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docx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公司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航空公司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指南目录1 .目的.-1 -2 .适用范围-1-3-依据-1-4 .背景-2 -5 .系统要求-3 -6 .系统建设流程-5-7 .风险等级划分-6-8 .审批要求-7-9 .过渡期-8-附件一:系统功能示范-9-附件二:航班运行风险因素分析样例-12-附件三: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23-附件四:算例分析.-26-编写说明-36-附件一:系统功能示范系统应以安全管理体系(SMS)中风险管理为核心,将签派放行 和运行监控过程中所有的影响因素通过评估系统进行识别、分析、评 价和控制,正向评估实现对航班运行风险的定量计算、风险评价、风 险预警功能,并反向推理快速诊断最
2、关键的风险因素,为航班运行风 险管控提供实时辅助决策的支持,实现风险缓解和风险持续监控等功 能,避免因运控人员资质能力差异所导致的风险遗漏、变异或升级, 提高航空公司运行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效果,从而减少运行控制中的人 为差错,提高运行效率,保证运行安全。系统按照飞行运行流程,分为飞行前风险评估、飞行中风险监控、 飞行后品质分析三大功能模块。1,飞行前风险评估主要针对签派放行工作,提取机组、航空器、 天气、机场、航路、空管等放行涉及的因素,对运行风险因素内容进 行分析,以确定阈值,同时对航班运行风险的耦合度进行分析,最终 计算得出飞行前风险值。具体功能包括:1)航班运行风险值的显示与查询:在运控系
3、统中签派放行相关 界面中,可查询未起飞航班的放行风险值。数值显示应清晰直接。对 于风险过大的航班,可同时使用红橙等警示色增强标识。2)航班详细风险信息的显示与查询:点击某一航班,可查询该 航班的详细风险评估报告,包括各类因素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值,以及 各因素风险评价的规章依据和具体原因。3)航班风险值实时和手动计算功能:当天气报文、通告、机组、 航空器等信息变化时,根据最新情报重新计算航班运行风险值。当签派员手工对航路航线、备降机场、跑道号等信息进行更改时,重新计 算风险值。4)航班运行风险趋势预测功能:分析风险因素条件耦合作用, 统计后续演化情况,推测未来该风险变化趋势,并根据预测结果生成 预
4、测报告。通过对已知风险因素状态,评估得到航班运行过程中的其 他风险因素出现的可能性,给出关键风险要素排序清单,并提供针对 性的风险排查、风险缓解方法,详见图1。图1运行控制风险预测流程图5)风险告警提示:当风险因素变化后,使得航班运行风险等级 由低风险区域向高风险区域变化时,系统可弹出对话框提示签派员。6)基于专家意见的系统风险缓解方案查询功能:对于风险等级 和风险值高的运行影响因素,可对应查询风险缓解方案。缓解方案应 基于行业和公司运行专家认可的建议措施,代表了公司风险管控手段 和方法。2 .飞行中风险评估主要针对运行监控工作,监控航空器、天气、 机场、航路、空管等飞行中可能涉及的安全影响因
5、素,计算得出飞行 中的风险值。具体功能同上。3 .飞行后品质分析主要根据航后实际运行数据以及相关运行人 员的意见和建议,对飞行前和飞行中的运行控制工作进行反馈,当出 现未能预期的长时间延误、返航或备降等不正常情况,统计实际影响 因素的准确数据,与系统前期设定的值进行对比分析,必要时对数据 库中风险因素阈值或权重值进行修改。具体功能包括:1)运控人员风险缓解措施记录:当风险值在“缓解后可接受” 和“不可接受”范围内,运控人员实施风险缓解措施后,系统记录风 险缓解措施记录,同时记录缓解措施前后的风险值。2)历史数据记录及定期对比:系统能够记录历史航班的风险评 价值及其相关的风险要素得分,使得合格证
6、持有人能够根据历史数据 和实际运行中相关运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系统前期设定的值进行 对比分析,必要时对数据库中风险因素阈值或权重值进行修改。3)风险因素阈值或权重值人工修改:设置管理员账户,可手工 对数据库中风险因素阈值或权重值进行修改。附件二:航班运行风险因素分析样例1 .飞行前风险要素与分析飞行前风险要素主要从人、机、环三方面分析,具体如下:1.1 “人”机组风险要素。机组风险要素涉及方面众多,航空器承运人和运营人应结合机组 风险管理和机组资源管理的成果进行确定。机组风险要素(C)通常可分 为机组配合程度(C1)、机组经验能力(C2)、机组压力程度(C3)三个方面。1.1.1 机组配合程
7、度(C1)机组间配合的默契度影响着机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配合好的机 组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飞行任务,而默契度不高的机组会给航班 的飞行带来安全隐患。机组配合程度(C1)主要受机组间搭配程度(C4)、 机组技术级别配合(C5)影响,若有外籍飞行员或执行要求英语通话的 国内及国际航路,机组的英文程度(C6)也会影响其配合度。(1)机组间搭配程度(C4)将机组间搭配程度风险(C4)分为机组协作程度(C11)和机组技术 经验搭配(C12)两项。机组协作程度(C11):分工及协作的情况直接影响了飞行工作质 量,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机组技术经验搭配(C12):公司应对机组进行技术经验搭配,使得 互相取长补
8、短,更好协作。对于不同技术搭配的机组,应逐一对其合 作程度作出风险评估。(2)机组技术级别配合(C5)教员、机长、新机长、副驾驶之间的搭配不仅应满足规章与公司 手册要求,也应针对不同的搭配进行风险等级判定。值得注意的是, 两位资深的飞行员进行搭配不一定能起到正面作用,机长和副驾驶各 负其责、交叉检查是有效降低风险的理想状态。(3)机组英文程度(C6)若有外籍飞行员或执行要求英语通话的国内及国际航路时,英语 通话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可使用ICAO英语等级确定风险程度。经验丰富的机组不仅能高效完成飞行任务,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 也可以相对从容地应对。机组经验能力风险(C2)可分为机长经验能力 (C7)
9、与机组其他成员飞行经验能力(C8),而各机组的经验能力又包括 飞行经验(C13,C15)和对机场的熟悉程度(C14,C16)o(1)机长经验能力(C7)a.机长的飞行经验能力(C13)机长的飞行经验风险是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之一,应根据 CCAR-61等规章和公司飞行训练要求,从技术级别、飞行经历等方面 对机长的经验程度进行分级和评估。b.机场熟悉程度(C14)机场熟悉程度是飞行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尤其在起降机场 为特殊机场时,需要对机长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检查要求。机场熟悉程 度是可从飞行该机场次数、距离最近一次飞行该机场的间隔等方面进 行评估。(2)其他机组成员经验能力(C8)a.其他机
10、组成员的飞行经验能力(C15)对于其他机组成员飞行经验中的技术级别风险(C32),主要端驾驶的技术级别。根据民航局的咨询通告AC-121-FS-2012-36R1,对于 在最大起飞全重13600千克以下的飞机担任副驾驶的驾驶员总驾驶 时间不得少于500小时。副驾驶级别风险程度可用其总驾驶时间来判 断。b.其他机组成员的机场熟悉程度(C16)其他机组成员的机场熟悉程度风险的层次和分析与前述一致。1.1.3 机组压力程度(C3)过大的工作压力会使机组身心疲惫,工作效率降低,容易产生 工作疏忽与差错,影响航空安全。机组的压力程度(C3)可分为机组疲 劳程度(C9)和精神压力(C10)两方面。(1)机
11、组疲劳程度(C9)机组疲劳程度风险(C9)又可分为短暂性疲劳(C17)和累积性疲劳 (C18)两方面。a.短暂性疲劳(C17)短暂性疲劳指因短时间内工作量大或者休息程度差而产生的,经 过适当的休息调整可以消除的疲劳。可根据CCAR-121部对飞行时间、 执勤时间、休息时间的规定,结合机组工作量、机组年龄等进行评估。 b.累积性疲劳(C18)累积性疲劳指因长时间处于休息不足或工作压力大状态,不能在 短时间内恢复的疲劳。将机组的累积性疲劳风险可从累积工作量、休 息程度和机组年龄等方面进行评估。(2)精神压力(C10)精神压力(C10)可从人员导致(C19)、设备导致(C20)、环境 导致(C21)
12、三方面分析。其中,人员导致(C19)可分为有特殊旅客(C22)和飞行检查(C23),设备导致(C20)可从MEL项(C24)的情况 进行分类和判断,环境导致(C21)可分为航班延误等不正常情况 (C25)、有临时更改航路(C26)、危险天气(C27)o机组精神压力增大, 工作中易产生紧张情绪,不利于航空运输的安全,此时需引起签派员 足够的重视。1.2 “环”运行环境要素分析(E)运行环境要素分析(E)主要分为机场风险要素(E1)和航路风险要 素(E2)两大类。飞机运行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危险的是在机场的起飞和降落阶 段,机场风险要素对航班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机场分为起飞机 场 目的地机场和备
13、降机场,其风险要素可分为与空管配合情况(E3)、 飞行条件复杂程度(E4)、和气象条件(E5)三个方面。(1)与空管配合情况(E3)国内繁忙机场,进近和塔台管制员的工作压力大,加上高峰时刻 的流量的剧增等因素,机场繁忙程度(E8)也成为了签派员放行需要考 虑的风险因素。机场繁忙程度(E8)可分为目的地机场繁忙程度机场繁 忙程度(E18)和备降机场繁忙程度(E19)。如果有外籍飞行员、或执行要求英语通话的国内及国际航路时, 机长、其他机组和管制员的英语流利程度(E9)也是影响机组与空管配 合的重要风险因素,可用其ICAO英语等级评估风险程度。(2)飞行条件复杂程度(E4)着陆机场的飞行条件的越复
14、杂,飞行员进近着陆的工作压力越 大,航班安全也会受到很大威胁飞行条件复杂程度风险(E4)分为着 陆复杂程度(E10),进近复杂程度(E11)和周边环境复杂程度(E12)三方 面。根据统计70%以上的飞行事故发生在着陆过程中,因此着陆复杂 程度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可从设备设施条件(E20)、跑道长度 坡度等条件(E21)和是否有限制性通告(E22)等方面进行分析。当着陆机场的地形复杂,有高大障碍物时,飞机的进近会面临更 多的要求与限制,机长的操作难度也会增大,此时要考虑为高风险因 素。进近复杂程度风险可从地形/障碍物(E23)和特殊气候(E24)等方面 进行分析。(3)机场气象条件(E5)
15、天气是不断变化的一种大气状态,对于航空运行至关重要。而起 飞、目的地和备降机场的气象条件对飞机的起飞着陆有重要影响,签 派员必须在运行控制过程中时刻关注各机场的气象条件变化。将机场 气象条件风险(E5)分为天气现象(E13)、瞬效应(E14)和起落标准(E15) 三个方面,分别对起飞机场、着陆机场和备降机场进行评估。航路条件影响着飞机的巡航,也是签派员放行和监控飞机的重 要指标之一。航路风险要素(E2)包括航路更改(E6)和驾驶相关风险因 素(E7)两方面。(1)航路更改(E6)在涉及相关航路更改时,可能导致签派员和飞行机组的准备不 足,以及对更改后航路的熟悉程度低,也会给其工作带来一定安全隐
16、 患。航路更改风险以是否有航路更改来判断风险值。(2)驾驶相关风险要素(E7)驾驶相关风险(E7)分为重要天气(E16)和特殊旅客或货物(E17)两 方面。影响航路飞行安全的还有各种不利的和具有潜在危险的天气情 况,如雷雨、台风、颠簸、风切变等重要天气在签派放行时必须给予 足够的重视。特殊旅客是指在旅客运输过程中需要被给予特别礼遇或特殊照 顾的旅客,多次飞行事故调查结果涉及了特殊旅客对飞行的干扰和影 响。特殊货物是指在收运、储存、报关、运输及交付过程中,因货物 本身的性质、价值、体积或者重量等条件需要特别处理的货物。有特 殊旅客或货物,给飞机的航路飞行带了限制和潜在风险。1.3 “机”航空器状
17、态风险要素(A)航空器是航空运输的基础,任何零件与系统的故障都可能带来不 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签派员在签派放行时要确保飞机完好的功能和适 航状态。将航空器状态风险要素(A)可分为MEL项(A1)、航空器自身状 态及使用情况(A2)、航空器属性(A3)三方面。1.3.1 MEL 项(A1)MEL可从着陆进近涉及MEL(A3)和其他MEL项(A4)两方面来考虑。 当飞机的着陆进近阶段涉及MEL项目时,可能会对飞机的性能产生 很大影响,给飞行安全带来威胁、。着陆进近涉及MEL项风险以是否 存在MEL项目及影响程度来判断风险程度。其他MEL项也需由航空 器承运人和运营人来确定关联影响后的风险程度。不同型
18、号的航空器故障率(A6)有一定差异,此因素需要进行考 量。尤其是,近年故障率和频发故障需要重点考虑;另外,航空公司 对该航空器使用的日均飞行时间(A7)等与故障率的曲线关系,距离定 检的时间(A8)等均可作为评估航空器功能的风险因素。航空器承运人和运营人在使用某一航空器执行航线任务时,PBN 能力(A9)、通讯导航设备(A10)和导航数据库(AU)限制了可选航线和 可用程序,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应根据航班任务确定其风险 程度。航空公司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指南1 .目的本咨询通告为航空承运人和航空运营人建设与实施以风险管理 为核心的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提供指南,为局方对航空承运人和航
19、空运营人的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的审定和监察提供依据和指导。2 .适用范E本咨询通告适用于按照CCAR121部和CCAR135部实施运行的航 空承运人和航空运营人。航空承运人和航空运营人应按照本咨询通告 的政策、标准与指南,结合自身运行实际,建立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 统。CCAR91部运营人可参照本咨询通告建立或使用运行风险控制系 统。本咨询通告附件中提供的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方法并不 是唯一的,航空承运人和航空运营人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局方可接受 的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3 .依据a,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公约附件6领空器运行;b,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公约附件19安全管理体系;c.国际民用航空组织DOC
20、9859安全管理手册;d. CCAR-121-R4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e. AC-121/135-FS-2008-26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图2飞行前运行控制风险要素图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2.飞行过程中风险要素与分析2.1 机组工作状态风险要素与起飞前对机组工作风险要素分析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起飞后 风险要素分析要对随时对飞行时间、执勤时间等条件不断监控。2.2 机场风险要素与起飞前机场要素分析一致,无需继续分析起飞机场的相关风 险。需要注意的是,起飞后风险要素分析要对随时可能变化的气象、 通告等条件尤为关注。2.3 航路风险要素
21、与起飞前对航路风险要素分析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起飞后风险 要素分析要对随时可能变化的气象、通告等条件尤为关注。2.4 航空器风险要素除考虑飞行前航空器风险要素外,还需对飞行中的飞行状态和燃 油情况等进行评估。2.4.1 临时故障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的运行状态对于飞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任 何零件或系统的故障都可能引发事故,引起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当 签派员收到机组或机务通报的临时出现的飞机故障时应当立即与机 组联系,协商并更改签派放行条件。飞机临时故障这个风险因素以是否有临时故障以及严重程度判断风险值。2.4.2 飞行状态及不正常情况签派员需通过雷达、ACARS、ADSB等监控技术,结合机组报告,
22、 判断航班高度、速度、轨迹等飞行状态,以及是否发生返航和备降等 情况,确定风险程度。2.4.3 燃油状态由于飞行条件的不断变化,实际燃油消耗与计划燃油消耗会有所 偏差,因此需将燃油消耗情况作为考虑因素,以便及时发现备份油大 量使用等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改计划。图3飞行过程中运行控制风险要素图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附件三: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1,头脑风暴法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 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 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 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
23、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 是较为典型的一个。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一词,已发展成为 自由联想和讨论的代名词,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 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 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 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头脑风暴法有可分为直 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 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 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航空公司 运行 控制 风险 系统 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