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垃圾中转站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乡垃圾中转站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垃圾中转站环境影响报告表.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版 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市区#乡垃圾中转站建设单位#市#区乡人民政府编制日期: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
2、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市#区#乡垃圾中转站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XXX联系人 通讯地址#市#区#乡福三北路1号联系电话XXXX传真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永发改【2015】102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7820 环境卫生管理占地面积(m2)总占地面积3331.8 m2总建筑面积627.93m2绿化面积(m2)
3、总投资(万元)5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1.1项目由来随着#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的产量也将日益增长,产生与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市#区#乡人民政府(见附件1)拟投资550万元在#区#乡下山村建设#市#区#乡垃圾中转站,日转运生活垃圾100t,生活垃圾经转运站收集压缩后,统一运往#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该项目已取得#区发改局的批复(见附件2)。本项目的建设,能完善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是解决垃圾产生与消纳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垃圾转运站的服务区域为集镇及周边村庄,转运能力
4、约为100t/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属“U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48. 生活垃圾转运站”,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办理环保审批。#市#区#乡人民政府于2017年1月委托泰安市禹通水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见附件4)。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在对项目开展环境现状调查、经资料收集等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部门审批。1.2建设项目基本概况1.2.1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市#区#乡垃圾
5、中转站(2)建设单位:#市#区#乡人民政府(3)建设地点:#区#乡下山村,东经1165259.72,北纬244057.52。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见附图2(4)性 质:新建(5)建设规模:转运生活垃圾100t/d(7)总 投 资:550万元人民币(6)职工人数:3人(7)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为3331.8m2,总建筑面积627.93m2。(8)工作制度:实行白班制生产,每天一班,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日约365天。1.2.2主要建设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1座,日转运生活垃圾100t。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如下表1-1,转运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
6、,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表1-1 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备注规划用地面积m23331.8总建筑面积m2627.93总计容建筑面积m21153.74建筑物占地面积m2627.93容积率0.35建筑系数%18.85绿地率%30小客车停车位个9大客车停车位个3表1-2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编号名称层数结构形式建筑面积(m2)1垃圾压缩转运车间1框架结构525.812公共卫生间1框架结构102.121.2.3主要设备表1-3 100t/d水平压缩垃圾中转站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1垃圾压缩机12除臭设备(生物自动除臭喷雾机)13垃圾转运车11.2.3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主要从事垃圾转运
7、服务,属于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环境卫生管理,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项目属于该目录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第20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可见,项目投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1.2.4选址合理性分析(1)土地利用规划符合性分析#市#区#乡垃圾中转站位于#区#乡下山村。根据项目选址意见书(见附件3),项目选址已取得规划部门同意。根据红线图,本项目周边交通便捷,收集运距均衡合理,便于垃圾收集和转运。由此可见,项目选址符合#区总
8、体规划要求。(2)与周边环境相容性分析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GJJ47-2016)规定生活转运站的设计日转运垃圾能力,可按其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型三大类,或、五小类。新建的不同规模转运站的用地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1-4 转运站主要用地指标类型设计转运量(t/d)用地面积(m2)与相邻建筑间(m)大型I类1000,300015000,3000030类450,100010000,1500020中型类150,4504000,1000015小型类50,1501000,400010V类50500,10008注:1表内用地不含区域性专用停车场、专用加油站和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环保教育展示等其他功
9、能用地。 2与相邻建筑间隔指转运站主体设施外墙与相邻建筑物外墙的直线距离;附建式可不作此要求。3对于临近江河、湖泊、海洋和大型水面的生活垃圾转运码头,其陆上转运站用地指标可适当上浮。4乡镇建设的小型(、)转运站,用地面积可上浮1020。5规模超过3000t的超大型转运站,其超出规模部分用地面积按 6m2t10m2/t计。本项目日转运生活垃圾100t,属于小型类,类垃圾转运站,本项目与最近的下山村直线距离约250m,距离10米。因此,项目用地基本能符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16)中的相关要求。1.2.5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的清洁生产最主要是从加强管理入手,使能源、原料的消耗
10、量最小化,做到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的清洁生产效果。具体如下:(1)原辅材料、产品分析项目为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进站原料与出站产品均为生活垃圾,为普通固体废物,通过运往#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后发电,可综合利用,项目原辅材料及产品符合清洁生产要求。(2)生产工艺及设备先进性项目压缩设备选用低噪声低能耗设备,工艺采用国内较先进的垃圾压缩工艺,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本项目所使用的工艺及设备均不是国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从生产工艺和装备要求指标考虑,本项目处于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3)资源、能源分析项目物料损失少,资源利用率高;项目能源采用电能为清洁能源,吨
11、产品耗电量较小,可达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4)污染物产生量和污染控制措施可行性项目垃圾渗滤液通过自带污水箱的垃圾转运车送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并处理,建设单位加强对渗滤液的管理,确保垃圾渗滤液全部送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冲洗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固体废物收集集中后进行综合处理,不外排。各污染物经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清洁生产要求。(5)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项目从业人员择优选用从事多年的类似行业生产、经验丰富人员,职工素质较好,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工作能力,使之能胜任他们所担负的工作,提
12、高清洁生产水平,减少环境风险。项目符合环保法律、法规,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综上分析,本项目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从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产品指标和能源与资源利用指标即单位产品耗水量、耗电量、物耗居国内先进水平;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综合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水平来观察,均居国内同行先进水平。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总体达到本行业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符合清洁生产要求。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1.地理位置(一)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区#乡下山村,东经1165259.34,北纬24405
13、7.20。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二)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市#区#乡垃圾中转站场地内基本平整,南侧为省道S203,其余三面环山。周边环境示意图见附图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踏勘图片详见附图3。2.1.2地形地貌#区地处博平岭山脉和玳瑁山山脉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境群山起伏,大致以#河为界,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部是博平岭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中低山,西部属玳瑁山山脉的中低山。此两条山脉分别从新罗区的小池及适中进入虎岗与培丰、龙潭后,向南、东南和西南方向延伸,沿着#河、金丰溪、黄潭河及汀江下游两岸倾斜,分别形成3种地貌类型:中山区和低中山区,约占40%;丘陵,约占15%;河谷盆地和山间盆地,约占45%。
14、全县最高点为虎岗乡汉洋村赤岩头,海拔1547米;最低处为仙师乡芦下坝#河末端,海拔69米。2.1.3气象特征项目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特点是夏长而不酷热,冬短而无严寒,雨量相对集中,干湿季节分明。但因受地形的制约,境内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对大风、暴雨、雷电、冰雹和霜雪等局部气象要素的形成、移动也有较大的影响。#区年平均气温20.1,7月最热,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温为39.2,1月最冷,平均气温10.6,极端最低温为4.8。年均降雨量1606.9mm,大多数年份在14001800mm之间。降雨量16月递增,6月达最高值,7月减少,8月又明显增多,912月递减,无霜期
15、280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024.6小时。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多年平均静风率为20%,平均风速1.6m/s。2.1.4.水文状况#区溪河均属山区性河流,受地形、气候的影响较大。境内有四大河流,分别是#河、金丰溪、黄潭河、汀江干流,前三条均是汀江主要支流。#河发源于虎冈乡茫荡洋,流经虎冈、高陂、坎市、湖雷、城郊、凤城、仙师、峰市,于峰市镇芦下墙汇入汀江。其主要特征是水量丰富,动态变化大,河道坡降大,流速快,易涨易退,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流支流多,地表水网密布,呈树枝状分布全县。主要溪河的流向是随山脉延伸,从东北流向西南
16、;#河是#区境四大河流最长的一条河流,属山地型河流,全长91.5km,流域面积1074.88km2。主流河段河床平均宽91m,最宽处150m,最狭处32m,河道坡降3.77,年径流量30.22亿m3。出境多年平均流量为30.26m3/s,最大洪峰流量3200m3/s。项目区域主要水环境为金丰溪。金丰溪全长55公里,流域面积750平方公里。河床均宽102米,最高水位10.5米,洪峰最大流量2000立方米/秒,平均流量23立方米/秒。多年均径流量7.3亿立方米。无冰冻,属常年河。水能蕴藏量1.7万千瓦。水源丰富,瀑布甚多。沿溪已建电站62处,装机容量5085千瓦。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
17、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2.1社会经济概况#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西南界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总面积 2226.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2175.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51.2平方千米。2014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设立#市#区。2015年2月9日,#撤县设区授牌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市#区正式成立。全区辖12个镇、12个乡,下设279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有14.93万户49.2万人。2015年,#区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发展主题,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2亿元,比2014年增长(简称“比增”)8.2%;公共财政总收入15.7亿元
1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3亿元,比增0.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4亿元,比增11.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亿元,比增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6亿元,比增26.3%;外贸出口2.22亿美元,比增10.8%;实际利用外资2941万美元,比增4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亿元,比增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52元,比增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6元,比增9.8%。#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邻大溪乡、湖坑镇,南连大溪乡、下洋镇,西与广东省大埔县和县内城郊毗邻,北与湖雷镇、陈东乡接壤,面积62平方公里。乡镇府设于#十字路,距县城24公里。#是县交通枢
19、纽,省道福三线和土楼旅游公路永湖线贯穿全乡,日车流量2000余辆,是通往厦、漳、泉和广、梅、汕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捷径,又是#土楼旅游景点的入口,有“金丰咽喉”之称。三、环境质量状况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3.1.1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市2015年度环境状况公报,水环境质量方面,九龙江北溪#段水质达标率为83.3%,与上年持平;汀江水质保持稳定,达标率为100%;闽江沙溪连城段及梅江武平段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项目区域主要水环境为金丰溪,属汀江流域,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3.1
20、.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市2015年度环境状况公报,中心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均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武平县、上杭县、长汀县、连城县、漳平市空气质量监测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本项目所处区域,周围无明显的大气污染源,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环境空气质量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3.1.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建设单位于2017年02月13委托福建九邦环境检测可研有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点位为项目垃圾中转站四周(见附图5),监测结果见表3-1和附件5。表3-1 项目环境噪声监测
21、结果(单位:dB (A)检测点位编号及位置昼间Leq(dB(A))夜间Leq(dB(A))监测值执行标准达标情况监测值执行标准达标情况2类4a类2类4a类N1#厂界东侧55.560达标46.150达标N2#厂界南侧68.470达标53.255达标N3#厂界西侧56.860达标47.650达标N4#厂界北侧51.360达标42.550达标由表3-3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南侧区域声环境昼间和夜间现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其他区域声环境昼间和夜间现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区域声环境现状良好。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垃圾 中转站 环境 影响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