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注意事项:L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
2、标志。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 古文字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提供 了商代最原始、最真实的史实信息,佐证了商代为信史,大大延伸了中华文明史,是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殷墟甲骨文主要是商朝晚期的文字,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 王室和贵族在行事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之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因为出自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 为占卜内容,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墟甲骨发现120多年,至今约有15万 片,总计约一百五十万个字。西汉司马迁根据所掌握的王室档案材料写成的史记,详细地
3、记载了夏、商、周三 代王室世系和兴亡的历史过程。这为中国古代史学家所确信无疑。上个世纪二三十年 代,在继承清代一些学者疑古思想的基础上,学术界兴起一股疑古思潮。以著名学者 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以所谓“层累造成的古史系统”,认为传统所谓的中国 古史,并非客观真实的历史,而是后人一代代垒造起来的历史,由此质疑中国上古史 的存在,质疑古文献记载,冲击了先秦史信史的体系基础。故选C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结合前文“我说我喜欢一个人慢慢地在雪地上走”“我不愿意她送我走到住室”可知, “我”先是不愿意,因为“我”想要一个人在雪地上走。结合“我不要她送我,却又不能阻止她。她
4、已经走到我背后来了”“我把脚步加快了 些。我打算赶快走下山坡,转身对她一挥手,说声再见,省得她为我多走那么一 段路”可知,之后是不能阻止她的提议,怕麻烦她,只好加快脚步。结合“我到了山下,她也下来了。我含笑对她说:王芳同志,谢谢你,请回去罢。” “我们在这条看不见灯光的积雪的小路上走着。我因为她坚持送我感到抱歉,没有讲 话”“我感谢她的好意,便对她老老实实地解释我的习惯”可概括为:最后为她的坚 持和好心感到抱歉,感谢她的好意,解释我的习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并进行个性化解答的能力。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 境显得更为真切。结合
5、“【注】1952年冬天,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人员,踏上了满 目疮痍的朝鲜土地。在朝鲜战场上,他深入志愿军中,同许多战士结下深厚友谊。回 国后,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可知,小说以作者的轻身经历和历史事件为背景, 给人感觉到背景的真实。“同志,怎么啦?摔伤没有? ” “李林同志,原来是你!小刘没有来? ” “她说着, 就跑下坡来”“可是想到她那张少女的瓜子脸上两颗好像刚刚油漆过的透亮的黑珠子 一样的眼睛,和棉军帽下面两根又黑又粗的辫子,又觉得她小小年纪对我讲这种话有 点可笑” “我一定要送你回去。她说了这一句,自己发出一声轻微的笑”,小说 中人物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和
6、个性,给人真实感。“一面在回想刚才听到的志愿军的英雄故事,越想越高兴,就不再注意眼前的东西” “我感谢她的好意,便对她老老实实地解释我的习惯” “李林同志,你上了年纪了, 以后夜里出来要带通讯员啊,她关心地说 “小鬼,你好好照应李林同志啊!”, 文中的情感是真实的,志愿军战士对“我”的关心,“我”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都是 真实的情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昔者,越王勾践问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 ”大夫种对曰:“伐吴 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 ”对曰:“一日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 其君;三
7、日贵汆粟槁,以空其邦;四日遗之美女,以英其志;五日遗之巧匠,使起宫 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日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日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 日邦家富而备器;九日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 难,况于吴乎?越王曰:“善。”于是作为荣楣,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 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 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说。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大王受之,是后必有灾。”吴王不听,遂受之而起姑胥台。三年聚 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 种献之
8、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勾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湖下贫穷,不敢 留,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喜。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 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 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 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络,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 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 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越乃兴师伐吴,大败之于秦余杭山,灭吴,禽夫差,而戮 太宰懿与其妻子。(节选自越绝书内经九术)材料二: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注】种:文种,越国著名谋臣。荣楣:装饰文彩的栏杆。申胥:伍子胥,名 贪(yun),字子胥,吴国著名谋臣,因封于中,故称申胥。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 标号上打“。胥A闻B越C王D勾E践F服G诚H行I仁J听长谏1进M贤N士O是P人Q 不R死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疲,文中为使动用法,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必固其根本”的“固”字用法相同。B.说,文中为通假字,通“悦”,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字意思相同。C.晦,由昏暗引申为夜晚,与
10、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晦”指农历月末意思不 同。D.利害,为偏义复词,与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的“存亡”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王勾践要复仇灭吴,问计于文种,文种给出九术,勾践一一实行,最终如愿。B.文种两次代表越王出使吴国,送物送人,言辞极其谦恭,不辱君命,成效显著。C.越王勾践为完成复仇,勤于政事、俭朴生活、施行仁义、采纳谏言、崇贤尚能。D.伍子胥、文种均为得力的谋臣,吴王、越王对待谋臣的态度决定了各自的结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2)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豁与其妻子。14 .
11、联系材料二,简述吴王夫差灭亡及越王勾践取胜的原因。【答案】10. JLO 11. D 12. A13 . (1)用白璧做装饰,用黄金镶嵌,形状像龙蛇舞动一样。(2)勾践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了太宰伯懿和他的妻子儿女。14 .夫差贪图个人享乐,“逸豫”终致亡身亡国;勾践辛劳为民,自然灭吴雪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推行仁道,虚心听取谏言,提拔贤能之人,这个人不 死。“听谏”和“进贤士”都是动宾结构,承前省略主语“越王勾践”,应单独成句,故 在“听谏” “进贤士 ”前后停顿,即J处、L处和0处;由上文可知,“是人不死”重复上文语句,
12、应单独成句,即0处。J、L、0处需加句读。【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疲,使动用法,使疲敝;固,使动用法,使牢固。两个词用法相同。 句意:使吴国的力量疲敝/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B.正确。都是通假字,高兴。句意:吴王非常高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 也很高兴吗?C正确。句意:夜晚还诵述到天亮/戊申日月底这一天。D.错误。用法不同。“利害”为偏义复词,只有“害”起作用;“存亡”虽也与“利 害”均为反义合成词,然“存”“亡”都有实际意义,而非偏义复词。句意:一定会 成为吴国的大患/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
13、内容的能力。A. “勾践一一实行”错,文种所献九术,由原文“于是作为荣楣乃使大夫种献之 于吴” “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可知,仅用“四术”起宫室、 “五术”送美女。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婴”,装饰;“镂”,镶嵌;“类”,像。(2) “禽”,捉拿;“戮”,杀死;“妻子”,妻子儿女。【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逸豫可以亡身”“遂受之而起姑胥台” “吴王不听,遂受其女”可知,夫 差贪图个人享乐,“逸豫”终致亡身亡国; 由原文“忧劳可以兴国” “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胥闻越王勾践
14、冬 披毛裘,夏披绍”可知,勾践辛劳为民,自然灭吴雪耻。参考译文: 材料一: 从前,越王勾践问大夫文种说:“我想讨伐吴国,怎么才能成功呢? ”大夫文种回答 说:“讨伐吴国有九条计策。”越王说:“哪九条计策? ”文种说:“第一条是尊崇 天地,敬事鬼神;第二条是拿出丰厚的财物,来馈赠给吴国的国君;第三条是抬高价 格向吴国购买粮草,使吴国的储备变得空虚;第四条是送美女给吴王,来消磨吴王的 意志;第五条是送能工巧匠给吴王,让吴国建宫殿造高台,耗尽吴国的财物,使吴国 的力量疲敝;第六条是送阿谀奉承的臣子给吴王,使吴国容易遭受讨伐;第七是让吴 国的忠谏之臣变得刚强,迫使他们一一自杀;第八条是把自己的国家治理
15、得富强起来, 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物资器材;第九条是使自己国家军队强大,武器锐利,随时准备利 用吴国的弊败之机。所以说做到了这九件事,就无需担心了。只要注意保密,不把自 己的意图宣扬出去,那么夺取整个天下都不是困难的事,何况只是对付一个吴国呢? ” 越王说:“太好了! ”越王就命人制作了饰有文彩的栏杆,用白璧做装饰,用黄金镶 嵌,形状像龙蛇舞动一样。就派遣大夫文种把它献给吴王,说:“东海边的奴仆勾践, 派遣使者文种,斗胆让他修饰整洁后,来问候君王您。幸好有赖天地的力量,我私下 造了一座小殿,多余的财物就再拜献给大王您。”吴王非常高兴。伍子胥进谏说:“不 能这样做,大王您不能接受这些礼物。大王您如果
16、接受了,这以后必定会有灾祸。” 吴王没有采纳,就收下了越国进献的礼物,开始建筑姑胥台。花了三年时间聚集材料, 五年后才建成。姑胥台非常高,站在台上,视野可见二百里。因为筑台徭役繁重,行 路上有死人,里巷中有哭声。越国于是把西施、郑旦两位美女打扮整齐后,派大夫文 种献给吴王,说:“从前,越王勾践私下里得到了上天馈赠的两个美女西施、郑旦, 越国地势低洼,十分贫穷,不敢留下她们,派遣下臣文种再拜献给大王。”吴王大悦。 伍子胥进谏说:“不能这样做,大王您不能接受这两个女子。我听说多看五色会让人 眼睛看不清,多听五音会让人耳朵听不清。大王您如果接受了,这以后必定会有灾祸。 我听说越王勾践白天不知疲倦地起
17、草文件,夜晚还诵述到天亮,他聚集了几万名敢死 之士,这个人不死,一定会实现他的愿望。我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推行仁道,虚心 听取谏言,提拔贤能之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获得好的名声。我听说越王勾践冬天 只披着粗陋的毛皮衣服,夏天只穿粗葛布衣,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大患。 我听说贤能之士是国家的珍宝,美女是国家的祸根。夏朝就是因为末喜而灭亡,殷代 因为妲己而灭亡,周朝因为褒姒而灭亡。”吴王不听从伍子胥的进谏,于是就接受了 越国送来的这两个美女,以伍子胥不忠的借口把他杀了。越国于是发兵攻打吴国,在 秦余杭山把吴军打得大败,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了太宰伯里和他的妻 子儿女。(节选自越绝书
18、内经九术)材料二: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 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过伊仆射旧宅李商隐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干残菊露,余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洸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注】伊仆射:伊慎,曾先后参与讨伐叛党,唐宪宗时为检校尚书右仆射,此诗为 作者即将渡江赴徐州任职,过伊慎旧宅时作。沈江:赣江支流,诗中泛指长江。 楚宫:战国时楚国宫殿,借指屈原。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19、诗人刚刚还与伊慎在府邸酬战功,可盛宴好景转瞬即逝。B.眼前的回廊楼阁破败尘封,昔日的热闹变成了一片空寂。C.颈联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伊慎令人难以忘怀的高洁品质。D.尾联中的“何能”意为“怎么能”,有加强语气的作用。16 .此诗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A16.对伊慎功勋、人品的深切缅怀、赞美和追崇之情(对为国立功人物的缅怀、赞美与追崇);对繁华转瞬即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忧国伤时的激 愤情怀。【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 “诗人刚刚还与伊慎在府邸酬战功”说法有误。这是诗人路过伊慎旧居而写的一首 凭吊历史人物的咏怀诗。首句的意思是朝廷给
20、予伊慎高官厚禄,谢其力战之功,可是 盛筵好景转即逝,伊慎已经谢世。因此不可能是诗人与伊慎在府邸酬战功。故选A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句中,“朱邸方酬力战功”意思是朝廷给予伊慎高官厚禄,谢其力战之功,由此可 见诗人对伊慎功勋的认可与缅怀。颈联“幽泪欲干残菊露,余香犹入败荷风”看似是 写庭院的荒凉,实际上是以拟人的写法,借残菊倾吐无限深情。残菊有情,眼泪快要 哭干,但犹有清香随风飘散,这也是借景寓意,赞颂贤德之人菊泽仍然余香不断,永 远让人感念。而尾联“何能更涉洸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意思是何堪更远涉洸江至 荆楚旧地,独立寒流之畔而吊楚宫。这里更进一层表现诗人追随
21、贤人遗踪缅怀之情: 诗人希望还要度过边远的沈江到伊慎曾立战功的地方去凭吊,赞仰缅怀之深情溢于言 表。由此可知,诗句表达了对伊慎功勋、人品的深切缅怀、赞美和追崇之情(或:对 为国立功人物的缅怀、赞美与追崇)。“华筵俄叹逝波穷”慨叹在这座红楼中庆功宴似乎依稀可见,但席散人空只留下无 穷无尽的叹息,正是流年似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颔联“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 尘凝人语空”具写旧邸的荒废:看得见的只是瓦塌檐断,满屋尘灰,再也听不到鸟语 人喧,一片寥落凄凉,不能不激起人满怀惆怅,无限伤感。由此可知,诗句表现了诗 人对繁华转瞬即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结合整首诗可知,李商隐对卓具丰功伟业的人物始终尊崇向往,对
22、他们的不幸充满激 愤和同情。这种对理想人物的缅怀赞颂正是他对现实政治忧心关注的反映,是他忧国 忧伤时的情怀的深切表现。(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庖丁解牛中“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揭示了全文主旨,种树郭 橐驼传中“,”也有异曲同工 之妙。(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想象丰富,其中写音乐具有强大感染力,连月宫中 的神仙都为之陶醉的诗句是“,”(3) “酒”或“饮酒”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意象,多用以表达豪迈、悲愁、苦 闷等情感,如“,”。【答案】 .吾问养树 .得养人术(3).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 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示例2:陈王昔时宴
23、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示例 3: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倚” “恣” “谑” “樽”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因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的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南京云锦有“寸锦寸金” 之称,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如今云锦还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 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至今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千百年来这项技术 能够留存下来,实属(A) o云锦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 其他各种丝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云南省 昆明市 高三二模 语文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