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数学教案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一上数学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数学教案7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一上数学教案7篇 初一上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把握数轴的三要素; 2使学生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把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构造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答复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
2、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数轴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看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赐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依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详细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假如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
3、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根底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假如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假如单位长度转变呢?假如直线的正方向转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行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画
4、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以下各数的点: 例2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课堂练习 示出来 2说出下面数轴上a,b,c,d,o,m各点表示什么数? 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数轴是特别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提醒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讨论问题供应了新的”方法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把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示同学们,全部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
5、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讨论 五、作业 1在下面数轴上: (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 (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2在下面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3以下各小题先分别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的一组数的点: (1)-5,2,-1,-3,0; (2)-4,2.5,-1.5,3.5; 初一上数学教案篇2 重点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 让学生通过比拟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题更简便.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解以下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 教
6、师点评:(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12,12的一半应为14,因此,应加上(14)2,同时减去(14)2.(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各题. (教师提问)(1)上面两个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 (2)等式左边的各项有没有共同因式? (学生先答,教师解答)上面两个方程中都没有常数项;左边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两个方程都可以写成: (1)x(2x+1)=0 (2)3x(x+2)=0 由于两个因式乘积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个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
7、,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实现降次的?) 因此,我们可以发觉,上述两个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解方程: (1)10x-4.9x2=0 (2)x(x-2)+x-2=0 (3)5x2-2x-14=x2-2x+34 (4)(x-1)2=(3-2x)2 思索: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解:略(方程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 练习: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2=x,两边同除以x,得x=1 三、稳固练习 教材第14
8、页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把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2)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边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习题6,8,10,11 初一上数学教案篇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学问点一:多边形的概念 多边形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位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_ 假如一个多边形由n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_.(一个多边形由几条线段组成,就叫做几边形) 多边形的表示:用表示它的各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表示多边形必需按挨次书写,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挨次.如五边形abcde.
9、 多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和外角 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_,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_ 多边形的对角线 连接多边形的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_画一个五边形abcde,并画出全部的对角线.学问点二: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abcd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_,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凸四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而图(2)就不满意上述凸多边形的特征,由于我们画cd所在直线,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我们称它为凹多边形,今后我们在习题、练习中提到的多边形都是_多边形 学问点二:正多边形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_ 探究
10、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 学问点三: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推导 1、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 2、我们还知道,正方形的四个角都等于_,那么它的内角和为_,同样长方形的内角和也是_ 3、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别的四边形,其内角和为360度,那么一般的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呢? 4、画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四个内角,计算它们的和,与同伴沟通你的结果从中你得到什么结论? 探究1:任意画一个四边形,量出它的4个内角,计算它们的和再画几个四边形,?量一量、算一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能否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出这个结论?结论:。 探究2:从上面的问题,你能想出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吗?观看图
11、3,?请填空: (1)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动身,可以引_条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为_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 (2)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动身,可以引_条对角线, 它们将六边形分为_个三角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探究3:一般地,怎样求n边形的内角和呢?请填空: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动身,可以引_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为_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 综上所述,你能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吗?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 想一想:要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必需通过“_定理”来完成,就是把一个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除利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外,还有其他的分法吗?你会
12、用新的分法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吗? 学问点四:多边形的外角和 探究4:如图8,在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问题:假如将六边形换为n边形(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结果还一样吗?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理解与运用 例1假如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已知:四边形abcd的ac180求:b与d的关系 自我检测: (一)、推断题 1当多边形边数增加时,它的内角和也随着增加() 2当多边形边数增加时它的外角和也随着增加() 3三角形的外角和与一多边形的外角和相等() 4从n边形一个顶点动身,可以引出(n一2)条对角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