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例题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030233学习精品.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资料】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例题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030233学习精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例题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030233学习精品.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是生物学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初中生物学有关显微镜(一般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中考的热点。因此让学生扎实理解和掌握有关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例 1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 A.粗准焦螺旋 B.压片夹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解析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迅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像。压片夹在载物台的两旁各有一个,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反光镜是一个
2、可以随意转动的双面镜,直径为 50mm,一面为平面,一面为凹面,其作用是将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线经通光孔反射上来。答案为 B。例 2 下面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物镜 B.反光镜 C.细准焦螺旋 D.遮光器 解析 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目镜是将已被物镜放大的,分辨清晰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达到人眼能容易分辨清楚的程度。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可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和细准焦螺旋的用途在例 1 中已作阐述,故略。答案为 A。考点 2 关于对光操作的要求 对光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3、。(1)做到“三转”: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2)做到“一线”,即通过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的光线是一条直线。(3)“左视、右开”,即对光时一般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为了便于绘图)。最后通过目镜,看到均匀光亮的圆形视野为止。光对好后不要再随便移动显微镜,以免光线不能准确地通过反光镜进入通光孔。例 1 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解析 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或观察物像时,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左眼注视目镜
4、,用以观察视野;右眼同时睁开,用以绘图。答案为 D。例 2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B.C.D.解析 掌握对光做到“三转”操作要求,学会习惯用眼方式,记住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圆形的白亮视野为止。答案为 B。考点 3 关于视野亮度的调节 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调节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平面、凹面)是不同的。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平面镜;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凹面镜。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
5、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一般情况下,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光线强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弱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例 1 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操作能帮助看清液泡的是 A使用凹面镜和较大光圈 B使用平面镜和较大光圈 C使用凹面镜和较小光圈 D使用平面镜和较小光圈 解析 看不清液泡的原因是视野内亮度太大。要想看清楚液泡,需要将视野亮度调暗些。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答案为 D。例 2 用
6、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调节准焦螺旋 B缩小光圈 C把平面镜换用凹面镜反光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D把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解析 为使视野亮度调亮,应换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调节准焦螺旋,主要是使镜筒作上下方向的移动的。把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将变暗。答案为 C。考点 4 关于物像的放大倍数(1)显微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2)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
7、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例 1 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小物体时,这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 100 倍,这里“被放大 100 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A.表面积 B.体积 C.长度或宽度 D.像的面积 解析 略。答案为 C。例 2 实验室中有一组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 400 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目镜 10X 物镜 40X 目镜 5X 物镜 10X 物镜 25X A.B.C.D.解析 略。答案为 D。例 3 如果使用 10 倍的目镜和 10 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 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像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 A4 倍 B 16 倍 C 100 倍 D 400 倍
8、解析 略。答案为 A。考点 5 关于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例 1 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如右下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1 个 B.2个 C.4个 D.8个 解析 根据第一种情况解答。答案为 C。例 2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X、物镜为 10X时,在视野中被相连的 64 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目镜
9、不变,物镜换成 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分生组织细胞中的 A2 个 B 4 个 C 8 个 D 16 个 解析 根据第二种情况解答。答案为 B。考点 6 关于镜头的识别和使用 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类,都是凸透镜。(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直插式),通常备有 23 个,上面刻有 5、10或 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螺旋),一般有 34 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3)各类镜头特征比较,如下:镜头 种类 有无 螺纹 长 度 放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资料 教育 资料 年级 生物 上册 2.1 练习 使用 显微镜 例题 解析 新版 新人 1030233 学习 精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309034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