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版复习知识点.docx
《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版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版复习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文学、言、辞、文章(一)先秦两汉时代1 .“文学”的含义(1)今天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而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感的作品。(2)古代“文学”的定义:“文学”一语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文学”亦指从事于学问,提高 文化修养。汉代依然如此。“文学”也包括了各方面的学问、制度等。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 各种学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于是给人一种印象,即“文学”一语常常指儒学而言。(3)先秦两汉的“文学”,“文学”一语与今日“文学”的含义不一样,它不但不是就审美而言,而且也 不包含运用语言文辞进行写作的意思2 . “言”、“辞”的含义先秦典籍中有论及“言、辞的
2、资料。言、辞当然与运用语言有关。以文字记录语言,便是文章。 典籍中论及言、辞之处,虽然还不能说等同于今日之论文学,但至少可以作为论文章写作的资料看待。(二)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1 . “文章”的含义(1)汉代写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 这方面是由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应用性文字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再一方面也是由于辞赋等受到帝王、上层人士的喜爱,实际上被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2)先秦两汉的“文章”的含义“文章”一语先秦时就有,但只是泛指文采彰明之意:汉代则在沿用其III义的同时,赋予新义,用以指写作,“文章语指用文字写卜.来的东西,或指 具有写作才能。有时也说成“文辞”、“文词2 .“文章”
3、与今天的“文学”的关系“文章”既指写作,则与今日“文学”有关系,但仍不等于今日之“文学”。因为当时“文章”所指范围甚 广,富于审美性质的辞赋、诗歌固然在内,而一切实用性文字也都包含在内。3 .文章的范围:学术性著述也好,审美性强的作品(辞赋类)也好,成部的著作也好,单篇制作 也好,都在“文章”范围之内。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章”与“文学”(1) “文章”的含义仍然宽泛,指一切用文字写下来的作品。(2) “文学”也仍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但与先秦两汉相比,又有重要的变化:由于在知识分 子中,写作渐渐成为极普遍的事,写作能力几乎成为士人文化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文学”自然 而然地常常
4、包括了写作之意,而可以理解为常兼指文章与博学两方面的意义。5 .以今天的眼观来看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观念(1)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先秦时人们的文学观念还十分薄弱。当时人议论作品时,几乎不是从审美 的角度出发的。(2)汉代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方面,仍然用很强的功利性的眼光评论文学作品,甚至因此而轻 视、排斥文学的审美性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包含审美因素的言论,也有人从审美娱悦的角度肯定文 学作品。因而当时的文学批评呈现出复杂的状况。4 .礼记乐记也十分强调乐与社会、政治的关系(1)它认为既然乐是人心为外界事物感动而产生的,那么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亡必然在音乐作品 中反映出来。(2)礼记乐记讲到音乐之
5、所以能反映“治”、“乱”是由于在不同的社会政治条件下人们的情感不 同的缘故。(3)荀子乐论强调的是乐对于社会、政治的作用,礼记乐记则在此之外还较多地谈到政 治在乐中的反映问题。5 .礼记乐记还指出:因为音乐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是内在之“德”发露于外的光华, 所以内心丑恶的人决不能创造美好的作品,不可能弄虚作伪。强调思想感情的真实、作品与作者的内外 一致,这也是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意见。五、老子、庄子(-)老子和庄子介绍1 .老子和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史。相传孔子曾向他问过 礼。(2)庄子(约前369前286),与孟子同时而
6、略后。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曾为漆园吏。2 .老子、庄子均为道家学派重要典籍,对后世文人思想影响极大。3 .老子和庄子都强调“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其社会思想都有要求回归上占简质淳朴时代的倾 向。他们对于文采、音乐、言辞、辩说,都持否定的态度。4 .虽然老子、庄子持有反对、贬斥文艺的态度,但是这两部典籍却对后世的文艺思想 (包括文学理论批评)颇有影响。(二)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1 .老子、庄子书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生活态度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老、庄都主张自然的生活态度。庄子书中特别体现出要求摆脱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 想。这样一种生活理想和情趣,在一定的场合,对后世文人有
7、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在历代的文学创作中 常常可以看到体现此种思想倾向的作品,从而在文学批评和理论中也有所反映。2 .老子、庄子书中都体现出追求真淳人格、反对虚伪矫饰的精神(1)老子以“婴儿”、“赤子”比喻保持自然纯朴本质的得道之人。庄子屡屡强调“真在崇 尚真淳时还把礼俗视为真的对立面予以批判。(2)老子反映的崇尚自然真诚、反对礼俗的精神,也曾获得一些知识分子的共鸣,从而反映在 文学批评之中。3 .老、庄书中,都表现出对于人生忧患的悲哀之情(1)老、庄主张寡欲、去欲,把多欲视为带来忧患的原因。(2)老庄认为应摒除欲望,以超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求得精神的安宁自由。此种人生哲学对 后世文人的影响也
8、很大。(三)崇尚自然无为1 .老、庄书的根本观点是崇尚自然无为(1)老子认为道产生万物,支配万物,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存在、万物之所以如此的根据。这便是“无不为”。(2)道本身既不可见、不可闻,它之创生、支配万物也无任何痕迹,可说是一种无意志、无目的的 行为。这便是“无为无为也就是自然。(3)顺自然即顺从万物自己如此、本来如此的规律而不加干涉,这是道的根本性质。正因为因循万 物之自然,所以才能做到“无不为”。道既如此,人亦应如此。(4)老子较多政治色彩,它反复说明统治者治国治民应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庄子则更多 地用这一原则论述其人生哲学,企图以自然无为之道达到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2 .以道家为
9、源的不见雕琢造作痕迹为美的审美观经过了漫长历史进程,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不断提高,于是以不见雕琢造作 痕迹为美的观点逐渐普遍,人们评论诗文时便常借用道家的语言来表述此种审美观。3 .无意为文、因受感动而自然发为文辞是创作的最高境界与要求作品自然不雕琢相关连,批评家常强调作者不应以有意造作的态度为文,而应在自然而然地 受到感动的情况下,为强烈的创作欲望所驱使进行写作。这种无意为文、因受感动而自然发为文辞的状 态,被认为是创作的最高境界。(四)意之所随不可言传,得意而忘言1 .万物之源、宇宙本体的道老、庄书中作为万物之源、宇宙本体的道,是没有形象、没有声音、感觉不到也无法用语 言
10、加以分析说明的。(1)在表述道方面,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2 2) “道”不但不能用语言表述,而且也难以用心意、思虑加以领会、把握。3 3)真正可贵者是道,而道是不可闻见,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4 4)言与义两者常常并不一致,虽然言是达意的工具,但若拘执于言,往往反而不能真正地领会其 意,为了把握意,有时倒必须“忘言”,即不拘执于言5 .诗的美在于能传达一种无法说尽却令人吟味不已的悠永意趣在文学理论批评领域内,大致说来,晋宋时期人们在讨论创作中的言意关系时,还只是叹惋言不能 尽意。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诗的特色、诗的美正在于能传达一种无法说尽却令人吟味不已的悠永意 趣。其审美情趣从根木上说来自鉴赏和创
11、作的实践,但在形成和表述此种审美观点时,是受到庄子 和玄学家言论的影响的。(五)虚静、心斋、坐忘1 .老子认为观物、行事、体道,应该遵循虚静的原则。2 .庄子也认为心思虚静,精神清爽,不为外物所乱,不为心知所蔽,才能很好地认识外物, 以至于领会、掌握“道庄子还把这种状况称之为心斋、坐忘。主张要虚静到忘却一切、连自己的存在 也忘却的程度。3 .庄子将虚静夸张、强调到必须排除感觉和心智、忘怀物我的程度。4 .为了说明体道者的境界,庄子讲述了不少关于技艺的寓言故事。他用这些故事,说明理想的人 格,应该是充分保有其自然本性,不用智巧思虑,在主观精神上与天地万物为一。(六)浪漫风格的表述1.庄子天下篇有
12、一段话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风格,颇为生动。描绘了庄子那种超脱凡俗、泯灭事物的差别、忘怀生死、与天地合(一)在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却又和光同尘、与物无忤的思 想境界。2与此种思想相适应,其文章亦具有虚诞悠远、广大空廓、无拘无束、似乎不着边际的特色,不 直说而多寄托,奇特不凡而大有可观。这可以视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对于某种浪漫风格的表述。第2章 汉代的文学批评一、诗大序(-)诗的产生和性质1 .诗大序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想法、情感的外现。2 .诗大序虽未曾鲜明地提出物感说,但在论及“变风”、“变雅”的产生时,说由于礼义废失、 政教衰颓,诗人为之哀伤,故而“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这实际上指出了诗人情感
13、的激发是受外界事物 的感动所致。这里强调的是社会、政治环境对诗人的感发作用。(二)诗与政治教化的关系1.诗大序认为诗歌是政治、社会状况的反映(1)认为社会、政治状况不同,所产生的诗歌便有不同的内容、情感和风格特点。那么从这不同也 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2)变风、变雅乃是衰败的政治、社会环境的反映,而它们仍然“止乎礼义”,表现出怀念旧日良好 风俗、箴规或叹悯当今世道的思想情感,则是诗人蒙受先王遗泽的表现2,诗大序重视诗歌对于政治、社会的功用(1)统治者应当利用诗来教化人民,维护统治者所需要的道德风尚、社会风气,以巩固统治秩序;(2)臣下应当用诗对君上进行讽刺劝谏,以改良政治。(3)诗大序所强调
14、的乃是“刺”。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的美刺作用已有所认识,在汉儒的经说中 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3.对汉儒注重诗歌与社会政治现实的联系的评价(1)积极意义:汉儒注重诗歌与社会政治现实的联系,要求诗歌为政教服务,这启示了后人运用诗 歌作为反映、批判现实的武器,有其积极意义。(2)局限汉儒解释诗经时,目光非常狭隘,把大量实际与政治并无关连的作品,牵强地与史实相比附, 说成是在进行美刺。他们对诗的态度基木上是功利的,视之为服务于政教的工具。至于要求谥谏不直言,强调讽刺时必须温厚委婉,不能触犯统治者的尊严,这虽然有时客观上 有利于形成含蓄、耐咀嚼的艺术效果,但也为后世不少文人提供了理论根据,以此排斥风格
15、豪放粗犷、 富于战斗精神的作品。(三)六义、正变1.诗大序有“六义之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日兴,五日雅,六日颂。(1)诗大序认为风、雅之别,在于风所说的是各诸侯国一国之事:雅则是说 天下四方之事,即与周天子政事有关的事。(2)至于雅有大小,区别在于小雅说的是天子政事中较小的,大雅说的是其中较大的。(3)颂则是天子、国君称美祖先的盛德、向神明报告功业成就的诗,是祭祀时的乐歌。(4)风、小雅、大雅、颂这四者所包含的道理、教训,统治者遵行之则兴盛,废弃之则衰落。1 .诗大序将风、小雅、大雅各分为正、变(1) “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的作品,“变风”、“变雅”则是西周王朝
16、衰落之后的作品。(2)正变说反映了汉儒将作品与政治、社会历史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2 .诗大序对赋、比、兴三者未加说明。郑玄指出赋是直陈其事的写作方法,比即比喻,兴则 是一种特殊的手法。3 .诗大序和汉儒对于诗经中作品的阐释的评价(1)不足汉儒对赋、比、兴的解释反映了他们对诗经中作品的写作手法的认识。其中对“兴的具体解释 并不符合作品实际,这与他们硬要将作品都解释成具有政教意义有密切关系。(2)意义汉儒关于“兴”的说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有深远影响。诗大序和汉儒对于诗经中作品的阐释,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它们 涉及到诗的产生及其本质,诗与社会、政治现实的关
17、系,诗的功用,对于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的要求, 诗的写作手法,等等。它们注重诗的功利性,要求诗歌为政教服务。它们对于后世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 面:既表现于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也表现于艺术方面。而无论哪一方面,其影响都极为深远。二、司马迁(一)司马迁介绍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西汉大史学家、文学家。他 的杰出著作史记,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崇高的地位。(二)“发愤著书”说1 .作为史官来说,“立言”是特别重要的任务,司马迁在这方面有深刻的认识。因而他把编撰史 记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他有对待“立言”的严肃态度和自“成一家之言”的严格要求。
18、2 “发愤著书”说提出的背景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到残酷的宫刑,这使他在肉体上受到极大的痛苦,也是对他人 格、精神上的极大的侮辱。但他考虑到具有重大意义的“立言”事业还没有完成:同时又看到古代许多人 从事著述所经历的艰辛过程,从中吸取了策励自己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坚持了史记的编撰工作。3 .司马迁认为,周易、春秋、离骚、诗三百等著作的作者们,都是在遭遇不幸 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的主张、想法表达出来,留传后世,以求后世的理解,才“发愤”从事著述的。痛 苦和不幸恰可以激励作者的志向,坚定他们“立言不朽”的决心,成为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说以愁怨悲愤 倾泻于作品之中,因此与后人的某些意见还是有区
19、别的。但这一提法对后世文学批评是有影响的。(三)对屈原的评价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体现出对离骚政治意义和屈原高贵品质的认识。认为离骚是具 有政治意义的讽谏之作。也体现了对离骚艺术特色的认识。“文约”、“辞微”、”称文小而其指极 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是指离骚中的象征、寄托手法。2司马迁评论屈原时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他指出离骚“自怨生也二司马迁认为离骚具 有政治意义,同时也是舒泄怨愤的抒情性作品。(四)对司马相如的评论1.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史记为之设立专传,详细介绍其生平事迹,并录载其代表性 的赋和其他不少作品,充分体现了司马迁对于文章的重视。2司马迁对于司马相加的赋持肯定的态度,而此种肯
20、定,乃是由于认为其赋具有讽谏作用,有益 于政教,并不是从赋的艺术特色角度立论的。对于赋中夸张的描述,认为是“虚辞滥说”,不合事实,这 其实体现了一种征实的倾向,对作品虚构、夸张的艺术表现不甚理解。三、扬雄(一)扬雄介绍扬雄(前5318), 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末期的哲学家、赋家、语 言学家。他的儒家思想甚为浓厚,自称“非圣哲之书不好也”,同时颇爱好、重视文章著述,故模拟周 易而作太玄,模拟论语而作法言。又有语言学著作方言。后人辑有扬子云集。 他论文的意见,亦体现了浓厚的儒家思想,对于后世颇有影响。(二)征圣、宗经的主张1.扬雄以儒家圣人的言论、撰述为道之所在,为是非标
21、准(1)圣人虽已逝去,但其书尚在,五经便是最高的典范。(2)扬雄认为与圣人之书相比,除孟子等极少数与圣人宗旨不异外,大多数诸子书都琐末不足 道。不仅不足道,而且多诋皆圣人,或怪迂放诞,虽小辩而破大道,虽炫耀人之心目而乱法度。他撰 法言,目的就在于阐扬圣人之法。此种思想当然是狭隘的。2 .扬雄在推崇五经时,虽主要是从其思想内容出发,但也说到写作艺术方面他认为圣人的言辞足以与其行事相称;反映在经书中,则是所载事理与文辞相称。(1)扬雄也是重视文辞修饰的。他认为经书的文辞是言而有文的典范。(2)这种推崇经书文辞的思想对后世也颇有影响。3 .扬雄以“温润”等语形容经书的风貌(1)他认为尚书、诗经的风貌
22、反映了尧、舜、西周盛世的和乐气象。(2)诗、书的风格与其内容相称。(3)他自己的著作太玄、法言,也模拟经书的风格。后人批评其书故作艰深。那与他刻意 仿效经书文辞是有关系的。(4)扬雄还曾言及尚书中各部分风貌的差异。在扬雄看来,文辞风貌的不同与它们反映的时代 是密切相关的。(三)论赋1 .扬雄早年爱好辞赋,又很重视赋的讽谏作用(1)汉成帝时,他作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其中都有一些表示劝戒的 话。他的自序中录载四赋,并特意反复说明其讽谏之意。(2)在赋这种形式的作品中,讽谏的话往往只占很小部分,而且表达得委婉含蓄,因此扬雄终于感 觉到赋徒有美丽之观,但“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
23、,从而对赋采取了激烈的批判态 度,原先钦羡的作家司马相如也被批判为“文丽用寡2 .斌的写作手法主要是直陈其事,与诗经六义之一的赋有相通之处,故汉人或以为赋这种体 裁是古诗之流变。扬雄从批判汉赋的立场出发,区分“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诗人之赋丽以则和辞 人之赋丽以淫”(四)对屈原等人的评价I.扬雄对于屈原的为人和作品,基本上是赞扬的。认为屈原以其崇高的品质,化而为美丽的文 辞,就如同美玉以其皎洁之质发为华采一般。2他在称赞、同情屈原的同时,又对其不能抽身远引而自沉湘流表示惋惜和不理解(1)认为屈原未能审时度势,未能做到治则见、乱则隐以明哲保身,甚至说屈原应该明智地保全自 身,不必忧愁烦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顾易生 中国文学 批评 新编 复习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