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4.1 物质的构成学习精品.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资料】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4.1 物质的构成学习精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4.1 物质的构成学习精品.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第 4 章 物质的特性 4.1 物质的构成 对应学生用书 A 本 P44P45 重点提示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2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热运动指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4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组 1 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C.分子与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微粒 2 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A)A.分子间的空隙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
2、的种类 3 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D)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雾霾天气时大量极细微的尘粒飘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4 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做游戏来引导学生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结构,他用人群分布状态来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A)(第 4 题)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液态、固态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5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
3、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重物都不能将它们分开。这一现象说明(D)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6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A)A.打扫室内卫生时,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看见灰尘飞扬 B.水蒸发为水蒸气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酒香不怕巷子深 7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B)A.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水冷却成冰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D.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现象,其中解释
4、不合理的是(D)A.50 毫升水与 50 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毫升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 滴水中约含 1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9 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_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10 小明打开很久没用过的铅笔盒,看到有一块橡皮和一支绿色的铅笔粘在了一起,把橡皮切开后,发现里面有一部分变成了绿色,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橡皮里面变成绿色是_扩散_现象;为什么在天气热的时候更容易看到这种现象?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_。(第 11 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4.1 物质的构成学习精品 教育 资料 年级 浙教版 科学 上册 同步 练习 4.1 物质 构成 学习 精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