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法治的主体主要限于国家权力,礼治的主体几乎包括所有人。法治的“治”,其主 体一般是国家机构,包括法院、政府、议会等;礼治的“治”,其主体要广泛得多,既 包括国家机构,也包括社会力量,乃至为人父母及一切尊长者。不仅君主有权依据礼治理天下,诸侯或地方长官有权根据礼制及皇帝意志治理一方 水土,而且宗族长辈、家长等一切上位者对其下位者均有“治”的权力。由于社会等级秩序严明,人人活在礼的关系网中,任何人都有与其对应的上位者, 绝大多数人也都能成为别人的上位者,因此任何违反礼
2、制的行为都有人管,都可能被其 上位者惩罚(最上位者之君主只受天罚)。即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子,也是君要臣 死臣不得不死;而一个底层村民虽受官府、族长、长辈层层管束,但在家里也有“当面 教子、背后教妻”的权力,其妻对子女也有一定的管理和惩罚权。“沿袭先秦宗法传统 社会而来的,包容性、弥散性极强的礼制“,满足了当时政府正式机构“郡县”以下“乡 里”组织的“家族乡土”社会结构的需要。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国家力量有限的情况 下,由于借助了 “礼的形式,社会权力系统(家族、宗族)的运作有效地调动了各种 管理主体的积极性,维护了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但社会权力的泛化,也有很大的副作 用,人人有管制他人之权,
3、几乎人人失去自由,社会失去活力。(摘编自马岭辨析差别:礼治与法治之异同)材料二:儒家也同样重视自治的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积极主动地发挥协调民间秩序的作 用。这种自治的社会组织就是儒家礼治在理论上所认可的社会基本单位宗族,以及 在宗族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的各类同业行会或乡绅阶层。宗族成为传统中国最为重要 的基层社会单位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是中国特定的国家形成方式下的产物。安土重迁的农业文明的特点保证了氏族的稳固,将氏族所重视的血缘关系延续到了 后来的社会结构中。是故与西方对比,中国国家之产生“并非以氏族组织的瓦解为代 价”,它“保留原有的血缘关系,把氏族内部的亲属关系直接转化成政治国家的组
4、织方 式”。尤其是西周,它在沿袭前朝将家族关系和政治关系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严 密的宗法制度。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国家已脱去氏族的躯壳,并且按照地域的原则施 根据“我没有回答,却站了起来,绕着饭桌跳起波尔卡舞步,孩子们拉拉扯扯地跟在我 背后,学着我的步子”可知,表现了“我”被解聘后的彻底放松和开心。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的能力。根据“我成了寓言中的可悲的狐狸,老是夸奖我的朋友们乌鸦的歌唱,指望他 们嘴里能掉下我觊觎的诙谐的碎屑”可知,这是借用并改换了经典寓言狐狸和乌鸦 的内容,把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改成“我”想从朋友们那得到诙谐的碎屑, 这样可以有诙谐意味。根据“我便像狗
5、抢骨头似地扑上去”“我的长牙咬进了我孩子的稚气语言的颈脖”可知,两 处都运用了比喻,先把自己比作扑抢骨头的狗,后把自己搜索素材比作长牙咬进孩子 的颈脖,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在功利面前,我的异化逐渐加深,心灵、情感、精神上完 全扭曲了。这些都写出“我”对幽默素材的贪婪而病态的收集,这样可以造成幽默效果。 根据“我像是一只蜜蜂,贪婪地吮吸着生命最美好的花朵”可知,把“我”搜寻幽默题材时 的急迫、贪婪、无情,说成是蜜蜂贪婪地吮吸着生命最美好的花朵,这是反话正说,既 讽刺又幽默。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文字洞笔洪迈作文受谢,自晋、宋以来有之,至唐始盛。李邕传:“邕尤长碑颂,中朝衣冠及天
6、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 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故杜诗 云:“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骐麟织成蠲。紫驱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韩愈撰平淮西碑,宪宗以石本赐韩宏,宏寄绢五百匹;作王用碑,用男寄鞍马并白 玉带。刘义持愈金数斤去,日:“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愈不能止。皇甫 混为裴度作福先寺碑,度赠以车马缙彩甚厚,混大怒日:“碑三千字,字三绿,何遇 我薄邪?”度笑酬以绢九千匹。文宗时,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 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裴均之子,持万嫌诣韦贯之求铭,贯之日:“吾宁饿死,岂忍为此哉? ”白
7、居易修 香山寺记,日:“予与元微之,定交于生死之间。微之将薨,以墓志文见托,既而元氏 之老,状其臧获、舆马、绫帛,洎银鞍、玉带之物,价当六七十万,为谢文之贽。了全 平生分文不当辞贽不当纳往反再三讫不得已因施兹寺凡此利益功德应归微之。柳讹善试卷第10页,共20页书,自御史大夫贬泸州刺史,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请书德政碑。观日:“若以润笔为赠,即不敢从命。”本朝此风犹存,唯苏坡公于天下未尝铭墓,独铭五人,皆盛德故,谓富韩公、司马 温公、赵清献公、范蜀公、张文定公也。在翰林日,诏撰知枢密院赵瞻神道碑,亦辞不 作。曾子开与彭器资为执友,彭之亡,曾公作铭,彭之子以金带绿帛为谢,却之至再,*日:“此文本以尽朋友
8、之义,若以货见投,非足下所以事父执之道也。”彭子皇惧而止。(节选自容斋续笔卷六,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予念平生分/文不当辞贽/不当纳/往反再三/讫不得已/因施兹寺/凡此利益/功德应归微之B.予念平生/分文不当辞/贽不当纳/往反再三/讫不得已/因施兹寺/凡此利益/功德应归微之C.予念平生分/文不当辞/贽不当纳/往反再三/讫不得已/因施兹寺/凡此利益功德/应归微之D.予念平生/分文不当辞贽/不当纳/往反再三/讫不得已/因施兹寺/凡此利益功德/应归微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衣冠,本义是衣服和礼帽。古代土以上戴冠,故又用
9、来代指缙绅、土大夫、朝中高 官等。B.碑志,专指镌刻于神道碑、德政碑等墓碑上的书法、文辞,亦称“墓志”或“墓志铭”。C. “彭之亡”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这两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D. “若以润笔为赠”与“靖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两句中的“若”字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邕善为碑颂,闻名遐迩,持金求文者甚多,李邕也因此获利巨丰,且引发了当时舆论的广泛关注。B.皇甫混为人作福先寺碑得到了车马缙彩等谢礼,但他却认为酬劳远远不及自己 的预期,很是生气。C.韦贯之接受裴均之子所托,为裴均作墓志铭,但是拒绝了裴均之子奉送的万绿之礼,颇见其慷慨
10、个性。D.苏东坡为人撰写的墓志铭屈指可数,任翰林大学土时,还曾拒绝为知枢密院赵瞻撰写神道碑的诏令。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2)此文本以尽朋友之义,若以货见投,非足下所以事父执之道也。14 .虽然作文受谢已成风气,但依然有人拒绝“鬻文获财工那么,这些人为人作文的理 由有明E些?【答案】10.C 11. B 12. C 13.(1)如果有大官死了,他家门前就如同市场一样, 要求为死者撰写碑文的人争来争去,高声喧闹,这连死者的家人也做不了主。(2)这篇碑文乃是尽朋友之情义而写的,如果你送给我钱物,那么这就不是您对待你 父亲挚友的方式
11、了。 14.因为个人操守,为志同道合的人作文;能坚守文人的底线和操守,不为钱财而出卖灵魂;因为重视朋友之间的情义而为人作文。【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想起平日和微之的交情,认为这些礼物不应该接受,元氏家前后送来多次,最 后不得已而收下,施舍给香山寺。这些利益功德,应当归于元微之。“念”的宾语是“平生分”,结构完整,宾语后断开,且“文不当辞贽不当纳。句式一致, 结构对称,且运用互文,各自独立,贽为不当纳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AD。“利益功德”作为“应归微之”的主语,不仅是“功德”,“利益”“功德”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
12、法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 的能力。B. “专指镌刻于神道碑、德政碑等墓碑上的书法、文辞”错误。指镌刻于石碑上的书法、 文辞。C.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彭器资死后。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屈原痛心于楚怀王耳朵听不到正确的意见。D.连词,如果。句意:如果赠送给我财物作酬谢。动词,像。句意:靖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为裴均作墓志铭”错误。结合“裴均之子,持万绿诣韦贯之求铭,贯之曰:吾宁饿 死,岂忍为此哉”分析,裴钧的儿子,携带一万匹细绢到韦贯之家中索求碑文,贯之说: “我宁愿饿死,也不忍心这样
13、做”,“为裴均作墓志铭”于文无据。故选c。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市) 市场;“喧竞争致”,高声喧闹,互相争执要为大官写碑文;“不由”,不容, 不用。(2) “义”,情义;“货”,财物;“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所以”,用来的;“道”,方式,方法。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予念平生分凡此利益功德应归微之”分析,我想起平日和微之的交情,认为这 些礼物不应该接受,元氏家前后送来多次,最后不得已而收下,施舍给香山寺。这些利 益功德,应当归于元微之。白居易述说了这件事,并把功德全部归于元稹,说是元稹生 前有这个愿望,要修
14、葺香山寺。因为个人操守,为志同道合的人作文,不为钱财。结合“柳戏善书,自御史大夫贬泸州刺史,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请书德政碑。丑匕曰:若以 润笔为赠,即不敢从命”分析,柳壬比的书法很好,他从御史大夫贬为泸州刺史,东川(今 四川遂宁)节度使顾彦晖请他给自己书写德政碑碑文。柳玳对他说:“如果赠送给我财物 作酬谢,我就不能答应你的请求,坚守文人的底线和操守,不为钱财而出卖灵魂。结合“此文本以尽朋友之义,若以货见投,非足下所以事父执之道也”分析,这篇碑文乃 是尽朋友之情义而写的,如果你送给我钱物,那么这就不是你对待你父亲挚友的方式了。 因为朋友之间的情义而为人作文的。参考译文:替人写文章而接受酬谢,从晋朝和
15、刘宋时期就有了,到唐朝开始盛行。李邕传记载:“李邕特别擅长写碑铭颂辞,朝中大臣官员和天下各佛寺道观的 僧人道士,都携带金银绢帛去请他写颂文。李邕先后为别人写了几百首碑铭颂辞,所接 受的馈赠,也达好几万。当时的舆论认为,自古以来卖文章发财的,没有人比得上李邕J 所以杜甫有诗说:“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崩。紫躺随剑几, 义取无虚岁。”韩愈撰写了平淮西碑,唐宪宗把石本赐给了韩宏,韩宏便寄了五百 匹绢给韩愈以示谢意;韩愈给王用写碑文颂辞,王用的儿子给韩愈送去了鞍马和白玉带。 刘义拿走了韩愈的几斤金子,并说:“这是吹谀坟墓中的人所得到的,不如送给我刘某 人作寿礼。”韩愈没法阻止他。
16、皇甫混给裴度写了福先寺碑文,裴度赠送给皇甫;是 许多车马和绸绢,皇甫温很气愤地说:“碑文有3000字,一个字值三匹细绢,为什么 给我这么少的东西?”裴度赶快赔着笑脸又送了 9000匹绸绢作为酬谢。唐文宗时,长安 (今陕西西安)城中争着为别人写碑文,就好像市场上做买卖一样。如果有大官死了,他 家门前就如同市场一样,要求为死者撰写碑文的人争来争去,高声喧闹,这连死者的家人也做不了主。裴钧的儿子,携带一万匹细绢到韦贯之家中索求碑文,贯之说:“我宁愿饿死,也 不忍心这样做。”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说:“我和元微之是生死之交的朋友。微 之临死时托我给他写碑文,事过不久,元家的老人说要将他家的奴婢、车马、绫
17、绢、银 鞍、玉带等价值相当于六七十万两白银的东西送给我,作为我写碑文的报酬。我想起平 日和微之的交情,认为这些礼物不应该接受,元氏家前后送来多次,最后不得已而收下, 施舍给香山寺。这些利益功德,应当归于元微之。”柳毗的书法很好,他从御史大夫贬 为泸州刺史,东川(今四川遂宁)节度使顾彦晖请他给自己书写德政碑碑文。柳观对他说:“如果赠送给我财物作酬谢,我就不能答应你的请求。”宋朝仍然存在这种风俗,只有苏轼很少给别人写碑文,只给五个人写过,而且还是 因为这五人德高望重的缘故,这五个人是富弼、司马光、赵清献公、范镇、张方平等人。 苏轼任翰林学士时,皇帝诏令他给同知枢密院赵瞻写碑文,苏轼也推辞不写。曾子
18、开与 彭器资是挚友,彭器资死后,曾子开给他写了碑文,彭器资的儿子送给他金带绢绸作为 酬谢,曾子开推辞再三,说:“这篇碑文乃是尽朋友之情义而写的,如果你送给我钱物, 那么这就不是你对待你父亲挚友的方式了。”彭器资的儿子听了很不好意思,赶紧收回 了东西。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感兴于石晋人杀鸣犊,孔子不渡河。河之水洋洋,临流一长歌。岂无舟与楫,所惧蛟与匿。蛟歌任险怪,不度如我何。黄鹄一远举,奚忧婴网罗。【注】于石,字介翁,兰溪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十年,卒年不详。貌古气刚,自负甚 高。宋亡,隐居不出。其诗多哀厉之音。据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既不得用于卫, 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赵简子
19、已杀贤大夫窦鸣犊,因临河回车而叹曰:“美哉水, 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 ”15 .下列对本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窦鸣犊本为贤大夫,却被执政赵简子杀害,这让孔子意识到了晋国国政之险恶,从试卷第14页,共20页而放弃了入晋的打算。B.君子当有所不为。临河回车的孔子,虽然放弃了自己追求的前程,却保全了自己不 与奸恶同流合污的名节。C.诗人本有舟楫可以渡河,但因对水中险怪的蛟量的畏惧而裹足不敢向前,这体现了 诗人心中的犹豫和矛盾。D.这首诗或直抒胸臆,或曲尽心意,表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局下的人生选择,高扬了他 高洁耿介的人格魅力。16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运用的象征手法。【答案】1
20、5.D 16.“舟楫”象征诗人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和能力。“蛟量,“网罗,象征世事艰险,难以预测的人生各种困境。“黄鹄”象征诗人自己,像神话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冲破罗网的缠绕。【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这首诗或直抒胸臆”错误。全诗先以孔子临河回车的史实寓意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再以“蛟量”象征道路上的险阻,暗示自古圣人都难以避免人生的各种困境,诗人索性就 彻底放弃,不再入世,亦不失为明智之举。故选D。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岂无舟与楫”中的“舟楫”在诗中象征诗人的报国之志、建功立业的胸怀和能力,同时舟 楫不仅是古人代步工具,亦
21、象征古人人生的进身工具。“所惧蛟与量,“奚忧婴网罗,的“蛟宜“网罗,象征世事艰险,难以预测的人生各种困境。 诗人本有舟楫可以实现报复愿望,但是世事艰险,既然难免会有“蛟,覆”之类的险瓯 自己不渡又如何?“黄鹄一远举”的“黄鹄”象征诗人自己,像神话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冲破罗网的 缠绕。孔子都临流而返,自己又何妨黄鹄远举,逃离尘世。自古圣人都难以避免人生的 各种困境,诗人索性就彻底放弃,不再入世,亦不失为明智之举。五、情景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他, :(2)在过秦论中,诸侯为了
22、削弱秦国,“,以此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 但当秦国军队“开关延敌,时,“九国之师,则“(3)李商隐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 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的慨叹。【答案】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逡巡而不敢进此情 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谤、饶、逡巡、惘。六、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脱离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 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但是渐渐地,人们往往舍 本逐末忽略具体画面而单纯评论笔墨。笔墨反倒成了作品优劣的
23、标准,无异于喧宾夺主。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形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 氛。为求表现独特视觉美感及贴切表达感受进而彰显内心独特情思,作者寻找任何手段、 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成就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或日线、面,或日笔、 墨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之整体效益。就绘画中的 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无所谓优劣,往往一块孤立的 色看来是脏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起了孤注一掷的效果。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 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 手法永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重庆市 一中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