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妇女脊柱劳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规范(DB45-T 2590-2022).pdf
《产后妇女脊柱劳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规范(DB45-T 2590-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后妇女脊柱劳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规范(DB45-T 2590-2022).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1.020CCS C 05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5902022产后妇女脊柱劳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for postpartum women with spinal strain2022-09-27 发布2022-10-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5/T 2590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2、员会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广西骨伤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安平、李玥、潘志诚、张荻华、李影、林承胜、梁恩龙、曾祥成、唐生云、闭杰武、黎明霞、杨雪梅、林观梅。DB45/T 259020221产后妇女脊柱劳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产后妇女脊柱劳损中医康复治疗的总体要求、禁忌证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产后妇女脊柱劳损中医康复治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 21709.1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GB/T 21709.1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1部分:毫针基本手法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5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DB45/T 1409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产后妇女脊柱劳损spinal strain in postpartum women妇女生产后3年内,由孕产期及产后劳损等各种因素导致脊柱力学平衡发生改变,脊柱关节紊乱、肌群紧张,引起的颈、胸、腰、臀、腿疼痛酸胀不适一系列症状。牵引调曲法traction to adjust s
4、pinal curvature通过四维整脊治疗仪改善或恢复脊柱解剖结构及力学平衡的治疗方法。正脊调衡手法spinal manipulation and adjustment通过手法纠正脊柱小关节错位,平衡软组织,改善或恢复脊柱正常解剖位置,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4总体要求场所应取得医疗资质。DB45/T 259020222人员具备中医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技师资格,经相关培训合格者。环境环境整洁干净,室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应符合 GB 15982、WS/T 367 及 WS/T 512 的规定。治疗方法包括牵引调曲法、正脊调衡法、中医内治法、针灸、穴位贴敷、药浴
5、治疗方法、功能锻炼方法。5禁忌症如下:诊断不明确者;牵引后疼痛加重者;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肺脑疾病、骨质疏松、哮喘及甲亢者;孕妇;骨折、结核、感染、恶性肿瘤者;手法处有皮肤破损或感染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或)精神疾病患者。6技术要求牵引调曲法6.1.1治疗设备四维整脊治疗仪。6.1.2治疗部位相关劳损节段的脊柱。6.1.3操作方法6.1.3.1颈胸椎6.1.3.1.1患者仰卧于倾斜 1530角的四维整脊治疗仪上,头高脚低,用颈颌套固定好头部。6.1.3.1.2应根据颈椎生理曲度,按下列要求放置颈枕:颈椎曲度过大者:垫后枕部或不垫枕;颈椎曲度变直者:颈枕放于颈椎中段;颈椎曲度反弓者:上段反弓者,颈枕
6、放于颈椎上段,下段反弓者,颈枕放于颈椎下段。6.1.3.1.3牵引时间设置为 20 min。DB45/T 2590202236.1.3.2腰椎6.1.3.2.1根据腰椎 DR 影像曲度情况选择如下牵引方式:腰曲过大者予仰卧三维牵引:患者仰卧于四维整脊治疗仪上,将双下肢牵引带束于膝关节上下端,调整牵引仪,使双下肢缓慢逐渐升起,角度以下肢伸直,髋关节与躯干呈 90或接近90。注意观察,随时调整,以患者耐受为度;腰曲变直者予俯卧位三维牵引:患者俯卧于四维整脊治疗仪上,将上半身用环套过腋下,双下肢牵引带束于膝关节上下端,用升降板将下半身托起,胸腰段与上半身呈 2545,调整牵引仪,使双下肢缓慢逐渐升起
7、,下肢与下半身呈悬吊状,后将托板放至离下肢 15 cm30cm 处,以下腹部离开托板为宜;骨盆旋移长短腿者予仰卧位二维牵引:患者仰卧位于四维整脊治疗仪上,将上端牵引带束于胸下部,下端牵引带束于髂骨上,然后用单下肢牵引带束于短腿,并使其外展 30,牵引重量为 20 kg40 kg。6.1.3.2.2以上操作时间设置为 20min,结束后,取下牵引固定带,使患者平卧休息 5min 方可离开。6.1.4注意事项6.1.4.1诊断明确,治疗前应充分沟通。6.1.4.2腰椎牵引结束时,需缓慢放下双下肢,起床时注意佩戴腰围。6.1.4.3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头晕、胸闷、疼痛变化等不适。正脊调衡法6.2.
8、1治疗设备治疗床或整脊椅。6.2.2治疗部位相关劳损的脊柱节段及骨盆。6.2.3患者体位颈部患者可采用坐位,胸部患者可采用坐位或卧位,腰部患者可采用卧位。6.2.4操作方法6.2.4.1颈椎6.2.4.1.1术者先以理筋手法松解颈肩部肌群,行提胸过伸法调整颈胸椎:患者骑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双手十指交叉抱项部,医者站在患者后方,用单膝顶上段胸椎,双手自患者肩上伸向两侧胁部,然后双手抱两胁将患者向后上方提拉。6.2.4.1.2再以环端侧旋提推扳法:患者端坐,医者立于患者后方,先用推拿法松解颈肌,嘱患者头颈屈曲,医者用四指按压后枕,嘱患者头颈旋转至最大,医者左肘兜患者下颌,右手拇指按压患椎右侧,并
9、轻轻兜颌向上,右侧与左侧操作相反。DB45/T 2590202246.2.4.2胸椎患者取俯卧位,双上肢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使背部肌肉完全放松,医生沿胸椎棘突两侧,以病变节段为中心,自上而下用理筋手法松解背部肌群。提胸过伸法:患者骑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双手十指交叉抱项部,医者站在患者后方,用单膝顶上段胸椎,双手自患者肩上伸向两侧胁部,然后双手抱两胁将患者向后上方提拉。6.2.4.3腰椎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腰部覆盖手法巾,术者以理筋手法松解腰部肌群,按压局部相关穴位,再行腰椎侧扳法:患者取侧卧位,以右侧卧位为例,医者面向患者站立,左手或前臂置于患者左腋前,右手前臂置于患者左臀部,医者拇指
10、或中指定位于相应错位节段的横突上,在患者充分放松情况下,两手相对同时瞬间用力,力的交点在患椎关节处,左侧卧位与此相反。6.2.4.4骨盆6.2.4.4.1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腰臀部覆盖手法巾,术者以理筋手法松解腰臀部肌群,根据骨盆错位情况针对性复位。6.2.4.4.2骶髂关节前错位则用单髋过屈复位法: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卧,右下肢靠床沿,医者站立于患者右侧,左手扶右膝按压于患者伸直的右膝关节前侧,右手握患者右踝,半屈曲髋膝关节,推向对侧季肋部或同侧季肋部外侧(以免损伤同侧肋部),听到复位声或手下有复位感,揉按局部,手法告毕。6.2.4.4.3骶髂关节后错位则用单髋过伸复位法:以左侧为例,患者
11、俯卧,患侧靠床沿,医者站于患者左侧,左手掌根(或肘)按压左侧骶髂关节处,右手托起左膝上部,先缓缓旋转患肢 35 次,再用力上提大腿过伸,同时左手(或肘)用力下压,两手向相反方向扳按,听到复位响声或手下有复位感,揉按局部,手法告毕。6.2.4.4.4以上操作完成后,以理筋手法再次松解,完毕后平卧休息 5 min,观察有无不适方可离开。6.2.5注意事项6.2.5.1诊断明确,治疗前应充分沟通。6.2.5.2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头晕、胸闷、疼痛变化等不适。中医内治法6.3.1病因病机妇人产后,百脉亏虚,必有恶露,若恶露排除不畅,滞留于内,必累及于经筋络脉,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气血亏虚,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后妇女脊柱劳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规范DB45-T 2590-2022 产后 妇女 脊柱 劳损 中医 康复 治疗 技术规范 DB45 2590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