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唐末五代以来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丝路盛况不复存在。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西夏的崛起有一定关系。西夏王朝在公元十一世纪初攻取河西走廊,占据丝绸之路主动脉,这对陆上丝路贸易及西北地区交通状况产生了强烈影响。问题的实质并不只在于西夏占据了哪些地区,更在于西夏与周边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环境。宋夏之间的关系变化无常,一旦处于战事状态,双方都严格控制边地人员出入,无疑会影响丝路贸易。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西夏时期诸蕃并立,呈
2、现割据状态,但追求和平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始终继续,只是丝路贸易的规模、方式和路线发生了变化。唐末五代以降,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曾主宰丝路贸易的粟特商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是回鹘势力。如西夏文献天盛律令卷7敕禁门中就有专门针对高昌回鹘、大食等地商人贸易的规定。回鹘商人还成为与中原政权进行朝贡贸易的主体,足迹遍及华夏中原与北方草原。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内涵看,回鹘积极参与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超出了商业贸易范畴,扩展到文化交流的层次。一些回鹘商人迁居内地久留不归,宋史吐蕃传记载大量高昌回鹘商人在鄯州进行丝路贸易,人数有几万之众。一些回鹘商人直接进入中原地
3、区,以致宋朝廷还曾下过针对回鹘民众的“逐客令”。回鹘商人的迁入,带来了别具特色的异域文化。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的增多,辽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为丝绸之路的研究增加新的内涵。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辽朝沟通东西方的作用显著增强。辽朝控扼北方大漠,幅员辽阔,东起日本、朝鲜,西到中亚地区都与之保持着广泛的贸易联系,“东西交汇,贯通南北”的地域特点使四方商品汇集在此,辽朝因此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辽朝与西域诸族保持着密切的贸易联系,这一点在契丹国志里有明确交代。辽朝还继承中原政权的朝贡贸易体系,诸蕃朝贡频繁,这与中原政权别无二致。概言之,九至十三世纪是陆上丝绸之
4、路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辽朝等政权在丝路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并非简单的东西向交流通道所能概括,而是形成了巨大的丝路贸易网络,纵横交错,极具复杂性。阐明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一直未断,丝绸之路见证着东西方进行交往交流的客观需求,同时也为今天维护好、利用好这一条国际通道提供历史启迪和借鉴。(摘编自杨蕤西夏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进入西夏时期,由于西夏王朝的崛起,阻断了原先的陆上丝绸之路,其以往的热闹繁荣也随之不复存在。B. 西夏与宋朝的关系时而缓和紧张,时而又处于交战状态,这
5、对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C. 唐宋五代之后,回鹘商人取代了粟特商人的主体地位,除了商业贸易,他们还主动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D. 辽朝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因而能利用自己的辽阔国土,与四面八方的国家保持广泛的贸易联系。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旨在阐述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并进而探究其历史和现实意义。B.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行文严谨有序。结尾段对起始段的观点作了深一步论述,更为深刻、周密。C. 文章内容充实,全文从贸易主体和路径的改变等方面深入分析,阐明了西夏崛起后陆上丝绸之路的新特点。D. 文章运用了引证法,例如运用宋史吐蕃传的记载
6、,论证宋对待回鹘商人态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转型,是缘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西夏攻取河西走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 西夏时期中国诸强并立,处于割据状态,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的交流始终在继续,各少数民族政权也都参与其中。C. 追求和平始终是西夏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但各方面也始终存在矛盾斗争,宋夏之间、西夏与回鹘之间,都是如此。D. 回鹘商人给中原带来异域文化,辽朝在中西方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见少数民族对形成陆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作用大于汉族。【答案】1. B 2. D 3. 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各题。材料一截至2019年3月19日,流浪地球的国内票房成功突破46亿元人民币,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跃进。与此同时,流浪地球在海外市场也获得了较好成绩,海外票房接近4500万人民币。该片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的现象背后,不只体现了市场对国产科幻电影、国产重工业产品的热切企盼,更蕴含着观众对中囯价值、中国审美、中国电影的文化认同。可以说,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具有开创性乃至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新阶段、新景观。(节选自央广网票房破46亿:高票房体现文化认同)材料二图一2012-2017年中国上映科幻电影数量图二2010-2016国产、进口科幻片上映数量及累计票房材料三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
8、国科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中国科幻文艺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科幻创作是整个产业的核心。中国科幻借鉴了西方科幻的传统,关注人和宇宙的关系、人和科技的关系。在对这些话题的思考中,作家们关注更多的是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但是,这种倾向有两个问题:其一,很多哲学层面的思考承袭自西方科幻,而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考察;其二,这种倾向与中国当今的社会主流感受不符。如果这主流倾向继续下去,中国科幻可能会重新回到边缘,进入那种“圈内叫好、圈外冷淡”的状态。此外,科幻是个极度依赖创意的文艺类别,创新是它的核心生命力。但是科幻创意,尤其是那种开创性的创意,是很难找到的。这种情况下,人们就
9、会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大量生产不具备科幻创意,但故事纯熟的作品。沿袭这种创作套路,中国科幻当然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热度,但随后很可能因为质量不能提高,再次被边缘化。对中国科幻群体来说,产业化本身也是一种挑战。中国科幻就像个刚进入成人世界的青年,以前青春浪漫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适应新的规则和观念。这些人可能还一时不太知道该如何面对资本、面对公众,但他们必须尽快学会。(节选自光明日报科幻有望成为“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材料四从流浪地球一波三折甚至险些夭折的拍摄历程不难看出,一方面,群众的确对优秀的科普科幻作品有着热切期待;但另一方面,科普科幻作品生产者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友好的
10、产业环境。很多观众喜欢流浪地球,不一定是因为里面的科技元素,而是混合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这部电影的成功能否让更多人持续关注科学,甚至走进科研领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上世纪90年代,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的大热,为全球的古生物学研究开启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些电影点燃了很多人的“古生物学家梦”,吸引了大批人才进入这个领域,同时也为科学家赢得了企业家真金白银的资助。中国的科幻电影事业能否复刻这一传奇呢?业内人士表示,文化环境至关重要,一个良性的科学文化环境,有助于产出更多、更好的科普科幻作品,也有助于这些作品发挥出最大的公益价值。尽管国内对科普感兴趣的人群已经大大增加,但在中国广大的人口基数里,这个比例
11、还是小得可怜。即便是感兴趣的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对科学有着很深的误解。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仍是一条漫漫长路。(节选自中国科学报科普创作的产业环境还欠友好)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图一显示,2012-2017年间,中国市场上映的科幻电影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变化较大。B. 由图一可知,科幻电影以较低比例的数量产出较高比例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很强的观影吸引力和票房竞争力。C. 图二显示,2012-2016年间,无论是上映数量还是累计票房,国产科幻片均落后于进口科幻片。D. 由图二可知,进口科幻片和国产科幻片上映数量与累计票房数变化趋势一致,上映数越大,累
12、计票房数也越高。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化认同助推流浪地球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说明中国元素对于中国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B. 流浪地球的成功,给中国科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中国科幻电影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C. 影迷对流浪地球的喜爱,混合着复杂的心理因素,但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电影能点燃观众的人生梦想。D. 中国科幻文艺的繁荣,需要科普生产者付出艰苦的努力,也需要观众走出对科学的误解,使作品发挥最大的公益价值。6. 请你站在科幻电影创作者的立场,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谈谈促进国产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繁荣发展应采取哪些
13、措施。【答案】4. D 5. C 6. (1)充分考察西方科幻中的哲学思考,调整科幻创作倾向;积极找寻科幻创意,自觉规避创作套路;(2)立足中国当今社会主流感受,从多方面考虑影迷需求,防止国产科幻边缘化;(3)调整举措,适应产业化带来的新规则和新观念,助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朝见无限空间之王王祖铃座无虚席的浙江大学体育馆内,一个新奇的世界,犹如来自未来岁月的一朵白莲,在人们认知山谷的河水里逆流漂来,绽开。这是人类对色彩斑斓的宇宙轻柔而大胆的初吻。这是庄生梦蝶般扑朔迷离而又包容一切的深刻哲理。这是一把开启时间和暗物质大门的钥匙
14、。我们迷失了,被关在果壳中,就像那个悲剧的主角哈姆雷特,但我们依然是无限空间之王。我们终于能比较清晰地看到过去和未来,看到了储存在果壳上的密码,看到了遥遥果壳外面苍凉而神秘的信息。这就是斯蒂芬霍金。二十一岁,霍金病了。医生把电极插入他的身体,把某种液体注射进他的脊髓他的病极为罕见而不可治愈。他会因为肌肉萎缩到达全身后引起瘫痪,最后窒息而死。医生说他的生命只有两年。他梦见自己被判了死刑。他在梦中想:“反正我终将死去,不妨多做些好事。”他做了。在无限时空的大背景上,他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他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结合起来,揭示了宇宙的过去和未来。六十岁时他以他仅能动弹的最后一根手指,通
15、过语音合成器,向一个古老民族的年轻学子们奉献了这场奇妙的演讲。我坐在演讲大厅,身处的四维时空似乎已经凝固。霍金的轮椅仿佛时间机器,而他是上帝之子,一个圣洁的婴儿。他光芒四射,无比的柔弱中透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我看见他金黃色的头发,柔软地垂在明净的前额;我看见他白晢的脸颊上,透出嫩嫩的粉红,不可思议的婴儿般的粉红!在许多时候,他低垂眼皮,像是位正在思考的哲人。而当他的夫人抽岀一条深蓝色的棉布手绢擦一擦他的嘴角,或者扶正他的头颅时,他立刻睁开一双灰蓝色的眼睛望着她,嘴角牵岀天真无邪的微笑。鲜花、会场、荣誉,一切都是暗下去的背景。他的眼晴里只有甜蜜的爱意爱到深处的陶醉、单纯、旁若无人,像一个孩子,完全
16、沉浸在自己幸福的游戏中,全不管大人们在做什么。这是一个接近宇宙本质的孩子,窥见宇宙来历,告诉蒙昧的人类存在于宇宙中的原因和意义。是夜,我徜徉在西湖的苏堤上。依旧是雕梁画栋,湖光山色。早在苏东坡时代,这里已经是天上人间了。但苏东坡是天才,他不会仅仅满足于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恩施。他曾仰望星空,寂寂地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古往今来,人类的“天问”没有停止过。释迦牟尼的“三千大千世界”,被认为是人类处于蒙昧时期的深奥天籁,抑或被批判为迷信癔语。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现代宇宙物理学岀现后,具有了先进科学知识的人们才恍然拣起了这只智慧海边的闪光贝壳。老子启示我们“道生于无,无生有,有生万物。”可
17、“道”是什么?“混成”的“道”,似是而非,花非花、雾非雾。然而,霍金却告诉我们:一张膜就是一个宇宙,而我们正生活在这张膜上。于是我悟到,那生于“无”的“道”,实在是和霍金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追寻的目标。向着这个目标追根溯源,就有了信仰,而信仰的终极,便是宗教。霍金一直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此次来华,有记者问及霍金的宗教信仰,他拒绝回答。真是一个狡黠的孩子。如今,我们问天问地问“道”,不如去问这个“孩子”。我细数那面向西湖的灯光,不知在哪一道灯光里,有他那双智慧的蓝眼睛。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天才与庸才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坚忍不拔地不断探索新知,而后者只会不厌其烦地对旧有的东西进行抄袭
18、或者花样翻新。”而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探索新知的人,必定会有一种超乎常人的信仰的力量和美丽的心灵。哥白尼是这样,布鲁诺是这样,霍金也是这样。漫步在西子湖畔,我看见许多孩子在放风筝。那是一种带有灯光的风筝,闪闪烁烁地飞上天去。孩子们快乐极了。我的目光越过闪亮的风筝,仰望天幕上的星星。按照我们民族的古老的习俗,“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于是我想寻找一颗属于霍金的星星。因为我要祈求上苍,祝愿这颗星为人类的文明而更长久地闪烁。(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以聆听演讲前后的所思所感为线索,用饱含激情的笔调,介绍了霍金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前无古人的科学贡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昌市 2019 届高三二模 考试 语文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