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公司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理制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业公司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业公司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矿井束管监测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及所属各矿束管监测系统的管理,确保发挥系 统监测预防功能,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 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行业标准及地区煤炭管理 部门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属各矿。第三条装备束管监测系统的煤矿都必须加强束管监测系统管理, 明确分管领导和科室,充分保证系统运行所需的资金和人员,制定系统 的安装、使用、维护制度和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确保系统安 全、可靠、正常运行。第二章安装、使用与维护第四条所属各矿装备的束管监测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基本应用和功 能:1、通过连续监测煤炭自燃过程中
2、标志性气体的组成和浓度变化规 律,早期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程度,防止自然发火和瓦斯爆炸;2、通过判断密闭火区的发展情况和火区熄灭程度,为启封火区提 供科学数据;3、在采用惰气防灭火作业中,跟踪了解作业区惰化情况,为灭火 措施提供保障;4、系统应具有自动控制24小时连续循环监测功能;5、束管未敷设到地点,可人工采样检测功能;6、报表功能:根据气体含量自动生成报表等;7、联网功能:达到检测数据共享。第五条束管监测系统的安装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管路敷设时应尽量使路径短、拐弯少,以减少阻力,防止曲折 破坏。2、所选路径应在行人少,支护完好的巷道内,防止管路被破坏。 管路穿过风门墙体时必须打孔穿管。
3、3、所选路径温差变化幅度要小,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地点要在温度 低的一侧设置滤水器或其他设施,在标高差较大的斜巷,应在底部设置 滤水器。4、接管箱、滤水器、采样器的接头要严密不漏气,且安设位置方 便维护,高度适宜。5、管路敷设时,要吊挂整齐有序,2条以上的分散管路应设置标记 或设置管路夹板,以便于检查维护。6、束管的敷设标准,可以参考管路和电缆的有关规定执行。7、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封闭在一年以下的采空区和有自然发火征 兆的采空区或其它有可能发生自然发火的地点应设置监测点。8、束管监测探头应水平悬挂在顶板完好、无滴水、便于保护的监 测地回风流中,且应靠近巷道顶部,吸气口应正对风流方向,能正确反 映该
4、点测值的地点。采煤工作面监测探头一般布置在采面上隅角端头支 架或切顶单体柱后侧,距离底板1. 5米;采面采空区有自然发火征兆时, 可采用上、下隅角埋管的方式,同时加设测温度热电偶进行温度测定。9、管路敷设完毕后,从地面化验室到井下各测点,要对整个系统 管路进行统一编号,每一条管路必须在测点释放标准气体,详细记录管 路的气压值,气体传输时间,并和地面分析的数值进行比较,管路的传 输损失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应进一步检查管路的气密性。10、监测密闭内气体变化时,应预留监测管,束管监测探头应埋设 在监测管内,且用木塞封孔,黄泥封口,保证不漏气H、地面化验室必须配备灭火器具,室内禁止明火。12、编制采
5、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对束管 的走向、监测地点等做出明确规定,并附详细布置图。第六条束管监测系统的使用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数据测定前必须检查设备完好及各气路的气密情况,操作人员 应严格按照系统要求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监测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分析仪及抽气泵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 立即按操作规程停机处理。3、每次开机前对分析仪用标准气样进行标校,误差必须在允许的 范围内,系统设备按照规定每年由市技术监督局检验一次。4、根据记录表的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或手工每天在坐标纸上描 出各指标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曲线图连同检测到的数据报表报煤矿矿 长、总工程师审阅签字。5、对井下各测点的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业 公司 煤矿 监测 系统管理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