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几十篇整理过的智能小车毕业论文(包括循迹避障智能小车论文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集合几十篇整理过的智能小车毕业论文(包括循迹避障智能小车论文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几十篇整理过的智能小车毕业论文(包括循迹避障智能小车论文等).doc(3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目录摘要摘要22ABSTRACT2ABSTRACT2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331.11.1 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 331.21.2 智能小车的现状智能小车的现状 33第二章第二章 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设计与论证 442.12.1 主控系统主控系统442.22.2 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442.32.3 循迹模块循迹模块662.42.4 避障模块避障模块772.52.5 机械系统机械系统772.62.6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88第三章第三章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 883.13.1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883.23.2 驱动电路驱动电路993.33.3 信号检测模块信号检测模块101
2、03.43.4 主控电路主控电路1111第四章第四章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12124.14.1 主程序模块主程序模块12124.24.2 电机驱动程序电机驱动程序12124.34.3 循迹模块循迹模块13134.44.4 避障模块避障模块1515第五章第五章 制作安装与调试制作安装与调试 1818结束语结束语1818致谢致谢191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919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肖维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06 级 9 班 指导教师:刘汉奎摘要:利用红外对管检测黑线与障碍物,并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控制电动小汽车的速度及转向,从而实现自动循迹避障的功能。其中
3、小车驱动由L298N驱动电路完成,速度由单片机输出的PWM波控制。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 L298N;红外对管 Intelligent tracking and obstacle-avoid carXiao Wei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Grade 2006 Class 9 ,Instructor:Liu HankuiAbstract:Based infrared detection of black lines and the road obstacles, and use a STC89C52 MCU a
4、s the controlling core for the speed and direction, A electronic drived, which can automatic track and avoid the obstacle,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In which, the car is drived by the L298N circuit, its speed is controlled by the output PWM signal from the STC89C52.Keywords: Smart Car; STC89C52 M
5、CU; L298N;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1.1 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 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制造能替代人劳动的机器一直是人类的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感觉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视觉传感器成为自动行走和驾驶的重要部件。视觉的典型应用领域为自主式智能导航系统,对于视觉的各种技术而言图像处理技术已相当发达,而基于图像的理解技术还很落后,机器
6、视觉需要通过大量的运算也只能识别一些结构化环境简单的目标。视觉传感器的核心器件是摄像管或 CCD,目前的 CCD 已能做到自动聚焦。但 CCD 传感器的价格、体积和使用方式上并不占优势,因此在不要求清晰图像只需要粗略感觉的系统中考虑使用接近觉传感器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机器人要实现自动导引功能和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感知导引线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避障控制系统是基于自动导引小车(AVGauto-guide vehicle)系统,基于它的智能小车实现自动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避开障碍,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使用传感器感知路线和障碍并作出判断和相应的执行动作。该智能小车可以作为机器人
7、的典型代表。它可以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检测部分、执行部分、CPU。机器人要实现自动避障功能,还可以扩展循迹等功能,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可以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并检测到障碍物自动躲避。基于上述要求,传感检测部分考虑到小车一般不需要感知清晰的图像,只要求粗略感知即可,所以可以舍弃昂贵的CCD传感器而考虑使用价廉物美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来充当。智能小车的执行部分,是由直流电机来充当的,主要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单片机驱动直流电机一般有两种方案:第一,勿需占用单片机资源,直接选择有PWM功能的单片机,这样可以实现精确调速;第二,可以由软件模拟PWM输出调制,需要占用单片机资
8、源,难以精确调速,但单片机型号的选择余地较大。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文选择第二种方案。CPU使用STC89C52单片机,配合软件编程实现。1.21.2智能小车的现状智能小车的现状现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其基本可实现循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这几节的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小车又在向声控系统发展。比较出名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更是走在前列。我此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循迹避障这两个功能。第二章第二章 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设计与论证根据要求,确定如下方案:在现有玩具电动车的基础上,加装光电检测器,实现对电动车的速度、位置、运行状况的实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进行
9、处理,然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车的智能控制。这种方案能实现对电动车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控制,控制灵活、可靠,精度高,可满足对系统的各项要求。2.12.1 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根据设计要求,我认为此设计属于多输入量的复杂程序控制问题。据此,拟定了以下两种方案并进行了综合的比较论证,具体如下:方案一:方案一:选用一片 CPLD(如 EPM7128LC84-15)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实现控制与处理的功能。CPLD 具有速度快、编程容易、资源丰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可利用 VHDL 语言进行编写开发。但 CPLD 在控制上较单片机有较大的劣势。同时,CPLD 的处理速度非常快,而小车的行进
10、速度不可能太高,那么对系统处理信息的要求也就不会太高,在这一点上,MCU 就已经可以胜任了。若采用该方案,必将在控制上遇到许许多多不必要增加的难题。为此,我们不采用该种方案,进而提出了第二种设想。方案二:方案二:采用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用其控制行进中的小车,以实现其既定的性能指标。充分分析我们的系统,其关键在于实现小车的自动控制,而在这一点上,单片机就显现出来它的优势控制简单、方便、快捷。这样一来,单片机就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丰富、有较为强大的控制功能及可位寻址操作功能、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这种方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针对本设计特点多开关量输入的复杂程序控制系统,需要擅长处理多开关量的
11、标准单片机,而不能用精简 I/O 口和程序存储器的小体积单片机,D/A、A/D 功能也不必选用。根据这些分析,我选定了 P89C51RA 单片机作为本设计的主控装置,51 单片机具有功能强大的位操作指令,I/O 口均可按位寻址,程序空间多达 8K,对于本设计也绰绰有余,更可贵的是 51 单片机价格非常低廉。在综合考虑了传感器、两部电机的驱动等诸多因素后,我们决定采用一片单片机,充分利用 STC89C52 单片机的资源。2.22.2 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方案一:方案一: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整.此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
12、,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方案二:方案二: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节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分压的目的。但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一般的电动机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回降低效率,而且实现很困难。方案三:方案三:采用功率三极管作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控制直流电机。线性型驱动的电路结构和原理简单,加速能力强,采用由达林顿管组成的 H 型桥式电路(如图 2.1)。用单片机控制达林顿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下,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 型桥式电路保证了简单的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管的
13、开关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强,是一种广泛采用的 PWM 调速技术。现市面上有很多此种芯片,我选用了 L298N(如图 2.2)。这种调速方式有调速特性优良、调整平滑、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负载冲击,还可以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等优点。因此决定采用使用功率三极管作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控制直流电机。图 2.1 H 桥式电路图 2.2 L298N2.32.3 循迹模块循迹模块方案一:方案一:采用简易光电传感器结合外围电路探测,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且误测几率较大、易受光线环境和路面介质影响。在使用过程极易出现问题,而且容易因为 该部件造成整个系统的不
14、稳定。故最终未采用该方案。方案二:方案二:采用两只红外对管(如图 2.3),分别置于小车车身前轨道的两侧,根据两只光电开关接受到白线与黑线的情况来控制小车转向来调整车向,测试表明,只要合理安装好两只光电开关的位置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循迹的功能。(参考文献3)方案三:方案三:采用三只红外对管,一只置于轨道中间,两只置于轨道外侧,当小车脱离轨道时,即当置于中间的一只光电开关脱离轨道时,等待外面任一只检测到黑线后,做出相应的转向调整,直到中间的光电开关重新检测到黑线(即回到轨道)再恢复正向行驶。现场实测表明,小车在寻迹过程中有一定的左右摇摆不定,虽然可以正确的循迹但其成本与稳定性都次与第二种方案。通过比
15、较,我选取第二种方案来实现循迹。图 2.3 红外对管2.42.4 避障模块避障模块方案一:方案一:采用一只红外对管置于小车中央。其安装简易,也可以检测到障碍物的存在,但难以确定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是否会与障碍物相撞,也不易让小车做出精确的转向反应。方案二方案二:采用二只红外对管分别置于小车的前端两侧,方向与小车前进方向平行,对小车与障碍物相对距离和方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别和及时反应。但此方案过于依赖硬件、成本较高、缺乏创造性,而且置于小车左方的红外对管用到的几率很小,所以最终未采用。方案三:方案三:采用一只红外对管置于小车右侧。通过测试此种方案就能很好的实现小车避开障碍物,且充分的利用资源而不浪费
16、。(参考文献3)通过比较我采用方案三。2.52.5 机械系统机械系统本题目要求小车的机械系统稳定、灵活、简单,而三轮运动系统具备以上特点。驱动部分:由于玩具汽车的直流电机功率较小,而小车上装有电池、电机、电子器件等,使得电机负担较重。为使小车能够顺利启动,且运动平稳,在直流电机和轮车轴之间加装了三级减速齿轮。电池的安装:将电池放置在车体的电机前后位置,降低车体重心,提高稳定性,同时可增加驱动轮的抓地力,减小轮子空转所引起的误差。简单,而三轮运动系统具备以上特点。2.62.6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方案一:方案一:采用实验室有线电源通过稳压芯片供电,其优点是可稳定的提供 5V 电压,但占用资源过大。方
17、案二:方案二:采用 4 支 1.5V 电池单电源供电,但 6V 的电压太小不能同时给单片机与与电机供电。方案三:采用 8 支 1.5V 电池双电源分别给单片机与电机供电可解决方案二的问题且能让小车完成其功能。所以,我选择了方案三来实现供电。第三章第三章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3.13.1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智能小车采用前轮驱动,前轮左右两边各用一个电机驱动,调制前面两个轮子的转速起停从而达到控制转向的目的,后轮是万象轮,起支撑的作用。将循迹光电对管分别装在车体下的左右。当车身下左边的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主控芯片控制左轮电机停止,车向左修正,当车身下右边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主控芯片控制右轮电机停止,车向
18、右修正。避障的原理和循线一样,在车身右边装一个光电对管,当其检测到障碍物时,主控芯片给出信号报警并控制车子倒退,转向,从而避开障碍物。3.1.13.1.1 主板设计框图如图主板设计框图如图 3.13.1,所需原件清单如表,所需原件清单如表 3.13.1。图 3.1 主板设计框图表 3.1 元件清单元件数量元件数量元件数量直流电机2 只电阻若干集成电路芯片若干单片机1 块二极管若干电容若干红外对管3 只蜂鸣器1 只电位器若干12M 晶振1 只杜邦线若干玩具小车1 个排针若干3.23.2 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参考文献4)电机驱动一般采用 H 桥式驱动电路,L298N 内部集成了 H 桥式驱动电路,从
19、而可以采用 L298N 电路来驱动电机。通过单片机给予 L298N 电路 PWM 信号来控制小车的速度,起停。其引脚图如 3.2,驱动原理图如图 3.3。Stc89c52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报警电路电机驱动避障红外对管图 3.2 L298N 引脚图 图 3.3 电机驱动电路3.33.3 信号检测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小车循迹原理是小车在画有黑线的白纸 “路面”上行驶,由于黑线和白纸对光线的反射系数不同,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弱来判断“道路”黑线。笔者在该模块中利用了简单、应用也比较普遍的检测方法红外探测法。红外探测法,即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理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性质的特点。在小车行驶过程中不断地向地
20、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地面时发生漫发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则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信号,再通过 LM324 作比较器来采集高低电平,从而实现信号的检测。避障亦是此原理。电路图如图 3.4。市面上有很多红外传感器,在这里我选用 TCRT5000 型光电对管。图 3.4 循迹原理图3.43.4 主控电路主控电路本模块主要是对采集信号进行分析,同时给出 PWM 波控制电机速度,起停。以及再检测到障碍报警等作用。其电路图如图 5。图 3.5 主控电路第四章第四章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4.14.1主程序框图主程序框图:图 4.1 主程序框图4.24.2 电机
21、驱动程序电机驱动程序void goahead()s1=1;s2=0;s3=1;s4=0;void goback()s1=0;s2=1;s3=0;s4=1;void turnleft()s3=1;s4=0;启动循迹是否检测到停止线停止是否检测到障碍NY避障YNvoid turnright()s1=1;s2=0;void stop()en1=0;en2=0;4.34.3 循迹模块循迹模块循迹框图循迹框图:图 4.2 循迹框图循迹程序:循迹程序:void xunji()if(left_red=1)&(right_red=1)en1=1;开始前进扫描 I/O 口,是否检测到黑线Y左边 右边左转右转Ne
22、n2=1;goahead();delay(150);en1=0;en2=0;delay(50);else if(left_red=0)&(right_red=1)en1=0;en2=1; P0_0=!P0_0;turnleft();delay(150);en1=1;en2=0;delay(50);else if(left_red=1)&(right_red=0)en1=1;en2=0;P0_1=!P0_1;turnright();delay(150);en1=0;en2=1;delay(50);elsestop();4.44.4 避障模块避障模块避障框图避障框图:图 4.3 避障框图避障程序:
23、避障程序:void bizhang()en1=1;en2=1;goback();mid_red=0;baojing();goback();for(i=0;i8;i+)开始后退一点,报警后退左转前进右转Y左转是否检测到障碍前进Nen1=1;en2=1;delay(150);en1=0;en2=0;delay(50);stop();delay(10);turnleft();for(i=0;i11;i+)en1=0;en2=1;delay(130); en2=0;delay(50);stop();delay(10);goahead();for(i=0;i22;i+)en1=1;en2=1;delay
24、(130);en1=0;en2=0; delay(50);stop();delay(10);turnright();for(i=0;i18;i+)en1=1;en2=0;delay(130);en1=0;delay(50);xun: if(left_red=1)&(right_red=0)loop: turnleft();en1=0;en2=1;delay(30);turnright();en1=1;delay(50);en1=0;delay(50);en2=0;delay(50);if(left_red=1)&(right_red=1);else goto loop;elseen1=1;en
25、2=1;goahead();delay(80);en1=0;en2=0;delay(50);goto xun;第五章第五章 制作安装与调试制作安装与调试5.15.1 PCBPCB 的设计制作与安装的设计制作与安装采用 DXP2004 绘制原理图与 PCB 板,布线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焊盘的大小与铜线的宽度。我选取的焊盘内径为 0.8mm,外径 2mm;铜线宽 1mm。从做板的情况来看基本达到制作得要求。采用螺丝将循迹板安装在车头,主板与电机驱动安装在车尾。5 52 2 小车调试小车调试通过改变循迹板滑动变阻器器的大小来调试红外对管的灵敏度,通过改变延时程序来改变速度的大小。下表为小车运行的情况: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合 几十 整理 智能 小车 毕业论文 包括 循迹避障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