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电解原理。教材通过“电解氯化铜”的试验展现电解原理的实质,并熟悉电解池的功能。“电解氯化铜”的试验是理解电解原理的突破口,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心。通过该试验将推导出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的一般规律,电极产物的推断方法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其中电解的一般规律,电极产物的推断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材内容的重要性 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根本理论之一,既涉及到电化学的理论学问,又与氧化复原反响等亲密相关,故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通过对电解池的学习之后
2、,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复原反响、能量转换、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和电解原理和有关计算等学问联系起来的学问网络,对培育和提高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有很大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依据本教材的构造和内容,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构造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电解原理,会推断电极产物 2、能书写电极反响式及总反响式,培育分析归纳学问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微观模拟,探究电解原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阴阳离子的放电挨次,推断电极产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电解学问的学习,发觉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培育学生与他人合作、
3、沟通的意识和力量并提高他们辩证思维的力量。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五、教学难点 理解电解原理,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推断 六、 教法 通过多媒体的应用,直观形象的展现电解的过程,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承受,并适当进展问题探究、分组争论,归纳总结,表达“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七、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通过认真观看、分析、比拟、争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分析争论试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育其探究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同时,也能够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八、教学
4、过程 教学流程: 复习回忆新课引入探究活动学习电解理论演示模拟试验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应(固化力量,形成学科思想和学科力量)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留意突出重点,力求条理清楚,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意互动、沟通,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复习回忆(2分钟) 通过习题 复习回忆原电池相关学问进展热身,并与本节课建立连接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分钟) 通过名人典故引入新课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习电解原理(20分钟)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一样呢? 探究活动1:(P79试验4
5、-2) 活动汇报: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l2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Cu 设疑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分解生成Cu和Cl2呢?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通电前后溶液里离子移动状况 【小结】(1)、电解: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时 自由离子作定向移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复原反响。 (2)、电解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5)、电子移动的方向: 电源负极 电
6、解池阴极 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复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 电源正极 (6)、电解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4、离子的放电挨次 设疑阴极为什不产生氢气呢?阳极为什么不是氧气呢? 通过分析讲解得出结论 【小结】溶液中离子放电挨次: 阴极:K+Ca2+Na+Mg2+Al3+ (H+)水Zn2+Fe2+Sn2+ Pb2+(H+)酸 Cu2+ Fe3+ Hg2+Ag+ 阳极:1、阳极若是活泼电极,金属电极本身先于任何离子放电 2、阳极为惰性电极: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 F- 5、通过例题讲解总结出电极反响式的书写方法 (1).分析溶液
7、中存在的全部离子(包括水的电 离)、并分成阳离子组和阴离子组。 (2).依据放电规律,阳离子在阴极发生复原反响,而阴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响,完成电极反响式。(留意得失电子守恒) (3).由阴阳两电极反响式,合并得总反响式。(弱电解质的须保持分子形式) 小结: 分电极、析溶液、判流向、断粒子、书极式、写方程 6、随堂练习(7分钟) 1、推断 (1)电解、电离均需要通电才能实现( ) (2)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即电解过程( ) (3)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响( ) 2、以石墨作电极,电解以下溶液,写出电极反响及电解总反响式。 (1)AgNO3溶液 (2)Na2SO4溶液 九、
8、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CuCl2 Cu2+2Cl- 阴极:Cu2+2e=Cu (复原反响) 阳极:2Cl 2e=Cl2(氧化反响) 总反响:CuCl2=CuCl2 2、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构成闭合回路 3、电极 : 阳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响(即失去电子) 阴极:与外电源负极相连,发生复原反响(即得到电子) 4、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电源负极 电解池阴极 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复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 电源正极 二、离子放电挨次 阴极:K+Ca2+Na+Mg2+Al3+ (H+)水Zn2
9、+Fe2+Sn2+ Pb2+(H+)酸 Cu2+ Fe3+ Hg2+Ag+ 阳极:1、阳极若是活泼电极,金属电极本身先于任何离子放电 2、阳极为惰性电极: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 F- 三、电极反响式的书写: 分电极、析溶液、判流向、断粒子、书极式、写方程 本节课我依据高二年级一般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纳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力求使学生在积极、开心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学问水平,从而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大家。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2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教材第一册第
10、三章第一节氯气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主要采纳课本学问结合试验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试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索,培育学生观看试验的现象和结果,分析和归纳的力量。以下就是我构造这节课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全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氯不仅是卤素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而且也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对氯气的性质、用途、制法等进展比拟全面、细致的学习和讨论,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讨论卤素性质相像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以后学习和讨论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氯气的化学性质也是第一章所学氧化复原反响学问的进一步应用和稳固;在教材中对氯气性质的熟悉,是以试验验证的方
11、法完成的,这为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观看力量及思维力量等提高供应了一个极好的时机。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难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 二。目标分析: 卤素是一族元素,通过对氯气的学习使学生通过联系和思索,更好的把握整一族的元素。 学问目标: 知道氯气的物理性质;把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氯气的用途。 力量目标: 通过试验形成科学的观看、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试验讨论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稳固喜爱科学、敬重科学的思想以及严谨求实、努力探究的优良品质。 三。过程分析 1。 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 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瓶氯气的
12、颜色及其状态,再向瓶中参加少量蒸馏水,振荡后,在瓶后衬一张白纸,引导学生观看分析,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2。 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 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纳推理验证法。引导学生由氯的原子构造分析,推想它的化学性质,再通过试验来验证,最终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概括出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设问激疑:依据氯的原子构造,请学生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应当如何?如何验证?培育学生由原子构造推断性质的化学思想。 2。试验验证: (1)与金属的反响:做好两个演示试验铜在氯气中燃烧。 铁在氯气中燃烧。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和分析试验现象,留意反响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响中电子转移的状况(应用第
13、一章所学学问)。在做铜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试验时,教师一面演示一面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灼热铜,观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不活泼金属铜能与氯气反响?把产物溶于水又有什么现象?进一步加水又有什么现象呢?铁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氯气能与金属反响,那它能不能与非金属反响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与非金属的反响 做好书上的氢气与氯气反响的两个演示试验,氢气在氯气中宁静地燃烧。氢气和氯气的混和气体见光爆炸。特殊是其次个试验,当学生听锋利的爆鸣声时,会全班鼓掌表示庆贺!这种胜利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自来水能不能直接用来养金鱼?为什么?通过这一与学生联系比拟亲密的生活问题引出氯气与
14、水的反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及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学法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氯气有肯定的熟悉,把握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和归纳氯气的化学性质。许多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极其非金属能在氯气中燃烧,并且会写化学方程式。培育学生观看试验,分析问题的力量,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 4。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 氯气的性质为什么这么活泼?其电子构造排布? (2) 氯气能与水反响吗?会反响又生成什么呢?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教师好!今日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位于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
15、标的内容标准进展说课。 一、详细教学设计: 1、新课引入: 引入问题,请同学思索: 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多于元素的种类? 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响的试验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自然学科,所以我会给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响的试验,让学生观看试验现象并思索以下两个问题:这个反响的微观过程是怎么样的?产物NaCl是怎么形成的?通过试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接着由我来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学问解释NaCl的形成,并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分析其成键本
16、质,相互作用等。 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拟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忙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3、组织争论 从产物NaCl和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组织学生进展分组争论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争论的结果,最终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争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相互沟通、增进友情、沟通观点、合作性学习,而且其归纳总结力量也将得以熬炼。同时也可以活泼课堂气氛。 4、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在了解完离子键的概念之后,我将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如何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来引出
17、电子式并激发学生连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奇怪心。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着学生了解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尽量用较为形象的记忆方法进展讲解。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是师生沟通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是教师点拔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会设置思索题推断电子式的正确性,实行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订正,稳固新学的学问点。 从错误中归纳总结出书写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要点,同时,由于电子式的书写,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较简单犯错,故以习题稳固归纳其要点加深学生印象。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的课重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为了加深学生对错误
18、的熟悉,课堂上我会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说出书写重点,然后让学生依据出写出一些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黑板上 板书。之后再指出错误所在,得出书写时的留意事项。这样,学生听起课来非常用心,印象也深。 二、课堂小结: 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回忆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列出本节课的学问框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熟悉。并留给学生的思索问题: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之间存在什么作用?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板书设计 化学键 一、离子键 Na+Cl2=2NaCl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称为离
19、子键。 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 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二、电子式 1、定义:在元素符号四周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AB,A2B,AB2型) AB型离子化合物: AB2型离子化合物: A2B型离子化合物: 留意: 1.离子须标明电荷。 2.一样的原子可以合并写,一样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写成“=”。 4.不能把“?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其次
20、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学问是钠单质性质的延长和进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响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所以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定的因果关系。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拟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稳固了氧化复原反响和离子反响,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根底和供应理论模式。 2、教学目标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进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学问与技能】 1)、把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1、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照试验,学生能了解两者性质的差异、把握二者的转化关系及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照学习,学生应初步把握比照、推理、归纳的力量。 2)、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试验和探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看力量、试验力量和思维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试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更简单体会到学问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动手合作的乐趣,在沟通中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2)、通过学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我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奉献,增加学生民族骄傲感。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学问,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
22、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复原反响、离子反响、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学问,能够对化学反响的得失电子状况及离子反响的本质做出正确的推断。在力量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看力量、试验力量、思维力量,喜爱通过试验探究的方式来讨论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试验现象的分析、比照,归纳出试验结论。 三、说教法、学法: 依据课程标精确定的“课程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进展所需的化学学问和根本技能。”的课程性质,结合以上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疑激趣、试验探究、分析比照、理论联系
23、实际等教学方法。以趣味试验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设计试验观看现象分析缘由得出结论的程序进展教学。 2、学法:观看现象分析缘由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和试验探究、比照争论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设计“滴水生火”趣味试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 其次环节:学问探究、思维培育 1.“滴水生火”试验探究 通过试验首先让学生观看Na2O2的样品,得出Na2O2的物理性质。紧接着设疑:水一般用来灭火,而我们的试验却是滴水生火? 棉花为什么能够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层层递进,将学生对Na2O2和H2O反响的感性熟悉上升到
24、理性熟悉,接着从方程式的角度对反响进一步进展分析,得出Na2O2中的-1价氧元素化合价既上升又降低,强化了氧化复原反响的学问。(本局部内容大约需要5分钟) 2.“吹气生火”试验探究 结合上述对Na2O2与H2O反响的探讨,又引入 “吹气生火”试验,学生很自然地得出Na2O2与CO2反响的产物。同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人在呼吸时吸入的是O2,呼出的是CO2的实际,叙述Na2O2能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O2的,这样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在妙趣横生的试验探讨中,学生带着剧烈的兴趣学习,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然后在多媒体上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归纳Na2O与Na2O2性质。(
25、本局部内容大约需要8分钟) 为了使学生学到的学问能得以应用和稳固提升,我设置了如下两个沟通思索。 【沟通思索1】钠着火了怎么办? 【沟通思索2】钠单质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了什么物质? 以上两个问题的设置,既是对钠的氧化物学问的复习和运用,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Na2CO3与NaHCO3学问的教学。(本局部内容大约需要4分钟。) 第三环节:Na2CO3与NaHCO3性质比照 对于Na2CO3与NaHCO3两者溶解性差异试验及水溶液性质的检验。操作比拟简洁,但有些差异比拟微小,除了需要用眼认真观看外,还需要触摸感受。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试验。采纳了分组争论,试验探究的方法。这样既表达了学生的主体
26、性,又培育了学生的试验观看、分析、探究的力量和团结协作的力量。(本局部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试验探究。我设置的是演示试验,通过一组比照试验,学生通过观看,很简单得出两者热稳定性的差异。 试验做完后,在多媒体上的表格中总结归中Na2CO3与NaHCO3性质比照。(本局部内容大约需要8分钟。) 在完成Na2CO3与NaHCO3性质比照后。我又设置两个沟通思索。 【沟通思索1】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沟通思索2】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 学生在小组争论中完成以上两个问题,我准时赐予点评、总
27、结。(本局部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课堂小结。 此时,教学活动已接近尾声,我启发学生回忆、再现学问,并把本节课的主干学问写到黑板上,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局部内容大约需要3分钟。) 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帮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简明扼要的写出Na2O与Na2O2,Na2CO3与NaHCO3的主要性质即可。(见附表) 教学评价: 本节课依据构建主义理论,我设置了“滴水生火”和“吹起生火”两个趣味试验,给学生以剧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使学生很想知道什么物质具有这样的性质,激发起学生强力的求知欲。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情趣。同时又依据学问特点,用试验探究来完成对钠的几种化合物的熟悉
28、,充分表达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既提升了学生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思维力量。又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科学讨论的一般方法和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德,除此外还大量运用了比照的学习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完成了由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的上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5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焓变对化学反响自发过程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演示法:视频建立感性认知 2、争论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设 3、探究法:试验证明或证伪 4、争论法:得出探究结论 利用推理和归纳的分析方法,结合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了解焓变对化学反响自发过程的影响
29、。 熵变对化学反响自发过程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演示法:活动建立感性认知 2、讲授法:介绍熵变概念 3、争论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设 4、探究法:试验证明或证伪 5、争论法:得出探究结论 利用归纳和演绎的规律分析方法,利用常见的化学反响和物理变化,学习熵变对化学反响自发过程的影响。 熵变与环境爱护 (教学重点) 1、活动体验法:角色扮演 2、争论法:环境爱护与低碳生活或的必要性 从体验活动中感受熵增原理的简洁应用,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观。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1情境体验、引入课题 由生活常识引入自发与非自发过程(视频播放:破镜重圆、覆水难收) 2熟悉概念、明确任务
30、自发过程的定义,学习任务:讨论化学变化中的自发过程的特征 3体验活动、引发思索(焓变对化学反响自发进展的影响) 水从高处自发流向低处的过程中什么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4探究一:焓变对化学反响自发过程的影响 4.1引出探究、建立假设 探究一:能量对化学反响自发过程的影响。 假设一:化学变化的自发过程应表现为放出能量,即:H0 4.2方法引导、证明证伪 问题:如何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方法引导一:证明:科学讨论中,要证明一个假设成立,就是证明凡符合假设的全部状况都能得出结论。(一般为穷举法) 证明:例举大量支持假设的实例(4-5个) 结论:假设一可以成立吗?(设计之初是盼望学生做出确定的答复,进而
31、通过产生冲突引出“证伪法”,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力量很强,通过独立思辩做出了否认答复,认为举出反例即可推翻假设,即直接可将“证伪法”引出。) 方法引导二:更能表达科学本质特征的方法:“证伪” 证伪:要证明一个假设不成立,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证伪探究:利用所给试剂Ba(oH)2(s)、NH4cl(s)设计一个试验证伪假设一。 4.3汇报结果、得出结论 汇报结果 探究结论 “证伪”试验 说明:化学反响的自发过程并不是必需表现为放出能量,即H0不是推断反响自发的唯一标志。 “证明”试验说明:虽然许多实例支持了假设,但不能为假设的成立供应确实凿证据。同时,证明的过程其实是在实践中积存了阅历,即H0有利
32、于化学反响的自发进展。 5体验活动、引发思索(熵变对化学反响自发进展的影响) 火柴棒的散落 6概念支架、例举阅历 介绍熵及熵增原理,举出常见的“熵增原理”的实例 7探究二:熵变对化学反响自发过程的影响 7.1引出探究、建立假设 探究二:混乱程度对化学反响自发过程的影响 假设二:化学变化的自发过程应表现为混乱度增加,即:s0 7.2头脑风暴、自主探究 任选证明试验或证伪试验 试剂:cacl2(aq)、H2so4(aq)、Na2co3(aq) 书写化学反响式并说出证明或证伪的理由。 7.3汇报结果、得出结论 探究结论 “证明”试验说明:s0有利于化学反响的自发进展 “证伪”试验说明:s0不是推断反
33、响自发的唯一标志 8演示试验、整合结论 热冰试验 整合结论: 化学反响的自发过程同时受s和H的影响。 s0与H0都是有利于化学反响的自发进展。 二者因素影响趋势一样时: s0、H0,反响自发; s0、H0,反响非自反; 二者因素影响趋势不同时: 反响是否自发取决于s和H哪种影响更大 9体验活动、拓展思索 熵与环境爱护 体验活动:混乱的制造者与整理者 拓展思索:墨西哥湾漏油大事所消耗? 1、从“熵增原理”的角度思索人类社会的进展道路的选择。 2、从“熵增原理”的角度思索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收集比起来,何者难度更大,思索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
34、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其次单元 铁、铜的猎取及应用中的“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翻开课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的同时翻开课件这个按钮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学问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通过这局部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稳固“从自然界猎取铁和铜”的学问,并为下一节“钢铁的腐蚀”的学习奠定根底,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局部学问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学问学习中的“构造性质制备用途”的模式,而是从熟识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对“他们在自然界如何存在?人类如何猎取这些物质”的思索,进而产生探究的X望。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更宽阔的视野下,熟悉在生产生
35、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学问,了解化学在资源的利用和爱护中的意义和作用,熟悉化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培育学生运用化学学问解释与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力量,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加社会责任感。并且通过 “铁三角”的学习还能进一步稳固氧化复原反响的学问。 二、教学目标确实定说这句话的同时翻开相应按钮 【学问目标】 1、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把握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把握的Fe2+、Fe3+的检验方法 【力量目标】 1、通过铁、铜制品及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展加工,并能精确表述有关信息,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36、,提高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 2、在“试验反思再试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试验探究的方法技能。 3、通过试验设计和试验操作,使试验力量、水平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 1、通过问题争论的过程,培育学生擅长合作的精神。 2、通过试验现象的观看和总结,培育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说这名话时翻开课件对应的按钮 重点: 铁、铜的化学性质、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难点: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四、教法和学法说这句话时按课件对应的按钮(教法按一次,学法接着再按一次) 教法:关于本局部内容的教学,我采纳学生分组试验探究法,从试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先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发觉两者在性
37、质上的差异,然后通过结论总结铁、铜应具有的性质,培育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试验,观看,比照,归纳等方法, 模拟发觉过程,通过推想、设计探究试验以及学生自主试验探究熟悉Fe2+、Fe3+的区分和转化。最终由学生总结归纳三方面的结论要点,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这样不但使学生把握学问和技能,而且到达进展学生智能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把握讨论化学的科学方法,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五、教学的程序按教学的程序的按钮,以下按挨次点击 第一局部:情景引入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以极高的兴趣进入课堂,采纳图片引入法。 铁、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
38、接触到的金属材料,它们的用途特殊广泛(展现图片:江阴长江大桥、火锅、门锁、电线等)你能依据图片说出它们的物理性质吗?学生答复,教师幻灯片投影总结 2、沟通与争论 对于铁、铜参与的一些反响,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请你写出以下(课本72页)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若是氧化复原反响指出氧化剂、复原剂。你还知道有铁、铜参与的其他反响吗?由学生分组争论完成,比一比哪组既快又正确。 其次局部:试验探究活动 1、活动与探究 - 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先告知学生Fe2+、Fe3+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其次介绍Fe2+、Fe3+可以相互转化,让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并完成探究试验,最终由学生得出F
39、e2+、Fe3+转化的条件,尝试构建“铁三角”关系。 告知大家:Fe2+、Fe3+的检验: 观看法:含Fe2+ 的溶液颜色为浅绿色;含Fe3+的溶液颜色为黄色色 显色法: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 Fe2+遇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 【分组试验】现有以下试剂:铁粉、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双氧水)、其它试剂和仪器。怎样设计试验来证明Fe2+和Fe3+之间的转化? 【归纳】能否用简洁的图例表示(归纳)Fe、 Fe2+、Fe3+转化的关系? 2、活动与探究 - Cu、Cu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这个试验由教师做,让学生观看试
40、验现象并分析缘由 第三局部:创新应用 创新应用一: 试验室中配制氯化亚铁溶液,试剂瓶中为何要放一枚光亮的铁钉? 创新应用二: 如何设计试验证明Fe2+和Cu2+的氧化性强弱。 第四局部:布置作业 课本第78页 5、6、7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7 各位领导、评委教师,大家好! 我今日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文氧化复原反响。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此次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上册第一章。氧化复原反响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响,讨论氧化复原反响的实质和规律,对学好化学是特别重要的。在学习很多重要元素以及化合物学问时,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响都是氧化复原反响,只有让学生把
41、握氧化复原反响的根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响的实质,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教学目标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学问水平和理解力量确定一下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初步把握依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复原反响的方法,加深对氧化、复原、氧化剂、复原剂,氧化复原反响等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推断氧化复原反响;学会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理解氧化复原的实质。 力量培育:通过对氧化复原反响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科学思想:对学生进展对立统一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制造意识,培育勇于探究熟悉新事物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熟悉氧化复原反响、氧化剂、复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 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从现象到本质的熟悉过程。 二、教学方法: 以讲解、分析、体温、概括为主体,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着一关键,通过氢气与氧化铜反响,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等一一提醒反响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学问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育学生力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