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钜鹿郡莫姓的来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钜鹿郡莫姓的来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钜鹿郡莫姓的来源关于钜鹿郡莫姓的来源 本文关键词:来源,钜鹿郡莫姓关于钜鹿郡莫姓的来源 本文简介:关于钜鹿郡莫姓的来源钜鹿郡莫姓与江陵郡莫姓的远祖都是古帝颛顼,也可以说两地莫姓同出一源。颛顼在任华夏部落联盟大首领时,为了防卫北狄(北方民族)的攻击,建立起一些驻屯军队的城邑,其中在今日的河北任丘、平乡一带建起了“莫+右耳”阳城,这一带,就是后来的钜鹿郡。颛顼的一个支系部落驻守在此,就称为“莫+右耳关于钜鹿郡莫姓的来源 本文内容:关于钜鹿郡莫姓的来源钜鹿郡莫姓与江陵郡莫姓的远祖都是古帝颛顼,也可以说两地莫姓同出一源。颛顼在任华夏部落联盟大首领时,为了防卫北狄(北方民族)的攻击,建立起一些驻屯军
2、队的城邑,其中在今日的河北任丘、平乡一带建起了“莫+右耳”阳城,这一带,就是后来的钜鹿郡。颛顼的一个支系部落驻守在此,就称为“莫+右耳”氏。后来,这个“莫+右耳”国在部落争斗中被攻灭,“莫+右耳”氏的族人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城邑。“莫+右耳”的“右耳”是个“邑”字,这些外迁的族人就取了失去城邑的意思,去掉“右耳”,以莫为氏。这就是钜鹿郡莫姓的由来。三国时平乡属钜(巨)鹿郡,郡治在平乡县境内,后来分出去了巨鹿县境,在春秋初为邢地,后为卫地,末期并入晋地。战国时为赵辖区。秦属钜鹿郡(郡治不在今巨鹿县内,而在今平乡县境)。西汉始于此置南亦县(故城在今县城北),属钜鹿郡。后汉因之。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
3、26年)钜鹿郡封为钜鹿国,仍辖南亦县,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复为钜鹿郡,南亦县仍属之。晋代南亦县省入任县,后赵时复置,仍属钜鹿国。北魏初,南亦县属钜鹿郡,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南亦县省入柏人县,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101年)复析置南亦县,改隶南赵郡。北齐时,南亦县复省入任县。隋代,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南亦县,属赵州,十六年更隶邢州,大业初南亦县始改称钜鹿县,三年属襄国都。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析钜鹿县增置白起县(故城在县西南),两县皆属同年置之起州,钜鹿且为州治,四年白起县省入钜鹿县,同年废起州,钜鹿县改隶赵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更属邢州,嗣圣垂拱间钜鹿城因漳水为
4、患,徙治于县东东府亭城(今地不详),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罢州,钜鹿县改隶钜鹿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罢郡复为邢州,仍辖钜鹿县。五代时钜鹿县仍属邢州。宋代,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平乡县省入钜鹿县,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复析置平乡县,钜鹿县仍属邢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邢州为信德府,仍辖钜鹿县。金代,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降信德府复为邢州,钜鹿县仍属之。元初,钜鹿县仍属邢州,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仍辖钜鹿县,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顺德府改名顺德路,钜鹿县仍属之。明初,钜鹿县属顺德府,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广宗县省入钜鹿及平乡县,十三年复析置广
5、宗县。清代,钜鹿县属直隶省顺德府。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三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辖钜鹿县,十七年(1928年)废道,钜鹿县始直属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广西昭平莫氏族谱中的“莫氏源流考”我莫姓氏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依据中国史籍及各地莫氏谱记载,可寻根至西周时代公元前一千一一百零一零一多年。莫氏源自姬姓,太始祖名昌,他生于西岐(今陕西岐山县),商纣时,为西伯侯,又称岐周文王(由于周初建都于此)。他生有伯邑考、姬发、泰伯、仲雍等子。莫氏乃文王之子泰伯的后代。泰伯原名孟伯,他生性聪敏,年登十八,就能文能武,二十岁时与弟仲雍辞别母后外游,行经一月,进入荆蛮
6、境地住宿,睡至半夜,被抢民抢劫,兄弟失散。孟伯因兄弟失散不见,乃改名泰伯,独自往东而走,经一月,到达河北钜鹿地之莫湖(夏禹治水时封的地名,东西宽二十里,南北长三十里,故址在今河北钜鹿县北,今称广河泽)外地,有四一百零一余里之宽,皆蛮民居住,他们没有文化,不知礼貌,遇泰伯到,则以圣人称之。泰伯则向蛮民宣讲忠孝仁义道德,清传境界,各民众爱而受之。以后三年,有一巨富之女,欲嫁泰伯为妻,泰伯乃从之。巨富姓姜名首甚喜,遂择吉日与姜氏结配良缘,成为夫妇。以后四一百零一余里,俱以泰伯为尊,在湖外方主,领管湖外一百零一姓,伸报完纳,风调雨顺,各得安家立业。殷商传至帝辛纣王,奢侈好淫,残杀忠良不顾黎民疾苦,毫无
7、道德。当时西伯侯姬昌,亦无辜被囚羑里(今河北相州汤荫县)七年,其长子伯邑考前往探望,被残杀死亡。西伯侯出狱后即逃回西岐,其次子姬发乃起兵反商伐纣,至公元前1057年灭商,国号西周,建都镐京(今西安市)。姬发登基称武王。次年(公元前1056年),武王为巩固扩大周朝的势力,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亲属和功臣(见中国历代帝王录63页,扬剑宇著,11019年4月第十版),因泰伯是其兄弟,且昔年在河北钜鹿地莫湖外地宣教黎民有功,乃封泰伯为莫湖侯,并以地名赐姓为莫,是为我莫姓受姓之始,而泰伯实为我莫氏的第一世祖。我莫氏第一世祖泰伯,与姜氏结婚后,生一子名文(乳名珠仙子)字东昇,敕授开基侯,乃莫氏之其次世
8、祖。其父亡之后,于二十岁时移山东曹州,联发巨富,妣姒氏,生子名武字震雷,敕授定城侯,乃第三世祖。妣贾氏,生子名亢字丁纪,敕授光禄大夫,乃第四世祖。妣辛氏,生子名箕,字原司,敕授谏议大夫,乃第五世祖。妣黄氏,生子名白,字斗星,敕授奉政大夫,乃莫氏之第六世祖。故我莫姓氏族,实是“西岐血脉,东鲁家声”。我莫氏自六世祖斗星公而下,传至二十五世祖玉牛公,妣于氏,生鬼灵公,妣田氏。鬼灵公在战国赧王姬延期间(公元314-256年),当明公先生,辅佐青州有功,升原任特授临淄县令,以后落业于山东青州临淄之区,子孙发达千秋矣。鬼灵公是我莫氏之其次十六世祖,他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25年)修谱,提出:“豉方叔播发,武
9、少师阳击,磐襄入於”十五个字,给后代按序排辈,以别先后老幼尊卑,这是我莫氏按字排辈之创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他为了加强统治基础,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大郡,河北钜鹿地划称钜鹿郡(约今河北南自平乡、任县至晋县藁城一带地区),今各省县的莫氏族谱,皆冠以“钜鹿郡或钜鹿堂”字样,旨在教化子孙后代,莫忘我莫氏之原始祖籍是钜鹿郡。我莫氏之廿七世祖豉鸣公,在汉朝初乙未年(公元206年)诞生,妣于氏。由此而下传至“海”字辈第四十一世祖海中公,妣邓氏。海中公在三国蜀末癸未(公元263年),续修莫氏族谱,提出以:“日月有明,容光必照”八个字给后代排序,以别先后老幼尊卑。这是我莫氏之其次次
10、修谱提出按字排辈。此后,各宗支随着时代的发展,连绵不断地提出有意义的字给后代排辈,作为传统。我莫氏之四十二世祖日华公,生于晋武帝司马炎秦始年间(公元265-274年),妣陈氏,生子月照,由此往下传至四十九世祖照容公,妣张氏,此公生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年间(公元420-422年),在照容公之后,照旧接着代代相传。唐圣历元年戊戍(公元6101年),我莫氏之第五十四世祖将兴公,应进士及第,后因征剿北狄有功,奉封平北王,赐文武壮元之职。妣郭氏,生四子,长名莫英,次名莫雄,三名莫豪(宇一千),四名莫杰。皆在山东青州诞生,送读成名后,英公原任金陵(今南京)奉政大夫;雄公原任浙江中书令;豪公原任岭南西道(今
11、广西)桂林郡桂州刺史(今临桂县);杰公原任云南大理学禄。各皆上任供职。此四公乃我莫氏之第五十五世祖。由于莫雄公官在浙江,其后裔世系在浙江;莫杰公官在云南,其后裔世系在云南。在此略不加述。兹仅将莫豪及莫英两公之后裔世系,分别详述,因为两公之后裔都在晚唐时代,从北移居岭南东道(今广东)和岭南西道(今广西)。千一百零一年来,子孙繁衍,枝叶茂密。且互有交差,迁徙居住谋生之事实存在。首先就莫氏入广东始祖之世系而言,据史料记载是建苍公,他是莫氏五十四世祖将兴公之孙,系五十五世祖莫英公之子,原住金陵(今南京)城北珠玑巷,他于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离开金陵到闽中莆田(今福建省莆田)谋生。殁后安葬于
12、广东南雄猪乸山。生子辅廷(号莫伦),进士,奉政大夫,唐宪宗元年(公元806年),偕父建苍,携夫人窦氏赴岭南道绥州(今广东怀集、广宁)任郡守。任届期满,定居于广宁县江屯镇。殁后安葬于绥州十排山腰。由于近代发觉十排山隐藏金矿,采矿者众,辅廷公之墓地仅存遗址矣。因此,建苍公实是入广东籍之开山始祖,而辅廷公实是其次世祖。辅廷公生二子,长让仁,次让义。让仁公生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5年),十八岁,遵照父亲遗嘱,偕母窦氏夫人,携幼弟让义,从广宁江屯镇迁到广东省封川(今封开)麒麟山麓之蕨村居住。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与梁氏二娇结配良缘。次年夏月一日,因暴风骤雨,广信河水高涨,他为帮村民黎大伯抢
13、救一头黄牛,被巨浪洪波淹死。村民为表其德,把让仁安葬于大茜岗,并立石碑于墓前。上书:“莫大善人让仁公之墓”。现在古墓完好,时常有人参观拜祭。是以让仁公,实是广东莫姓之第三世祖。在让仁公逝世后其次年,即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梁氏二娇,就于八月十七日生下一子,取名宣卿(字仲节)。梁氏恐公无倚,改适开建金镂村莫及芝。公随前往。因继父原生有二子,长莫俦,次莫群,宣卿最少,是其季子,并昆仲者三。宣卿天资聪颖,闻言即悟,甫七岁,资识豁然,手不释卷,过目辄能成诵。时人目为神童。入郡庠后,从游梁明甫先生,梁母尤严于内训。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壮元及第,为岭南道首魁,时年十七岁。初典翰林,未服官政
14、。后以母老,具表陈情,乞官外补,以便就养。上可其奏,调任浙东台州别驾。归省迎母,未至官所,而病卒故里。时于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享寿三十四岁。安葬于广东封川(今封开)渔涝乡境内。建国后,一九五八年,封开县人民政府列为县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并重修墓地,供旅游者瞻仰参观。是宣卿公实为入广东籍之第四世祖。公原。配白鹇,生三子,长莫齐,次莫楚,三莫晋,此三公是为五世祖。自始,丁繁户盛,历世绵绵,至今已遍及海内外,凡四十七万人矣!详细状况,见附:莫宣卿后裔分布简表。其次,就莫氏入广西始祖之世系而言,据历史资料记载:莫豪(字一千)公是迁入广西始祖,他是莫氏五十四世祖将兴公之第三子,原住山东青州。唐
15、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癸亥(公元736年),奉任岭南西道(今广西)桂林郡桂州刺史,殁后与夫人谢氏同安葬于桂林海洋坪,因年头久远,莫豪公之墓被人毁去无从寻找。生三子,长朝散,次朝安,三朝礼。此三公,乃广西莫氏之其次世祖。据平乐县平西大寨莫氏族谱记载:其次世祖朝礼公在阳朔落业,今阳朔莫姓,皆此公之后代。朝安公之后裔分居何地不详。朝散公,荫高校士,文武双全,原配尹氏夫人,生四子,长国麟,次国训,三国定,四国信。此四公乃广西莫氏之第三世祖。唐懿宗李漄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岭南西道桂林郡昭州(今平乐)南木垌(今榕津、张家、阳安、青龙等地区)蛮酋,不服唐皇朝管治,举兵抗拒。懿宗乃颁旨我二世祖朝散公率兵平叛。
16、我朝散公,接旨后即率兵南征,随征战将有第三世祖国麟公及陶、李、翟三姓太尉。我其次世祖朝散公抵达昭州后,即指挥兵将进攻南木垌蛮酋,辗转沙场历经八载,直至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甲午岁,始将酋蛮叛乱平定。在平定酋蛮叛乱后,我其次世祖朝散公奉旨调任桂管防卫视察使,并立居昭州南木垌,镇抚境地。第三世祖国麟公及随征战将陶、李、翟三姓太尉,亦同时立居南木垌之区,对听从管治的苗蛮予以安抚,抗拒的接着镇压。故此我莫氏其次世祖朝散公,殁后安葬于平乐青龙乡金盏村牛心岭,并立有巨碑永垂不朽。第三世祖国麟公,则尸解于平西大寨龙潭。二世祖朝散公夫人尹氏,殁后安葬于青龙乡北辰村背之碧头山脚。公元一九九四年甲戌农历九月十
17、一日,居住在平乐的莫姓后裔曾重修其墓,并立碑纪念。现在,每年清明季节,我莫氏后裔都登茔祭扫,以表追远之诚。迨至宋真宗赵恒咸平四年辛丑(公元1012年),因自昭州南木但酋蛮反乱平定后,经过一一百零一零一多年,昭州政治稳定,经济亦有很大的发展,乃追封我其次代世祖朝散公为江南刺史之职。同年二月初十日追封我第三世祖国麟公都督府昭庆侯太尉衔。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甲午(公元1068年)因国麟公亲率军旅,大展军威,战功显赫,加封为“三圣莫王”,旨令立庙于昭州城(今平乐)对面河南岸洲,曰:“莫王庙”纪念,四方以福神祀之。前面说过,我莫姓其次世祖朝散公,生四子,长名国麟,次名国训,三名国定,四名国信。依据谱书记载
18、:今平乐县辖的平西、埠尾、郡塘、龙塘、莫村、平田等五个村莫姓,皆国训公之后代。而高田、布尾、自道、上吕、莲塘、新塘面、石黾寨、石桥头、岐村、八仙村等十个村的莫姓,皆国麟公之后代。国信公和国定公之后代,则不知分居何处矣!从第三世祖而下,传至第十六世祖桂薰公,于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因文宗图睦尔兄弟铁木耳,争顺帝惠宗妥欢睦尔天下,要夺云贵两粤,行文到本省,我莫姓不遵,以桂薰公为主,举旗率领兄弟兵大战铁木耳。由于兄弟兵势如潮涌,锐不行挡,铁木耳乃退兵回都,以后二年(公元1368年),洪武(朱元璋)兴兵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都金陵改称南京而已矣!综观上述状况和事实,我莫姓氏族,从北
19、向南,入籍岭南东道(今广东)的始祖建苍公,入籍岭南西道(今广西)的始祖莫豪公,都是在我国晚唐时代迁入的。而缘由,就广东而言,是因为谋生调职而入籍的。就广西而言,是因为调职征战而入籍的。但是,我莫姓氏族,从迁入两广伊始,迄今已有一千一一百零一零一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其间已经过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朝代。而我莫氏后裔,都随着朝代的更迭变迁,蒸蒸而上发展。由此之故,原在广东繁衍的莫氏子孙,在上述五个朝代,有迁到广西各县入籍安居落业的。原在广西繁衍的莫氏子孙,也有迁到广东各县入籍落业的。总而言之,我莫姓氏族实是:“河北钜鹿,宏开祖籍原流远;山东青州,支分粤桂世泽长。”昭平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全境面
20、积3273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起伏,河谷深切,平地狭小,但土地肥沃。有桂江贯穿南北,上抵平乐、阳朔、桂林、兴安、资源,下达梧州、广东,四季通航。在建国前没有马路,但水路交通甚便,原为壮、瑶族居住。自南朝梁一般元年(公元520年)建置后,其他各族人民,渐渐迁入昭平居住谋生。而我莫姓氏族,入籍昭平最早的是岭南东道(今广东)莫族始祖建苍公之后代,相传第十七世祖定绥公,就于南宋孝宗赵瑷淳熙三年丁酉(公元1177年),沿桂江而上抵达龙坪县(今昭平)谋生定居。但此公仅生一子若通,以后谁是他的后裔子孙,则已失记。其次则是昭平樟木林乡农虎公宗支,他于元朝惠宗九年巳丑(1350年),从广东封开分支,迁到昭平樟木林
21、乡岩口寨安家立业,至今已有六一百零一多年的历史。其子孙已繁衍至二十六世矣。以后原住各县繁衍的宗支,随着不同的年头渐渐迁入昭平居住生活。今昭平县辖有昭平镇、仙回乡、文竹镇、庇江乡、走马乡、黄姚镇、巩桥乡、樟木林乡、凤凰乡、富有乡、五将镇、九龙乡、北陀镇、富罗镇、马江镇、木格乡、古袍镇等十七个乡镇,除九龙、北陀两乡镇外,各乡镇都有我莫氏后裔子孙居住,且在农军政,文人将士,才人辈出,有灿若群星之象,此乃宗支和民族发达之候,极宜发扬光大,使子孙学有楷模,效有榜样,从而造就跨世纪之人才,为国家效力,为民族争光爰博史籍谱牒,撰成本文,谨叙渊源,俾后之有志继述者,展卷了然,不至掬水忘源,寻根无据,而再修新谱,流传于万代!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