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讲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汉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汉语讲义1 .尔雅13年我们国家第一部词汇学、训诂学专著,第一部词典,分为两部分,前三篇重在解释一 般词汇,后十六篇详细解释古代典籍制度。开创了 类聚群分体例来释词,对后代辞书 的编纂有着重要影响。历代尔雅之学有清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稀。2 .二义同条(二义不嫌同条):本是尔雅的一种体例,指在尔雅部分条目中出 于同一条目的若干个被解释的字在含义上分为不同的两组,而用同一个字来解释,因而这 个解释的字也相应地表示两种不同的含义,最早提出二义同条的是清王念孙之子王引之的 经义述闻尔雅。如:林、烝、天、帝、王、后、辟、公、侯、君也。君有二义,为君 上之君,天、帝、王、后、辟、公、侯是也;
2、为群聚之群,林,烝是也,0古者,君与群同 声,故可得和而释之。(洪城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3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们国家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开部首检字的先河。全 书共15卷,把不同于小篆的古文等异体字列为重文,所收字体是讨论上古文字的重要依 据,创立540部首,再据形系联,引而申之,归并为14大类,举一形而统重形系 统阐释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即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清代讨论 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义证、王筠说文释例 和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4 .六书比原义所指的对象抽象一些。53.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分?举例
3、说明。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依据肯定的语言习惯敏捷运用,在句中临时转变它的基本 功能,而使其具有另一类词的功能。例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手 本是名词,句中是动词拿的意思,还带了宾语剑,临时具有了动词的语法意义和特 点,就是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分是:1 .两者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所表达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而意动 用法所表达的含义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如史记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前例的活”是使动用法,其含 义是主语臣(指张良y使宾语之(指项伯y活了下来;后例的美”是意动用法, 其含义是主语吾妻认为宾语我
4、(指邹忌y长得美丽。2 .两者的使用范围不同。能够有使动含义的词有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而意动用法 只限于形容词、名词的活用。54 .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 的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 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晞春秋谷梁传注晞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55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本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 体分为十三类。所选古文大部分是应用文,而且多数选文社会意义不大。书首有序幕,略 述各文体的特点及义例,书中并有评点,
5、宣扬桐城派的文学观点。56 .叶音(读协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古人以当时语言,强行、 随便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叶音说是在没有确凿依据的状况下,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并非探明白韵字的本音。 其根本错误在于对古韵实行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而非历史的观点,不懂得语音是进展变 化的。其后果则是一个字可叶出很多音,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57 .孤平拗救(高本)58 .一字豆:词当中特有的用在句首起领起作用的单字,叫做一字豆,又作一字 逗。一字豆在语气上有短暂停顿,通常是动词或虚词,大多是去声字,不消失在一首词首 句或末句。常见于沁园春、望海
6、潮六州歌头等双调词中。59 .系联法最初在清末由陈澧提出。是一种采用反切来讨论中古汉语声母和韵母类别的 方法。它基于这样的前提;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母,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同韵母和声调, 对多组反切反复运用系联的规章,就可以把全部字依据声母、韵母、声调归成若干类,每 一类同声母/韵母和声调。陈澧写了一本切韵考就是采用系联法来分析切韵的语音 体系。60 .古汉语凝固结构61 .广韵62 .同形词:两个意义并无关联的词,纪录时用了相同的字(形、音力一是由于字的 通假而造成的同形词,如花朵的花与花钱的花。二是由于思路不同而含义不同。如人流: 像河流似的连续不断的人群;人工流产的简称。63 .同本词:是由
7、词义引申造成的,它们除了书写形式相同以外,还出自一个相同的本 义,而且读音也是相同相近的。如不行胜数的数是动词,心中有数的数是名词,范增数目 项王的数是副词,数罟不入的数是形容词。64 .同形字:它们不是一个字的音义转变,而是两个不同的字形体相同。它们产生于不 同时代,两者之间的音义无联系,没有假借继承的因素。其中时代在前的已经不通行,新 造的同形字,一般不受它的干扰而误读误会。(高本)秦汉间学者分析汉字结构的特点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依据许慎说文序的名称, 班固汉书艺文志的挨次,他们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8、即为四体二用、65 (三国魏)李登声类,是我们国家最早的韵书,始判清浊。66 (梁)顾野王玉篇体例仿说文,但说文只讲本义,着力于字形,玉篇 则侧重于字义的说明,并广泛征引。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67 (隋)陆法言切韵(残卷),是现存最早的韵书,分193韵,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语音系统。68 中原音韵元泰定元年周德清编纂,是供北曲创作的韵书。他突破了旧韵书的束 缚,依据当时北曲押韵的实际,将本书分为19韵,韵目用两个字表示。本书四声不分立, 入派三声(阳平、上声、去声),是讨论近代一般话的重要材料。69 类书是辑录古书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辞骈语、自然学问等,按 类
9、或按韵编排的工具书。从总体上说,类书的内容方面是包罗万象的,具有“百科全书 的性质。从编排形式上说,它是各种材料的分类汇编只有搜集、选择和剪裁、排比之功, 而无解说和考辨之责。70 .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读音。上古运部转化有对转、旁转、旁对转三种。古音 中的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的相互转化叫旁转。如裘,从求声,在古韵母 里属幽部。阴阳对转:戴震发觉,孔广森提出,章太炎进展。71 .中古音:之魏晋唐宋语音,以隋代陆法言的切韵,讨论中古音的材料主要有韵 书、韵图,清代陈澧首创反切系联法来讨论中古音。72 .近古音:元明清时期语音,以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主要讨论材料、73 .守温三十字
10、母:唐代末年的守温柔尚创造,他依据梵文字母体系的启发,参照藏文 字母的体系,在前人讨论的基础上,创造了三十字母,分别是,不芳并明,端透定泥,知 彳散澄日,见溪群来疑,精清从,照穿审禅,心邪晓,匣喻影。74 .三十六字母:表示唐宋间声母系统的三十六个代表字,进展了守温三十字母,增加 了 非敷奉微床娘六个字,分为帮旁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 邪,照穿床审禅,影喻晓匣,来日。75 .五音,七音:音韵学术语。三十六字母代表了唐宋时期的汉语语言系统。音韵学家 依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将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即为五音。后来又 有音韵学家把三十六字母分为七类,即在五音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