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选择题:(共 20 题,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的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提高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 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提高了 65%。”该材料显示,造成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胡佛政府在 19291933 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
2、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 C.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国家曾经干预了经济 3、1932 年 2 月 4 日,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对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该法案的出台,标志着英国正式放弃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英国放弃自由贸易原则的原因是()A.经济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凯恩斯主义的出台 D.战后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 4、1929 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 40个国家实行
3、外汇管制,56 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 个国家提高关税。这体现出()A 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 B 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 D 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 5、“从 1932 年 3 月 1 日期,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 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是为了应对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表明英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 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 6、1933 年 7 月,罗斯福
4、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贬值。这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罗斯福新政危害了相关国家根本利益 B.罗斯福与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有相似性 C.罗斯福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D.凯恩斯的主张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 7、1933 年,罗斯福在推行“新政”时仍力图保持预算的平衡,不敢大规模地在公共工程和其他政府支出上行动,在当时美国的经济学家关于政府预算不必每一年都保持平衡的劝说下,才改变了原来的认识,最终坚定了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思想。这表明当时()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
5、政治家 B.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已经萌生 C.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盛行 D.罗斯福主张计划经济模式 8、为了复兴工业,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著名的“蓝鹰行动”,给那些凡遵守法律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这一运动()A.增强了民众对银行和金融业的信心 B.有效地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规范经营 C.用公有制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 9、1932 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 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 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由 25%下降到 4%。罗斯福曾说:“有组织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
6、,这还是第一次!”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 B.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 C.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D.大力推行“以工代赈”10、1933 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 1941 年,共招募了 250 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 740 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A.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B.政府把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并举 C.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农产品价格 D.基本上有效解决了就业保障问题 11、有学者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一
7、部法律:“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产。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这部法律是()A.社会保险法 B.联邦紧急救济法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全国劳工关系法 12、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佣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 35 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 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 40 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A.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B.保证
8、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 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D.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 13、“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的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罗斯福的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主要体现在()A 整顿金融体系 B 调整农业政策 C指导工业复兴 D 加强社会保障 14、1933 年,罗斯福敦促国会通过了银行证券实情法。该法授权联邦贸易委员会监督新证券的发行,要求每次发行新债券时必须附有有关财务信息和出售方法的完整说明书,并规定公司的董事们
9、在提供假信息时将负有民事和刑事的责任。据此,罗斯福此举的直接目的是()A.抑制股票市场大起大落的局面 B.揭示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 C.稳定证券市场、恢复银行信誉 D.加强国家对证券业的管制 15、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人把政府提供的福利看作为自己的“福利权”,分不清楚“权利”和他人“给予的权益”。这种观念()A.增加了社会问题发生率 B.降低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降低了社会消费总水平 16、1969 年尼克松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在权力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三分之一世纪之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了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新联邦主义旨在(
10、)A.实现地方自治,维护民主 B.树立政府威信,加强中央集权 C.减少政府干预,扭转困境 D.缓解社会危机,建设福利国家 17、1979 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的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9 年 6 月,英国公投 382 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说明了()A.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B.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英国民众希望控制英国外交事务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8、1966 年,当时被经济学界冷落的经济学
11、家哈耶克(后为诺贝尔奖得主)在东京作演讲。谈到其自生自发秩序理论时,他激动地说道:“难道这一切不正是 老子 第 57 章的一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吗?”这说明他()A.赞赏日本经济奇迹 B.错误解读老子思想 C.极力主张自由竞争 D.要求政府降低税率 19、1981 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就职演说中说道:“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里根讲话的主旨是()A.赞成凯恩斯经济学 B.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12、.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D.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20、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调整无疑借用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理念和措施,但这种借用在70 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巨大的遗憾。从罗斯福新政到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的经验教训,使面对困境的政府与经济学者们不得不重新调整,以便找到更加合理的思路。“更加合理的思路”是指()A.大力革新现代企业制度 B.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政府积极发展人民资本主义 D.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政治家,都在颂扬罗斯福总
13、统和他的新政。大量的事实证明,大萧条时期的政府政策延缓了经济的复苏,甚至对当今的美国仍有负面影响。1932 年当选总统的罗斯福,在执政期间遭逢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和以后的美国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罗斯福实施新政八年以后,大萧条仍在持续。在罗斯福头两个任期里,平均失业率都高于12%。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和国民收人几乎下降了三分之一,直到 20 世纪 40年代,股市还没有从 l929 年 10 月的那个黑色星期二完全恢复过来。新政并未实现其初衷: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结束大萧条,它失败了。正如美国现代保守派运动之
14、父威廉F小巴克利所说,罗斯福的经济政策对美国来说是一场灾难。摘编自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形成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 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 20 亿美元增加到 35 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 年约有 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材料二 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
15、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材料三:有的学者指出,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初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材料四: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经济增长停止或者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请回答:(1)20 世纪 20 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是如何保障阴影笼罩下的每个家庭走出困境的?(3)“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的含义是什么
16、?(4)20 世纪 70 年代,“各国立即进行调整”的具体做法是什么?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解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德)路德维希?艾哈德 材料二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推动力量。1991 年 4 月到 2019 年 12 月,美国经济运行实现了 117 个月的增长,是美国 1854年开始有经济周期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资料 教育 资料 2017 2018 学年 高一人教版 历史 必修 单元测试 第六 单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