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27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df
《2023年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27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27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 地理 历史 课时作业 27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2019 年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近地面大气中 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 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 4 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回答 12题。1北京市大气中 CO2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 CO2少 B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 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 D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 解析:北京市大气中 CO2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人类生活取暖
2、,工业能耗的增加,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多,D 对。植高考 地理 历史 物光合作用弱,吸收 CO2少;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都不是主要原因,A、B、C 错。答案:D 2关于北京市大气中 CO2浓度一天中出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 D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 解析:北京市大气中 CO2浓度一天中出现最低值时刻是 4 月份的某日 17 时,应是下午时间。原因可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A 正确。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B 正确。交通工具、餐饮耗能不会减少,C 不正确。北方是春季,不需要再取暖,人类生
3、活取暖耗能少,D 正确。答案:C 下图为人类对地球影响部分数据统计图(右图为 1950 年以后数据)。据此,完成 34 题。3图中所示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下图是北京的浓度年变化及月日均变化示意图回答市大气中题北京市大气中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光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加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对植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高考地理历史物光合作用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高考 地理 历史 A气候变化,导致热带森林减少和海洋生物产量增加 B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生存空间缩小 C生产力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
4、强度不断加大 D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资源消耗量大幅增加 解析:图中所示现象是热带雨林损失加快,海洋捕捞量迅速增加,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C 对。短期内海洋生物产量增加是过度捕捞造成,与气候变化无关,A 错。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是雨林减少、过度捕捞的结果,B 错。发达国家的海洋捕鱼设备先进,捞量大,D 错。答案:C 4上面两图中所示现象均会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大气污染 D水土流失 解析:上面两图中所示现象导致森林减少、海洋生物量减少,均会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A 对。海洋捕捞不会产生全球气候变暖、
5、大气污染、水土流失问题,B、C、D 错。答案:A(2019 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三考试)每年的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 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主办国为印度,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2018 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据此完成 56 题。52018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及中国主题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主下图是北京的浓度年变化及月日均变化示意图回答市大气中题北京市大气中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光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加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对植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高考地理历史物光合作用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植物的光合作
6、用强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高考 地理 历史 要是()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以上都有 解析:根据材料 2018 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二者都体现了共同参与、合作保护和治理环境问题,体现了共同性原则,故 C 正确。答案:C 6以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严重的资源短缺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B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C深刻的环境危机迫使我国要将生态的保护放在第一位 D清洁生产可以使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再向
7、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解析: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要原因之一,故 A 正确;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传统的发展观念,是错误的观点,我们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故 B 错误;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应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开始兼顾环境问题,故 C 错误;清洁生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提高了利用率,并不是没有排放废弃物,所以 D 错误,故该题选A。答案:A 下图是北京的浓度年变化及月日均变化示意图回答市大气中题北京市大气中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光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加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对植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高考地理历史物
8、光合作用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高考 地理 历史 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自家庭院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和居民组成。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比重)。据此完成 79 题。7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 B防止沼液污物溢出地面 C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 D提高冬季猪舍内的温度 解析:读图
9、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冬季沼气池的热量和大棚的保温作用,使猪舍内的地温及气温相应提高,有利于生猪饲养。下图是北京的浓度年变化及月日均变化示意图回答市大气中题北京市大气中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光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加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对植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高考地理历史物光合作用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高考 地理 历史 故 D 正确。答案:D 8该地发展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是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剩余劳
10、动力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先进的农业技术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充足(包括家中原有的老年人、农村妇女和冬季因城市用工减少在家停留的青壮年劳力),该优化模式庭院生态系统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故 B 正确。答案:B 9该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A塑料大棚亚系统 B沼气池亚系统 C猪舍厕所亚系统 D庭院园田亚系统 解析:读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主要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居民组成,在各亚系统中,塑料大棚亚系统的产出占总产出的 76%,是该生态系统中产出比例最高的亚生态系统。因此,塑料大棚亚系统是该庭院
11、生态系统的主体。故 A 正确。答案:A(2019 年济南一中月考)下图中模式甲、乙为我国某地两种不同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 1011 题。下图是北京的浓度年变化及月日均变化示意图回答市大气中题北京市大气中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光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加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对植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高考地理历史物光合作用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高考 地理 历史 模式甲“生态家园”模式 模式乙 产业化经营模式 10比较两种生产模式()A甲产品附加值更高 B乙农产品种类更多 C甲受市场影响更大
12、 D乙生产规模更大 解析:由图可知,甲生产模式只利用玉米饲养家畜、家禽,利用下图是北京的浓度年变化及月日均变化示意图回答市大气中题北京市大气中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光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加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对植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高考地理历史物光合作用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高考 地理 历史 秸秆、粪便制取沼气,而乙生产模式对玉米进行了深加工,而且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所以甲模式产品附加值低,A 错;甲模式的农产品有玉米、禽肉蛋奶等,而乙模式的农产品只有玉米,B 错;乙模式中对玉米进行加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27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3 2021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通用版 课时 作业 27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