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3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3篇(含答案与翻译).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雹神蒲松龄王公筠仓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公问之。曰:“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公愕然改容。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公问:“何处?”曰:“章丘。”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天师曰:“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乃顾而嘱曰:“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又嘱:“贵
2、客在坐,文去勿武。”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氲匝地。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公骇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曰:“适戒之,所以迟迟,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选自聊斋志异)【注释】王公筠苍:王孟震,字筠苍,山东淄川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刺:名帖。驺从: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在前后的骑卒。负弩:充当先导。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怀中出天师刺_ (2)公以接壤关切_(3)顾而嘱曰_ (4)文去勿武_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3、(2分)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2)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12.王筠仓这个人物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解。(3分)【参考答案】(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他从怀中取出张天师的拜帖。出:取出,拿出。句意:王老先生想到章丘和他所管辖的地方相邻,十分关心。以:因为。句意:才当面嘱咐雹神说。顾:看。句意:要慢慢离开,不要毛手毛脚。去:离开。(10)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
4、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他一听十分惊讶,知道张天师可以未卜先知,更把他看成是神,诚心诚意地拜会他。因为限断两处,故停顿为: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类,像。侍,侍候。句意: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迎接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重点词:此,这,玉,敬辞。敕,敕令。何,怎么。句意:这是
5、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文章主要讲述了父母官王筠苍爱民心切并感动天神的传说故事。从“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公哀不已”“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等语句,可以看出王筠仓爱民如子,关心老百姓疾苦。答案:(9)取出,拿出;因为;看;离开。(10)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11)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迎接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这是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12)从王筠苍爱民心切并感动天神的故事可以看出,
6、他爱民如子。【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参考译文】王老先生字筠苍,到今湖北地区做官到任后,他便想登上龙虎山拜会张天师。一天他来到湖边,刚登上船,就见有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他驶来,叫船上的人替他通报。王老先生立刻接见了这个人,只见这人外貌端庄,衣着整齐,他从怀中取出张天师的拜帖,说:“得知长官驾临,特先派我来迎接王老先生。”他一听十分惊讶,知道张天师可以未卜先知,更把他看成是神,诚心诚意地拜会他。张天师设酒宴款待,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
7、迎接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过了一会儿,他向张天师小声打听这个人。张天师对王老先生说:“此人是先生的同乡难道你不认识吗?”王老先生问这个人是谁,回答说此人就是世间传说的雹神李左车呀。王老先生一听惊讶得变了脸色,张天师接着说:“刚好他向我说要奉上帝旨意去布雨下雹,所以特来告辞。”王老先生问:“向何处下雹?”回答说:“章丘。”王老先生想到章丘和他所管辖的地方相邻,十分关心,便离开席位请求天师免去这场雹雨。张天师说:“这是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王老先生仍然哀求不止。张天师低下头来想了很久,才当面嘱咐雹神说:“把冰雹降在山谷,不要伤害庄稼这就可以了。”接着又嘱咐说
8、:“贵客坐在这里,要慢慢离开,不要毛手毛脚。”雹神听后退出殿堂。走到庭院里忽然见他脚下生烟烟雾环绕,这样过了一个多时辰后便飞升起来。开始时,升的和庭院中的大树一般高;继续飞升便和楼阁一般高;然后呼隆一声向北方飞腾而去,殿堂立刻受到剧烈震动,席上碗盏都被震歪碰倒。王老先生吓得说:“去时真如雷霆,张天师说因为刚才告诫了他,所以才慢慢飞升而去。不然的话呼地一声轰鸣,他就会立即消失。”王老先生告辞回到住所,记下拜访那天年月,派人去章丘打听。果然那天下了大雨冰雹,雹粒布满沟壑,田地里却只有几粒而已。(2020江苏连云港)闽有带鱼明谢肇肃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
9、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人之嗜好无常如此。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闽所作带鱼鲊,遇闽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选自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题另加)注不以登俎(z):意为上不了台面。啖(dn):吃。7.米豆念上文,对画直线句的停顿总拿不准,念了四遍,你告诉她( )是正确的。(2分)A.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B.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C.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D.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8.米豆
10、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帮助她理解。(3分)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9.小轩向你提了个问题:“闽人轻贱的带鱼,监司却念念不忘,这说明什么道理啊?”你谈了自己的思考。(3分)_【参考答案】7.(2分)A8.(3分)示例: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9.(3分)示例:人对事物的嗜好与其贵贱无关。【参考译文】闽地有一种带鱼,长约一丈多,没有鳞甲,味道很腥,是众多鱼类中的价格最便宜的,献给客人上不了台面,但是普通人家,用油煎着吃,也还是芳香扑鼻的。曾经有一个监司,因为公事过了中午才回家,饿得很,在道路边闻到很浓的香气
11、,问是什么东西,旁边的人回答说是带鱼。监司立刻让人前往百姓家取来已煎带鱼,送到家里来吃,大称味道好,并且恼怒以前为什么不给他买。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一个人对事物的好竟然像这样。吴江顾道行先生也喜欢所做的煎带鱼,通过探子前往去索要,但闽地的人轻视这种味道,常常没有人来回应他。(2020江苏南京)杨万里传(节选)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
12、南粤,率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金人日逼,疆场日扰,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保疆场者何道。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增屯聚粮,治舰扼险。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万里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开禧二年,闻韩侂胄撞开边衅,愤惋不食,手书八十四言,掷笔
13、落坐而逝。万里精于诗,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注释选自(宋史,有删改。阙:同“缺。端人:正直的人。韩侂(tu)胄:南宋大臣。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而 未 闻 防 金 人 者 何 策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2)率师往平之(3)孰为才(4)闻韩侘胄撞开边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12阅读全文,回答问题。(4分)(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人相后又把他推荐给朝廷。B杨万里应诏上书,劝谏皇帝“增屯聚粮
14、,治舰扼险”。C担任侍读,杨万里主动向太子推荐人才,因此“太子深敬之”。D末段中“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一句,暗含了对杨万里学识人品的肯定。(2)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本文却用较大篇幅引用了杨万里的奏章,这样写是否恰当?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13下面两句话用不同的句式向皇帝指出当前形势,语气和表达效果各有什么不同?(4分)甲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乙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宋史杨万里传)甲句:乙句:【参考答案】9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10(1)命名(2)军队(3)谁,哪一个(4)听说11杨万里三次去拜访(张浚)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12
15、(1)C (2)奏章也是体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形式,同样反映人物的思想;人物传记也要详略得当,这部分内容更好地表现了杨万里的正直和有政治远见。13甲句:采用判断句,加强了肯定语气,强调了形势危急,引起后主的重视。乙句:采用疑问句(设问句),语气委婉,引发君主的深人思考,起到劝谏的作用。【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并以“正心诚意”之学相勉励,杨万里终身信服其教导,并把自己读书的房子取名为“诚斋”。张浚入相,将杨万里荐于朝廷
16、。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高宗称他为“仁者之勇”,遂有重用他的意思。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五月,杨万里应皇帝诏命上书说:“臣听说在没有事的时候说有事,不影响其为忠臣;在有事的时候说没有事,其奸佞之心就严重了。陛下以为今日是何等时候呀?金人日益进逼,边界日受侵扰,却没有听到防御金人的是什么策略,保卫边界的是什么办法。希望陛下超然远视,昭然远悟。不要认为海路没有问题,不要认为大江可以依靠。要增加驻军,集聚粮食,治理战舰,扼守险要。暂时放置不急的事务,精心研究备敌的良策。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他日太子
17、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他说“: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王淮依次提拔使用他们。开禧二年,听说韩侂胄对金用兵,愤恨痛惜吃不下饭,亲手写了八十言,扔下笔坐下后就去世了。杨万里精于诗歌,著有易传流行于世。光宗曾为他写“诚斋”二字,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死后赐谥“文节”。 (2020江苏南通)藻晋祖台之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缘柱而下,放杖
18、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上为之息宫寝之役。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曰:“朕暗,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_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
19、,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注】善芥:美丽的水草。暗:愚昧,不聪明。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拄杖偻步偻:弯腰B.斩伐其居伐:攻打C.绛衣素带素:白色D.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 顾:回头9.因年代久远,文中“君可思以吴_贻之”的“_”处脱漏一字,根据上下文补出这个字。(1分)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5分)(1)春巢幽林,冬潜深河。(2)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11.老翁“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的用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含标点不超过20字。(2分)12.分别概
20、括文中汉武帝、藻、东方朔的形象特点。(3分)【参考答案】8.B(2分)9.宝(珍)(1分)10.(1)(藻)春天居住在幽深的树林里,冬天潜入河水深处。(2分)(2)汉武帝很欣赏这颗宝珠,用五十万钱赐给东方朔,拿走了那宝珠。(3分)11.委婉地请求汉武帝不要再建宫殿。(2分)12.汉武帝: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藻:勇敢智慧,知恩图报。东方朔:聪明机智,见多识广。(3分)【8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解释。A. 拄杖偻步:拄着一根拐杖,佝偻着身子前行。偻,弯腰,理解正确;B. 斩伐其居:砍伐到了他的居所。伐,砍伐,理解错误;C. 绛衣素带:穿着大红色的衣服,系着白色的腰带。素,白色,理解正确;D. 老翁
21、乃顾命取洞穴之宝:老翁于是回头让人去取他洞穴中的宝物来。顾,回头,理解正确;故本题选B。【9题解析】本题考查上下文理解。从“东方生知之耳”可知,因为东方朔对老翁的了解与理解,使得老翁保全了自己的居所,老翁要“贻之”来报答东方朔。从下文“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可知,他赠送东方朔的是一颗大珠,是宝物。因此,此处可填的字可以是“宝”,也可以是“珍”,还可以是“珠”字。【10题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1)注意把“巢(筑巢,名词活用作动词)”“潜(潜藏)”的意思解释正确。此外,幽林、深河前省略的“于(在)”的意思也要补上。(2)注意正确翻译以下词语:
22、甚,很。玩,把玩,欣赏。以,用。【11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东方朔的解读“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可知,老翁是在委婉地提示汉武帝要懂得满足,适可而止,不要再建造宫殿了。据此作答。【12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汉武帝建造宫殿,对老翁的行为不明所以,当听见东方朔的解释之后,“上为之息宫寝之役”,可知汉武帝是一个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虚心纳谏的皇帝。从文中“老臣冒死自陈”可知,藻很勇敢;从“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可知,他很懂得劝谏的艺术,很有智慧;从“献帝一紫螺壳
23、,状如牛脂”“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可知,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人。在汉武帝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东方朔曰:其名为“藻”不愿更造也。”和“东方生知之耳”可知,东方朔是一个反应灵敏、聪明机智、见多识广的人。【参考译文】汉武帝与亲近的臣子们在未央宫设宴取乐。突然听到有人告诉他说:“老臣冒死启奏”却看到在房梁上坐着一个老翁,身高有八九寸, 拄着一根拐杖,佝偻着身子前行,看起来甚是苍老。老翁沿着柱子滑下,放下拐杖,行稽首之礼,沉默着并不说话,就仰头看了一下殿宇,俯身指了一下汉武帝脚下,忽地不见了。东方朔说:“那老翁的名字应该叫藻,春天在茂密的森林里筑巢居住,冬天就潜居在深深的河底。最近建造宫殿,怕
24、是砍伐到了他的居所,所以来向陛下诉苦。他仰视殿宇,宫殿名叫未央,是告诉陛下您正侵犯他的居所不到一半。往下指了指陛下您的脚下,是足啊。希望陛下满足于现在这些宫殿,不要再造更多了吧!”汉武帝为此停止修建宫殿的劳役。过不多久,汉武帝亲自巡幸河都,听到水底传出阵阵奏乐之声,又有美丽的水草。不一会儿,之前在宫殿屋梁上看到的那位老翁连同年轻的几人,全都穿着大红色的衣服,系着白色的腰带,腰带上还有璎珞配饰,驾着水藻,踏水而出。汉武帝问道:“朕刚刚听到水下有人奏乐声,可正是你们?”老翁回答道:“老朽先前冒死启奏,幸得蒙受陛下天地之惠,即刻便下令停止砍伐,我的住所才得以保全,不胜欣喜,所以,这才私自在这里奏乐庆
25、祝。”献给汉武帝一枚紫螺壳,形状好像牛脂一样。汉武帝说:“朕愚昧啊,不知道你。”“东方先生知道我啊。”“你可以考虑用吴地的珍宝来赠送给他。”老翁于是回头让人去取他洞穴中的宝物来。一个人就接受命令下到了水底,只一会儿就回转来了,捧着一颗直径达一寸的大珠,明亮耀眼,世上少有。武帝很是欣赏这颗珠子,于是把五十万钱赐给东方朔,换取了那颗宝珠。(2020江苏苏州)容幼颖悟,稍长,喜读书。其俗素尚武,容亦善骑射,然弗之好也。中统初,以国师荐,入侍皇太子于东官,命专掌库藏。每退,即诣国子祭酒许衡,衡亦与进之。至元七年,世祖驻跸镇海,闻容知吏事,召至,命权中书省掾。事毕复前职,以忠直称。十五年,奉旨使江西,抚
26、慰新附之民。或劝其颇受馈遗,归赂权贵人,可立致荣宠。容曰: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使还,惟载书籍数车,献之皇太子。【注释】容:刘容。中统:年号名。退:这里指退朝。国子祭酒:官名。驻跸(bi):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掾(yu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节选自元史刘容传,有删改)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容亦善骑射_然弗之好也_奉旨使江西_ 惟载书籍数车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抚慰新附之民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B.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C. 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D.尝
27、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闻 容 知 吏 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_(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_11.刘容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你自己的话概括。(2分)_【参考答案】8.(6 分) (1)(4分) 擅长 不 出使 几(指多)(2)A (A中“之”与例句中的“之”均为“的”;B中“之”:代词,他;C中“之”:这件事;D中“之”:动词,到)9.(2分)闻/容/知吏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剥削人民来追求自己的利益,我心不安。(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28、。11.(2分)忠心耿直,宽爱百姓,公正廉明,不巴结权贵,有很强处理事务的能力。【参考译文】刘容自幼聪敏,稍大就喜读书。(当时)国家平常的风俗是崇尚武风,刘容也善骑射,可是这并不是他的爱好。中统初年,受国师推荐入东宫侍奉太子,专掌管府库。每次退朝,就去拜访国子祭酒许衡,许衡也与他一起进退。至元七年,世祖停留在镇海,因听说刘容熟习吏治,召他至镇海,命他暂为中书省官员。事毕仍复前职。其为人以忠心耿直著称。至元十五年,刘容奉旨到江西去抚慰新附之民。有人劝他受纳馈赠,回去好贿赂权贵,可立刻荣华富贵。刘容说:“剥削人民以自利,我心不安。”事毕回京,只带书籍数车献给皇太子。(2020江苏泰州)郭义官曰和者
29、,有田在会昌、瑞金之间。翁一日之田所,经山中,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他径行。虎辄随翁,驯扰不去。翁留妾守田舍,率一岁中数至。翁还城,虎送之江上,入山而去。比将至,虎复来。家人呼为“小豹”。每见虎来,其妾喜曰:“小豹来,主且至。速为具饭!”语未毕,翁已在门矣。至则随翁帖帖寝处,冬寒,卧翁足上以覆暖之。竟翁去,复入山。如是以为常。翁初以肉饲之,稍稍与米饭。故会昌人言郭义官饭虎。镇守官闻,欲见之。虎至庭咆哮,庭中人尽仆,翁亟将虎去。后数十年,虎暴死,翁亦寻卒。嘉靖癸丑,翁孙惠为昆山主簿,为予言此。又言岁大早,祷雨不应,众强翁书表焚之。有神凭童子怒曰:“今岁不应有雨,奈何令郭义官来?今则不得不雨。”顷
30、之,澍雨大降。然翁平日为人诚朴,无异术也。(选自归有光书郭义官事)8.下列句中的“之”与“翁一日之田所”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已而之细柳军B何陋之有C属予作文以记之D顷之,澍雨大降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郭义官留妾看守他在会昌、瑞金间的田产,他到那里去需要跋山涉水。B郭义官遇到的虎很有灵性;他回城,虎就回山;他来之前,虎已先到田舍。C郭义官的妾知道他喜欢这头虎,一看到虎来,她就吩咐家人为虎准备吃食。D郭义官应众人要求写表求雨,神灵虽怒却不得不违背天意,降下澍雨。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比将至 郭义官饭虎 庭中人尽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
31、他径行。 后数十年,虎暴死,翁亦寻卒。 【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之”字的用法。例句中的“之”是动词,到。A动词,到。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代词,这件事。D音节助词,不译。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出选择。ABD正确;C有误,郭义官的妾一看到虎来,知道郭义官要回来,就吩咐家人为郭义官准备吃食。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等郭翁要来时。比,等到;句意为:郭义官喂老虎。饭,喂养;句意为:院中的人吓得人都趴在地上
32、不敢动。仆,倒下。(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策,驱赶。径,小路。句意为:看见一只老虎挡道,就驱赶着马避开它,从其他小路走了。句中重点词:暴,突然。寻,不久。句意为:过了几十年,老虎突然死了,郭义官不久也死了。答案:(1)A(2)C(3)等到;喂养;倒下。(4)看见一只老虎挡道,就驱赶着马避开它,从其他小路走了。过了几十年,老虎突然死
33、了,郭义官不久也死了。【点评】“之”的用法。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等。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参考译文】郭义官名和,他有田地在会昌、瑞金之间。有天,郭翁到自己的田里去,经过山中,见到一只老虎挡在路上,他非常惊骇,于是驾马回避,从其他路绕行。但老虎一直跟着郭翁,训斥驱赶它也不离去。后来郭翁让自己的小妾留守农舍,一年中大概来个几回。郭翁每次回城,老虎会把他送到
34、江上,再回山里去。等郭翁要来时,老虎就会又出现。郭家的人都称呼老虎为“小豹”。每次见到老虎来,郭义官的小妾就说:“小豹来了,那主人就要到了,赶快为他准备饭食。”话还没说完,郭翁己经到门口了。老虎来的时候,就服贴地跟着郭翁坐卧。冬天冷时,老虎就躺在郭翁脚上,为他取暖。等郭翁离开了,它就又回山了。像这样,习以为常。郭翁一开始拿肉喂它,后来渐渐给它米饭吃,所以会昌人都说:“郭义官喂老虎。”镇守当地的官员听说了,想要看看,就跟着郭翁到了田舍。老虎见到外人就咆哮,院中的人吓得人都趴在地上不敢动。郭义官急忙把老虎带走。几十年后,老虎突然死了,郭翁不久也去世了。嘉靖癸丑年,郭翁的孙子郭惠正做昆山主簿,给我讲
35、了这些事。他又说:当年大旱,祷雨不见效,大家就强要郭翁写表文,烧化了祈雨。就有个神灵附身到小孩子身上,生气地说:“今年本不应该下雨的,没办法你们把郭义官叫来了,现在不得不下雨了。”不一会,大雨滂沱。但郭翁平日为人诚朴,也不会异术。(2020江苏无锡)庞安常传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节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辩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尝诣舒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
36、,数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傍舍,邀安时往视之。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时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年五十八而疾作,门人请自视脉,笑曰:“吾察之审矣,且出入息亦脉也,今胃气已绝,死矣。”逐屏却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 (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屈:使屈服。舒:舒州,今安徽潜山市。肠:据文意,此处指脐带。虎口:大拇指和食指相连部位。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7、4分)(1)过日辄记(2)活人无数(3)以汤温其腰腹(4)而不知所以然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三处)(3分)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9、下列有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中的“传”,是指“传记”,是用来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B。古人根据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为“字”,古人一般都有“名”有“字。C。“时年犹未冠”中的“冠”指弱冠,特指男子25岁时束发加冠的成人礼。D。古代“金”常常指钱,“帛”是丝织品总称,古人常用“金帛”来指代财物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11、文中的庞安常是
38、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7、(1)就(2)救活(3)热水(4)这样8、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9C10、取来孩子观察,右手虎口上针刺的痕迹还在,他的医术就是这样神妙。11。庞安常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庞安常医术精湛,面对桐城孕妇“数日而子不下”的疑难杂症,他沉着冷静,仔细观察,找出了孕妇难产的根结所在,巧施针术,使孕妇顺利产子。庞安常不仅医术精湛,救活无数病人,而且医德高尚,一切从患者角度考虑,不以私利为重。晚年他对自己的病情了然于心,乐观豁达地面对死亡的到来,最后平静地告别了人世。【参考译文】庞安时,字安常,是蕲州蕲水人。很小
39、的时候就能读书,过目就能记住。父亲是位世医,教他学脉诀,安时学后认为:“这不能够成为冶病的依据,”只拿黄帝和扁鹊的脉书研究,不久,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与他辩论驳诘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庞安时为人治病,大都十有八九痊愈,登门求医的病人,庞安时替他们腾出房间使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药物,一定要等病人痊愈然后才让他们回家,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不再为他们治疗。治好了无数的病人,患者持金帛来感谢,他并不都收下。一次,庞安时去舒州的桐城,有位民家妇女恰好生产,已经过了七天但是胎儿还没有生下来,有了许多办法都无效。庞安时的学生
40、李百全家恰好是他家邻居,于是邀请庞安时前往治疗。刚刚看见产妇,就连声说不会死的,并告诉产妇家人用热水温敷产妇的腰腹部,并亲自为产妇上下按摩,产妇感到胃肠部一阵微痛,呻吟间,一个男孩子就出生了。她的家人既惊又喜,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庞安时说:“婴儿已出胎胞,而一手误抓着母肠不能脱出来,故不是符药所能治疗的,我隔腹抚摸胎儿手所在有位置,然后针刺的他虚口,胎儿既然感觉疼痛就会立即缩手,所以马上就生了下来,并没有别的方法。”取来孩子观察,右手虎口针眼痕迹仍在。他医术的高妙就是这样。他五十八岁时疾病发作,他的学生请求他给自己诊脉,他笑着说:“我已仔细地研究了,而且呼吸出入也是脉象,现在我的胃气已绝,该死了
41、。”于是他不再服用药饵。过了几天,坐着与客人谈话时去世了。(2020江苏宿迁)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
42、言合从。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选自史记平原常虞卿列传)注:赞:介绍。蛋:通“早”。录录:通“碌碌”。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得十九人僧从 所识旁乏者得我与B.左右未有所称诵 不以千里称也C.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 陈康肃公善射D.遂以毛遂为上客 不足为外人道也7.
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6分)(1)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2)毛遂入,按剑追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纵之约。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毛遂自荐,本来指毛遂主动自我推荐承担出使楚国的重任,后来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指荐。B.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C.“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在文中属于侧面描写,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却都没有说出来,为下文突出毛遂的才华出众作铺垫。D.毛遂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赞美。【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断句。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故停顿应为: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得:挑选/“得”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B称:称赞/称呼;C善:擅长/擅长;D为:作为/给;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