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燃烧调整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煤锅炉燃烧调整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燃煤锅炉燃烧调整方法目录1 .摘要12 .燃烧调整的意义13 .燃烧调整的任务和目的24 .防止受热面超温25 .防止锅炉结焦51. 1.在理论防止锅炉结焦的方法和措施55. 2.在实际运行操作中采取的调整手段和措施56 .防止受热面磨损77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78 .结束语71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锅炉运行中如何防止锅炉受热面超温、锅炉结焦、受热面磨 损等相关课题进行分析论证,尤其针对我单位1号锅炉的燃烧调整,阐明锅炉 燃烧调整的意义和目的,分析和研究锅炉燃烧调整重要性,以及利弊关系。关键词:超温;结焦;磨损2 .燃烧调整的意义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无论是对锅炉机组或整个发电厂运行的安全、经济都
2、有极大的影响。在安全方面,燃烧过程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锅炉运行的可靠 性。如燃烧过程不稳定将引起蒸汽参数波动;炉膛温度过低将影响燃料的着火 和正常燃烧,容易引起炉膛灭火;炉膛温度过高或火焰中心偏斜可能引起水冷 壁结渣或烧损设备,并可能增大过热器的热偏差,造成局部管壁超温等。燃烧 调节适当(燃料完全燃烧、炉膛温度场和热负荷分布均匀)则更是达到安全可靠 运行的必要条件。在经济方面,锅炉燃烧的好坏直接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燃烧过程的经济性要求合理的风、粉配合,一、二次风配比和送、引风配合; 此外,还要求保证适当高的炉膛温度。合理的风、粉配合就是要保持最佳的过 剩空气系数;合理的一、二次风配比旧要保证
3、着火迅速、燃烧完全;合理的 送、引风配合就是要保证适当的炉膛负压。无论在正常稳定工况或是在改变工 况运行时,对燃烧调整得当,就可以减少锅炉各项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对 于现代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效率每提高1%将使整个机组效率提高约 0.30.4%,这样标准煤耗即可下降34g/kw.ho3 .燃烧调整的任务和目的燃烧调整的任务是:在满足外界电负荷需要的蒸汽数量和合格的蒸汽流量 的基础上,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燃烧调整的目的应注意喷燃器的一、二次风速,各喷燃器粉量分配和运行 方式,炉膛过剩空气系数,燃料量和煤粉细度等各参数的调节,使其达到最佳 值。4 .防止受热面超温针对1号锅炉过热器,再热
4、器壁温超温的情况,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一级减温水量。设计值28t/h,实际运行中35t/h以上,控制二 级减温器入口温度490,设计值为511。在锅炉加负荷时,采用以上方法 较好。二、制粉系统运行方式要合理。1、制粉系统起车前准备(1)冷却水系统工作正常水压20.25MPa(2)燃气压力表24kPa(当燃气压力W4kPa报警,当燃气压力W2kPa,关燃 气快切阀)。氮气管道压力N0.65MPa(4)压缩空气压力N0.65MPa(5)检查润滑站、液压站油道畅通,全线路不漏油,不渗油,线路上各控制 机械灵活好用。(6)全系统各减速机达到规定的安全油位。(7)检查运输系统各皮带机、给煤机、运行良好
5、,确认原煤仓料位在下限值以上。(8)确认中速磨盘内煤层厚度大约3040mm。(9)启动机旁设备(润滑站系统压力0.2MPa,磨盘上的压力达到规定值。2、升温炉点火程序(1)全关中速磨入口热风阀,全开升温炉放散阀。(2)全关助燃风机出口阀,起动助燃风机,风机稳定后,全开助燃风机出口 阀,对系统吹扫10分钟后,全关助燃风出口阀。(3)进行人工点火,将火源放入点火门烧嘴附近,调节助然风调节阀,开燃 气管道阀及快切阀,缓慢开大燃气调节阀,要控制好空燃比(0.70.8:1)(此处 火焰监测器反馈信号,证明点火成功)。(4)确认引风机入口阀开,出口阀关,起动引风机,风机稳定后,稍开引风 机出口阀,对升温炉
6、废气进行冷却。(5)整个点火过程中如出现无火焰反馈信号,燃气压力低于规定值,快速关 闭燃气的快切阀,重新进行点火程序。3、中速磨系统启车程序(1)启车程序a、启动布袋除尘器叶轮机、振动煤粉筛、风机和布袋除尘。b、做好升温炉送热风准备。c、确认主排风机入口电动调节阀全关,起动主排风机,风机稳定后,开 主排风机入口调节阀,磨机入口压力为0-0.6kPa,出口压力为-10kPa- 14kPaod、开中速磨入口热风阀,同时关闭升温炉放散阀,开主排风机入口电动 调节阀,关闭中速磨冷风阀。e、使中速磨出口温度大于70。f、启动给煤机,运行正常后,给煤量大于3t/h时,启动中速磨。g、调整系统各部阀门,使中
7、速磨进入正常运行状态。h、调整粗粉分离器叶片开度,直至煤粉粒度合格。(2)系统正常运行特征a、机旁设备运行正常。b、粗粉分离器出口温度:烟煤:7080oc、推力瓦温度65。d、中速磨入口压力:00.6kPaoe、磨机进口温度W350C。f、升温炉混风室温度W550C。g、润滑站供油温度:3240C,压力0.10MPa,并运行20分钟。h、冷却水温度W28C。i、系统内0212%。j、控制燃空比(1: 0.7-0.8)4、系统正常停机操作(1)将给煤机给煤量调整到最低,(以中速磨不振动为主)。(2)关小燃气管道阀。(3)调整助燃风调节阀,保持升温炉不熄火为准,如整个系统停机超过8小 时,则全停升
8、温炉系统,(关闭燃气快切阀、燃气管道调节阀、助燃风调节 阀)。(4)稍关磨机入口热风阀,稍开冷风阀。(5)粗粉分离器出口温度低于70时一,停给煤机。(6)停中速磨,全开升温炉放散阀,全关磨机入口热风阀,全开冷风阀。(7)全关主排风机出口阀,关闭循环阀,停主排风机。(8)520分钟后停布袋系统。5、系统快速停机程序(1)停给煤机,停中速磨。(2)全开升温炉放散阀,全关磨机入口热风阀,全开冷风阀。(3)停主排风机。(4)停布袋系统。(5)全停升温炉系统。(6)如磨烟煤时,采取全系统充氮措施。6、中速磨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取快速停机。(1)中速磨系统某部跑煤,无法控制。(2)润滑系统、液压系统大
9、跑油,无法控制。(3)系统某部着火或爆炸。(4)粗粉分离器出口温度大于120。(5)热风压力接近零。(6)推力瓦温度超过75C,调整后仍有上升趋势。三、合理配风。采用加大各喷燃器上排风减小下排风降低火焰中心,防止 过热器超温。5 .防止锅炉结焦6 .1.在理论防止锅炉结焦的方法和措施所有固体燃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灰份。燃烧灰份的熔点有高有低,熔点较低 的煤容易结焦。形成结焦的原因是炉温度过高和灰熔点过低。为了防止锅炉结焦,在运行上要合理调整燃烧,使炉内火焰分布均匀,火 焰中心在适当位置。(1)保证合理的一、二次风速。一次风档板及中心风档板全开,保证一次风 刚度,射流不偏斜。二次风量合理,保证氧量4
10、%6%,两侧烟温接近。各受 热面壁温均匀。(2)防止壁面及受热面附近温度过高力求使炉膛容积热强度,炉膛断面热强 度,燃烧器区域壁面热强度设计合理,避免锅炉超出力运行,从而达到控制炉 内温度水平,防止结渣。堵塞炉底漏风、降低炉膛负压,不使空气量过大等防 止火焰中心上移,以免炉膛出口结渣。保持各喷燃器风、粉量均匀,使四角气 流的动量相等、切圆合适、一二次风正确配合、风速适宜、防止燃烧器变形 等,都能防止火焰偏斜,以免水冷壁结渣。(3)防止炉内产生过多还原性气体保持合适的空气动力场、不使空气量过 小,能使炉内减少还原性气体,防止结渣。(4)加强运行监视,及时吹灰除渣。如发现过热器汽温偏高、排烟温度升
11、 高、炉膛负压减小等现象,就要注意燃烧器及炉膛出口是否结渣。应及时清 除,加强吹灰。(5)做好设备检修工作检修时应根据运行中的结渣情况,适当地调整燃烧 器。检查燃烧器有无变形烧坏情况,及时校正修复。检修时应彻底清除积灰, 而且应做堵塞漏风工作,这样运行中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和调整。5. 2.在实际运行操作中采取的调整手段和措施为了保证锅炉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消除结渣、再热汽温偏差大、火焰中 心偏斜等问题,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总结积累,形成了如下运行调整燃烧原 则和措施:(1)精心监盘,认真分析主、辅参数异常原因,及时控制,予以消除;当锅 炉受热面壁温超过极限值时,要首先控制锅炉负荷。(2)经常联
12、系值长、燃料集控值班员,掌握煤种情况,及时调整锅炉配风。(3)根据煤种、磨煤机运行台数和方式接代锅炉负荷,禁止超负荷运行。三 台磨运行负荷原则上不准超过170MW;四台磨运行负荷原则上不准超过 203MWo当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造成锅炉半侧燃烧时,要及时调整,加强对角 燃烧器的配风,根据锅炉运行状态接代负荷,杜绝超参数运行。(4)锅炉各运行的喷燃器风煤比要合理,保持炉膛氧量适中。一次风和二次 风量比例要合理,禁止风量不足或过剩运行;严禁减少运行喷燃器二次风,而 增加其它停运喷燃器二次风量弥补氧量;严禁用磨煤机一次风档板调整燃烧。(5)锅炉预热器总风压的控制要适当,负荷越低,风压越低;煤种发热量、
13、挥发份越高,风压越高;挥发份越低,风压越低。负荷在180200MW时,预 热器出口风压控制在20002300Pa;负荷在180160MW时,预热器出口风 压控制在1800 2000Pa;负荷在160140MW时,预热器出口风压控制在 19001700Pa;负荷在140120MW时,预热器出口风压控制在 18001500Pa;负荷在90120MW时,预热器出口风压控制在 1300Pa-1500Pao(6)锅炉负荷在140MW及以上时,氧量控制在46%;负荷在 120140MW之间时,氧量控制在6%左右;负荷在90120MW之间时,氧 量控制在8%左右。负荷越低,氧量越大;煤发热量越高,氧量控制在
14、相应负 荷下的上限值;挥发份越低,氧量控制在相应负荷下的下限值。(7)锅炉负荷较高时,宜采用上下均等配风;负荷较低时,宜采用正塔配 风;当火焰中心较高时,宜采用反塔配风。(8)制粉系统组合运行方式合理,确保喷燃器对称切圆,火焰中心居中。合 理调整燃烧,减小烟气和汽温偏差。当转向室左右烟温偏差超过20c时,或左 右汽温偏差超过10C时,或锅炉氧量左右偏差超过1%时,要适当配用停运喷 燃器二次风进行调整火焰中心居中。(9)加强锅炉制粉系统切换运行。每天前夜班调峰减负荷停磨时,要考虑后 夜班加负荷磨煤机运行方式;后夜班加负荷时要根据磨煤机设备情况,变换磨 煤机运行方式。当锅炉受热面有结焦现象,或由于
15、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不当 时,每4小时要进行变换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10)负荷在90MW-120MW必须三台磨运行。不投油稳燃最低负荷严禁低 于90MW。严禁不投油稳燃二台磨煤机运行。6 .防止受热面磨损(1)保持合理的烟气流速控制炉膛负压-50Pa左右。各受热面处烟气流速小 于设计值。(2)运行中保持较细的煤粉细度可减轻受热面管子磨损。(3)运行中发现磨损严重,可在保证燃烧合理的情况下,保持较低的过剩空气系数。7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存在的问题:(1)加大一级减温水量虽然能很好的控制过热器壁温,但使得汽温较低,影 响机组循环热效率,且对汽轮机有影响。如:胀差,振动等。(2)采用加大各喷燃器上排风减小下排风降低火焰中心,可以有效防止过热 器壁温超温,但水冷壁,喷燃器结焦的危险也加大了。(3)喷燃器的设计不能满足实际炉膛燃烧的动力工况,各喷燃器角的气流的 动量不相等,尤其3号制粉系统。改进方面:(1)3号喷燃器上部可设计三次风。及时修复各喷燃器损坏处。(2)做炉膛冷态动力场试验,试验出各喷燃器分配的合理风量。(3)改进受热面,如适当增加水冷壁面积。8.结束语通过以上浅显的分析,我们知道锅炉燃烧调整纷繁复杂,是一个动态变化 的过程。不但要借助理论的分析,还要通过实际的摸索。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 我们的检修技术,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才能达到燃烧调整的目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