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案件检查中谈话及谈话笔录应注意的问题6篇.docx
《纪检监察案件检查中谈话及谈话笔录应注意的问题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检监察案件检查中谈话及谈话笔录应注意的问题6篇.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纪检监察案件检查中谈话及谈话笔录应注意的问题6篇浅谈纪检监察办案谈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很荣幸,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学习、探讨我们* 系统纪检监察办案工作谈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座的有很多是我们*系统纪检监察战线的老同志,是办案的专 家,今天让我来讲这个问题,我自己感觉有点班门弄斧。既然领导要 求我来讲讲,课程表上也作了安排,我也只好硬着头皮来讲了,不叫 讲课,只能算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切磋,最多也就是起个 抛砖引玉的作用,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在坐的同志批评指正。同时也衷 心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再做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一、充分认识谈话在纪检监察案件检查中的重要作用
2、案件检查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它是严肃党纪 的中心环节,在纪律检查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严肃查处违纪违法 案件是党同腐败分子最直接、最激烈的较量,是反腐败斗争的主要突 破口,也是衡量反腐败斗争是否深入、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谈话是案件检查的重要工作形式和基本方法之一。我们纪 检监察办案目前还主要靠一张嘴、一张纸、一枝笔,谈话是主要的调 查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案件检查离不开谈话。因此来说,提高谈(1)畏惧心理。被调查人唯恐供述了自己的全部违法违纪事实 将使自己受到党纪政纪的惩处,特别是认为供述的错误越多、越严重, 受到的惩处越严厉,因而,或者拒不供述,或者避重就轻。这是被调
3、查人较普遍存在的基本的供述障碍。(2)侥幸心理。许多被调查人都怀疑和低估纪检监察机关的办 案能力,自以为做案手段高明、隐蔽、他人不知,别人不晓,办案人 员未必能查清他们的违纪行为和取得足够的证据,怀着侥幸心理,企 图蒙混过关。因而,除非证据摆在面前,总不愿主动供述。属于“不 见棺材不掉泪”型。(3)哥们义气。有的被调查人唯恐由于自己的供述涉及到其他 同案人或关系人,或怕遭受到打击报复、或者出于“友情”、“义气”、 “私情”等情感方面的考虑,有的则是严守攻守同盟等。(4 )对立情绪。有的被调查人对纪检监察案件检查不理解,对 办案人员抱有成见,思想上反感,态度上生硬,拒不供述。有的则是 在与纪检监
4、察机关或个别案件检查人员接触过程中产生或形成了对 立情绪,以至产生对抗心理,也会成为重要的供述障碍。(5)破罐破摔。有的心理素质较差的被调查人,不能正确对待 自己所犯错误,尤其是严重违法违纪的被调查人,自己感觉错误性质 严重,自认为供述之后,必遭严厉惩处,因而横下一条心,顽固地拒 供。(6 )不懂法规。有的被调查人不了解有关的规定精神,案件 检查条例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被调查人拒不承认而证据确实充分 的,可以认定”,他们误认为“只要自己不承认,就定不了案”,因 而形成了供述障碍等等。2、被调查人的供述动机。应当看到,虽然大多数被调查人在谈话过程中都存在这样那样、 程度不同的供述障碍,但同时也并
5、非全然没有供述动机。这里所说的供述动机,是指可能支配被调查人如实供述违法违纪 事实的内心起因,当这种内心起因即供述动机产生、存在和起作用时, 被调查人才可能进一步形成供述决意,从而如实地供述自己的错误事 实,只要供述动机克服了供述障碍的严重束缚,在被调查人头脑中占 据主导地位并成为支配力量时,供述决意才能形成,如实而彻底地供 述行为才能出现。由此可见,研究供述动机产生、存在和起作用的客观规律,成功 地启发、培植、调动和利用被调查人的供述动机,并进一步推动发展 成为供述决意,就成为谈话着力点。因而,供述动机和供述决意的研 究,也就成为谈话技巧的关键问题之一。供述动机的产生、存在和起 作用是有一定
6、规律的,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1 )争取从轻处理的愿望。在案件检查实践中,根本不指望获 得从轻处理的被调查人虽然不是没有,但总是很少见的,绝大多数被 调查人都渴望获得从轻处理,即使犯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严重错 误的被调查人,也常常抱有一线希望(就连胡长清临执行死刑时,还交 给警察一封信,并一再要求警察一定送到江主席手中,说我会书法,能 给国家赚取外汇,请中央留自己一条性命)。如果确信如实供述能够得 到从轻处理,许多被调查人都会为争取从轻处理而如实进行供述的。(2 )悔过自责的觉悟。有的被调查人在纪检监察机关对自己立 案调查后,在周围环境和舆论的重压下,有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之感, 确实可能产生
7、不同程度的悔过自责的觉悟,真实的悔过自责感有可能 促使他们如实、彻底供述自己的全部违法违纪事实。(3)自知已无法隐瞒。这种心理常常表现在窝案、串案和违纪 问题不太严重的涉案人员,他们意识到涉案人多嘴杂,自己不讲,他 人可能会讲,倒不如自己主动讲,争取从宽处理。还有的被调查人在 开始谈话中拒不供述,多系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的违法违纪行为 尚可隐瞒下去,而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确已败露,无法继续隐瞒,也 就不得不如实供述了。(4 )对感化的回报。被调查人体验到组织对自己的感召,从而 受到感化时,常常会以如实供述的行动作为回报。有时甚至仅仅由于 调查人员几句尊重、理解被调查人或正视其错误的话语,也可能
8、促使 他们消除对立情绪而决心供述自己的全部违法违纪事实。(5)以求解脱的愿望。被调查人在拒不供述的情况下承受着巨 大的心理压力,经历着难熬的心理紧张,迫切希望得到心理解脱,再 加上办案人员不失时机的耐心地启发、开导,于是,在激烈痛苦的思 想斗争的煎熬中,被调查人就可能会产生彻底供述以求解脱的愿望。 而彻底供述自己的违法违纪事实不失为一种寻求解脱的途径,因此也 可能促使其形成供述动机。3、怎样启发供述动机和消除供述障碍供述动机和供述障碍是谈话中被调查人心理活动的一对基本矛 盾。抓住这一基本矛盾,施以必要的心理影响,促使矛盾向供述的方 面转化,正是案件检查谈话的主要基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抓住和解
9、决供述动机与供述障碍的矛盾,是谈话的一个关键。调查人员在对被调查人施加种种心理影响时,必须充分注意他们 的心理特点,其中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个性特点、职业 特点、职务特点、文化专业特点,同时还要特别重视他们在特定时间、 空间条件下的心理状态特点。另外,违纪性质不同和错误严重程度不 同的被调查人,在谈话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例如,自知错 误极其严重的被调查人和只犯有一般较轻错误的被调查人,在供述障 碍和供述动机方面,显然会有不同。违纪动机和违纪原因不同的被调 查人在谈话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特点,因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供述障碍 和供述动机。在共同违纪的数个被调查人中,由于各自在违纪过程中
10、 不同地位以及同案人之间相互关系不同,在谈话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 的供述障碍和供述动机。我们调查人员就要象看病的大夫一样,对被 调查人员要号准脉搏,是什么样的病开出什么样的药方,做到区别对 待,对症“下药”。尽管被调查人有各不相同的心理特点,对他们施加心理影响的方 式方法应当有所差异,但是,也不是不存在某些规律性。例如,在被 调查人拒不供述或坚持做假供述的僵持情况下,调查人员不得不进行 所谓“攻坚战”时,攻坚的最基本的共同有效的方法决不是采取逼供、 诱供和骗供等非法谈话手段,而只能是一靠证据,二靠逻辑。首先,证据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胜于雄辩,证据事实可以 有力地揭穿被调查人的谎言,使其感到违
11、纪事实难以掩盖,因而理屈 词穷,不再无理狡辩,不得不如实承认错误事实。只要证据确实充分, 被调查人的任何辩解都是徒劳的。更何况有明文规定,即使当事人不 承认,纪检监察机关照样也可以依据确凿的证据认定其违法违纪行 为。特别是对那些阅历丰富、职务较高、头脑精明、防御极严,甚至 有几套反调查本领的人,更要注意用证据说话,把握好问话的分寸, 决不能有急躁情绪,更不能声色俱厉,否则,不但不能凑效,反而会 造成攻不破,放不下的局面,将给我们的调查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其次,在强调证据的决定性作用时,也不应低估逻辑的力量。从 被调查人的陈述和虚假供述中找出自相矛盾之点,或对与已掌握的证 据显然矛盾的事实予以揭
12、穿;或以富于说服力的逻辑推理指出其假供 述与事实不符,在此种情况下,常可显示出逻辑的“攻坚”威力。同时还应注意,被调查人在谈话过程中的心理也不是固定不变 的,它总是随着各种因素的作用而不断地变化着,供述障碍与供述动 机之间的矛盾斗争也在错综复杂地发展和变化,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 条件下总会处于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状态。调查人员必须及时掌握他们 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并有针对性地施加影响,因势利导,扶持其供 述动机,克服和消除其供述障碍,促使被调查人进行如实供述。五、谈话中几种常见的发问方式总结我们的办案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发问方式:(1) “侦察式”发问。在与被调查人初次接触或初次涉及新的 重大违纪问题
13、时,借以了解被调查人究竟知道哪些事情,陈述内容是 否真实。(2 ) “命题式”发问。在被调查人交待了些枝节问题,并且愿 意进一步检查错误时,可采用此种方式,指定某一主要问题或主要情 节,让其尽情地陈述,若其陈述不着边际,可给予必要的提示,若其 陈述前后矛盾或含糊不清,可让其复述和解释。(3 ) “迂回式”发问。在案情比较复杂,被调查人防御心理较 强时,可采用此种方式,提出一些与主要错误事实表面无明显联系, 实则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使被调查人在摸不清案件检查人员意图的情 况下作出如实回答,从而堵死其推卸责任的退路。(4 ) “直接式”发问。在被调查人员极力回避主要问题,而案 件检查人员又掌握了一定
14、证据时,可采用此种方式,针对被调查人的 要害问题进行诘问,使其没有回旋余地,不得不正面回答问题。(5 ) “跳跃式”发问。在案件检查人员已经掌握了大量证据, 而被调查人也已经作好了应付检查的准备时,可采用此种方式,对被 调查人早有防备的问题避而不问,跳过其防线,或交叉发问打乱其防 御计划,然后突然插到问题的中心,使其措手不及,促其交待问题。六、做好谈话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认真拟写询问提纲。如果对其询问次数过多过频或同一问题 反复询问,容易引起被调查人的反感,使询问工作受阻。在询问中如 果思路不清,边想边问,也会影响询问的效果。这就要求调查人员在 询问前详细地列出需要了解的主要问题,哪些问
15、题先问,哪些问题后 问,拟好提纲,做好充分地谈话准备,从而使询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把握好谈话时机。时机把握得好,调查人员就会处于主动地 位,通过发问、交谈、适当列举部分证据等形式,促使被调查人如实 陈述。时机把握得不好,容易使被调查人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拒绝 谈话。在被调查人员急于找调查组表白自己,或被调查人组织起的攻 守同盟已被打开缺口,调查人员掌握了一定证据时,都是询问被调查 人的好时机。3、选派合适人选担任主谈。最好由调查组中职务较高、年龄较大、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担任主谈,以使其产生敬畏感、信任感。4、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会为 一次圆满的谈话奠定良好的基础
16、。办案人员庄重的仪表、严肃的态度、 文明的语言及时对方人格的尊重,这些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形象的树 立,能使办案人员在违纪人心目中既有威慑力,又有亲和力,能赢得 他们的敬畏和信赖。谈话中要尊重被调查人的陈述,注意倾听被调查 人的说明和解释,给被调查人一种公正无私、认真负责的形象。谈话 态度应诚恳、谈话用词应婉转、准确、简练,既有严肃的批评教育, 又有合情合理地启发疏导。5、注意分析判断。在被调查人进行陈述时,应注意对其观察分 析,核对其陈述内容各部分是否相符;分析其陈述内容与其他证据有 无矛盾;注意其表情动作的细微变化;判断其心理活动,采取适当对 策。在被调查人回忆不起相隔已久的事情时,可给予其
17、帮助以恢复记 忆,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案件情节,不能出现暗示,以防止出现被调查 人为表现态度好而顺着说的现象,影响证据的真实性。在被调查人采 取对立态度时.,案件检查人员应以柔克刚,一方面对其态度提出批评, 一方面利用其陈述中的矛盾,以及陈述内容与其他证据的矛盾,对其 施加思想压力,使其不能自圆其说,从而放弃幻想,讲出实情。在被 调查人编造谎言时,不要急于打断和制止,被调查人看到办案人员听 得认真,便会极力从更多方面来论证自己所讲的虚假情况是真实的。 俗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虚假情况讲的越多,暴露的 矛盾也就会越多,这时办案人员就可以抓住漏洞,揭穿其谎言,使其 不能继续说谎。有些被调查
18、人自以为手段高明,防守严密,违纪行为 不会被人所知,因而谈话时表现出满不在乎的神态,这时调查人员可 采取施加压力的方法,如出示有力证据或连续发问,造成被调查人的 心理紧张,使其受到震动而改变态度。6、选择好突破口,控制好询问节奏。提问必须做到简明扼要, 层层深入,使询问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从实践中来看,常选择的突破 口,一是明显暴露出来的违法事实;二是两人以上共同参与或多人知 哓的某一情节或事实。办案人员可以通过对这些事实、情节的一步步 详细询问,并辅之以恰当地使用其他证据,从中扩展线索,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逐步查明整个案件的客观事实。同时,办案人员在询问工 作中,要集中精力、排除干扰,抛开“
19、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把 握住自己的情绪。要以必胜的信念,通过细致充分的准备,认真实施 事前拟定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把问题问清楚。办案人员要牢牢地 掌握询问的主动权,力戒急躁、畏难情绪;同时要注意掌握好询问节 奏,当对方如实陈述时,不要轻易打断;当对方明显东拉西扯时,要 及时纠偏引导;当案情有重大突破或有意外收获时,不要喜形于色, 随意表态,应让其讲完后,再对不清楚的问题补充询问。总之,办案 人员要通过正确、策略的询问,体现出威严,给当事人一定的精神压 力,使其感到不可能与组织和法律法规较量,而不是与办案者个人较 量,从而达到使其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承认违法违纪事实的目的。7、要掌握和适时调
20、整询问的策略。询问时要坚持一事一问,不 要刚问东、又说西,一定要先把一件事问到底,趁热打铁,一气呵成, 然后再问其他的事。当遇到谈话对象是一定层次的负责人时,更要注 意针对他们有职有权、阅历丰富的特点,注意谈话气氛,把握问话的 分寸,问得尽量宽一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可急躁, 更不可声色俱厉。当被询问人态度蛮横、狡辩、不予配合时,不可急 于求成,可适时调整询问策略,扭转话题,实行迂回侧攻。在询问中 要及时捕捉被询问人的心理变化,做到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要 眼中有人,心中有事,针对当事人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适时改变谈 话的语气、语调,控制好节奏,并相应调整谈话策略,或是用法律政
21、 策教育,或是用典型案例启发,或是出示有关证据敲山震虎,最后达 到询问目的。8、要善于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完成询问调查任务。实际上,询 问调查的过程也是一个党纪、法规宣传教育的过程,通过在不同的询 问调查阶段的党纪法规的宣传,使当事人知法懂法,主动配合案件调 查,接受询问。但实施这一办法要注意:一是把握好时机,可以根据 询问工作的需要,选择在询问的开始、期间甚至结束的适当时间进行; 二是要有的放矢,不脱离当事人本身的实际,尽力唤起对方的觉悟和 良知,启发其知错改过,如实陈述,以便搞清事实,使案件尽快了结; 三是要注意分寸,不能言过其实,违背原则或者脱离案件实际轻易表 态,否则将留下后患;四是在涉
22、及与本案直接相关的党纪、法规和政 策规定时,一般不直接谈违法或合法,而是让当事人自己去判断,尽 话水平,正确地处理关于谈话中出现的问题,对做好案件检查工作, 顺利完成案件检查任务,提高案件检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谈话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时效和质量。在我们日常 办案过程中,一次有准备的、高效的谈话,可以使很多问题在谈话中 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这就需要谈话人与被谈话 人在谈话时做到:谈话中要用词准确、运用政策法规严谨、方法策略 得当、态度严肃端正,从而达到让谈话对象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的目 的。(三)做好谈话工作也是纪检监察办案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 能。谈话技能和技巧的
23、高低,运用的是否得当,是衡量案件检查人员 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在谈话中的用词、语气、 态度要符合我们的身份,要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还要服务于我们的 工作目标。大家都听说过中纪委的刘丽英同志办案的故事。在普通的中国老 百姓眼中,刘丽英同志无疑是具有传奇、神秘色彩的一位高级女纪检 监察干部,曾经成功地指挥和领导查处过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案 要案。刘丽英同志就非常重视谈话工作。据和刘丽英同志一起办过案 的同志讲,每当一个案子到了关键时刻,她一般都会亲自与涉案人员 谈话,而这种谈话是极具技巧性的。谈话中她从不靠提高嗓门儿、瞪 大眼睛来增加自己胜算的把握。局外人听起来象谈天一样轻松。
24、但在 双方看来是白刃战、是短兵相接、是一种殊死较量。她靠的是知己知 量不暴露调查人员对其行为的评判,以免造成被询问人的紧张情绪和 反感情绪,不讲真话或拒绝回答问题。9、如实做好谈话记录。在与被调查人谈话时,应认真做好谈话 记录,将其所述内容固定下来,经被调查人认可签字或盖章后作为证 据使用。七、谈话中应遵循的几项主要原则。1、坚持取证合法,严禁诱供、指供的原则。在与被调查人谈话 时,办案人员一定要两人以上,首先要表明身份,讲清政策。要明确 执纪办案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挽救人,因此对犯错误的同志要有一个正 确的态度,要热情地帮助、善意地批评、真诚地关爱,使其感到组织 的温暖,从而如实供述。严禁先入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纪检监察 案件 检查 谈话 笔录 注意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