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docx
《2023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当代中国,中华民族愈加接近于实现伟大复兴,这要求我们必须自觉保持文化的主 体性,避免沦为西方文化的一个“他者”。中国的“被现代化”这一历史际遇,决定了 中国文化存在着被消融的危险,也就是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迷失。诚如钱穆所说:“舍吾 中华民族自身之意识,则一切无可言者。”文化自觉既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也是文化自 信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获得的自我意识,是一 个民族借助“他者”文化这一中介对本位文化的反思性把握。这种把握可区分为消极的 和积极的两种形式,前
2、者表现为文化自卑,后者则表现为文化自信。可以说,文化自信 不过是文化自觉的积极的和肯定的形式罢了。而唯有文化自信,才能谈得上中华民族文 化的复兴。钱穆说得好:“唯有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然后可以复兴中国之民族。” 完成这一使命,既需要文化自信作为必要准备,也为文化自信提供最根本的历史前提。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两大文明的相遇,中华民族获得了文化自觉的历史机缘,找 到了一面折射自我形象的镜子。因为只有借助于一个外在的“他者”作为镜面来折射本 位文化的自我形象,文化自觉才是可能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部中国近代史既 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在文化上不
3、断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变革的发展史。应该说,摆脱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乃是我们民族一个多世纪以来所面临的一 个最紧迫的历史任务。当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我们的国门时,中国文化所遭遇到 的强烈挫折感,使我们的文化自信遭受打击并影响深远。如今,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成为我们的自觉诉求时,文化自信就具有了格外特殊的重要性。在历史逐步展现过程中, 文化自信必然获得日益深邃而丰富的内涵,获得愈加扎实的历史根基。中国文化近代以 来的实际发展,既没有“全盘西化”,也没有全盘保存国粹;既不是“中体西用”,也 不是什么“西体中用”,而是走了一条辩证扬弃的路子。这一极其深刻的文化变革,改 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4、,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恰恰是中 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内涵之所在。(摘编自商志晓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启示)材料二:热词流行语记录了社会焦点和时代变迁。2022年度的流行语重现了一个个难忘瞬 间:“一起向未来“照亮了冰雪赛场上拼搏奋斗的青春面庞,“精准防控”引导着抗击 疫情中无私奉献的勇毅身影,“数字经济”记录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脉动近日汉语 盘点2022”也正式揭晓:“稳” “党的二十大” “战”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 国际字;“中国式现代化” “端稳中国饭碗” “数字经济” “太空会师”“ 一起向未 来” “我的眼睛就是尺” “精准防控” “俄乌冲突”等当选
5、2022年度流行语。请从以上热词流行语中选择两个或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印象中的2022年,写一篇 文章阐述你的思考,发表你的看法。要求:选好关键词,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于800字。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说社会学对中国来说只是“舶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 初才传入中国,中国本土没有社会学。现在我们说战国末期荀子创立的群学就是中国古 典社会学,人们可能感到很诧异,其实,早在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之初,康有为、梁启 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刘师培等前辈就明确认为荀子群学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社 会学,可惜此说未能得到广泛承认。民国时期,不认可中国有自己本土社会学的观点,
6、 在学术界已被视为定论,在当时全盘西化思潮下作为“舶来品”的西方社会学一家独尊, 中国不仅被认为没有社会学,就是所谓“社会思想”也被贬为农耕文明的遗存.是必须 抛弃的落后的“包袱”。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学刚刚恢复之时,日本社会学家福武直所谓中国没有社会 学的观点乘虚而入,影响很大,此后这一论调被当作权威之论很快占据了大学讲堂。这 样一来,“中国本无社会学”的观点,竟被视为不易之论。积习成自然,人们不仅承认 中国古代只有“社会思想”没有社会学,甚至心悦诚服地承认“中国社会思想史是社会 学的史前史”。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领军人物费孝通先生,在回顾总 结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
7、二十年的经验得失,展望其在21世纪的前途和使命的时候,一 再提起荀子亦即中国社会学的起源问题,如此掌舵定向之人的振聋发耳责之言,为什么竟 然和者寥寥呢?可见,所谓“中国本无社会学”已成铁案”,即便费孝通这样德高望重之人也难 以撼动。那么,人们到底为什么不接受荀子群学就是中国古典社会学这一论断呢?原因 可能很多,归结起来看,在过去,主要是文化自信问题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是在 甲午战争之后,国人的文化自信几乎丧失殆尽,觉得人家欧洲那么发达,到1838年才 产生社会学这个学科,中国凭什么早在战国末期就能诞生这个学科?在今天,随着文化 自信的逐步增强,则主要是认识问题。(摘编自景天魁中国社会学溯源论)
8、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迷失,是中国现代化乃至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问 题。B.中国文化曾在一段时期里存在着被消融的危险,这决定了中国“被现代化”的历史选 择。C.东西方文明相遇使中华民族找到了自我形象,并借助西方文明进行自我形象的重新 塑造。D.中国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历史形态,才能够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处引用钱穆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华民族要完成伟大复兴,需要树立文化自 信。B.材料一基于对外在“他者”思想的存在与接受,提出了关于“文化自觉”的重要论断。C.荀子
9、的群学是中国古典社会学的观点一直得不到接受,根本原因是国人缺乏文化自 信。D.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然后纵向深入论述,最后又通过追问揭示出结 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的一项是() A.打破“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局面,中国文化应改变文化传统处于守势的状态。B. “走西方人的路”成为渗入国人深层观念中的某种成见,必须在某种层面上破除。C.以“打倒孔家店”为旗帜的激进反传统取向,一时间甚嚣尘上,这需要国人警惕。D.现代版的“西学东渐”迫使国人作山自己的选择,这有利于培养国人的价值观念。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系。5 .请你结合材料二的有
10、关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当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我们 的国门时 中国文化所遭遇到的强烈挫折感,使我们的文化自信遭受打击并影响深远” 这句话的理解。二、文学类阅读一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老宅里的树张强勇那年春天我十一二岁的样子,一位堂叔不知从哪里带回来一捆树苗,小树苗连根儿 正好和我的身高差不离。看着堂叔在他家院子的房前屋后挖坑栽树,我想要是我也能栽 种一棵树苗该多好啊,却终究是不敢说出来。我讨好地跟着堂叔,帮他扶幼小的树苗, 有时还学着他的样子,朝着栽下的树坑用力地踩几下土。我看到堂叔拿起一棵树苗,随 手扔在一边,拿起另外一棵树苗栽了下去。我看到被扔掉的树苗有明显的异常,树苗的
11、根部还有一个巨大的树瘤,于是怯怯地问堂叔,这棵树苗能给我吗?堂叔说这树苗怕是 栽不活,成不了材,你要就拿去吧。与树的情缘,就从这一刻开始了。老家很多无主的土地,都被勤劳的乡亲们开成了一丘一丘的菜地。我还小,便在老 家宅子的前面寻到了一块小小的空地,找来一把锄头,就在这空地上挖了个小坑。我拿 了一把砍刀,就将那个巨大的树瘤切了下来,种下了这棵被堂叔扔掉的树苗。我并不知道椿树的适应能力很强,更不知道,那小小的空地,对于幼小的椿树苗来 说,竟然是它的“风水宝地”。它离房子太近了,只要把门打开,我们就能看到它,就 能把水抛洒在它的根上、枝丫上。此外,椿树还吸收着大量的雨水。终于,在一个春天 的早晨,这
12、棵树似乎突然长大了,枝条上爆出了绿茸茸的叶芽,它伸展枝叶,吐露芬芳, 散着幽幽的清香。我看到那点点绿叶开始疯一般的舒展腰身,小小的幼芽,让我的心里 萌生着微微的喜悦。椿树的美在春天,鲜嫩的椿芽,是赐给我们的美味。母亲说,椿树在初春吐出的幼芽是鲜嫩嫩的,可以用来做菜。天气乍暖还寒,我就 会抬起头,仰着脸,去寻找树枝上的椿芽,看到椿树的芽苞就在枝头上开始萌动,我的 心是欢喜的。不知道是在哪一天,在哪一根枝丫上,就冒出一朵一朵嫩嫩的、绛红色的 椿芽来,我兴奋地告诉母亲,母亲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细长的竹竿,在竹竿的顶端,绑 上铁钩子,站在椿树下,把椿芽钩下来。后来,椿树长大了长高了也长胖了,在母亲的 注
13、视下,我爬上高大的椿树,站在树杈上,一手搂住树干,一手用钩子去钩椿芽。母亲 告诉我,一次不要摘得太多,够做一道菜就行。参加工作后,我的椿树已长大成材,树干挺直、粗壮,树皮闪耀着青涩的光芒,树 冠圆圆的,远远看去.好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生长得更加茁壮,似乎全身都在蕴藉着无 限的力量。是的,它已经长大了,它有着足够的强大。那时的我已经很少回家,偶尔给 父母打个电话写封信,大多也是问问父母的身体,劝他们只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不 要太劳累了,并没有问起过屋门前的椿树。只是有一天,父亲来信说要把屋门前我的椿 树砍了,还说那些专门来乡下买树的人已经打过了好几次主意,能卖四五百元钱。我赶 紧回信说家里需要钱
14、我可以寄回去,一定要留下我的椿树。椿树的身上有我儿时的影子, 有可口的菜肴,能守望着整个村庄,每当想到我的椿树,我就想到了我的家。可是大山 深处书信往返一趟就要二三十天,收到父亲下一封来信时,我的椿树早已倒在了砍树人 的斧锯之下。后来回老家,我很多次都在为椿树之死与父亲理论,不管父亲说出多少理由我都无 法释怀!有时母亲也站在父亲那一边,帮着父亲说话。父亲每次都耐着性子和我解释, 说椿树会在某一个夜晚的暴风雨中连根拔起轰然倒下而压垮自家和邻家的房子;说椿树 每年落在瓦面上的叶子与细碎的枝丫会腐烂屋面的房梁;说夏天的时候,那满树的枝丫 和树叶遮住了阳光,房子采光受到影响;还说树木越来越不值钱。父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福建省 漳州市 高三三模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