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8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5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8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8篇(含答案与翻译).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5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东坡画扇 (宋)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姑:暂且。发市: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
2、用的笔。踰:走出。逋(b):拖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某家以制扇为业 职业 (2)适父死 适逢 (3)至懊恨不胜而去 离开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C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3分)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参考译文】苏东坡在
3、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拖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
4、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2005年浙江中考试题)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
5、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高启墨翁传,有删节)注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黧(l):色黑而黄。危:高。墨沈:墨汁。屦(j):用麻、葛等制成的鞋。诮(qio):讥讽。玄圭:黑色的玉。侪(chi):同辈。弸(pn):充满。徼(jio):求。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A. 躬操杵臼(弯腰) B. 人望见,咸异之(感到怪异)C. 所制墨,有定直(价钱) D. 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仿效)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BA. 而以今墨售于内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6、B. 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C. 视之虽如玄圭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 则是以古墨号于外 苛政猛于虎也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人望见,咸异之 客有诮之曰 试之则若土炭 客闻之曰A. 和句不同,和句相同 B. 和句相同,和句相同C. 和句相同,和句不同 D. 和句相同,和句不同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23. 本文善于运用
7、对比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参考译文】墨翁是吴槐市里的人。曾经游走的了荆楚这个地方,一次,他遇了有人传授古带造墨的方法,于是说:吾如果卖这种墨的话,就完全可以有钱读书了,何必像现在这样急急切切地到处奔走呢?于是就回家了,在自家门上写上了造古法墨几个字。字身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虽然他手背龟裂面色黑黄,但是他的形貌奇特古怪,穿着宽大的衣服,戴着高高的帽子。人们望见他,全都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他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所制
8、墨,有一定的价钱。报酬不合适,辄不卖。所以别人的铺子里人总是满而他的店铺的人却很稀少。有一乡客讥讽他说:你的墨汁做得然好,可为什么卖不出去?墨翁说:唉!吾的墨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墨用的力也特别勤苦,就因为它制作的艰难,所以我不想卖出它太容易了啊。现在那些追逐利益的人,用一些鄙俗的方法随意制作,在用低廉的价钱诱惑百姓,看它虽然像黑色的玉,试用它却如土炭一般,我私下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假如我要是想效仿他们这种制墨卖墨的行为,那就是对外打着卖古代墨汁的旗号,而内里却拿着今天的不好的出卖,这么做可以吗?在说,我的墨虽然卖不出去,可是看我的箱中,那些黑黝黝的墨汁还在,我有什么可悲伤的呢?那乡客听这些话后说
9、:我们这类人吟诵着圣人的言论,嘴里充满着高尚的品德,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难道不感到羞愧吗?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说完,叹息着离开了。(2005年浙江杭州中考试题)【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巳破裂云。(蒲松龄螳螂捕蛇)【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
10、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注释】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踞:趴。盬():吃。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5分)(1)闻崖上有声甚厉 渐近临之(3)久之,蛇竟死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5)蜘蛛乃酯其脑果腹而去 2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4分)(1)之反侧倾跌之状 蛇复昂首待之 (2)以以刺刀握其首 以首俯地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1)然审视殊无所见。 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2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
11、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 (4分)2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3分)【参考答案】21,(1)听到(2)从上往下看(3)终于(4)曾经(5)离开22(1)的它,指蜘蛛(2)用把23(l)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2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25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参考译文】【甲】有一个姓张的人,偶然在山谷溪边走路,听到山崖上传来很凄厉的声音。
12、他就找寻道路爬山崖偷着看。只见一条身围有碗口粗的大蛇,正在树丛中摆来扑去,不时用尾巴击打柳树,柳枝被打得纷纷折断。蛇不断地辗转翻腾,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控制着它。可是仔细观看又一点也看不出什么,姓张的人非常疑惑,逐渐靠近上去,才看到原来是一只螳螂占据在蛇的头上,用螳臂紧抓着蛇头,无论蛇怎样颠扑都掉不下来。过了好长时间,蛇终于死了。再看蛇的额头上的皮肉,都已经破裂开了。【乙】曾经看见一只蜘蛛,在墙壁之间布网,离地大约二三尺(高),一条大蛇从它下面经过,抬起头想吞食蜘蛛,(它顺势往上)而高度略微差一点。时间长了,蛇将要走了,蜘蛛忽然(垂丝)悬挂而下,将自己吊在半空中,好像要追赶蛇。蛇发怒,(又)回过头
13、来想要吞掉它;蜘蛛便顺着丝飞快地往上爬。时间长了,蛇又要走了,蜘蛛又从蛛丝上悬下来,蛇又抬头想吃它,蜘蛛又回到它的网中。像这样做了三四次。蛇感觉稍微有点疲倦,将头趴到地上。蜘蛛趁着它不注意,迅速奋身下来,蹲在蛇的头上,拼死不动。蛇疯狂地跳跃颠颤摔打(身子),直到死掉。蜘蛛就吸饮它的脑髓,吃饱后(就)离开了。(2005年浙江嘉兴中考试题)【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14、。”良因怪之,跪曰:“诺。”【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注释】原谷:人名。捐:抛弃。谏:好言相劝。舆:手推的小车凶:不吉利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有一老父衣褐( ) 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父以足受,笑而去( ) 谷年十有五( )是负义也( ) 乃载祖归养( )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良愕然,欲殴之 吾欲之南海 B. 捐祖于
15、野 移其民于何东 C. 父以足受 不以物喜 D. 直堕其履圯下 其如土石何23.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24.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4分)2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参考答案】21.(1)穿着 (2)回头看 (3)离开 (4)通“又” (5)这 (6)于是、就22. B 23.(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24.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 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25.敬
16、老爱老【参考译文】【甲】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走,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扔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大,竭力忍住怒火,走下桥去把鞋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上来了,于是挺着身子跪着给他穿上鞋。说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然后离开。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一里路左右,又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可以教育!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会面。”张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乙】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
17、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 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抛弃他呢?这是违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 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2005年浙江金华中考试题)陆元方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置。子侄以为言,元方曰:“汝太奇,岂可为钱而诳人。”1.
1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人将受直 直不百步耳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堕其履圯下 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A、与 B、与 C、与 D、与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A元方告其人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B子侄以为言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曾于东都卖小宅 生于淮北则为枳 D岂可为钱而诳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买者闻之,遽辞不置。A买房子的人听了,匆忙告辞,不置换房子。 B买房子的人听了这话,急忙推辞不买了。C买房子的人听后,赶紧找借口,置之不理。 D买房子的人听到这件事,拒绝买房。4.“卖宅”一事反映出陆方
19、元具有诚实(诚信、坦诚等)的品质。【参考译文】陆少保,字元方(陆少保)曾经 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房子)的人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房子)的人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刻决定不买了。子侄们埋怨了他几句,陆元方说:“你这人太奇怪了,怎么能为了钱而欺骗别人呢?”(2005年浙江宁波中考试题)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带子)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
20、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醲而饫肥羊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19、解释下列加词的意义(4分)吾赖是以食吾躯_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_果能授孙吴之略耶_ 赫赫乎可象也_20、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例句中加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峨大冠、拖长绅者A、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B、良殊大惊,随目之 C、尔安敢轻吾射 D、殚其地之出 2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_【参考答案】19、供养,养活 保卫 韬略,兵法 效法 20、C21、现在你不去查看那些欺骗的行径,却来查看我卖
21、的柑。【参考译文】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依靠这个用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只有我一个吗?你没有好好的思考。现在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将军坐席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通晓(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样子像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偷盗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顿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白白地浪费国家粮食却不懂得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5 浙江 各地区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8 答案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