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单元走向“概念为本”的三条路径——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docx
《习作单元走向“概念为本”的三条路径——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单元走向“概念为本”的三条路径——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习作单元走向“概念为本”的三条路径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摘要】习作单元教学往往存在有任务无问题、有活动无理解的现象,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习作单元教学,迫 切需要实现从重视知识、技能的浅层次学习走向重视知识、技能、理解 的“概念为本”的深层次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需 要语文老师在目标、评价和学习过程三个方面统筹设计大单元教学,促成学生对单元大概念的深刻理解。【关键词】概念为本,大概念,大单元教学何让学生的学习从事实、技能的熟练掌女口握 走向深刻的概念性理解,是语文教学 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又存在着如 何正确解读课程标准、教材及语 文要素与大概念的关系,如何从课程
2、标准和语文要素出发依 托统编教 材设计素养本位的语文大单元,如何让学生在大单 元中顺利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一线语文老师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以统编教材五年 级上册第五单元一 习作单元的设计与实施为例,从“概念为本”的学习目标设 计、指向理解的学习过 程设计、聚焦真实表现的学习评价设 计三个维度进行探讨。一、“概念为本”的学习目标设计众所周知,学习目标仅有知识和技能两个维度是不够 的,更重要的是“双基”之上的理解维度,这一点在埃里克 森和兰宁博士的“概念为本”体系中有十 分清晰的论证,他 们指出:要从主题内的“双基”之上 提炼出概念,形成概括, 即
3、概念性理解0那么,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概念从哪里来, 如何提取?1.从课程标准中提取概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 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阅 读说明性文 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 方法。”其中包含 了两个概念:说明要点和说明方法。它们描述了说明文中进 行说明的根本原则,是指向单元言语教学的核心概念。2,从学情分析中提取概念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之前,尽管教材没提过“说明 文”这个术语,但学生已经接触过阅读说明文 的一些基本方 法。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为:” 了解课文是怎 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 为:“借助关
4、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四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 自 己的问题。”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 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不难看出,这已然体现了 “提问助读”“抓关键 语句 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等阅读策略。“抓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 的大意”暗合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说明 文的阅读目标“阅读 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这 样结合课程标准一分析,就 不难看出,学习本单元 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说明文的“要 点”概念,但尚未接触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概念。3 .从教材多篇课文共性内容中提取概念教材中一些具有共性的信息也暗含着本单元的一些关 键概念。
5、通过单元内容梳理和同类信息 归总,我们发现本单 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1)说明方法这个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 明方法,把某 一种事物介绍清楚”都指向“说明方 法”。阅读要素提示阅 读鉴赏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 知识,习作要素要求习作表达时 使用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清楚。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习作例 文的课 后习题均指向对说明方法使用效果的体会。“交流 平台”第二自然段是对说明方法的总结。“初试身 手”第一 题和习作都指向说明方法的运用。(2)写作目的、事物特点精读课文太阳和松鼠的课后第一题都指向抓事 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写。“交流平台”第一
6、条 提醒学生关注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习作要求也指向写作目的和事物特点。(3)语言风格松鼠课后习题第二题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语言 风格在表达事物特点上的妙用。“初试身 手”第二题要求将 一篇散文改写成说明文。表面上 看是两种不同文体的转换, 实际上是文艺语体向科 学语体的转换,说到底,还是语言风 格的转换。“交流平台”第四条对说明文的语言风格进行了 总结。(4)搜集资料语文要素、“初试身手”和习作要求都提到要搜 集资 料。4 .围绕概念,建构“过程的结构”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阅读鉴赏时,教材意在 让学 生(读者)通过阐释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等与表现 事物特点 之间的关联,从而体验说明方法在表现
7、事物 特点中的作用; 在习作书写、修改时,意在让学生(作 者)运用不同的说明 方法把事物介绍清楚,以让读者 认识事物,获取知识。阅读 是搞明白文章怎样运用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清楚,习作是运 用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清楚。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都围绕 着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来学习。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本单元 的概念性视角定为说明方法,大概念(本单元的主要概括)确 定为:说明要过清楚关,说明方法是关键。根据单 元大概念, 我们把本单元基本问题定为:说明文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把 事物介绍清楚的?下面笔者借用洛伊斯兰宁提出的过程的结构来呈现 技能/策略、概念和原理/概括之间的关系:图1阅读鉴赏过程的结构图2表达交流
8、过程的结构图中“原理/概括”是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和表达 交流最 终要形成的深刻的概念性理解。“概念”则是达到这些深刻 理解的心智建构。“技能/策略”是让学 生经历阅读鉴赏、 表达交流等言语过程,是达到概念性理解的基础。5 . 制定概念为本的学习目标(KUD目标)埃里克森和兰宁根据双结构提出了 KUD的目标设计模 式(O我们结合学情、大概念和过程的结构 分析,制定本单 元的学习目标。学生将知道(K):(1)说明方法的类型和使用效果。(2)语言风格的类型和使用效果。(3)写说明文要有一定的写作目的,要抓住事 物特点学习过程:分段来写。(4 )认识12个生字,会写20个汉字和22个词语。学生将理解(U
9、):(1)说明要过清楚关,说明方法是关键。(2)合适的说明方法能把事物介绍得更清楚。(3)合适的语言风格能使说明对象的特点更鲜 明,使 文章更有可读性。学生将能做(D):(1)能发现鱼牛宁童话中小青蛙介绍牛的问题。(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发现说明方法、语言 风格 与表现事物特点的关系。(3 )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把生活中的物或者事 介绍清 楚,使人认识事物,增长知识。二、指向理解的学习过程设计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写法等 陈述性知识,课文所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无法落地。指向理 解的学习过程设计采用自主、合作、探 究等学习方式,要求 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 情境中激活已有
10、经验,产生 认知冲突,承担角色任务,建构新的经验,从而实现对学习 内容的持久性理解。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学法的要素和 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是: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 实的经验的情境一一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 动;第二,在这个情境 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 刺激物;第 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 个 问题;第四,他必须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 决问题 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 检验他的观念,使 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 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可以作 为设计指向理解的学习过程的参考。凯斯默多克在探究的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作 单元 走向 概念 路径 统编 教材 年级 上册 第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