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2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52)--5.2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5.2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讲稿-5.2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韩玮娜同学们好!这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知识点,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波函 数和原子轨道。上次课学习了 Bohr理论,知道其仍然存在着局限性,便要探寻更符合微观 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这个理论不是由某一位科学家提出的某一种思想,而是一 套体系,包括着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和波函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个 说法大家并不陌生,在它的启示下,法国物理学家de Broglie就大胆提出了一个 假设,电子等微观粒子是不是也像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呢?就像钱币有两 个面,两面是共存不可分割的,其中微粒性一面已经翻开,已有大量的实验证明 了电子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而另一面,波动
2、性,de Broglie大胆提出了假设,认 为电子的运动也具有波动性的特点,这被称为一个伟大思想的诞生。大家注意这 里的用词,伟大思想,和理论还是有差别的,因为这个假设仅仅只是一种说法, 并没有相关实验论证。但是de Broglie的猜想仍旧给出了一个关系式,这个式子 中可以看出微粒性和波动性两者兼而有之。波长证明了其波动性,动量证明了其 微粒性。让人高兴的是,在de Broglie假设提出四年之后,1927年,美国物理学 家戴维森和革尔麦用实验证明了这个钱币的另一面。用电子束代替X射线做衍射 实验,电子束通过一个薄层金属晶体Ni,投射到照相底片上,得到了与X射线 衍射类似的图像。实验现象说明
3、:电子也能发生衍射现象,电子运动与光相似, 也具有波动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子的波动性并不是一种电磁波或者以振 动的方式进行,而应该从统计学的角度解释。大家来理解这样几段话。做衍射实 验时,不仅用较强的电子流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电子衍射图,而且用很弱的 电子流只要时间够长,也可以得到电子衍射图。开始时,电子观察上去像是随机 到达底版上的点,没什么规律,但经过长时间照射便可出现衍射图,显示出了波 动性。在电子出现概率大的地方,出现亮的光环,即衍射强度大的地方。而电子 出现少的地方出现暗环。所以,电子波是概率波。它只反映电子在空间各区域出 现的概率大小。换种说法,电子的运动速度是极快的,现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2 5.2 微观粒子 运动 特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