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合江亭记 吕大防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唐人髙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
2、。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注】揵:遏制、堵塞。渎:沟渠。埭:堵水的土堤。陂、潢:积水的池塘。蹲鸱:植物名,俗称芋头。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 分)A. 沱江自岷而别 别:离开B. 而阔沟以导之 阔:使宽阔C. 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 峙:耸立D. 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 胜:美景4.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译文: (2)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译文:
3、5. 本文于岳阳楼记同是因重修名胜而写,所绘之景也有相似之处,两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似?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 分)答:【参考答案】3.A4.(1)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2)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5.不相似。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意在规劝朋友滕子京,希望他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吕大防的合江亭记,描写了在合江亭上所见的美丽景象,借合江亭主要官员请其记事之机,提出兴修水利的建议。【参考译文】长江、沱江从岷江处分开张若、李冰镇守蜀州
4、,开始筑起土墙来遏制、堵塞大水,后来挖宽沟渠把水导出来,灌溉蜀郡、广州之土地,而蜀郡已富饶现在成都二水,皆长江、沱江的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四川的东南,就是所说的二江双流沱旧循南隍,与长江并流向东。唐人髙骈刚开始开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沟渠渚者,合江旧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不久长官请求记下这件事,我认为蜀郡的土地已经成了官渠,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汉漾之胜
5、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2017四川成都)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月明风清,携稚子邻叟,轻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门閟,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
6、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早岁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遂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注释】散拙:(为人)散淡粗疏。 閟:通“秘”,幽深。 偕计:随同计吏。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 (器重)B家贫,蓄古琴 (留存) C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 (邀请)D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 (冒犯)8.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和意
7、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A.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干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他每天带小儿子陪邻里老人,内心无比失落。B.有很高诗名的徐凝非常欣赏方干,教他作格律诗,方干赠诗徐凝,却被人怀疑误解,认为方干是讥讽徐凝。C.方干有几次得到功名的机会,但还是与功名无缘,于是他就断了追求功名的念想。D.方干一生德行为人景仰,著作颇丰,逝世后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被汇编成十卷。10. 翻译下列句子。(8分)轻舟往返,甚惬
8、素心。(2分)(见上文) 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3分)(见上文)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参考答案】7、D 8、B 9、A10.(8分)(他)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和松岛之间,使自己淡泊的心非常惬意。(关键词 “惬”1分,大意1分,共2分)(王廉)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做官),(关键词“礼”、“嘉”各1分,大意1分,共3分)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想明白。(关键词“征” 、“喻”各1分,大意1分,共3分)【参考译文】方干,字雄飞,桐庐县人。幼年即有卓越的才能,(为人)散淡粗疏没有做什么事。大中年间
9、,参加进士科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湖的北面有间茅草屋,湖的西面有个松岛。每当风清月明之时,(他就)带着小儿子和邻里老人,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与松岛之间,使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他住的地方水泉树木幽深隐蔽,一草一花,都让人流连忘返。他家境贫苦,存有一把古琴,(常)漫步吟诗、醉酒而卧来自娱自乐。徐凝当初有(很高的)诗名,一见方干就很看重他,于是与他互相成为师友,徐凝便教方干做格律诗。方干有赠徐凝的诗,说“把得新诗草里论”。当时的人认为方干反说(徐凝)为村里老人,怀疑方干讥诮徐凝,(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做官),委托
10、吴融草拟奏表。过了一段时日,王廉因病逝世,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方干早年随同计吏往来于两京之间,一些热心的达官公卿争相邀请他,(但)功名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方干)于是回去,不再有追求功名的念想。浙中只要有园林名胜,他就拜访主人,题留的诗几乎遍布那些园林。当初李频向方干学习做诗,李频考中进士,诗僧清越向方干祝贺道:“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年(方干)去世。他的门人一起讨论他的德行和事迹,确定谥号为玄英。乐安人孙郃等人汇集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合编成十卷。(2017四川乐山)伤仲永(节选)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1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B邑人奇之稍稍 / 宾客其父或以 / 钱币乞之C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 /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D邑人 / 奇之稍稍宾客 /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8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隶(属于)耕B其文理(文章的道理)皆有可观者C日扳(同
12、“攀”,引)仲永环谒于邑人D不能称(相当)前时之闻9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中“未尝识书具”与“忽、即、立”三个词,展示了一个天资非凡的神童形象。B“不使学”是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也暗示了他父亲的愚昧无知。C文章略写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详写才能变化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D作者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2)泯然众人矣。【参考答案】7、A 8、B 9、C10(1)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意思)(关键词:收:团结,搞好关系,1分;句意通
13、顺1分,共分);(2)他的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完全如同常人了)(关键词:泯然:消失或完全消失,1分;句意通顺1分,共分)【参考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3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伸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
14、(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遣年问,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l“(池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2017四川眉山)商於子论治国商於子,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
15、。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商君立有间,面有惭色,顾谓左右从者曰:“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比至国,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数年之后,富民安邦,盖商於子之功也。【注】商於子:虚构的人名;后面“商君”,商国的国君,也是虚构的国君。豕(sh):猪。淖(no):烂泥。服田:驾牲口耕田。牧:统治、管理。2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子过矣(2)尔辈以此究物理(3)比至国 2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2)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
16、矣。27此文主要采用了“类比”和“讽刺”的手法来论治国之道,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3分)【参考答案】25(1)犯错误(动词)(2)事物的道理、规律(3)等到26(1)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统统者)啊?(得分点:句式要翻译成反问句,1分;“牧民者”要翻译成:治理百姓的人或统治者,1分,共2分。)(2)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措施),我自恨比他差得远呢。(得分点:道:道理、方法、措施,1分;远甚:差得远,1分,共2分。)27商於子用“以豕代耕”类比治国之道(1分),讽刺当今统治者不重视人才(1分),使商君受到启发,进而除旧弊,广纳人才,达到治国的目的(1分)。【参考译文】商於子
17、是商国的平民,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商君是商国的国君,微服私访乡村,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不高兴,没搭理他。商君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弄颠倒了吗?”商於子说:“您认为我弄颠倒了,我还认为您弄颠倒了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管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统统者)啊?”商君站立有一会儿,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回头对身
18、边的随从说:“你们这些人,要通过这事来推究事物的道理。一个耕田的人,能精通天下治国之道,而我们这些治理天下的人却很糊涂啊。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措施),我自恨比他差得远呢。”等到商君回到国都,就革除旧弊,施行新的政策,广泛招收天下有才之人来管理国家。几年之后,百姓富裕了,国家安定了,这原来是商於子的功劳啊。)(2017四川眉山)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戒勿战。平原君以书责信陵君,信陵君欲约客赴秦军,与赵俱死,谋之侯生,生乃屏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昔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19、。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符与公子。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 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兵,晋鄙合符,果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兵进,大破秦军。(选自冯梦龙智囊侯嬴)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陵君欲约客赴秦
20、军赴:奔赴B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辞:离开C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诚:如果D公子遂将晋鄙兵进将:率领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A夷门监者侯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B力能窃之当之郡,道经昌邑C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D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8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5分)译文:(2)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3分)译文:9侯嬴为信陵君进献了哪几条“奇计”?请简要概括。(2分)答:【参考答案】6B 7.C8.(8分)(1)(这样你就能)夺取晋郡的军权,向北
21、救援赵国,向西使秦军退却(击败秦军)。(5分,划线处、大意各1分)(2)现在您(公子)有急事,这正是我舍命报效的时候啊。(3分,划线处、大意各1分)9.(2分)让如姬帮助信陵君盗取兵符;让朱玄跟随信陵君助夺兵权。(每点1分)【参考译文】战国时魏国有个叫侯嬴的夷门守门人,已经七十多岁,常有奇谋异策。当时秦王进兵包围赵国,情况紧急,魏王派将军晋鄙率军救赵,但是害怕秦兵势大,于是又派人阻止晋鄙,要晋鄙屯兵边界,不忙出战。赵国平原君见救兵不来,就写信责备魏信陵君,信陵君邀集门人前去攻秦,表示决心与赵国共存亡,并把此事告诉侯生,与他共谋对策。侯生支开旁人,悄悄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放在魏王的寝宫里;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四川 各地区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22 答案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