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中图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测试题学习精品.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资料】中图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测试题学习精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中图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测试题学习精品.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中图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测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林志胜 一、单项选择题 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 12 题。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2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B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
2、地热量 C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D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1D 区域的差异是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不同,不同的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人们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对区域进行划分。2D A 项的差异是热量,B项的差异是水分,C项的差异是海拔。读下表,表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回答 34 题。项目(1)(2)(3)地形 高原、高山 高原、盆地、山地 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植被 森林、草甸、荒漠 森林、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农业 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种植业 3表中的分别表示()A盆地、丘陵 温带大陆性气候 B平原、丘陵、高原 高原山地气候 C高原、盆地 温带季风气候
3、 D高原、盆地、山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 4有关表中的描述,正确的有()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 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 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 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 A B C D 3.B 根据表中提供材料判断(1)区为青藏高寒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原山地气候。(2)区为东部季风区,指东部的地形,以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两大高原为主。4.C 由上题分析可知,(1)区为青藏高寒区,(2)区为东部季风区,由相关特征可判断出(3)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特征突出,水源主要靠高山冰雪
4、融水,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内蒙古高原有优良的草原牧场,新疆以山地牧场为主,新疆也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但在种植业区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 56 题。5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差异 资源分布的差异 距海远近的差异 开放程度的差异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C 6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C
5、 D 5A 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的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和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6D 东部地区具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的优势,西部地区科技文化落后,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设施手段较落后。协调东、西部发展要结合东部地带资金、科技实力的优势和中西部发展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 78 题。7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人口比重依次减少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8
6、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7.D 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地势逐渐升高,但降水并非逐渐减少,人类活动渐次减弱。8.B 青藏高原以“高”“寒”为显著特征,对农业生产有极大的限制性,河谷地带因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风力较小而适合发展耕作业。读下图,回答 910 题。9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寒区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 3000 米等高线为界 B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7、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C东部季风区是指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广大地区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10关于三大自然区人地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那么广泛、深刻 C青藏高寒区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况保存得比较完整 D三大自然区人类对自然界均有影响,且影响程度基本一致 9 C 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 3000 米等高线为界。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季风区是指我国受夏季风影
8、响明显的广大地区。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10D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东部季风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广泛而深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东部季风区广泛而深刻。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寒区的影响比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还要微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112 题。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
9、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11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12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11D 太湖平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水
10、的年际变化大,旱涝气象灾害多发,影响农业发展。而吐鲁番盆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2B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 1314 题。13三个地带比较()A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 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14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A劳动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资料 教育 资料 必修 第一章 第一节 区域 差异 测试 学习 精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