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2017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籍:项籍,字羽。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力拔山兮气盖世 虞兮虞兮奈若何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9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11成语 从这段故事而来,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12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项王这个人物的评价。【参考答案】8盖:超过、胜过;若:你
3、;王:称王、为王;亡:使灭亡9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10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11四面楚歌 12项王是一个悲剧英雄,他武功盖世却兵败垓下;他重情重义却最终失去美人和军队;他极具自尊,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而不苟活。他自我夸耀武功,逞一己私智,不效法古人,错误判断形势,被围困垓下还用“时不利兮”天之亡我作为借口,至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用兵打仗的过错。【解析】【解答】【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一般来说,主谓之
4、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本段文字写的是项羽最后的失败,想到“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并不难。【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对文章中项王的表现分成几方面来解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5、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追),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
6、起头来看他。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在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2017江苏连云港)月食明顾炎武李鲈习西洋之学,述其言曰:“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见日,不得借光,以是以无光也。”
7、或曰:“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答曰:“于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中,前之却之,不见钱形矣,却贮水令满而钱见,则知所见者非钱也。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然乎?否乎?又如渔者见鱼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于鱼,乃能得鱼,其浮于水面者。鱼之影也。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8、体。与地,日为一线成为不得借光能以是以无光也这犹夫水然好像(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 (3)根据上文完成题目用自己的话解说月影形成的原因,并从甲乙两图选一幅辅助说明。我选甲图,解说东方海气升腾,把正处于月食状态的月亮的影子投映在空中请说说,李鲈用问答的方式讲述西洋之学中月食道理的好处。【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线为:成为 句意:不能借到太阳的光得:能 句意:所以没有光是:这句意:好像是水的
9、样子犹:好像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若:好像句意:船工撑船,篙一半在水里,看它像弯曲一样(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参考 “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 答案:(1)成为 能 这 好像(2)船工撑船,高一半在水里,看它像弯曲一样(3)选图甲东方海气升腾,把正处于月食状态的月亮的影子投映在
10、空中用问答的方式既可以增强趣味性,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又可以说明事理的思路更清晰【参考译文】李鲈学习西洋学问,他说:“月亮本来是没有光的,是借助太阳光才明亮的到十五日,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线,月亮照见地球照不见太阳,不能借到太阳的光,所以没有光”有人说:“不是这样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回答说:“你所见的不是月也,是月之的影子,月亮本来就不曾出地面用什么来验证呢?心在试着用一文钱放置在器皿中,前之却之,不见钱形矣,却贮满水而钱看见了,则知所见者不是钱是钱的影子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
11、升腾,好像是水的样子,其映而升之也是月影如果一定认为东方的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是这样吗?不是吗?又如打鱼的人看见鱼浮在水面,而投叉刺它,要稍微在鱼之下,才能得鱼,那浮于在水面的是鱼的影子船工撑船,高一半在水里,看它像弯曲一样这都是水中的影子啊即然这样,那么月亮收到地球的阻挡,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2017江苏南京)崇明老人记请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伯仲叔季,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
12、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
13、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鬻(yu):卖。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率(l):文中指频次。称觞(shng):举杯。率(shui):大致,一般。樗蒲(ch p):古代一种游戏。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遂 同 居 而 共 养 父 母焉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及四子长 ( )(2)方得侍奉颜色 ( )(3)则明日蚤餐季 ( )(4)老人每食毕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译文: 11. 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4分
14、)(1)第节中“率以为常”指 (2)第节中“率以为常”指 1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4分)答: 【参考答案】8.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解析】“遂”是发语词,发语词后面要停顿;“而”前面往往要停顿。9(1)等到的时候(2)才(3)第二天(4)完,完毕 【解析】这四个字的解释皆出自课本,要求熟记课本中重点字词解释。在此基础上再联系上下文活学活用。10.橱中的钱少了,那么他的儿子就偷偷地补上缺的钱串,不让老人知道。【解析】翻译句子要在把握句子大意的基础上,紧扣关键词的解释。比如“则”“潜”等,做到字字落实不扣分。11(1)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
15、2)四子让老人不缺钱花,老有所乐。 【解析】第(1)处概括可用第节的中心句“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扣住一个“养”字。第(2)处的概括扣住一个“乐”字。12(1)能自立(2)兄弟和睦(3)曲尽孝道(4)用心使老人快乐【解析】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可用文章原文直接作答,不能直接作答的就紧扣文本进行提炼概括。【参考译文】崇明县有一位姓吴的老人,已经九十九岁了,他的妻子也已九十七岁。老人生了四个儿子,年轻时家里穷,把这些儿子卖了后才能养活自己,于是四个儿子都成了富户家里的奴仆。等到四个儿子长大,都能独立了,各人就都自己赎身娶妻成家,于是一大家人又共同扶养父母亲了。兄弟几个有五阃门店,每个儿子一个
16、店铺,中间留出一间,作为一家人出入的地方。四子赡养父母,百般孝敬。开始准备每家过一个月,按顺序轮转,他的媳妇们说:“父母都老了,如果一个月一家的话,那么要过三个月后,我们才能侍奉老人,太久了。”准备每天去一家,再按顺序轮流,媳妇们又说:“父母年纪大了,如果一天去一家,要过三天才能侍奉老人,也还是太长了。”于是以一餐为标准,如果早餐在大儿子家,那么午餐在二儿子家,晚餐就在三儿子家,明天早餐就在四儿子家,这样轮流。如果碰上逢五或十,四个儿子就在中堂聚餐,父母朝南坐,东边是四个儿子和孙子们,西边是媳妇和孙媳妇们。都按辈分坐好,按照次序斟酒祝寿,大概都是这样的。在老人饮食地方的后面,放一个壁橱,壁橱里
17、每家各放一串五十文的钱。老人吃罢了饭,手反过去在壁橱里随便拿一串钱,就捌街上去游玩,买些水果糕饼吃。壁橱中的钱少了,儿子们就偷偷补上缺的钱串,不让老人知道。有时,老人到朋友家去下棋,或赌钱,四个儿子知道了,便派人悄悄拿了二三百文钱,放在老人所游玩的人家,并且告诉那人家,假装输给了老人,老人自己也不知道。老人胜后,常常很快乐地回来,这样也成了习惯了。大概有几十年没有变更过。(2017江苏南通)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沦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于其偏。迨淮海
18、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浮图,僧人。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迨,到,等到。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2分)【参考答案】11.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2) 在这荒茺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2分)12记述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2分)【参考译文】文瑛和尚,住在大云庵,流水环绕,是苏子美沧浪
19、亭的故址。他多次求我写沧浪亭记,说:“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于今请您记叙的,是我为什么要建这个亭子。”我说:“先前吴越立国的时候,广陵王镇守吴中,造了一座花园在内城的西南面,他的外戚孙承估,也造了一座花园在它的旁边。直到淮南一带地方都归了宋朝时,这些花园也还没有荒废掉。苏子美开始建筑的沧浪亭,到后来和尚居住了。这样沧浪亭就改成了大云庵。自有了大云庵以来又二百年了。文瑛寻访古代遗迹旧事,在这荒茺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这样又从大云庵改成沧浪亭。(2017江苏苏州)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
20、。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yu)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注】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龠(yu)古代容量单位。谑弄:开玩笑,嘲弄。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有乞书 者( ) 不择精粗( )书遍乃已( )虽谑弄皆有义味(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 ,然不可乞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B吴广以为然
21、,乃行卜陈涉世家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然 不 能 四 五 龠(yu)已 烂 醉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正色责之 ,或终不与一字。(2分)译文:(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2分)译文:11.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参考答案】8.(1)的人 选择 停止、止 即使【解析】这四个字的解释虽然来自课外的材料, 但根在课内。“者”,很常见,如“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择”,来自“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八则)。“已”来自“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江苏 各地区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4 答案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