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品质智慧学校新生态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高品质智慧学校新生态的实践与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构建高品质智慧学校新生态的实践与思考创建于1921年的学校,目前一校六址办学,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540余人。经过百年发展,形成了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源远 流长的素质教育、创新引领的超常教育、积淀优化的课程建设、丰富 多彩的课外教育、历久弥新的国际化教育、持续优质的办学成就和本 真致美的教育理念等发展基因和办学优势。近十年来,学校坚持“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思想, 在课程建设、校园环境、管理体制多个方面与时俱进,借助智能技术 载体,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探索构建信息化、 感知化、智能化的新型智慧学校新生态。立足长远,整体规划,建设数字校园系统从2013年开始,学
2、校结合工作实际和特色优势,抓住北京市数 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契机,按照“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突出重点,分 步实现”的建设思路,开始建立统一校园信息化应用服务系统。校长 亲自担任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小组协调组织, 将电教网络组整合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具体负责数字校园整 体规划建设、管理、培训、使用和维护,教学处、学生处、教科研室、 办公室、总务处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业务需求、建设实施与督 查评估的一体化管理机制,保障了学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2015年,为适应集团办学和规模扩大的实际,学校开始探索基 于六校区架构的统一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逐渐形成学校自有数 据标准规
3、范、校内各级信息统一管维、各类数据无缝共享、师生个性 账户空间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同时,逐步构建起覆盖各校区办公协同、 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校互动、资源共享、学校诊断、 社会服务、基础支撑等9大业务体系、70余项专项应用的学校数字 校园云平台,学校数字化建设初具规模。服务引领,品质发展,打造智慧教育生态“赋能提效”是技术的价值,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学校实际、问 题导向、服务意识,发挥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助力作用,促进学校的品 质发展。1 . “三项措施”保障应用效能健全制度,保障系统运行效能。制度保证系统高效运转,制度引 导师生正确运用,制度保障信息安全流转。学校先后制定网络管理 人员岗位
4、职责网络中心管理制度学校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制度 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办公电脑上网管理 制度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教职工IT设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 章制度,保证了数字校园系统高效运行和使用。壮大队伍,发挥技术服务效能。信息技术科技含量高,专业支撑 不可或缺。学校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由学校教学中心副主任兼 任领导,整合电教网络专职教师10人,并以劳务外包形式聘请5位 技术驻校,同时各年级、各部门抽调有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担任信息 系统管理员,组成学校信息维护团队,培训技术教师一专多能。强化培训I,提高教师运用效能。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 人的观念和能力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除了传统
5、的培训形式外,学校 创新培训样式,以赛促训,用丰富的比赛形式为教师提供练兵机会, 如多媒体软件大赛、电脑制作大赛、多媒体辅助教学优质课评选、课 件制作展评、常态课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融合课堂教学演示等,提高 了教师应用水平。2 .“四大场景”破解办学难题数据融合,支撑多校区高质办学。“东一块,西一块,每个都是 豆腐块”的校区分布,加大了管理难度。建设基于多校区架构模式下 的统一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班级、年级及 校区信息的统一维护,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之间基础数据无缝共享。 为师生提供一个统一的数字校园入口和个性化的用户空间,实现了智 能、便捷的调取数字校园应用服务。协同办公,
6、助力多部门高效联动。多校区协同办公管理应用系统, 包括形成邮件、短信、通知、问卷、日程、值班、申请预约审批等办 公管理应用,配套无线校园建设工程,实现了校园办公管理业务的线 上与线下融合,满足移动化、远程化处理,更好地服务教师及学校管 理者的使用。同时,基于移动终端App的便利性,实现无论身处何地, 都能高效迅捷地工作。数据挖掘,支撑新课程顺利推进。6选3的新课程选科模式,带 来了选课走班及管理的挑战。学校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测试全数据分析, 提供个性化选科报告,智能排课系统在短时间内提供数套编班方案供 学校决策;走班考勤平台与智能排课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大幅度提 高工作效率;课堂过程管理系统为学
7、生每堂课上的表现提供即时评价,弥补了过程性评价不足的短板O细化评价,学生个性化健康成长。通过构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支 持下的精准教学平台,利用智能阅卷为教师简化日常批改、统计等工 作重担,同时生成管理者关注的数据报表,如成绩进步情况、横向与 纵向的数据分析,支撑教育管理者的决策,帮助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 利用数字校园,每学期开展包括教师、课程、教学、同伴、安全、文 化、组织与领导、资源8个方面内容的自我诊断工作,自省自善,提 升办学质量。3 .“六项成果”初显智慧生态数字融合平台功能强大。学校现已完成数字校园的基础管理平台 建设,功能齐全强大,为学校原有系统及未来接入的信息化应用厂商 提供标准接
8、口和数据格式。为学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奠 定基础。协同办公保障校区联动。在推进学校多校区办学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学校网络化办公管理体系,实现了校园办公管理的网络化、移动 化、数据化,提升了办公管理的效率,促进了多校区的协同发展。技术支持课程深度改革。实现了教学教务管理体系化、课程建设 规范化、教学教务自动化、教学资源公有化;解决了走班教学中对学 生的过程性评价;尝试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形成学生个性化知识图 谱,形成基于大数据的个性教学新模式。创建超常教育甄别体系。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新技 术、新模式,着力设计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世界首创的“学 校超常儿童自我体验甄别系
9、统”,为学生提供在家即可进行的自我体 验以及初选甄别。构建网络学生服务体系。社团管理平台的搭建,有效解决社团管 理及评价难题,为学校要求的“每个学生要有一项健悦身心的文体爱 好、要参加一个社团、要做一个活动和项目的策划或主持”提供了技 术支持。线上线下实现顺畅转接。2020年发生的全球性新冠疫情,学生 居家学习与线下不定期转换,学校的数字校园智慧课堂系统,发挥了 数字校园的巨大效能。仅2022年11月份全校有效线上课程为6000 多节。放眼未来,融合创新,打造未来智慧学校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学校坚守既远见 卓识又脚踏实地的传统,将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未来 智慧教育之路。将建设既生动又生成的“双生”智慧未来课堂,实现 从传统教与学模式到个性互动化的升级;将全面转型智慧环境、智慧 资源、智慧教育、智慧教学、智慧评价和智慧管理,构建起以学习为 核心、以素养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全智慧教育学习场景,完成线 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即时与跨时、国内与国外等多方面深度融合 的新教育生态,发挥示范校的探路、引领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