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结构形式的发展.docx
《住宅结构形式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结构形式的发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住宅建筑多以1-3层的砖混结构为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开始 试点研究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1958年开始试点修建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板住宅。 1975年,根据装配式住宅的建造经验,结合传统的砖混结构,推出了独特的外砖内模结构住 宅。1977年试点采用外墙为预制板、内墙为大模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多层住宅。1982年 以后,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逐步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住宅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2016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今后要发展 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实现建筑部件 工厂化
2、生产。一、砖混结构:新中国成立初期,砖混结构是我国住宅最主要的建造形式。砖混结构是指 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钢筋混凝土,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 用钢筋凝土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 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 改动。(-)砖混结构主要构件墙体习惯上人们把370mm的砖墙称为三七墙(一般用作外墙);240mm的砖墙称为 二四墙(一般用作内墙)。墙体的主要作用有:(1)承重作用:屋盖和楼板支承在墙上,上层的墙支承在下层的墙上。因此墙体在竖向承 受由屋盖及楼板、墙自身重量的
3、荷载同时还承受风力、地震力等水平方向的荷载。最后把这些 荷载传递到基础和地基上去。(2 )围护作用:墙体可保持建筑物的内部不受风、雨、雪等的侵袭,并起到保温、隔热、 隔声的作用,保证室内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3)分隔作用:房屋内的纵、横墙体,把建筑物分隔成不同用途的房间,以满足不同使用 的要求。这些墙的交错组合,也给房屋增加足够的刚度。墙体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划分 为:外墙、内墙、隔断墙。外墙通常都是承重墙,和邻居共用的墙多为承重墙;一般的非承重 墙出现在卫生间、储物间、厨房等位置。(二)楼板楼板是承担楼面上荷载的横向水平构件。砖混结构中的楼板主要有预应力多孔板和现浇板 两种。前者施工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宅 结构 形式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