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养学与《黄帝内经》饮食观的比较.docx





《现代营养学与《黄帝内经》饮食观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营养学与《黄帝内经》饮食观的比较.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营养学与黄帝内经饮食观的比较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着作,它不 但奠定了中医根基理论,还提出了中国传统饮食养生的 基 本观点,论述了饮食构造的 基本模式,首创了食物分类方 法,提醒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食疗方法等。其以中医五行 学说为根基,将食物与五脏对应分类,与现代营养学的“金 字塔模式既有相似,也有本质的区别。现代营养学强调食 物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能量、脂肪以及糖类的 搭配均衡,合理饮食是生命活动的 基本保证,饮食失调是 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而中医的饮食养生观强调人体阴阳五 行的调和,气血运行的流畅,均以饮食的合理为根基,包括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食饮有节,“谨
2、和五味 “阴 阳平衡.本文以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理论为指导,阐 述其 基本观点,与现代营养学相关理论进展比照,分析它 们的异同。结合现代研究,分析中医的饮食养生观的科学性, 对现代常见的饮食安康问题与疾病,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 导意义。一、黄帝内经饮食观1 .饮食构造与养生成书于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首倡中华民族 基本的膳食模式。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 包括麦、黍、稷、麻、菽,五果包括李、杏、枣、桃、栗, 五畜包括牛、犬、羊、猪、鸡,五菜是指韭、萩、葵、葱、 o谷物富含淀粉、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蔬果 富含各种纤维和维
3、生素,是机体维持组织功能正常的不可缺 少物;畜物富含各种蛋白质,是机体所需氨基酸的重要补充 途径。在五谷杂粮为主食的根基上,加以不同的肉食和蔬果 搭配,到达均衡饮食,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可见这种 “谷果畜菜膳食模式的科学性。除了总体上显现了其搭配 的合理性外,每一类的食物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以主食的五 谷杂粮为例,小米性味甘凉,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 还有丰富的烟酸、胡萝卜素,有补虚损、除湿利尿、益脾和 胃的作用,对消渴口干、腰酸膝软的人群有一定的帮助;糯 米性甘温,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钙、磷、铁等, 性味甘温,有暖脾胃、补中益气的功能,可治烦渴尿多等症; 小麦性甘凉,除一般的
4、营养成分外,其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 和维生素E,包括卵磷脂、精氨酸等,具有健脾胃清虚热的作 用,适合于心烦不宁、失眠狂躁的人群。奠基18世纪中叶, 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现代营养学与黄帝内经中的“谷果 畜菜膳食模式 基本相似,其推荐的“营养金字塔模型, 底层是粮谷类食物,与“五谷相对应,占最大比重;第二 层是蔬菜和水果层,与“五果五菜相对应;第三层是奶制 品层,是黄帝内经膳食模式中唯一没有的;第四层是动 物性食品层,与“五畜层相对应,“金字塔塔尖为适量 的油、盐、糖,“五谷五菜中也有其对应的主要成份。 在“金字塔模型中,要求每一层都比低一层的摄入量要少, 以补充足够的热量、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以及
5、微量元素等。 可见黄帝内经中的“谷果畜菜膳食模式与现代营养 学的“金字塔模型大同小异,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只 有饮食构造上多元化,并且各种食物到达一定量的比例与平 衡,才能保证人体 基本的安康状态。2 .饮食分类与养生五行学说是中医根基理论基本学说之一,它认为世间 万物均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类别,黄帝内 经首次按食物的性味将食物归纳于五行中,并按照五行对 应五脏的理论,调和人体阴阳气血,以到达养生食疗的作用。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 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 先走肾。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 牛肉、枣、葵皆甘。心
6、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 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建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蕾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 咸软,毒药攻邪。黄帝内经认为饮食五味对不同的脏 腑有不同的补益作用,肺属金,脾属土,肝属木,肾属水, 心属火,互相之间可以相生相克,对于不同体质的人群而言, 他们的脏腑气血倾向皆不同,因此通过进食相应的五味食 物,有助于平衡脏腑气血,提高机体的组织功能。对于现代 人而言,其指导意义主要包括:不同体质人群的饮食宜忌, 四季养生饮食宜忌,以及五脏不同疾病的人群饮食宜忌。例 如患有脾胃系统疾病的人,在五脏中对应脾脏,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帝内经 现代 营养学 饮食 比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