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2008年甘肃兰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醉翁亭记》2008年甘肃兰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2008年甘肃兰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年甘肃兰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富之洒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其西南诸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C、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D、故自号曰醉翁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饮少
2、辄醉 辄: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11本段写醉翁亭的环境,醉翁亭的远近上下构成了一 幅山水画。请简要描述画的构图。(4分)【参考答案】9B思路分析:A项中“其”分别指的“滁州城”和“太守”;B项中“于”都译为“在”;C项中第一个“之”是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亭子”;D项中第一个“故”译为“所以”,第二个“故”译为“原来”。 【点评】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有实词有虚词,用分类积累法。有助于对词语的掌握。10(1)就。(2)寄托。(3)情趣。(4)茂盛的样子。思路分析:这些实词有的词古今意义不同,如“意”现代汉语中指“意思、意义”,文中指“情趣”,而“寓”“辄”的意义跟现在差别不大,所以要结合语境来解释词的意思。11群山是背景,一泉山间出,林深路曲,亭临泉上;林映山秀,山衬水清,亭添泉趣。彼此辉映生色,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思路分析:作者采用了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缩短头”手法,由“群山一西南诸峰一琅琊山一泉一亭”,这些优美景色构成生动画面。【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表达能力,要点明山林、泉、亭的关系。(2008甘肃兰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醉翁亭记 醉翁亭 2008 甘肃兰州 中考 文言文 阅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