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585-2023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海南省).pdf
《DB46∕T 585-2023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海南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6∕T 585-2023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海南省).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11.020 CCS C 50 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 46/T 5852023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 Training specification for Red Cross First Aid 2023-05-29 发布 2023-07-01 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6/T 585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3.1 应急救护.1 3.2 红十字应急救护员.1 3.3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1 3.4 徒手心肺复苏.1 3.5 创伤救护.1 3.6 自动体外除颤器.2 4 培训环节.2 5 培训
2、管理.2 5.1 培训内容.2 5.2 师资要求.2 5.3 培训要求.2 5.4 培训场地要求.3 5.5 安全要求.3 6 考核管理.3 6.1 考核项目.3 6.2 其他要求.3 6.3 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证书.4 7 培训评估.4 附录 A(规范性)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5 A.1 培训目标.5 A.2 培训方法.5 A.3 培训模式.5 A.4 培训教材与参考资料.8 附录 B(资料性)救护员培训班主任职责.9 附录 C(资料性)实操考核表.10 附录 D(规范性)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培训教学评估表.13 参考文献.14 DB 46/T 585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
3、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海南省红十字会提出。本文件由海南省红十字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红十字会、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信息所、海南省标准化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国明、王春生、桂询、张莉萍、王小英、李廷秀、黄宏毓。DB 46/T 5852023 1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十字应急救护的培训环节、培训管理、考核管理、培训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4、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一部分: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应急救护 first-aid 在突发伤病和灾害事故现场,在专业人员到达前,为伤病者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3.2 红十字应急救护员 red cross first aider 接受红十字会救护课程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有效证书的人员。3.3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 red cross first aid trainer 一般从具有医学或教育学背景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员中遴选,经过培训且考试合格后取得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证书
5、,并在证书有效期内经归属地红十字会注册后,从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相关工作的人员。3.4 徒手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是最基本和最重要抢救呼吸、心搏骤停者生命的医学方法,可以通过徒手、辅助设备来实施,以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和纠正心律失常(以下简称CPR)。3.5 创伤救护 trauma rescue DB 46/T 5852023 2 是运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针对机械性致伤因素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原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所实施的现场应急救护。3.6 自动体外除颤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一种便携式的
6、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呼吸心跳骤停者的医疗设备(以下简称AED)。4 培训环节 培训环节见表1。表1 培训环节 培训环节培训环节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筹划 了解培训需求、培训对象,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场地、时间、和培训课程。准备 联系救护培训师,准备教材、教具,布置场地,互联网平台开班等。培训 理论授课、实操训练。考核 考勤、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发证 审核发放救护员证书。评估 对本辖区内的救护员培训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评估和监督。5 培训管理 5.1 培训内容 5.1.1 培训内容包括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红十字人道救护理念、海南省红十字会条例、
7、CPR+AED、创伤救护等初级救护知识和技能。5.1.2 为满足公众的不同培训需求,实行 16 学时、“8+8”学时、“4+12”学时培训等 3 种培训模式,学员考核通过后,可取得救护员证书:16 学时培训:学员需参加线下 2 天(16 学时)培训课程;“8+8”学时培训:学员可先完成 8 学时培训,取得初级救护员证;再根据需要在 1 年内完成16 学时培训大纲中其他 8 学时内容;“4+12”学时培训:学员可先完成 CPR+AED(4 学时)培训,取得 CPR+AED 证;再根据需要在1 年内完成 16 学时培训大纲中其他 12 学时内容。5.1.3 根据培训模式制定培训教学大纲见附录 A
8、的 A.1A.4。5.2 师资要求 5.2.1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应取得救护培训师资证书,并在有效期内。5.2.2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应根据培训大纲要求,按照培训课程授课。5.2.3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授课时着装为带有红十字标志的 T 恤或马甲。5.3 培训要求 DB 46/T 5852023 3 5.3.1 学员应年满 16 周岁以上,身体状况满足培训和急救要求。5.3.2 每期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培训班应设班主任 1 名,作为培训负责人。负责培训计划制定、学员报到、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协调、场地衔接、教具资料准备、考勤记录、培训报告等工作,详见附录 B。5.3.3 每个培训班学员人数不宜
9、超过 50 人。实操分组培训与练习,每组不超过 12 人,心肺复苏练习,保证每组至少配备 2 具成人模拟人和 2 台 AED 训练机。5.3.4 理论试卷、实操考核表、学员信息和成绩等培训信息应纳入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系统。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培训结束后,将现场签到记录和现场培训照片(2 张以上)上传系统,完成培训小结,并审核上报。5.4 培训场地要求 5.4.1 培训场地至少 60 平方米,应包括理论授课及实操训练场地,并配有桌椅、投影、音效设备、CPR模型、AED 训练机、呼吸膜、三角巾、绷带、敷料、夹板等相应的培训设施设备。5.4.2 培训场地要有红十字标志,体现红十字特色。5.5 安全要
10、求 5.5.1 培训场地建筑物坚固、安全。5.5.2 室内装修、装饰宜采用不燃、阻燃材料。5.5.3 按规定配备 AED、急救箱等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5.5.4 按规定配备灭火器、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等消防设施设备,消防标志应符合 GB 13495.1 的要求。6 考核管理 6.1 考核项目 6.1.1 理论考核 6.1.1.1 按附录 C 的要求进行考核。6.1.1.2 理论考核由红十字会组织实施。受训单位统一组织人员进行考核的,可申请考官到双方商定的场所进行考核。6.1.1.3 理论考核宜采取线上考试,成绩 80 分以上为合格,考核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6.1.2 实操考核 6.1.
11、2.1 实操考核包括成人心肺复苏及 AED 操作、止血包扎与骨折固定等内容,实操考核应符合附录C 要求。6.1.2.2 实操考核由红十字会组织实施。受训单位统一组织人员进行考核的,可申请考官到双方商定的场所进行考核。6.1.2.3 实操考核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6.2 其他要求 6.2.1 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证考核工作由县(区)级及以上红十字会统一组织。6.2.2 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证考核应由考官具体实施,考官对考核工作负责。6.2.3 考核器材应符合省红十字会统一标准要求。6.2.4 考核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划定考试区域,保证考核的严肃性。DB 46/T 5852023 4 6.3 红十字应
12、急救护员证书 6.3.1 参加培训的学员应经过理论知识考核、救护实操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证。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证应采用红十字会统一式样。6.3.2 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应每 2 年参加 1 次复训。7 培训评估 7.1 由县(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业务管理负责人、培训专家、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骨干等组成评估小组。7.2 按照本文件要求开展评估,做出评价;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违背红十字精神及相关要求的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并纠正,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7.3 每年不定期抽查县(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培训班,采取实地查看、现场听课、实训观摩等形式,对培训环境、培训内容、教学组织、红十字应急救护
13、培训师表现、课堂氛围、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实地评估,评估表详见附录 D。7.4 定期召开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培训质控工作会议,针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贯彻落实。DB 46/T 5852023 5 A A 附录A (规范性)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 A.1 培训目标 经过培训使学员了解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树立红十字人道救护理念,增强“热爱生命、护佑生命”意识,掌握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等急救技能,具备自救互救的基本能力。A.2 培训方法 课堂讲授、操作示范、实操练习与场景模拟等。A.3 培训模式 A.3.1 16学时(每学时45分钟)培训内容及时间分配见表A.1。表A.1 培训内容及时间分
14、配 培训单元 培训内容 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 红十字运动(0.5学时)1.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2.红十字运动的组成 3.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 4.红十字运动标志 5.海南省红十字会条例 1.了解红十字运动的起源、组成和标志 2.掌握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 讲授 救护概论(1学时)1.应急救护与护佑生命理念 2.应急救护的目的、原则和程序 3.红十字应急救护员的基本任务 1.增强“热爱生命、护佑生命”意识 2.熟悉应急救护的目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员的基本任务 3.掌握应急救护的原则与程序 4.熟悉应急救护的注意事项 讲授 示范 心肺复苏理论(2.5学时)1.心肺复苏基础知识 2.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15、 3.AED 4.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1.熟悉心搏骤停、“生存链”和心肺复苏的概念 2.掌握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3.熟悉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 4.熟悉双人心肺复苏的操作 5.熟悉儿童、婴儿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6.掌握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标准 7.掌握AED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8.掌握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 9.掌握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 讲授 示范 创伤救护理论(2学时)1.创伤救护概述 2.出血与现场止血方法 3.现场包扎方法 4.现场骨折固定 1.了解创伤的常见原因和主要类型 2.掌握创伤救护的目的和原则 3.掌握现场对伤员的初步检查 4.熟悉出血的类型、出血量与
16、症状,可疑内出血的处理原则 讲授 示范 DB 46/T 5852023 6 表表 A.1 A.1 培训内容及时间分配培训内容及时间分配(续)培训单元 培训内容 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 5.关节脱位与扭伤的现场处理 6.伤员的搬运护送 7.特殊创伤的现场处理 5.掌握外出血的止血方法(少量出血、严重出血)6.掌握包扎的要求和方法(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7.熟悉骨折的判断 8.掌握骨折固定原则 9.掌握四肢骨折利用健肢和躯干固定的方法 10.熟悉关节脱位与扭伤的现场处理原则 11.了解伤员搬运护送的目的 12.熟悉常用的搬运护送方法 13.熟悉特殊创伤的现场处理 选修课程(1.5学时)1.常见急症 2
17、.意外伤害(溺水救护、动物咬伤、毒虫咬伤及中暑救护重点讲授)3.突发事件 在应急救护培训教材内,根据培训对象特点及需求选择相应内容,针对海南实际重点掌握溺水救护、动物咬伤、毒虫咬伤及中暑救护。讲授 理论考核(0.5学时)理论考核理论考核 心肺复苏操作练习及考核(4学时)1.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2.AED的使用 1.掌握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2.掌握AED的使用 操作考核:成人心肺复苏及操作考核:成人心肺复苏及AEDAED 示范 练习 模拟 考核 创伤救护操作练习及考核(4学时)1.现场止血方法 2.现场包扎方法 3.现场骨折固定 4.关节扭伤的现场处理 5.特殊创伤的现场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6T 585-2023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海南省 DB46 585 2023 红十字 应急 救护 培训 规范 海南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