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13中图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13中图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13中图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 地理 历史 章末综合检测(十三)(时间:40 分钟 分值:9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20福州测试)下图是我国某省气候舒适日数分布图。气候舒适状况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人体对温暖、凉爽的天气感觉舒适。读图回答 1 3 题。1从图中等值线分布规律推测,甲、乙两地的气候舒适日数可能分别是()A 90 280 B 110 310 C 90 310 D 110 270 2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高 B风力强 C地势高 D 植被多 3仅考虑气候舒适状况,最不适宜游客前往丙地旅游的月份是()A 1 月和 2 月 B 5 月和 6 月 C
2、 7 月和 8 月 D 11 月和 12 月 解析:第 1 题,根据舒适日数等值线分布图可知,该省整体上越往北舒适日数越少;根据该省轮廓及经纬度可知,该省为云南省。甲地位于西北部横断山区,位于 100 日舒适日数等值线以北,舒适日数不足 100 日,B、D 错;乙地位于 300 日舒适日数等值线南侧附近,按照舒适日数变化趋势和当地环境特征可知,乙地舒适日数应该大于 300 日,A 错,C 对。第 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省西北部位于横断山区,地势高,气温低,气候舒适日数少,C对;云南省东北部小部分地区纬度比甲地还高,但其舒适日数在 200 日左右,A错;甲地远离冬季风源地,又几乎不受台风的影
3、响,风力弱,B 错;植被多,对气候调节作用强,舒适日数应该多,D错。第 3 题,受季节变化影响,丙地 1 月和 2 月气温偏低,气候舒适日数比其他月份少,是一年中最不适宜游客前往旅游的时期,故选 A;5 月和 6 月,适逢春末夏初,气候适宜,B 错;7 月和 8 月,虽然处于夏季,但当地地势高,气候凉爽,C 错;11 月和 12月,适逢秋末冬初,气候较适宜,D错。答案:1.C 2.C 3.A 高考 地理 历史(2020合肥模拟)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 a 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 b 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
4、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回答 4 6 题。4图 a 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A 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 丙、乙、甲 5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 b 中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A 积温高 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 D 年太阳辐射量多 6与、曲线相比,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A 草场过度放牧 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 D 夏季降水增加 解析:第 4 题,华北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区,森林分布广,则代表森林生态区的是乙。从森林区向内陆,降水减少,则丙为草原生态区;平原地区对应的甲是农业生态区。第 5 题,由冬季林地植被覆盖率较
5、草地高,可判断曲线是草原生态区、曲线是森林生态区,曲线两地的气候舒适日数可能分别是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地势高风力强植被多仅考虑气 可知该省整体上越往北舒适日数越少根据该省廓及经纬度可知该省为云南省甲地位于西北部横断山区位于日舒适日数 地舒适日数应该大于日错对第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省西北部位于横断山区地势高气温低气候舒适日数少对云南省东高考 地理 历史 是农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气候干旱,则年太阳辐射量多。第 6 题,曲线(农业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明显不同在于 6 月份出现低值。结合华北平原农业类型,6 月正是农作物成熟时期,因农作物被收割而植被覆盖度下降。答案
6、:4.C 5.D 6.B(2020遂宁期末)下图示意 2018 年 1 月 29 日 2 月 7 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单位:)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的现象),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回答 7 8 题。7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A 滇东 B青海 C川西 D 滇西 8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此时段甲地区()A 积雪量大,大气反射太阳辐射量多 B积雪量大,夏季易出现洪涝 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太阳辐射量少 D 积雪量少,春季易出现干旱 解析:第 7
7、 题,由等值线图可知,滇东地区气温距平值最低,最可能出现凝冻灾害,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滇东,选 A。第 8 题,据图可知,甲地区此时段气温比多年平均气温高,所以积雪量会较往年少,春季积雪融水减少,容易出现干旱,选 D。答案:7.A 8.D(2020益阳模拟)张志和渔歌子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柳宗元江雪 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古典诗歌里,蓑衣与志趣清雅的高人为伴,多了一份深沉,多了一份诗意,多了一份禅机。蓑衣,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南方的蓑衣是用棕栩树叶梢的纤维编织,又称棕蓑)编织而成,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厚
8、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见右图)。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蓑衣逐渐被塑胶、塑料雨衣所替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再见到蓑衣了。据此回答 9 11 题。两地的气候舒适日数可能分别是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地势高风力强植被多仅考虑气 可知该省整体上越往北舒适日数越少根据该省廓及经纬度可知该省为云南省甲地位于西北部横断山区位于日舒适日数 地舒适日数应该大于日错对第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省西北部位于横断山区地势高气温低气候舒适日数少对云南省东高考 地理 历史 9蓑衣的主要作用是()A 防风防晒 B遮身防雨 C防雪保暖 D 防虫叮咬 10与新材料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1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综合 检测 13 图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