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讲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df
《2023年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讲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讲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 地理 历史 第 3 讲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与地球 a(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b 2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b(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b 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 概念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波长及分区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 0.154 微米。A 为紫外区,波长较短;B 为可见光区;C 为红外区,波长较长 能量分布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 50%太阳常数 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太阳常数值为 8.24 焦/(厘米2分)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
2、和人类的影响(1)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2)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3)太阳辐射转化为生物化学能。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高考 地理 历史 2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 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1)空间分布 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2)时间分配: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1(2020 年
3、 1 月浙江选考)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有茶农给茶树撑起了黑色的遮阳棚,其目的是()A减少阳光直接照射,根治病虫害 B遮光,阻止杂草生长 C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茶树蒸腾 D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 答案:C 下图表示某半球1950年大气上界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单位:10 W/m2)随纬度的变化,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波长及分区能量分布太阳常数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微米为紫外区波长的物理量太阳常数值为焦厘米分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源辐射的分布特征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
4、总体分布特征如下空间分布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高考 地理 历史 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据此回答 23 题。2图中 P 地纬度最接近()A66.5N B23.5N C66.5S D23.5S 3两点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影响因素是()A白昼长短 B海陆位置 C天气状况 D地形地势 解析:第 2 题,该图的纵坐标表示纬度,横坐标表示月份,而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处于极夜状态,而出现的时间是 39 月,从而不难判断出这是南极圈以内的状况,也就是说 P 地的纬度应该接近 66.5 S。第 3 题,两点位于同一纬度上,在不同的月份太阳辐射总量不一样,而且在 6、7 月份太阳辐射较少
5、,说明其影响因素是白昼的长短,因为南半球 6、7 月份是冬半年,白昼较短,太阳辐射总量较少。答案:2.C 3.A 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活动类型 所处位置 成因 特点 关联性 黑子 光球层 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低 1 0001 500 K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约为 11 年 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黑子增强的年份和区域是耀斑、太阳风活动强烈的年份和区域,周期约为11 年 耀斑 色球层 太阳色球层以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时间短,释放巨大能量 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波长及分区能量分布太阳常数太阳辐射的波长
6、范围在微米为紫外区波长的物理量太阳常数值为焦厘米分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源辐射的分布特征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空间分布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高考 地理 历史 太阳风 日冕层 日冕层温度高,使带电粒子运动速度快 带电粒子常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 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扰动地球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太阳
7、大气 结构 太阳 活动 形式 黑子:周期约为 11 年 日珥、耀斑:激烈的显示,周期约为 11 年 太阳风 活动 规律 高速旋转的气体漩涡,温度相对较低;带电荷,能产生磁场;存在太阳活动高峰年与低峰年的交替 激烈的能量爆发;以射电爆发和高能带电粒子等形式放出辐射能 带电粒子脱离太阳飞向宇宙空间 对地 球的 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度的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高峰年,剧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增加 耀斑爆发时产生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 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上的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1(2
8、017 年11月浙江选考)2017 年9月6日,太阳出现了一次强耀斑爆发。耀斑出现()A较少的年份,短波通信常中断 B较少的年份,农业生产倾向增产 C较多的年份,磁暴现象出现多 D较多的年份,地球上的降水较少 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波长及分区能量分布太阳常数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微米为紫外区波长的物理量太阳常数值为焦厘米分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源辐射的分布特征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空间分布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高考 地理 历史 答案:C 2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关系密切的是()酸雨 短波通信中断
9、极光 地震 A B C D 答案:B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 韦伯望远镜将在 2021 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据此完成第 3 题。3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空呈现蔚蓝色 B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 C常发生极光现象 D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太阳常数 解析:选 D。望远镜看到周围的天空为黑色;望远镜所在位置没有大气,不会发生磁暴和极光现象;望远镜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因此该位置的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太阳常数,D 正确。1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这说明太阳活动会()A改变地
10、貌形态,影响农作物产量 B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C改变水文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D改变土壤性状,影响农作物产量 答案:B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回答 23 题。2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间接利用的是()A太阳灶 B太阳能热水器 C太阳能发电 D煤炭 3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A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波长及分区能量分布太阳常数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微米为紫外区波长的物理量太阳常数值为焦厘米分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源辐射的分布
11、特征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空间分布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高考 地理 历史 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解析:第 2 题,A、B、C 三项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第 3 题,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其原因是该地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答案:2.D 3.C(2020 舟山检测)一场强烈的太阳风暴于 2015 年 3 月 17 日至 18 日“光临”地球。美国太空天气预报人员说,此次太阳风暴持续了 24 小时至 36 小时,会对太空中运行的部分卫星及地球上
12、的某些电网造成短暂影响。读图回答 46 题。4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日冕层 5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A英国、墨西哥 B挪威、芬兰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6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时,声音常常会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A太阳大气层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大气层 B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扰乱了地球磁场 C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 D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反射回地面 解析:第 4 题,图中为光球层、为色球层、为日冕层。第 5 题,太阳活动抛出的带电粒子会被磁性较强的地球两极附近的磁场捕获,当它
13、们和地球磁场碰撞时会形成美丽的极光,所以极光多发生于极地附近的地区,如挪威、芬兰等。第 6 题,太阳大气层发射的电磁波会扰动地球大气层,进而影响短波通信。答案:4.C 5.B 6.A 1下列物质运动过程,主要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为()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波长及分区能量分布太阳常数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微米为紫外区波长的物理量太阳常数值为焦厘米分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源辐射的分布特征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空间分布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高考 地理 历史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 C大洋环流 D地壳
14、运动 答案:D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读图回答 23 题。2图中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A青海、陕西、新疆 B新疆、陕西、青海 C新疆、青海、陕西 D陕西、青海、新疆 3影响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海拔 C天气状况 D昼夜长短 解析:第 2 题,备选项中陕西降水最多,故同一月份日照时数最少,故为陕西;新疆纬度高,气候干旱,夏季日照时数最大。故 C 项正确。第 3 题,新疆全年降水都很少,各月天气阴晴变化较小;海拔和海陆位置不会逐月变化;则影响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昼夜长短,夏半年昼长较长且日照时数长。答案:2.C 3.D 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讲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3 2021 浙江 新高 考选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教师 太阳 地球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