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展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范(T-GDASE 0039—2023).pdf
《航展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范(T-GDASE 0039—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展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范(T-GDASE 0039—2023).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03.080.01 CCS A 00 团体标准 T/GDASE 00392023 航展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pecial equipment security operation during the aviation and aerospace exhibiton 2023-06-15 发布 2023-06-15 实施 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 发 布 T/GDASE 003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总体要求.1 保障区域.1 主体责任.1 组织实施.1 5 工作职责.
2、2 使用单位.2 维护保养单位.2 制造单位.2 检验检测机构.3 监察机构.3 6 应急管理.3 7 文件管理.4 附录 A(规范性)电梯、观光车辆维护保养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自查.5 附录 B(规范性)航展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性检验项目.7 B.1 电梯安全保障性检验项目.7 B.2 观光车保障性检验项目.10 B.3 工业锅炉保障性检验项目.11 B.4 固定式压力容器保障性检验项目.12 B.5 工业管道保障性检验项目.13 附录 C(规范性)特种设备保障性检验意见通知书.15 参考文献.16 T/GDASE 003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3、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提出。本文件由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珠海市机电工程师学会、珠海市天奥电梯有限公司、珠海宏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珠海市华峰石化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霖、戚政武、苏宇航、杨宁祥、陈英红、陈中剑、丛成龙、黄桂林、刘莎、崔靖昀、陈胜来、孔令昌、任建军、宋铁军。T/GDASE 00392023 1 航展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航展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工作职责、应急管理和文件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珠海航
4、展期间保障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观光车)的安全运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3 术语与定义 GB/T 7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保障性检验 supportability safety inspection 检验检测机构受活动组织方或相关政府部门委托,针对航展活动期间所涉及的特种设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
5、法规定的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对其安全性能等进行确认性、补充性的技术检验活动。保障区域 supportability region 航展活动开展所涉及的区域,包括核心区、外围区以及周边地区。核心区是指航展活动展区内的区域。外围区是指距航展活动展区5公里以内的区域。周边地区是指航展活动所在地的区域。授权部门 authorized department 航展特种设备保障性检验的委托方,包括但不限于监察机构、航展组织单位、航展指挥中心等。4 总体要求 保障区域安全管理要求 4.1.1 核心区特种设备管理包括曳引驱动电梯、自动扶梯和观光车辆的维护保养质量自查以及保障性检验。4.1.2 外围区特种设备管理包
6、括重点监控的工业锅炉、固定式压力容器和工业管道的保障性检验,以及外围区与航展活动相关酒店、公共场所的曳引驱动电梯、自动扶梯的定期检验。4.1.3 周边地区的特种设备管理包括所有类别的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4.1.4 确认外围区、周边地区的所有特种设备在航展结束前,应在检验有效期内;核心区的特种设备在航展活动开始前 1 个月内到期的,应完成定期检验。主体责任 4.2.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航展关联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成立由单位负责人牵头的使用单位保障工作组。4.2.2 航展关联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保障工作要求,拟定本单位需保障的特种设备清单。组织实施 T/GDASE
7、 00392023 2 4.3.1 航展活动举办 1 个月前,各航展关联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成立保障工作组,建立应急处置机制。4.3.2 应制定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方案。保障方案应至少包括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保障程序、工作要求、人员职责、日程安排和注意事项。4.3.3 各航展关联应明确主体责任,落实人员到岗,按照方案要求在航展活动举办一周前开展并完成全面自查、备件供给保障、保障检验实施、应急演练开展等。4.3.4 对航展期间保障区域内特种设备的使用、运维、检验,以及现场反馈信息应进行记录并归档。5 工作职责 航展关联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5.1.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安全管理人员应
8、依法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责任的行为及其监督管理。5.1.2 应按照 TSG 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的规定,配备与特种设备使用数量相应的持证作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功能正常、状态良好,不存在安全隐患备。5.1.3 应根据特种设备运行特点,制定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档案、岗位职责、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齐全、规范,做好归档,并长期保存。5.1.4 保障性检验实施前应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的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自查并记录。自查结果应有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5.1.5 应配合检验检测机构完成保障性检验以及相关问题整改,如仍存在风险隐患应立即消除,并
9、采取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护。5.1.6 从事保障性检验的配合人员的数量、能力应满足要求。5.1.7 应确保特种设备使用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服务、投诉、救援电话等信息标明在设备显著位置。5.1.8 核心区内对需要使用电梯运载专用设备等大件物品的,使用单位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或者安排人员进行现场管理。5.1.9 核心区内如需将乘客电梯转换为司机操作的专用状态,使用单位应安排专人操作,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给与配合。5.1.10 核心区内观光车在每日投入使用前,驾驶员应熟悉规定的行驶路线及标志,对车辆的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营。5.1
10、.11 核心区内观光车驾驶员应按照制定的行驶线路图及安全操作规程运行,并严格遵守安全使用管理制度。5.1.1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确保特种设备应急报警装置有效,设备运行期间值班人员在岗。5.1.13 特种设备发生故障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张贴标识、采取防护措施。5.1.14 应对核心区内使用的特种设备实施实时监控,监控数据应当保存不少于一个月。5.1.15 核心区域内发生电梯困人等应急事件时,应立即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实施救援、安抚及安全指引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监察机构或电梯应急处置机构。5.1.16 应安排专职安全管理员 24 h 值班,做好日常巡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航展关联特种设
11、备维护保养单位 5.2.1 单位负责人牵头成立维护保养保障工作组,落实保障期间岗位职责和排班部署,并按时报送使用单位和监察机构。5.2.2 应配合检验检测机构完成设备保障性检验,对存在的问题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结果上报监察机构。如仍存在风险隐患,应配合使用单位提出可行性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5.2.3 应储备充足的维修必要零部件,以应对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5.2.4 电梯、观光车辆维护保养单位应对活动涉及电梯、观光车开展全面维护保养,并进行维护保养单位主体责任自查并记录。自查结果应由维护保养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维护保养单位主体责任自查,应按附录 A 记录。5.2.5 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12、应及时告知使用单位,消除隐患并好记录。隐患消除前设备实施 24 h 监测运行。T/GDASE 00392023 3 5.2.6 航展期间,电梯、观光车辆维护保养单位应对核心区的特种设备安排持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工作经验 2 年(含)以上且未发生过违规行为的维护保养人员实行 24 h 驻场值守,如收到电梯困人报告后应在 10 min 内赶到现场实施救援,值守人员实施救援时不少于 2 人。航展关联特种设备制造单位 5.3.1 应委派专职人员牵头成立制造单位保障工作组,提供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和故障处理的技术指导,协助开展应急救援等专业技能培训,配合检验检测机构完成保障性检验,安排技术人员在活动期
13、间值守。5.3.2 应保障特种设备维修必要零部件的供应,建立整机、重要零部件溯源制度。对于已停产或老旧部件,应提前进行更换或维修改造。5.3.3 如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告知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并向监察机构报告,积极配合完成隐患整改。检验检测机构 5.4.1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授权部门下达的任务,制定保障性检验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报授权部门审核。5.4.2 对外围区特种设备保障性检验采用抽检的方式。抽检单位和抽检比例,应在保障性检验方案中明确。5.4.3 应根据特种设备类别分别成立检验检测机构保障性检验专项工作组。检验专项工作组组长应由机构技术负责人担任,现场检验检测人员应是从事检
14、验工作 4 年(含)以上,且从未出现检验责任事故。5.4.4 检验检测人员在开始检验前,应按照本文件要求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档案(含往届航展期间特种设备运行状况)、自行检查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运行记录等进行资料审查。5.4.5 保障性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在法定检验合格有效期内,发现使用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时应报告监察机构。5.4.6 检验检测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文件和授权部门的要求进行现场检验并做好记录,保障性检验项目及要求应按照附录 B 执行。5.4.7 保障性检验期间,检验专项工作组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统计检验完成情况,并及时上报给监察机构。5.4.8 检验发现隐患时
15、,应按附录 C 填写特种设备保障性检验意见通知书,并跟进整改情况。如发现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应向监察机构报告。监察机构 5.5.1 应做好航展期间保障区域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制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明确监督检查的范围、任务分工、进度安排等要求,对使用单位实施专项监督检查。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监督检查。5.5.2 根据需要给具有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下达保障性检验任务,并提供相应工作经费保障。5.5.3 应统筹协调航展期间特种设备相关使用、维护保养、制造、检验机构资源,对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巡查、监管。6 应急管理 应根据特种设备类别分别成立专项应急
16、处置保障工作组。应急处置人员应是从事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工作 6 年(含)以上,熟悉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流程,具备沟通服务能力的人员。应建立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信息系统、应急救援热线电话标识、应急救援编码等信息的 24 h 应急处置管理体系。应设立 24 h 应急处置优先响应机制,全程跟进处置情况,发现严重风险隐患,应立即报告监察机构。应制定特种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各相关单位配合使用单位,在活动举办前完成应急演练,并做好记录。T/GDASE 00392023 4 应委派技术专家指导特种设备应急处置的演练。技术专家应由从事应急处置工作 5 年(含)以上或取得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含)以上的
17、人员担任。7 文件管理 对核心区、外围区和周边地区的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各航展关联单位应确保相关安全检查文件齐全、完整。使用单位应对航展期间特种设备运行管理的过程文件资料分类建档管理,完整保存。建档文件资料至少应包括安全保障方案、工作记录、检验报告、整改见证、工作总结等。归档文件资料应由使用单位保管,采用电子扫描或者纸质材料存档。保存期限不应少于 10 年。T/GDASE 00392023 5 A A 附录A (规范性)电梯、观光车辆维护保养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自查 电梯、观光车维护保养单位自查项目及要求见表A.1。表A.1 电梯、观光车维护保养单位自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1 维
18、护保养合同(1)是否取得符合要求的维护保养单位资质;(2)是否与使用单位签署合法有效的维护保养合同。2 维护保养人员持证上岗以及相关培训(1)是否按要求配备维护保养人员;(2)维护保养人员是否取得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3)维护保养作业人员是否通过安全教育考核。3 维护保养方案(1)是否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与方案,使设备能够达到安全要求,保障设备能够正常运行;(2)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维护保养项目(内容)予以解决时,维护保养计划与方案是否及时修订。4 维护保养自行检查项目及内容 电梯(1)制动器制动能力,测量并记录制停距离;(2)层门和轿门导向及保持装置与地坎槽啮合深度不小于制造单位要求
19、,制造单位无要求时不小于地坎槽深度的 70%。(3)梯级、踏板与围裙板间隙,当围裙板设置在梯级、踏板或者胶带的两侧时,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应不大于 4mm,并且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总和不大于 7mm;当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者胶带之上,则踏板表面与围裙板下端所测得的垂直间隙不大于 4mm,踏板或者胶带产生横向移动时,不允许踏板或者胶带的两侧与围裙板垂直投影间产生间隙;(4)梳齿板梳齿或者踏面齿,应当完好,不得缺损。观光车(1)目测车辆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锐边、尖角,检查挡风玻璃是否有裂纹、裂缝,检查车辆座椅是否破损,座椅紧固是否良好;(2)检查灯光、喇叭、雨刷器、灭火器、仪表等是否完好,验证功能是
20、否正常,检查轮胎的磨损状态及气压;(3)检查观光列车牵引连接装置及二次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4)检查发动机运行是否平稳、无异响;检查燃油系统是否有渗漏;检查机油、冷却液是否正常,排气是否正常,电流是否正常;检查蓄电池箱体是否完好,固定是否牢固,是否有电解液泄露,电池极柱是否有腐蚀,连接是否松动;(5)检查车辆运行是否平稳、无异响,各部件连接是否紧固;(6)检查转向系统各部件连接是否紧固,转向是否灵活,转向空行程是否正常,验证换挡机构、操作系统功能是否正常;(7)检查验证行车制动器和停车制动器是否有效,液压制动系统是否泄漏;(8)检查电器连接件插接是否牢固,线路是否有破损;检查安全带
21、、安全护栏、扶手是否完好,验证安全带连接装置、卡扣连接是否牢固。T/GDASE 00392023 6 表A.1 电梯、观光车维护保养单位自查表(续)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5 维护保养现场作业 维护保养现场作业人员数量、自身安全防护以及作业现场围蔽、警示等是否符合要求。6 维护保养记录(1)维护保养设备基本情况和技术参数是否填写清晰完整,且与设备信息一致;(2)使用单位、使用地点等信息是否与现场一致,且填写清晰完整;(3)维护保养单位、维护保养日期是否填写清晰完整,维护保养人员、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是否签字确认;(4)是否开展自行检查,是否有自行检查和审核人员的签字、加盖维护保养单
22、位公章的自行检查记录或报告。(5)维护保养项目、进行维保工作以及达到的要求是否填写完整,对于调整、更换的零部件是否有详细记载。7 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 是否配合使用单位,按时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记录是否完整。8 应急救援 是否设立 24 h 值班电话,接到故障报告后,救援人员是否在 10 min内赶到现场。B T/GDASE 00392023 7 C B 附录B (规范性)航展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性检验项目 B.1 电梯安全保障性检验项目 B.1.1 航展期间核心区曳引与强制性驱动电梯保障性检验项目应在确认TSG 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附件A1规定的定期检验项目的基础
23、上,重点检验表B.1的项目。表B.1 曳引与强制性驱动电梯保障性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1 井道及相关设备(1)门上装有用钥匙开启的锁,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门锁后不用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验证门关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功能有效;(2)底坑地面平整,无渗水、积水;(3)缓冲器无松动、明显倾斜、断裂、塑性变形、剥落、破损、严重锈蚀等现象;(4)检查极限位置限制装置是否能够在轿厢(运载装置)、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或者柱塞接触缓冲停止装置之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或柱塞在缓冲停止区的期间能够保持其作用状态。2 电气设备(装置)及控制(1)机房为多台电梯共用时
24、,各主开关的操作机构易于识别;(2)轿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采用由应急电源供电的双向对讲系统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3 驱动主机 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制动钳)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制动盘)上,电梯运行时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制动闸瓦(制动钳)以及制动轮(制动盘)工作面上无油污。4 轿厢(1)轿厢正常照明和通风有效;(2)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由紧急电源供电的应急照明能够自动投入工作。5 层门和轿门(1)测量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是否不大于 35 mm;(2)检查自动水平滑动门关闭过程中人员通过入口时,保护装置是否能够自动使门重新开启;(3)每个
25、层门均能够被专用钥匙从外面开启;紧急开锁后,在层门闭合时门锁装置未保持在开锁位置;(4)轿厢(运载装置)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 7 mm 时才能启动。6 应急救援试验(1)检查机房内或者紧急和测试操作屏上是否设有清晰的应急救援程序;(2)在各种载荷工况下,按照本条第(1)项所述的应急救援程序实施操作,观察是否能够安全、及时地解救被困人员。7 轿厢超载保护装置试验 观察是否最迟在轿厢内载荷达到 110%额定载重量时能够检测出超载,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对于液压驱动电梯,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并且轿厢内有听觉和视觉信号提示,自动门完全开启,手动门保持在未锁紧状态。8 对重(平衡重)限速器-安全钳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航展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范T-GDASE 00392023 展期 特种设备 安全 运行 管理 规范 GDASE 0039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