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二、光的反射定律探究 1、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3 20 (2)实验中,纸板应 或“垂直”)于平面镜。(填“平行”A 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 平面内,需沿
8、 ON 前后转动板 E B 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需改变光 线 OB 与 ON 的夹角 C若光线沿 NO 射向平面镜,则反射角为 900 D若光线沿 BO 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一定会沿 OA 射出 2、小敏作发光点 S 的像 S/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 步骤有:作反射光线 O1A1、O2A2;作入射光线 SO1、SO2;作法线 O1N1、O2N2;将反射光线 O1A1、O2A2 反向延长交于 S/。正确的顺序是 A B C D 3、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 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4、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请你完成以
9、下表格的填写。(3)由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5)在甲图中,如果光线沿 BO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 。(填“会”或“不会”)与 OA 重合,说明了 。4、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 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 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 AO 与 ON 的夹角进 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 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 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的 结论正确,理由是 。(3)在图乙中
10、,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 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 沿 OA 射出,这说明 。三、平面镜成像 1、“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中,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当杨杨穿着新衣服 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大小不变 D 远离穿衣镜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2、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 B 位置,蜡烛的像可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3、(
11、2019 宁波)若右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 镜子沿 MN 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6、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 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8、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玲玲同学进行该 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 M(P、
12、Q 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 A 放 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 A,然后将蜡烛 B 放置在 玻璃板后面,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玲玲按照图乙中 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 了对应数据: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 u/cm 4.2 5.0 6.8 10.0 像距 v/cm 3.7 4.5 6.3 9.5 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 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 光屏上 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分析与论证】根据上
13、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 物距。【交流与评估】(1)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 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 A 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 璃板的厚度为 cm。(2)某同学在进行该实验时,发现蜡烛 A 的像和蜡烛 B 不能重合,原因是 。分类二 光的折射【考点梳理】考点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的现象。2 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的 两侧(二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资料 教育 资料 年级 浙教版七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