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广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年广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蛛与蚕江盈科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 选自雪涛小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遂为文章( ) 孰非我为( ) 汝乃枵腹而营( ) (2)蛛和蚕各指什么人?( 3 分)答: 【参考
2、答案】(1) 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此指带花纹的织品。 孰:疑问代词,哪一个。 营:营生,谋生( 3 分,一个l 分) (2) 蛛:指利己不利世,自私自利的人。 蚕:指利世不利己,舍身为人的人。 ( 3 分,对一个给1 分,对两个给3 分)【参考译文】蜘蛛对蚕说:“你饱食终日一直到老,口中吐出纵横的蚕丝,嫩黄的嘴已金光灿灿,把自己裹得萦紧的。蚕妇把你放到开水里,抽成长丝,于是便丧失了生命。既然如此那么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 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蚕回答蜘蛛说:“我固然是自杀,(但)我吐的东西,接着织成有华美花纹的绸缎,天子穿的龙袍,百官穿的礼服,哪一样不是我( 吐丝)做成的呢?
3、你却是空着肚子到处去寻找食物,嘴里吐出纵横的丝,织成罗网,在罗网里坐着窥视,蚊、虻、蜂、蝶经过,没有不被杀死的(然后)用它们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你的) 技巧高是高(可是)多么残忍啊!”蜘蛛说:“替别人打算,还是替自己打算,(我)宁肯为自己!” 咳,世上愿意做蚕而不做蜘蛛的人是很少的呀。(2008广东佛山)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
4、闻命矣。”注: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烛邹,齐景公的臣仆。(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分)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是罪一也。( )(2)翻译: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2分) 我的翻译: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写出一点即可)(2分) 我的感悟: 【参考答案】(1)丢失; 这(此)。 (2)让诸侯听到此事,(会)以为我们的国君看重鸟儿而轻视士人。(3)示例:1凡事应从大局考虑,不能轻率行事,因小失大;2.说话应注重语言艺术,使人易于接受;3.应知错即改。(能写出一点即可) 【参考译文】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不久,鸟飞走了。齐景
5、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责然后杀掉他。”齐景公说:“好的。”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2008广东梅州)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
6、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注释】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坐:因为。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 (2)其人自护其短 短: 2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 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译文: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 分)答: 【参考答案】1、(2分) 或:有的人 有人 短:短处,缺点 (每个1分)2(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
7、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2分)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并壳者”“欲”“以”“去热”各0.5分。)4(3分)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答即可,其他答案只要符合文意即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
8、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2008广东清远)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9、,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而独存。 (选自柳宗元 捕蛇者说) 9选出下面对加点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2 分)A吾祖死于是(这件事) B、若毒之乎(毒害)C、君将哀而生之乎(我) D、而吾以捕蛇独存(凭借,依靠)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己病矣译文: 11、捕蛇者为什么宁可冒着被毒蛇咬死的危险仍坚持“斯役”,而不愿恢复赋税?请参考文段内容作答。(3 分)答: 12、请你写出原文中柳宗元为点明
10、本文的主题思想而引用的孔子名言。(2 分)孔子曰: 【参考答案】9(2分)B 10(3分)(要是)过去我不干这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核心词:向、斯、则、病各占0 . 5 分句子通顺占l 分)11(3分) 捕蛇虽然危险,但比起乡邻们就略好一些,他们为缴纳沉重的赋税而困苦不堪,大多数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而我却以捕蛇独存。(只说恢复赋税比捕蛇更苦,而没有与乡邻们的苦况作具体比较的,扣l 分)12(2分)苛政猛于虎也【参考译文】有个姓蒋的人家,享有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
11、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将要告诉管理政事的人,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地说:“您是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赋税遭受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如果从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只得号啕痛哭辗转逃亡,又饥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一个接一个死去,常死人互相压着。从前
12、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2008广东清远)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贤家君在太丘,
13、远近称之 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参考答案】1(1)称赞,赞许 (2)效法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4借周公和孔子
14、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2008广东汕头)詹懋举以工为
15、师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注 守:镇守,做知州。颖州,在今安徽阜阳一带。 一过:一遍 。 囊琴:用袋子装着琴。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若议其善否者 否:差,不好 B.
16、工即鼓前曲一过 鼓:弹奏C、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 薪:薪金 D.受工之直而已 直:同“值”,价钱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3、试概括詹懋举的性格特点或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21、C22、我有一具(一把)琴,是那位老人赠送的,现在我把它献给您。23、(1)有气度,不摆架子,虚心求教;(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参考译文】万历年间,詹懋举任颍州的太守。有次召用木工。詹懋举正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指画,好像在评价好坏。于是詹懋举把他叫来问:“你
17、很擅长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这样的”。于是詹懋举便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好。詹懋举很惊讶,问他是从哪学来的。木工回答说:“我的家在西郊外,曾经看见一位老人进城卖柴,总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上,于是请求看看。但听他弹奏,心里听着很高兴,于是向他学琴。”詹懋举赠予他金钱,他不要,说:“我只是贫贱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劳。”又说:“您的琴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留下的,现在献给您。”詹懋举一看,果然是把好琴。于是詹懋举跟着木工学琴,学有所成,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2008广东湛江)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
18、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19、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走送之(跑) B、援疑质理(援助)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D、右备容臭(香气) 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俯身倾耳以请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不以物喜 D、以塞忠谏之路也7、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B、未尝稍降辞色(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C、媵人持汤沃灌(服侍的人拿着汤药喂我)D、烨然若神人( 浑身光彩照人,好
20、像很神气的样子)8、选出对“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翻译正确的一项。( )A、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多说。B、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回答。C、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回答。D、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9、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勒奋学习的经历寄寓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B、第一段重点记叙作者克服学习上“无书” 和“无师”的困难、终于能够有所收获的事情。C、第二段从衣食住行四个方
21、面表现求学的艰苦,其中“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一句写出了作者家境的贫寒和借书路途的遥远与险恶。D、“略无慕艳意”一句,表现了作者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心态。10、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一篇书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了夸耀自己的写作意图。C、多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先达德隆望尊”与“门人弟子填其室”进行对比。D、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对作者执经叩问、同舍生豪华穿戴等的描写,均细致入微。【参考答案】5、B 6、C 7、A 8、D 9、C 10、D (2008广东佛山)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
22、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23、,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惩山北之塞 B、聚室而谋曰 惩前毖后 不谋而合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亡羊补牢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11、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 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
24、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参考答案】9(3分)B(商量。A、苦于/惩罚;C、啊/怎么;D、无/丢失)10(4分)首先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如果只是单独解词,则不给分。答对得分点,语句通顺则可满分。10(1)(2分)“且”,可以翻译为“将近”,“接近”,“快要”,“快到”,“快”,“差不多”(1分);“面”可以翻译为“面对”,“面对着”,“面向”,“向着”,“对着”,“朝着”(1分)。2分示例:(翻译出得分点“且”“面”,则可得2分。)*北山的愚公,年龄将近九十,面对着大山居住。*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人,年龄快到九十岁,对着山居住。*北山有位长者叫愚公,年龄差不多九十岁了,面对山而住。1分示例:*北山
25、有个叫愚公的人,刚好九十岁,面对着山来住。(错译“且”)*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人,将近九十岁,居住在山的对面。(错译“面”)0分示例:*已经九十,居住在背对着山的地方。(错译“且”,“面”)*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人,九十岁了,住在山的对面。(漏译“且”,错译“面”)10(2)“遂”,可以翻译为“于是”,“就”,“于是就”(1分);“率”可以翻译为“带领”,“率领”,“领着”,“带着”(1分)。2分示例:(翻译出得分点“遂”“率”,则可得2分。)*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愚公就带领子孙能扛重担的三个人。*于是率领儿子孙子能挑担的三人。*于是率领儿子孙子和挑担人
26、三人。1分示例:*带领着子子孙孙三个人去挑石头。(漏译“遂”)*因此带领着儿子孙子三个人挑着担子。(错译“遂”)0分示例:*叫他的儿子孙子用担子挑担(漏译“遂”,错译“率”)*让子子孙孙担走这两座山(漏译“遂”,错译“率”)11共3分,分三个得分点。(1)意思上的相同点,1分:都是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怀疑(质疑、产生疑问、不相信、置疑)。1分示例:*都觉得愚公没有可能将太行、王屋二山移走。*是一样的,都是在质疑愚公能否把山移开。*都是向愚公提出疑问,能否真的把山铲平,都认为愚公不可行。0分示例*觉得愚公没有可能将太行、王屋二山移走。*愚公妻和智叟都是在劝告愚公不要挖山。*不能削平这两座大山。*对
27、愚公的行为感动疑惑。(2)情感上的不同点,2分,愚公妻、智叟的情感各1分。愚公妻是关心(担心,关爱,担忧,忧心,忧虑)(1分),但是写出“关怀”,“爱护”不给分。智叟是轻蔑(挖苦,蔑视,轻视,讽刺,嘲讽,嘲笑,看不起,笑话)(1分)。2分示例:*愚公妻是偏爱愚公,关爱愚公。(1分)智叟很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他的话甚至有点讽刺,嘲笑的意味在里面。(1分)*妻子的话表现出对丈夫的关心和关切,是善意的提醒;(1分)智叟的话是讽刺和挖苦的嘲笑,没有善意。(1分) 1分示例:*妻带有商量的语气,向愚公提出见解,希望愚公多方面寻求解决方法使他更有把握。(0分。因为没有点明是情感上的,所以不给分。)智叟
28、觉得愚公的行为非常不聪明,看不起他。(1分)*愚公妻是怀疑的态度,(0分)而智叟则是带着讽刺的口吻,(1分)两者是不同的。*愚公妻说话委婉,流露出她对愚公的关心和鼓励,(1分)智叟却说话狂大,对愚公移山给予否定。(0分)0分示例*让愚公不要再费力气去移山了,这是不可能削平这两座山的。*他们都是说智叟年纪老,不能挑动石头了,说明智叟老了,已经无能为力了。*因为愚公妻的话中,带有劝说的意思。(只是意义上的,不是情感上的。)智叟的语言色彩是坚决反对,没有留一点委婉的语气。(2008广东广州)岳阳楼记(节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
29、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优,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4 分)( l )春和景明: (2 )长烟一空: ( 3 )宠辱偕忘: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翻译下列句子。( 6 分,每句2 分)( l)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 2 )是进亦忧,退亦忧。 译:( 3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13、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你认为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2 分)答:【参考答案】10 、3 分 D ( D 责任,担子;A 假如和;B 恢复再次,又:C 精神品德)11、 4 分 (1)阳光朗媚;( 2 )全部,完全(整个,都);( 3 )一起;( 4 )探求。(答对1 个得1 分)12、6 分(1 )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或: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玉璧,静静地沉浸在冰底或: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 )这样,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地方官也担忧。或: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不在朝廷做官)也
31、忧虑。( 3 )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或:我与谁归附在一起呢?我将和谁一道呢?) (评分意见:6 分。每句2 分,意对即可)13、 2 分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上面三点答对一点即可得1 分) 略,言之成理即可。( 1 分)(2008广东茂名)细柳营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
32、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
33、 军细柳8用现代汉语翻译“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分) 我的翻译 : 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正面表现了将士们的,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4分)【参考答案】7B 8他们的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 (重点字词每译错1个扣0、5分)9严阵以待(士气高昂;戒备森严);治军严明(带兵有方)。(各2分) (2008广东梅州)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34、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
35、太行、王屋何?10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_”,其妻“_”,甚至邻人之遗男也“_”;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_”。(用原文填空)(4分)11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9靠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10杂然相许 献疑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11不畏艰难,坚持不懈(2008广东汕头)【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36、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1分)(2)佁然不动 呆呆的样子(1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水尤清冽 水格外清凉。(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其中“尤”、“清
37、冽”各占0、5分,如学生把“尤”翻译成“尤其”也给分。)(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 “选贤与能” 翻译通顺给1分, “讲信修睦” 翻译通顺给1分)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此题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表达通顺的给满分。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则酌情给分。(2008广东深圳)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39、,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4分)(1)欲穷其林 穷: (2)便要还家 要: (3)处处志之 志: (4)欣然规往 规: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20、阅读思考,简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 (2) 【参考答案】17、穷尽、走尽;通“邀”,邀请;做标记;计划,规划18、D19、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20、(1)“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和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2008广东湛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