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 作文评语 眉批总评.docx
《中华传统节日 作文评语 眉批总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节日 作文评语 眉批总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传统节日(眉批+总评)眉批1开篇引出春节的习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烟花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写。写出“我放烟花的过程。以诗句结尾,增加文采。2采用谜面开头,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你们也可这样来写哦!一句话道出作者对月饼的喜爱之情。一抓捏,一压扁,放馅后一收口,一搓圆,一挤压,再往烤箱里一放,月饼就大 功告成啦!结尾升华主题,道出中秋团圆的传统。3介绍端午节时间一一农历五月初五;来历一一纪念屈原;端午节的食品一一糯米 包成的粽子。点明写作对象:粽子。对妈妈包粽子的动作描写得很细致,详细地写出妈妈包粽子的过程。描写我包粽子的动作和心理。本段写煮粽子、吃粽子。点明粽子文化的意义。4语言简练,
2、巧妙道出今年清明节的天气特征。动作描写细致传神,“蹲 拿擦拭表现出爷爷对祖先的尊敬。爷孙俩的对话既蕴含哲理,又饱含温情万物复苏的时节,小作者种下的不仅是一 棵柳树,更是美好的希望。节的其他美食等,内容丰富、翔实。在叙述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源时,小作者 运用简练的语言,将屈原的故事写得十分清楚,可见其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46这篇作文段落连贯,衔接流畅,结构清晰。从行文来看,小作者能紧扣快乐和 除夕两个关键词展开,以快乐为线索串联”除夕的各种活动,如包饺子、看 春晚、欣赏烟花。全文叙事完整,语言流畅,详细写了全家包饺子和自己欣赏烟 花的过程,生动细腻又不失童趣,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小作者对节日的喜爱之
3、情。47这篇习作的开篇和结尾都运用了古诗词,看来小作者是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的。 做月饼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有条理,用词准确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48作者以新年的味道为题,写新年贴春联、挂灯笼、穿新衣、发红包和放烟花等 习俗,让我们感受到新年的味道真甜呀!49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介绍端午节的来历,用生动优美的语句描写赛龙舟的热闹 场面和人们紧张、兴奋的心情。50习作开篇引出春节放烟花的习俗接着介绍了我放烟花的过程。其中着重介绍了各 种烟花美丽的形态,读来生动具体。文章运用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烟花的颜色 美、姿态美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51在习作中,小作者为读者介绍了老家大年夜吃幸运饺
4、的习俗。习作着重写了制作 和吃幸运饺的过程,内容集中。习作包含着亲人之间浓浓的关爱,像妈妈对我 的称呼,“我从堂哥碗里抢剩下的饺子来吃,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爱 的温馨之家。52小作者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吃汤圆背后的故事,着重写了同学们一起包汤圆这 一活动,并旦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汤圆的可爱。53习作篇幅虽短,却不乏描述清明节的气氛和扫墓的传统习俗的文字,构思非常巧 妙。全文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把浓浓的亲情贯穿其中,是一篇很有感染力的作文。54这篇作文的题目是“中秋感怀,开篇指出中秋节人月双圆的意蕴,让读者不禁 猜想小作者要感怀什么。这里小作者却宕开一笔,联想中秋节的各式美味的
5、月饼、 如水的中秋月光,使得节日的气氛洋溢于字里行间。每逢佳节倍思亲,小作者用 “还缺少点什么引出感怀的对象一一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爸爸,“中秋感怀水到渠 成,可见小作者对文章有很强的驾驭能力。55小作者在文中不但把清明扫墓的过程记叙得非常清楚,还感悟出清明节的文化内 涵,同时表达出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的喜爱。56小作者写了一家人包子其乐融融的场景,把包子的过程写得生动自然,突出一个 “趣字。57小作者通过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引出屈原的事迹,让读者明白吃粽子来源于古代 劳动人民对屈原的敬爱与怀念,写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接着,小作者描写了 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突出了端午节热闹的节日气氛。在文章结
6、尾,小作者 通过写自己才过端午节又盼望明年的端午节快点到来的想法,从侧面表现了端午 节的魅力。58小作者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中秋节的来历,用生动风趣的语句描写了博饼这 一项活动,尤其对自己的心理描写,生动传神。59除夕夜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本属平常事,但小作者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一一做任 何事情只要亲自去实践,就能得到乐趣和学问。这就使一件平常事变得有意义而 令人难忘了。本文按包饺子的顺序写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围绕“意义取舍材料、 安排详略,详写了“我从不会包饺子到会包的过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0小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其乐融融的元宵节。习作中,“我”的心情变化很丰富, 从白天对汤圆的垂涎、傍
7、晚对晚餐的期待,到吃汤圆时的无可奈何,再到看烟 花时的兴奋,都被小作者写得起落有致,很有感染力。61小作者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迎春的过程一一穿新衣、贴剪纸、吃团圆饭、看春晚, 并且注意到了有详有略地介绍,让读者感受到春节欢快的氛围以及小作者对春节 的喜爱之情。而且,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如垂涎欲滴欢声笑语等成语的运用, 由此可见,小作者平日很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62小作者把包粽子的方法讲述得具体准确,把赛龙舟的场面描绘得生动形象,特别 是“鼓声,吆喝声,助威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这一句,对 仗工整,体现了龙舟比赛的激烈和精彩。63小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过年贴门神这件事。贴门神一
8、一讲门神一一想门 神三个部分。把贴门神的过程描述得很完整,同时也写出了关于过年贴门神这一 民俗的传说以及小作者贴门神的感受。64小作者选择贴春联这个习俗,通过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有趣地写出了春联的特 点,以及贴春联和贴福字的讲究,在描写习俗的同时还科普了知识。65小作者的这篇习作虽然是写春节,在选材方面却另辟蹊径抓住“团圆这个主题写 出了大年三十晚上自己家的一波三折:盼团圆一一难团圆一一终团圆,突出了一 家人对团圆的渴望和团圆后的幸福。文章主要抓住我的心理活动具体描写,读 来情真意切,引人共鸣。特别是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表达了佳节团 圆的美好祝愿。66小作者笔下的春节活动真是丰富、好
9、玩。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把过年贴对联、 放烟花的场景描写得真实有趣。67小作者采用“总一一分一一总”的构段方式,通过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为我们展 现了端午节独特的习俗和多彩的活动。全文语言流畅,描述细腻。68本文层次清楚,小作者对家乡的赛龙舟活动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而对端午节吃 粽子和鸡蛋进简单描写,详略得当,感情真挚,令人印象深刻小作者选取元宵节的街景、夜空的烟花、孔明灯等作为写作对象,展现了一个灿 烂、热闹的元宵节。在对孔明灯进行介绍时,小作者还借爷爷之口叙述孔明灯飞 上天空的原理,赞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升华了习作主题。习作语言流 畅,主题深刻。5小作者交代端午节的时间,清晰地讲述
10、了端午节的出来。这个自然段描写在外婆家过节的情形,还穿插讲述了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的习俗。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了自己的快乐心情。6引用王安石的诗元日巧妙地引出文章的话题一一春节,增添了诗意。恰当地运用“迫不及待“美滋滋墙墙正正等词语,体现出“我迎春的喜悦之情。 庆祝节日的活动有很多,抓住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来写才会使读者受到感染。小作 者着重写了吃团圆饭的过程,对春节的其他活动穿新衣、贴剪纸等,只是简单地 介绍。大家在介绍节日的时候,也要抓住重要的活动来写。7赏月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小作者把美丽的月色描绘得多么迷人啊!对月吟诗,多么富有情趣,更增添节日的氛围。这也显示小作者一家对诗词的喜 名 及O8
11、开篇文字简约优美,深邃含蓄,别具一格。语言清逸婉丽,描绘出一幅秋夜美景图。家人之间的对话有滋有味,场面温馨和谐,给中秋佳节更添几分温暖。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主旨,流露出浓浓亲情。9写出了除夕时家中庭院与平日的不同之处。寥寥数笔,写出了年饭特有的习俗。初一穿新衣,见人说吉祥话的习俗一直沿用到今。习作开篇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事件,符合叙事要求,非常恰当。此处,小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将经过清清楚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此外, 我们也可以通过对话的形式,将整个过程生动地呈现出来。11一听 一看巧妙地道出过年时的喜庆和热闹。通过描写姐姐包饺子时又压又捏的动作、哥哥包的饺子的奇怪形状,写出了包饺 子时的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传统节日 作文评语 眉批总评 中华 传统节日 作文 评语 眉批 总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