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
《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受控状态: 分 发 号: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依据 GB/T240012004 idt IS014001:2004编制 编号:JC/EP-2013 编 制: 赵敏 审 核: 张建宁 批 准: 陈敏君 生效日期: 2013.5.10 国营南京金城环保工程设备厂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JC/EP-2013修改号C/1 程序文件清单共 1 页第 1 页序号文 件 名 称文 件 编 号状态1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程序EPR0110CC/12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EPR0210CC/13法律、法规与其他环境要求管理程序EPR0310CC/14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EPR0410CC/1
2、5环境信息交流管理程序EPR0510CC/16文件控制程序EPR0610CC/17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EPR0710CC/18节约资源能源程序EPR0810CC/19安全消防管理程序EPR0910CC/110相关方施加影响程序EPR1010CC/111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EPR1110CC/112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EPR1210CC/113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EPR1310CC/114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EPR1410CC/115环境记录管理程序EPR1510CC/116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EPR1610CC/117环境管理评审程序EPR1710CC/1程序文件更改记录序号文件名称版本号更
3、改条款更改标记更改人生效日期更改通知单编号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EPR0110C版号/修改号C/1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程序页 码1/31.目的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环境方针,确保目标和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有效实施。2.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与实施。3.职责3.1最高管理者批准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3.2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确认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3.3体系推进组负责制定本程序,提出并负责修订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掌握各部门完成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信息,每季度结合对各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
4、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3.4各部门依据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负责本部门所承担任务的落实,保存相关记录。4.程序4.1环境方针4.1.1环境方针的制定总经理以保护和实现环境方针为目的,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定环境方针并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4.1.2环境方针应确保 a.适合于公司的生产性质和规模以及环境影响; b.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做出承诺; c.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做出承诺; d.为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和基础;e.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4.1.3环境方针的更改每次管理评审,需对环境方针予以重新评价。环境方针需要更改时,须总经理批准,形成文
5、件后重新传达。4.1.4环境方针的贯彻 a.通过环境手册、员工手册的分发,方针标牌张贴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EPR0110C版号/修改号C/1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程序页 码2/3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方针的宣传贯彻;b.综合办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方针的培训,以确保对方针的充分理解。4.1.5环境方针的公开考虑相关方或公众的要求,以网络、面交、邮寄、传真等方式对外宣传环境方针。4.2环境目标与指标4.2.1环境目标与指标的制定4.2.1.1体系推进组于每年2月份组织各相关部门根据环境方针、本年度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新的环境目
6、标与指标,由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生效。4.2.1.2体系建立之初的环境目标与指标,由体系推进组根据初始环境评审结果组织制定,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予以传达和实施。4.2.2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4.2.2.1环境方针的内容;4.2.2.2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2.2.3公司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4.2.2.4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4.2.2.5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4.2.2.6可选择的最佳环境技术,以及经济上、技术上的可行性;4.2.2.7体现方针的逐层分解,量化后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4.2.2.8实施进度,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
7、。4.2.3目标与指标的变更: a)在环境方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以及相关外界因素等发生变更时,目标与指标应重新评审与修订; b)目标与指标由体系推进组进行更改,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生效。4.2.4目标与指标的宣传贯彻: c)通过分发专文、内部会议、宣传栏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目标、指标的宣传贯彻; d)体系推进组组织各部门对所属员工进行目标与指标的培训,确保全体员工清楚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EPR0110C版号/修改号C/1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程序页 码3/3及本部门的目标和指标,并付诸实
8、施。4.2.5目标与指标的公开相关方或公众要求公开公司的环境目标于指标时,需经过总经理核准。4.3环境管理方案:4.3.1环境管理方案的编制: a)环境管理方案由各部门依据目标与指标于每年2月份进行制定,体系推进组汇总,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生效;b)环境管理方案应涉及与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有关的全部可能的活动、资源及具体措施。4.3.2环境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依据的环境目标与指标;b)方法措施,技术手段;c) 执行部门与负责人;d)预算经费;e)启动日期与完成日期等。4.3.3环境管理方案的更改当措施(或手段)发生变更、目标指标变化或涉及到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服
9、务等情况需更改方案时,更改程序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执行。管理方案的更改不得影响目标、指标的实现。4.3.4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与监督验证环境管理方案以受控文件的形式发至各相关部门具体实施,由体系推进组负责对方案实施的进度与效果等进行监督验证。5.相关文件5.1 EPR0610C 文件控制程序6.记录6.1 EPR0101 年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6.2 EPR0102 年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汇总表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EPR0210C版号/修改号C/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页 码1/31目的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
10、行管理和控制。2适用范围 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批准。3.2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确认环境影响。3.3体系推进组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评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4工作程序4.1初始环境评审 公司进行初始环境评审,以了解公司的环境及环境管理现状。评审的主要内容有: a)明确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b)评价环境现状与上述要求的符合程度,包括污染物排放、化学品使用、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等; c)对以往不符合要求事件调查所取得反馈意见的评价,包括环境事故、环境处罚等的调查; d)公司用地及所在
11、工业区的相关背景资料,包括用地使用历史沿革,污染物排放管网位置分布、功能区域划分等; e)相关方提供的报告、记录等背景资料,包括环境报告、三同时验收报告等。初始环境评审的过程和结果,由体系推进组负责整理成书面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4.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4.2.1以公司的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年初在设定、更新一体化目标、指标前进行。4.2.2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环境评审时。4.2.3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项目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下,可适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4.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4.3.1各部门使用环境因素调查表,选
12、择和确定(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EPR0210C版号/修改号C/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页 码2/3其中活动的选择可涉及包括设计、采购、生产、储存、运输、设备维修、动力、绿化、废弃物处理、后勤等方面;4.3.2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4.3.2.1由于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所排出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以及资源能源的消耗给公司及周围居民和地区等造成的影响。4.3.2.2公司的工程合同方、材料供应商、废弃物处理者、服务提供者等相关方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对上述相关方的评价及施加影响详见对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4
13、.3.2.3正常运行条件、异常运行条件(如启动、关闭与检修等情况)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情况或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等事故)所伴随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4.3.2.4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以及产品出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的要求。4.3.2.5体系推进组确认各部门的环境因素调查表,并汇总整理列入环境因素评价表,确定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环境影响。4.3.3重要环境因素评价依据: a)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直接判断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b)对公司确定的潜在环境事故和紧急事件直接判断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c)国家重点控制的危险化学品使
14、用、危险废弃物处置直接判断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d)污染物排放指标接近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直接判断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e)对公司的能源消耗方面依据公司的经营要求直接判断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4.3.4体系推进组将确定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登录于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至各职能部门。4.4环境因素的更新在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重新识别、评价环境因素。4.5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对登录在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中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应体现在环境目标、指标以及环境管理方案中,或通过制订环境管理
15、程序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EPR0210C版号/修改号C/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页 码3/34.6记录的保管 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体系推进组及各相关部门各保管一份,有效期三年。5 相关文件5.1 EPR03 10C 法律、法规与其他环境要求管理程序5.2 EPR10 10C 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 6 记录6.1 EPR0201 环境因素调查表 6.2 EPR0202 环境因素综合评价表6.3 EPR0203 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 6.4 EPR0204 初始状态环境影响评审报告6.5
16、EPR0205 环境因素登记表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EPR0310C版号/修改号C/1法律、法规与其他环境要求管理程序页 码1/31.目的 用来确定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和要求的渠道。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管理。3.职责3.1体系推进组负责对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收集、识别、登记和保存,并将其传达到相关部门。3.2体系推进组确认相关外来环境文件的适用性,编制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3.3各部门分别负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传达到本部门的相关人员,并以此在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书及有关作
17、业程序中做出相应的规定,或对已有作业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4.程序4.1收集范围 1)国际公约 2)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 3)江苏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标准 4)执法(相关)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4.2获取途径和方法4.2.1获取途径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南京市环保局4.2.2获取方法 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联系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法律法规的新动向,也可以定期走访上级有关部门或订阅中国环境报了解新情况,获取相关信息,公司购买、订阅有关书籍与报刊杂志,或参加政府组织的有关环保消防安全会议时,获取相关信息。具体措施如下:4.2.2.1每月一次登录环境热线,查
18、询是否有新的法律法规。4.2.2.2除登录有法律法规信息的工作报纸外,亦可电话询问宜兴市人民政府环保局是否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EPR0310C版号/修改号C/1法律、法规与其他环境要求管理程序页 码2/34.3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4.3.1体系推进组应对收集到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识别,筛选出适合本公司生产活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条款。4.3.2识别方法 由体系推进组将收集到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识别并做出分析,经体系推进组部长审批后放到公司相关部门。4.3.3如果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含义不甚清楚时,将由体系推进组邀请专业
19、咨询机构或环保部门对相关问题做出书面解释,并做好记录。4.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登记与保存。4.4.1登记 体系推进组对获取及识别后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登记,编制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应根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化及识别结果而重新修订。4.4.2保存 所获取及识别后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文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规定的要求进行存档管理。4.5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信息的传达4.5.1体系推进组负责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其变化所涉及的信息来更新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并通报给有关部门。4.5.2体系推进组负责为各部门提供法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管理 程序 文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