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检测:第七单元.pdf
《【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检测:第七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检测:第七单元.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共 20 题,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及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1920 年苏俄工业总产值降为战前(1913 年)的 13.18%,铁产量为战前的 8%,钢产量为战前的 5%;农业总产值比战前少 33%,谷物总产量下降 1
2、9.1%。这引起的后果之一是()A.俄国被迫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苏俄国内出现严重的农民暴动 C.工农业的发展比例已严重失调 D.政府采取余粮收集制应对危机 3、瓦列金别列什科夫(俄)在论著中写道:“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时,农民用一季收成便让全国人吃饱饭。手工业者和服务业的人们也期待着顺利发展生产。重要的一点是,过去的苦难还没有摧毁人们的心理。大多数人们渴望着能够带来快乐富足的劳动。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挣到钱,食品和商品的丰富显示了好好劳动的意义。”这些状况的出现是由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执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D.赫鲁晓夫改革的推行 4、列宁曾经根
3、据当时苏俄的国情,对苏俄当时的经济做了报告,报告中说目前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该报告的发表()A.列宁颁布了余粮收集制 B.引发了国内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C.列宁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D.列宁实行了粮食税 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为实现革命的过渡,列宁要求()A.通过暴力手
4、段推翻沙皇制度建立议会制共和国 B.缔结真正民主的非强制的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 C.布尔什维克党要适应这种特殊的条件开展群众工作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D.实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6、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这材料中的“打开”的本质含义是()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 C.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 D.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 7、2019 年 12 月俄罗斯陷
5、入卢布危机。当年,该国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的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B.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C.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D.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8、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的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
6、赫鲁晓夫改革 9、1922 年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出()A.列宁高度重视诗歌的宣传功能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危害 C.莫斯科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D.人们对新经济政策有不同的看法 10、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曾于 1920 年 6 月访问俄国,他在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是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捐献。他们抱怨它,咒骂它,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布克斯顿的描
7、写()A.贬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为“新经济政策”实施找依据 C.为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找借口 D.反映了苏俄农民较复杂的心态 11、学者陈义初指出,苏联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 年是 19 8%,19661970 年为 23 4%,19711975年则是 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A.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C.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 D.苏联领导人将农业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 12、以 20 世纪 70 年代的石油
8、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 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 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13、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为中国的农
9、村改革提供模式 14、“我(赫鲁晓夫)还记得那段时间,在经济崩溃和大饥荒之后,城市忽然恢复了生机,涌现出了各种产品,价格开始回落。这当然是一种退却,但它却帮助我们从国内战争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积蓄了力量。”下列对“积蓄了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使俄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B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C为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D为后来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来 15、1990 年 10 月,戈尔巴乔夫颁布了稳定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和“非垄断化”“非国有化”的方针。其实质是()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10、B.引进外国资本 C.通过经济改革推动政治改革 D.实行私有制 16、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 划以外的产品。”其主要目的是()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17、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而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主要是因为()A苏联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 B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C美国
11、对苏联实行技术封锁 D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 18、苏联在 1991 年的状况与沙皇俄国在 1917 年时的情形很相似1917 年 8 月的科尔尼洛夫起义,它使临时政府陷入混乱状态,并增强了人民群众进行根本改革的意识1991年“国家紧急委员会”的叛乱起到了科尔尼洛夫起义的作用,叶利钦担当了列宁的角色。材料中“列宁的角色”主要指()A.夺取国家正确的号召者 B.进行武装革命的倡导者 C.组织国家联盟的倡导者 D.资产阶级政权的仇视者 19、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他是改革的先驭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
12、戈尔巴乔夫评价的是()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罗斯福 20、“给企业工作规定大量计划,这种做法限制了企业职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对改善生产组织的责任感。对工业工作者的物质鼓励制度使他们对改善企业工作的总结果关心不够,对提高生产的赢利率和改善工业工作产品的质量关心不够。”(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为此勃列日涅夫开展的改革是()A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C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D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20 世纪以来,苏俄、
13、美国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8 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苏联史 材料二 1921 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在许多的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资料 教育 资料 2017 2018 学年 人教版高一 历史 必修 单元 检测 第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