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docx





《医院临床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临床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临床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一、保护性医疗制度1、护理人员应举止文雅、镇静大方、衣着整齐、礼貌待人,以 自身的自信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安全感。对患者实行人道主义。2、关怀体贴患者,同情患者的疾苦,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耐心解释、回答简明、符合逻辑,不产生误会、疑虑、失望,鼓励患 者和疾病作斗争。3、为患者严守秘密,不向他人泄露患者隐私,不允许将患者秘 密作为谈笑资料。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和隐私权。4、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时,应先征求 患者家属意见,与家属商量告知患者的时机。但事先家属必须取得患 者的授权委托。5、为教学工作需要,进行现场示教时,或者在患者清醒的情况 下手术时,不
2、应该泄露患者不应该了解的情况。6、对获知自己病情的病重患者或不治之症的患者,要密切观察, 除做好思想工作之外,对有轻生念头的患者要特别警惕,并及时向科 主任、护士长报告,防止发生意外。7、护理人员不得在患者面前谈论不利于治疗的问题,也不得谈 论医疗差错、事故,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医院内部的矛盾、治 疗存在分歧意见,不得在患者及其亲友面前泄漏,不允许利用患者去 打击报复其他人员。8、本院其他工作人员不得借工作之便私自查看或复印病案和其5、建立急救药品基数及质量检查制度。急救药品登记本置于急 救车外。定期检查急救药品、规格、种类、数量、有效期是否与账目 相符,记录并签名。每周检查一次时,可用封
3、条管理。6、急救药品每次用完后须及时补充。次日当班责任组长再次核 查。保证急救药品处于应急、随时可用状态。(二)病区基数药品管理制度1、病区内基数药品应根据临床需要保存一定基数。供住院患者 临时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2、基数药品的清单应一式两份,一份由药房保存,另一份由科 室保存。3、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保管、检查等 工作。4、基数药品应定位、定点、按药品种类摆放,口服药必须原瓶 或原盒包装存放,药瓶内不能混放不同规格、片型、颜色的药片,性 质不稳定的药品,须避光储存及使用,现用现配。5、每日当班清点,用药后及时补充,以保持在规定的基数,保 证随时可用。6、定期检
4、查药品数量、质量和有效期并记录。近有效期药先用。 如发现药品有污染、变色、过期、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 有涂改,不得使用并报药房处理。对接近有效期6个月的药品,应及 时联系药房予以更换,以确保药品质量,避免过期。7、药品应贮存在光线好且易取的地方,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应 放在避光包装容器内保存。8、药房应及时向病区提供更换药品的使用期限,以保证病区及 时更换。9、药房应指定负责人定期对各病区基数药品进行检查。(三)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1、医院应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 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2、各临床科室、手术室存放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
5、药品严格 按照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生部卫医 发2005438号文件)管理,实行专人、专册、专柜加锁、专账、专 用处方的“五专”管理。有醒目标示,数量固定。储存各环节应专人 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有记录。实行每日每班交接制,双人双锁随 身保管钥匙,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3、定期检查毒、麻、限剧类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检查药物 性状,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 药房处理。4、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向医院药学部和保卫部门报告:在 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 抢的;骗取或者冒领的。5、临床科室所有毒、麻、限剧类药品
6、,只能供应住院患者,并 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6、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 规格、剂量、数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签名,及时凭专用处方 和空安甑瓶补充基数。7、毒、麻类药品必须用专用处方开具,项目填写齐全,不得缺 项,字迹清晰,不得涂改,特别是患者或代办人的身份证明名称、编 号等资料,医生签全名,使用后保留空安甑瓶。8、各临床科室、手术室等调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注射剂时,应收回空安甑,核对批号和数量,并由专人负责计数记录。9、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贴剂的,再次调配时, 应当要求患者将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废贴数量。10
7、、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要求患者 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院,由医院按照规定 销毁处理。(四)危害药物及高危药物管理制度1、危害药物:是指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者危害的药品,即具 有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或对生育有损害作用以及在低剂量下 可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毒性的药物,包括肿瘤化疗药品和细胞 毒药品。高危药物:包括危害药物,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及刺激性、高渗性 (PH9)、低渗性(PH4. 1)药物、阳离子药物肌肉松弛剂等。2、高危药物要单独存放,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标识清楚 明显、醒目。3、高危药物使用前要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输注前护理人
8、员在注射单及输液单上的药品名称前,用红笔标注高危药物符号 (G)o4、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10%KCL、10%NaCl),用于临床治疗时,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医嘱要求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 应。5、护理人员应定时巡视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滴速,静滴过 程中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按规范要求予以处理。6、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科室及工作人员,按医院相关的规定, 填写不良反应表报临床药学室。7、高危药物使用科室,定期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讨论高危药品的 不良反应,及时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停止、淘汰、更换高危药 物的建议。不用的高危药物如肌松药要退回药房。八、安全用药制度(一)安全用
9、药基本制度1、医院要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建立安全用药工作流程和制度。要 建立由医师、药师、护士共同构建的安全给药系统。2、医院要在各门诊和病区建立医生工作站,确保医生将医嘱直 接录入电脑。3、医院要通过电子信息系统使医生开具的处方或医嘱进入药学 部的门诊药房、病区中心药房或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由药师配药、核 对药物。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建立口服药袋,药袋一面贴有打印的病区名、患者姓名、床号、口服药所有药品种类、数量、服用方法、时间、注意事项等;药袋另一面要透明,便于发药前查对。4、医院要建立口服药物和静脉调配药物运输的安全工具和流程。5、按医嘱规定的时间配药及给药,以免影响疗效。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0、原则、消毒隔离制度和一次性物品使 用制度,确保用药过程安全。7、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 法和时间。必要时患者或家属参与确认。8、病区护士在进行给药护理时,可以穿戴特殊、醒目标识,减 少干扰和差错。护士发口服药要发药到手,看患者服药到口。特殊情 况必须清楚交班。患者床头柜不留置药品。9、护士应掌握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 正确使用各类药物。用药后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如有过敏、中毒等 反应,立即停用,报告医生,必要时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 必要时做好抢救的准备。10、向患者说明药物使用及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做好宣教和观 察。(二)静脉输注药物
11、(液体)制度1、护士在使用各种输注药物时,必须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不 良反应、注意事项、常用剂量、适应证、禁忌证、配伍禁忌和用法等。2、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和溶液,充分考虑药物浓度 和溶液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以及溶液pH值对药物效果的影响;严格掌握药物的直接与间接配伍禁忌,减少联合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 效。3、新药进入临床前,必须进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讲座,使临 床医师和护士均了解该药的相关知识。必要时做好抢救的准备。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净化配药空间,定 期空气消毒,有效的开窗通风,减少人员流动,配药桌随时擦拭,地 面湿式清扫。保证输液空间清洁,舒适。5、用药过程中
12、严格执行床边查对制度。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 度、方法和时间。必要时患者或家属参与确认。6、在病区进行静脉药物调配的医院,摆药、加药、管床责任护 土挂瓶及静脉穿刺(用药)、更换输液瓶等整个流程贯穿双人核对制 度,即摆药者、核对者、配制静脉液体者、注射者、接液者都须签名。 加药后,双人核对针剂瓶。7、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仔细查对药物和输液用具的质量和 有效期,正确执行消毒原则,保证穿刺、输注过程无菌,确保输液安 全。8、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有效控制输液速度,密切关注输液情况, 包括用药后药效及不良反应,确保输液安全。如有过敏、中毒等反应, 立即停用,报告医生,必要时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9、
13、针对疾病和用药,做好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三)预防静脉输液外渗制度静脉输液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或高危药物及 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摘自2006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 疗护理实践标准)。为保障住院患者输液安全,现就预防静脉输液外 渗指引如下。1、医院成立静脉治疗小组(IV)。组长及成员由受过专门训练、 熟悉静脉治疗药物、仪器设备安全使用及安全注射、能独立承担PICC 置管及维护的护士担任。负责全院各临床科室PICC置管、静脉治疗 安全质量监管,开设静脉治疗门诊,培训静脉治疗护士,建立静脉治 疗、输血及高危药物使用相关技术规范和护理标准,调查及处理医院 静脉治疗(输血)不良事件等
14、。2、建立静脉治疗质量评价指标,监测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发病率(。)等,有监测数据。3、护士长组织本科室安全注射小组成员及护理组长对常用的高 危药物进行整理,填写临床科室注射用高危药物一览表供查阅。 界定细胞毒性药物,刺激性、高(低)渗性、阳离子和血管活性等高 危药物应参照药物说明书。高渗性药物是指渗透压不小于600mOsm/L 的药物。已知输液外渗导致组织坏死的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如艾达生、 表阿霉素、多巴胺、硝普钠、脂肪乳、氯化钙、巴仁、垂体后叶素等。4、安全注射小组成员负责每月梳理一次常用的高危药物,组织 科室全体护士学习,并监测护士的掌握程度。5、细胞毒性药物必须选择中心
15、静脉导管输注,刺激性、高(低)渗性、阳离子和血管活性药应尽量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6、特殊情况下刺激性、高(低)渗性、阳离子和血管活性药选 择外周静脉输注,应告知患者/家属外渗风险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或在 护理记录单上签名,同时尽量选择上肢大血管输注,做到每日更换肢 体进行注射,禁止使用头皮钢针和下肢部位穿刺。7、避免使用加压输液装置(输液泵、注射或加压注射器等)输 注高危药物。8、应选择在护理人力充足的时段输注高危药,以便及时观察和 处理。9、外周静脉输注高危药应在输液袋旁悬挂“观察穿刺部位”标 识,至少15-30min内须巡视1次,同时告知患者穿刺局部疼痛时立 即呼唤护士处理。10、发生输液外
16、渗后,请立即邀请静脉治疗小组/伤口护理专科 小组会诊。九、输液反应预防报告处理制度(一)输液反应预防制度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处方质量,保证输液用具和输液过 程的安全。2、掌握静脉输注原则,有效减少静脉输注给药,原则上口服能 达到治疗目的则不用注射或静滴。3、正确选择输液,小容量输液可缩短输液时间,减少药物水解, 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4、输液前要认真检查药品质量,检查封口是否松动,是否有裂瓶、长菌、异物、浑浊等异常;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输液器是否破袋漏气。5、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仔细查对药物 和输液用具的质量和有效期,保证输注穿刺过程无菌,确保输液安全。6、护理人员
17、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配液,并注意加药的顺 序。严禁随意配伍,任何药物要做到即配即用。7、严格掌握输液速度。输注含K、Ca、Mg?卡等药物时,滴速过快 可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病情恶化,也可引发内毒素阈值低的敏感患者发 生输液反应。输液速度过快会使心脏负担过重,导致肺水肿,或机体 一时适应不了而产生寒战。8、控制增加输液反应的途径:内毒素、微粒、溶液pH值改变等。 净化配药空间,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证 配药环境清洁,防止交叉感染。9、科学安排输液顺序,有效控制输液速度,合理调整输液量。(二)输液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当输液患者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做到:1、应立即停药、停止输液,
18、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 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 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3、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并对残液、空白药液进行热源检查。 如不能及时送检,残液要用75%乙醇棉球封闭孔道后,放冰箱冷藏室 保存,最好尽快送检,及时找出输液反应的原因。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 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 胶袋,把输液瓶(袋)连滴管、针头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或 检验科联系,药品待药剂科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应 由检验科细菌实验室
19、做相关的细菌学检验。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上报护理部、感染管理 科、医务科,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6、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十、输血反应预防报告处理制度(一)输血反应预防制度1、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 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 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 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3、预防发热反应:输血器具应严格清洗、消毒,输血器在输血 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对白细胞及血小板凝集素阳性的患者应输
20、入 无白细胞及血小板的红细胞悬液。4、预防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者,在输血前30分钟给予口服或注射苯海拉明或异丙嗪,可减轻或避免过敏反应。不选用有过敏体质 的供血者,要求供血者在供血前4h禁食。他医疗资料。需要询问治疗经过须征得主管医生、护士同意。9、抢救患者时,家属及亲友不宜留在现场。10、工作环境内或工作中不准嬉笑打闹,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 响。11、室内无噪音,各种处置、操作、动作、讲话要轻,工作时间 不穿硬底鞋。手机处于震动或关闭状态。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认真落实我省各专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及卫生部患者安全十 大目标。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3、认真执
21、行护理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护士要对工作质量负责。 由护理组长及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主持早上交班、重患者交接班、 重大及特殊手术交接班等工作。4、提高用药安全。制定及落实细胞毒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及 特殊药物的使用指引,保证患者安全。5、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 正确执行医嘱。6、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7、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落实消毒 隔离制度,严格预防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 等发生。8、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5、预防溶血反应:强调输同型血,在输血前要认真负责作血型 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严格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临床 科室 护理 风险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