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训练】-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统编版)-教案-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训练】-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统编版)-教案-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训练】-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统编版)-教案-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材料一:7月21日,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 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 的发展。立足国内大循环,是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立足国内大循环, 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立足国内大循环,还要谋求国 际国内供给需求良性循环。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内在要求,也是全 球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担当。在世界变局中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摘编自蒲实双循环格局要着力抓好国内大循环学习时报) 材料二: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循环的根本动力。要落实好“双循环”发展,就要认识科技创新在促进国内生产、 分配、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一方面,科技驱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我国产业链从下游逐渐 向中上游发展,实现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物质基础,是释放国内需求的前
3、提条 件;另一方面,科技驱动产业升级才能真正带来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升级,激发国内消费市场,摆脱对国 外高品质产品的依赖。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高技术供给不足是我国国内大循环的 短板。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是在半导体、机器人及自动化、 装备制造等领域仍然受制于人。高科技产业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最精华的部分,是评价经济社会现代化的 重要内容。我国要真正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循环流动,就要把高科技产业作为重点来抓, 尽快补齐产业短板。(摘编自任志宽让科技创新夯实“双循环”发展根基南方日报) 材料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畅
4、通大循环的战略抓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 消费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产领域对于资源性产品的供给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相比需求方,供 给质量提升步伐落后于需求的发展,总供给和总需求“错配”,需求端想要的供给端不能完全满足,供给 端有的需求端未必都要,导致中低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短缺,内循环不畅,造成经济效率损失。党中央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布局,为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畅通经济大循环提供了战略抓 手。(摘自丁茂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解放军报)材料四: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新规划将更多关注国内市场和产业,以减少对国际贸易和技术的依赖。这种向内 转并不一
5、定意味着中国会退出全球供应链或陷入孤立。事实上,就在华盛顿加大力度孤立中国的同时,北 京也加快了开放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以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脚步。不过,中国转向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决定性转变将不仅对中国经济,而且也将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 影响。虽然中国与美国全面“脱钩”的可能性很小,但中国显然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中国领导人多次 提到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事实似乎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打造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摘编自港媒文章:中国构建“双循环”格局影响深远参考消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我
6、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是 党中央部署“双循环”战略的时代背景。B.构建“双循环”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发展出发点;也要谋求国际国内供 给需求良性循环,让国际国内双循环相辅相成。C.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高技术供给不足是我国国内大循环面临的问题,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产业 升级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有之义。D.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中国的新规划发生转向,将更多关注国内市场和产业,以减少对国际贸易和技术的 依赖,这能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趋势。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介绍了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据此可知
7、,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 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际国内双循环。B.材料二侧重阐述在实现国际大循环时,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我国产业链发展、价值链转型、高科 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C.材料三中,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中低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短缺、内循环不畅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是解决问题的着力点。D.据材料四,如果遇到最坏的情况,中国有可能凭借自身拥有的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造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3.我国应如何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1、【参考答案】选B。A项,不是“并不认为写小说需要什么学问”
8、,而是自贬地说自己的小说并没有 多少学问。另外,学者认为金庸是一个“例外”,指的是他和其他武侠小说家不同,不能一概而论。C项, 不仅是因为“学者对金庸的定位极高”,从第一段后半段可看出,原因其实是两方面的,中间用分号隔开, 一方面是其是个“例外”,另一方面是其定位颇高。D项,首先,金庸与其他武侠小说创作者共享的元素并 非都是金庸创造的,原文想说的是这些作品作为武侠小说的“家族相似性”;另外,“这个空间”不在他 的话语体系下,应是“差异因素”在他的话语体系之下。2、【参考答案】选C。从两者的对比中不能说明在“后金庸时代”“依然要探讨金庸作品的原因”, 从后文“那么”二字也可以看出,三四两段并非因
9、果关系。3、【参考答案】选A。首先,影视作品和通俗杂志并不就是纯娱乐的和只能带来快感的,所以不能说 明;其次,原文谈到的是“后金庸时代”,“作家的创作个性越来越模糊,创作态度越来越不严肃,总体 质量也明显不如以前”,作者批判的是“后金庸时代”作家的个性模糊态度不严肃,所以,应选用此类例 子更能说明这个时代的弊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2分)材料一: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北极与我们远隔千山万水,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与我们的关系不大。“然而,随 着全球变暖、海冰融化,北极气候变化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中低纬度气候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着我 们的国民生活。”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朱建钢
10、说。7月20日,我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 “雪龙号”科考船再次出发,继续探寻北极的秘密。北极通常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这里大部分海域常年为冰层所覆盖,被认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 感的区域之一。过去30多年间,北极地区温度上升,使北极夏季海冰持续减少。科学家预测北极海域可能 在21世纪中叶甚至更早出现季节性无冰现象。“北极快速变化产生的影响,势必传导到中国,因此,我们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想知道这种影响的程度。”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说,“而 且,目前人类对两极地区的观测相对匮乏,两极变化的机理研究不够充分。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的观测, 获取更多第一手连续的北极资料。”全球变
11、暖又赋予了北极另外一种价值身处特殊地理位置,冰雪融化的北极为各国商业利用北极航 道和开发北极资源提供了机遇。科学家断言,北极航道将有可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干线,这不仅将 对全球航运、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还可能对北极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摘编自杨舒“雪龙”九探北极为什么, 光明日报2018年7月21 0)材料二:考察队全程12 300多海里的征程,将由“雪龙号”劈波斩浪完成。与风高浪险的南极考察相比,北极 考察的航行也充满考验。“北极多处区域主权已定,航行科考区域受到了限制,同时,位于北冰洋中央区 的公海恰好是海冰最密集的地带,对现有科考船的破冰能力形成了挑战。” “雪龙号”相关负责人说
12、。记者了解到,破冰船是极地科考不可或缺的承载工具。自我国开展北极考察以来,担负运输、科学考 察的船只只有“雪龙号”科考船。“雪龙号”于1993年购自乌克兰,原船设计为极区破冰运输船,经过改 造后,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极地科学考察船。这无疑成为我国进一步提高极地考察能力的制约之一。对此,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夏立民透露,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有望于 2019年交付使用。相比“雪龙号”,新建破冰船具有较强的双向破冰能力,科考能力将显著增强,特别是 将极大提升在水体和海底的探测能力,成为我国认识、利用和保护极地的重要支撑。(来源同材料一)材料三:“从本科到研究生,每年都有很长一段时
13、间漂泊在海上,可以用自己亲手在北极获取的水样完成论文, 特别兴奋。”厦门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研二学生陈梦雅说。她今年24岁,是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第一次 前往极地,她有个艰巨的任务,搜集100桶海水。60岁的李伟是年纪最大的一位,这已经是他第9次前往极地了,也将是最后一次。作为自然资源部第 三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他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有一次,科考船的进水口被碎冰堵住,测量仪器无 法正常工作,李伟想都没想,套上防水服,双腿浸在冰凉的海水里,“战斗” 了 50分钟,一点点把碎冰硅 儿掏干净,刺骨的水温让他的双手生出紫红色的冻疮。“前往极地考察,年龄不得超过60岁。”李伟有些 无奈,但他也说,“我
14、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下船并不代表着结束。”“雪龙号”启程前,魏泽勋忙得不可开交,他担任此次科考团中的首席科学家。“征战”大洋20多年, 越来越喜欢海洋。他说,这种喜欢,绝非“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参与此次科考的队员中不少都是“90后”。“这让我们感到振奋,青年一代科研者站到了舞台中央!” 魏泽勋说。钟强强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学专业的博士生,他喜欢称自己为“海洋人”, 如今,他觉得距离成为一名科学家这个梦想越来越近,更要大步向前。(摘编自李想北极科考队员为“海洋强国”代言:在浩瀚海 洋中留下我们的印记,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4 0)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
15、一项是(3分)()A.气候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北极的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气候环境有重要影响,这是我国第九次 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继续探寻北极秘密的原因之一。B.全球变暖将会使北极冰雪融化,使北极航道开通和北极资源开发成为可能,这虽然会带来经济价值, 但也可能对北极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逐C.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与“雪龙号”相比,在破冰能力和探测能力方面将显著增强,这将有力地提升我国的极地考察能力。D.因为年龄的关系,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之行将是60岁的高级工程师李伟此生的最后一次,这意味 着他将告别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研究工作。答案D解析 “将告别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研究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训练 专题 实用 文本 阅读 知识 训练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下学 期期 专项 复习 统编 教案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314490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