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使令公就试。公-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释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闲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柱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谋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
2、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选自沈括梦溪笔淡)注燕:通“宴”, 四中:内廷中,体;体苑.规矩,12.下列与“上极爱其不隐”句中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欲穷其林 B.其一犬坐于前 C.俟其欣悦 D.其如土石何?13.下列与“上面谕除授之意”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3分)A.固以怪之矣 B,主人日再食 C,富贵不能淫 D,军霸上14.翻译下面句子。(3分)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15.皇帝授予晏殊东宫官的理由是什么? (3 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3、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上极爱其不隐”意思是“皇帝非常喜欢他的坦诚”,其,他的。A句意为:想走到林子的尽头。其:这。B句意为: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其:其中。C句意为:等到他高兴起来时。其:他。D句意为: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其:加强反问语气。故选:C。(2)本题考查词类活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上面谕除授之意”意思是“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面:名词做状语,当面。A句意为:本来就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B句意为: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日:名词做状语,每天。C句意为: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乱。
4、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D句意为:在霸上驻军。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故选:B。(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是时:这个时候。贫甚,非常贫穷。句意为:晏殊当时非常贫寒,不能出门游玩宴饮,便独自呆在家里,与兄弟们讲习诗书。(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梳理语段内容,抓住相关语句来概括即可。根据“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等语句可知,皇帝授予晏殊东宫官是因为他为人“谨厚”“诚实”。答案:(1)C(2)B(3)晏殊当时非常贫寒,不能出门游玩宴饮,便独自呆在家里,与兄弟
5、们讲习诗书。(4)因为晏殊为人谨厚、诚实。【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6换。即
6、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参考译文】晏殊还是少年时,张知白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殿试,就命晏殊做试卷。晏殊一见到试题,就说:“我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赋,草稿还在,请求另外命题。”皇帝非常喜欢他的坦诚。在史馆任职时,当时天下太平,皇上容许百官臣僚挑选游览胜地进行宴饮,当时在馆阁供职的士大夫们纷纷饮宴欢会,以至于市楼酒馆都大设帷帐,提供宴饮游乐的地方。晏殊当时非常贫寒,不能出门游玩宴饮,便独自呆在家里,与兄弟们讲习诗书。一天朝廷挑选东宫官员,忽然从宫中传出皇上授官给晏殊的御批。执政大臣都不知其原因,第二天进见回禀时,皇上告诉他们说:“
7、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没有不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的,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一起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适合做东宫官。”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回答质朴无华,他说:“臣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罢了。”皇上因此更欣赏他的诚实,懂得侍奉君王的大体,对其依赖日渐加深。仁宗继位后,终于得到了重用。(2020山东德州)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以买纸。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异之,或问其故。友
8、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素与苏子瞻相善。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遨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友正未尝仕。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注:鬻(y),卖。端,长度单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积三十年不辍 辍:收拾B众人异
9、之 异:认为奇怪C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 假:借D凡有欲染皂者 皂:黑色1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赁小屋于水柜街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D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B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为了
10、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C子应邀到友正家吃饭,看到长案上放置着笔墨纸等,而饭菜放在旁边,大笑起来。D友正、子瞻二人每饮一巡酒,就展开纸张,进行书法创作,酒喝完了,纸也用完了。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参考答案】11、A 12、D 13、A 14、B15他的品性正直,担心被名声拖累,很少与他人交往,因此知道他的书法作品的人很少。【解析】【11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积三十年不辍:坚持三十年不停止。辍:停止。故A错误,选A。【12题解析】本题考
11、查文言虚词。于,在。A对于;B比;C对,向;D在;故选D。【13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把握文章翻译,根据分句意思断句。有以纸馈之者(有人把纸赠给他)/不问多寡(不问多少)/入手即书(拿到手就写),故选A。【14题解析】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可知,友正要的绢是白色的绢,是染工打算染成黑色的绢,友正在染工打算染成黑色的白绢上练习书法,故B错误,选B。【15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其,代词,他。性,性格。直,正直。恐,恐怕,担心。为,被。故,所以。【参考译文】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常常待在一个小阁楼上,闭门不做其他
12、的事,坚持三十年不停止。有一个别墅,价值三百万,全卖了来买纸。他的书法笔迹高简,有晋宋人的风格味道。原来的房子在甜水巷,一天忽然舍弃离开,租小房子在水柜街,和染工成为邻居。众人对此非常惊异,有人问他原因。友正回答说:“我想要借白色的绢学习书法罢了。”和染工约定:凡事有想要染黑色的,先借给他,布帛二丈酬谢二百金。像这样每天写好几个二丈,笔没有停过。有人把纸赠给他,不问多少,到手就写,到写完才停止。向来和苏子瞻交好。元祐末年,苏子瞻从扬州被召还,友正就准备饭菜邀请他。已经到了,就相对着摆设了长桌子,上面分别放上好笔、好墨、纸三百列,却把佳肴放在边上。苏子瞻看到,大笑。就坐,二人每喝过一轮酒,就展开
13、纸挥舞着笔。一两个小僮磨墨,几乎不能供应。喝酒结束,纸也写完了,都自己认为平日的书法比不上。友正不曾出仕做官。他的性子刚直,担心被名声所连累,很少和人交往,所以知道他书法成就的人少。(2020山东青岛)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武帝女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之。公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系狱。廷尉以公主子上请,左右人人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因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诛之。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东方朔前赞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
14、仇雠,诛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天下幸甚!”上初怒朔,既而是之,以朔为中郎。 (选自资治通鉴卷四,有删改)【注】 隆虑公主:汉武帝的妹妹。 尚:专指娶公主为妻。 豫:事先。 弟,妹妹,指隆虑公主。雠:chu,仇敌。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18(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死,以属我 属: 又下负万民 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上初怒朔,既而是之,以朔为中郎。19请简要概括文中汉武帝的形象特点。(4分)【参考答案】18(1)属:通“嘱”,托付(嘱托)。 负:辜负(对不起,对不住)。(2分。每个1分。意思答对
15、即可)(2)汉武帝起初对东方朔非常恼火,不久又认为他是正确的,让他担任中郎一职。(2分。是:认为正确。以为:让担任。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关键词语解释恰当即可)19(1)执法严明(严格执法、执法不徇私情)。(2)重亲情(重感情)。(3)善于用人(知人善任)。(4分。第一个要点2分,第二、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了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危时,进献黄金千斤、钱千万,请求预先为儿子昭平君赎一次死罪,汉武帝答应了她的请求。隆虑公主去世后,昭平君日益骄纵,竟在喝醉酒之后将公主的保姆杀死,被逮捕入狱。廷尉因昭平君是公主之子而请示武帝,汉武帝身边的人都为昭平
16、君说话:“先前隆虑公主又曾出钱预先赎罪,陛下应允了她。”汉武帝说:“我妹妹年纪很大了才生下一个儿子,临终前又将他托付给我。”当时泪流满面,叹息了很久,说:“法令是先帝创立的,若是因妹妹的缘故破坏先帝之法,我还有何脸面进高祖皇帝的祭庙!同时也对不住万民。”于是批准了廷尉的请求,将昭平君处死,但仍然悲痛难忍,周围的人也一起跟着伤感不已。待诏官东方朔上前祝贺汉武帝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奖赏不回避仇人,惩罚不区分骨肉。尚书上说:不偏向,不结党、君王的大道坦荡平直。这两项原则,古代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非常重视,而夏禹、商汤、周文王三王都难以做到,如今陛下却做到了,这是天下的幸运!我东
17、方朔捧杯,冒死连拜两拜为陛下祝贺!”开始,汉武帝对东方朔非常恼火,接着又觉得他是对的、将东方朔任为中郎。(2020山东日照)萧惠,字伯仁,小字脱古思。从伯父排押征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独阻卜酋长直刺后期,立斩以徇。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时直刺之子聚兵来袭,会西阻卜叛,袭三克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将兵三千来救,遇敌于可敦城西南。谐理、阿不吕战殁,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攻我营。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敝,未可用,弗听。鸟八请以夜斫营,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
18、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帝从惠言,乃遣使索宋十城,会诸军于燕。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岁币请和。惠以首事功,进王韩。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为北枢密使。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二十三(有删节)注释:小字:乳名。期:到达。徇:示众。殁:死。斫营:偷袭敌营;劫营。索:索取。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3分)宋 人 西 征 有 年 师 老 民 疲 陛 下 亲 率 六 军 临 之 其 胜 必 矣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从伯父
19、排押征高丽。从: (2)以军律整肃闻。闻: (3)会西阻卜叛。会: (4)至奴古达北岭。至: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高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_(2)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_23.选文表现了萧惠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条概括。(4分)_【参考答案】(20)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故停顿为: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
20、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丽。从:跟从(跟随)。句意:以军纪严整闻名。闻:闻名(出名)。句意:适逢西阻卜反叛。会:适逢,恰巧遇到。句意:到达奴古达北岭。至:到(到达)。(2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以,凭借。破,攻克。之,代词,它,指高丽。句意:高丽依靠险要地势来抵抗,萧惠全力攻打,攻克了它。重点词:一,统一。谋,谋
21、划。句意:当时皇上想要统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召集群臣商议。(2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从“高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可以看出,萧惠英勇善战。从“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独阻卜酋长直刺后期,立斩以徇”可以看出,萧惠治军严格。从“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敝,未可用,弗听。乌八请以夜斫营,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可以看出,他决断果敢,有谋略。从“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帝从惠言”等语句可以看出,他有洞察力,善于提建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山东 各地区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7 答案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