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桃花源记》2008年四川广安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醉翁亭记》《桃花源记》2008年四川广安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桃花源记》2008年四川广安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年四川广安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2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处理正确的一项是(2分
2、) (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初极狭,才通人 C临溪而渔 D往来而不绝者29、在括号里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2分) ( )便舍船,从口入。 ( )初极狭,才通人。3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悉如外人 悉: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3)行者休于树 于: (4)杂然而前陈者 陈: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 3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段“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一词与乙段“觥筹交错”中的“交错”一词,它们的古义完全相同。B、“豁然开朗”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思
3、想突然得到启迪,“苍颜白发”则暗示欧阳修已老态龙钟。C、甲、乙两段语句错落有致,甲段重在写景,乙段重在写人;甲段实写,乙段虚写。D、甲段主要描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描绘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33甲段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 ”这样一个成语来概括;乙段所透露出的作者的情趣,可用选段所在原文的一个广为流传的句子“ ”来反映。(2分) 34、同是仕途失意,陶渊明将政治理想寄托于想象中的美好世界,欧阳修则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你更赞同哪个的生活态度?为什么?如果你都不赞成,也请说出理由。(4分) 答: 【参考答案】28A(2分) 29渔人 口(每空l分) 30(1)全,都 (2)类 (3)在 (4)摆放,陈设(每小题1分)31(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2)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每小题2分)32D(2分)33世外桃源(或“安居乐业”) 醉翁之意不在酒(每空l分)34略(4分,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2008四川广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醉翁亭记 桃花源记 醉翁亭 2008 四川 广安 中考 文言文 阅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