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6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长洲尤翁开钱典。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
2、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注】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钱典:当铺。詈(l)语:骂人的话。事:量词。件,样。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尝舟行过市桥(乘船) B因好语遣之(打发)C某将衣质钱(抵押) D反出詈语(返回)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D盖此人因负
3、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2分)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3分)19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4分)【参考答案】16. D17. A18.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凡是无理取闹的,其中一定有所依仗,小事不忍让,那么灾祸就会立即到来。19.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
4、习。【参考译文】夏翁是江阴县的大族,曾坐船经过市桥,有一个人挑粪倒入他的船,溅到夏翁的衣服,此人还是旧相识。僮仆很生气,想打他,夏翁说:“这是因为他不知情,如果知道是我,怎会冒犯我呢?”因而用好话把他打发走。回家后,夏翁翻阅债务帐册查索,原来这个人欠了三十两钱无法偿还,想借此求死。夏翁因此撕毁契券,干脆不要他还。长洲尤翁开钱庄营生,年末,听到门外有吵闹声,出门一看,原来是邻居。司典者(管理典当的职员)上前对尤翁诉说:“此人拿衣服来典押借钱,现在却空手前来赎取,而且出口骂人,有这种道理吗?”此人还是一副骠悍不驯的样子。尤翁慢慢地告诉他说:“我知道你的心意,不过是为新年打算而已,这种小事何必争吵?
5、就命家人检查他原来抵押的物品,共有四、五件衣服。尤翁指着棉衣道:“这件是御寒不可少的。”又指着长袍道:“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不是急需,自然可以留在这里。”这个人拿了两件衣服,默默地离去。但是当夜竟然死在别人家,官司打了一年。原来这个人负债太多,已经服毒还没有发作,打算自杀讹诈人钱财,心想尤翁有钱,好做讹头。既然不成,又转移到别人家的。有人问尤翁为什么事先知道而强忍着,尤翁说:“凡是别人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一定有所仗恃。小事不能忍,灾祸立刻降临。”人人都佩服他的见识。(2016浙江杭州)愚溪诗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
6、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注释
7、】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家:安家。龂龂(yn yn):形容争辩的样子。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灌水之阳,有溪焉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B故更之为愚溪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皆山水之奇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D大舟不可入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17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18“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19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
8、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参考答案】15. A评分标准:3分。16.示例:愚泉共存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是向上冒出的啊。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17.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18.当地居民有的称之冉溪,有的称之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19.示例:愚公下定决心移山,并看到“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共“愚”实是志向远大、目光长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題),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柳宗元在文中以“愚”自称,并以“愚”來命名丘、泉、沟等景物,认为自己的处境和秀美的景色一样无人赏识
9、而“无以利世”。因此他是以“愚”自嘲,借“愚溪”比喻自己,透露出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和愤激。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对“愚”的不同理解2分,结合文本内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有个姓冉的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按照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改名为愚溪。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
10、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占为己有,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水中有很多高起的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
11、呼它,也是可以的。(2016浙江湖州)与王介甫第一书【宋】曾巩巩启: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
12、,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巩再拜。(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注释】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区区:自称的谦词。潜:藏。开廓:开阔,扩大。相(xi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及舟船侍从以西(2)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3)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4)余俟到京
13、作书去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17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2分)18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3分)【参考答案】14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15.(1)向西行进(向西前进)(2遗憾(3)稍微(4)等待,等到16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辉煌,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的啊!(假使像这样的好文章不为世人所知,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17不用生造的词语,不可盲目模仿前人的写法,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应取法自然。
14、18一方面向王安石介绍自己的行踪(与欧阳修会面情况),表达与王安石的浓厚友情;另一方面,转述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改进意义,希望王安石能尽快与欧阳修建立联系。(热情推荐王安石)【参考译文】曾巩说:最近托付彦弼、黄九各自带信给您,应当收到了。我到金陵之后,从宣化(州)渡过长江来到滁州,拜见欧阳先生,住了将近二十天。现从泗水逆流而上,与舟船侍从再向西走。欧公全部看了您的文章,喜爱、感叹、朗读、抄写,他的劳苦说不完。我又抽空把王回、王向的文章给他看,欧公也写信来,说这两人的文章叫人惊叹,世上没有看到过。可能古代的学者有这样文章,然而气势和才华不足以感动人。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让它辉煌一下,
15、我们可要感到羞耻啊!他重视这些文章到这种地步。又曾经编文林,全部是现代人的佳作。王回、王向的文章和您的文章,多半已经编入了。到滁州与欧公关于人事的议论很多,遗憾没有能跟您一起评论,那遗憾没有办法估量,即使欧公也是这样想。欧公很想见您一面,能作来一次的打算不能?心中的事很多,不见面不可以说。我这次的行程,到春天才可能到京城。那时望您来信使我安心,我的病还跟黄九见我时一样,不知究竟会怎么样。我心中有要跟您讨论的事,想来即使没有相见,您的心藏着的想法,有跟我相同的地方。欧公更想您把文章稍稍扩展一些,不要用生造的词语和依样仿效前人的写法,请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欧阳公说:孟子、韩愈的文章虽然高妙,但
16、不必像他们那样写,取其自然罢了。余下的事,等到京城后写信告你。言不尽意,暂时停笔。曾巩两次拜谢。(2016浙江嘉兴)胡翰传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奚谷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先达之门。同郡柳贯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
17、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示顺生胡翰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注释】籍:这里指征召。下同。糜饷:浪费粮食,耗费粮饷。顺生:人名。明招:武义明招山麓,晋元帝时阮孚曾在此筑屋修行。赘疣:长在皮肤上的肉瘤,比喻多余无用之物。1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太 祖 即 罢 之 后 聘 修 史 书 书 成 而 归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或劝之仕( ) 既归( ) 时方籍金华民为兵( ) 鲜习兵(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七岁时,
18、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17文中“ ”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2分)A于 B以 C而 D乃18诗中“恨”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19胡翰“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结合诗文分析其中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参考答案】14太 祖 即 罢 之/后 修 史 书/书 成 而 归15有人,有的;已经;正;少。16七岁的时候,(胡翰)在路上拾到了金子,坐在路边等丢金子的人,把金子还给他。17B。18表达了作者对顺生未能见到山中人的遗憾之情,期望顺生做山中人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也流露出自己对山中人的仰慕之情。19自认为学问不深,品行不高,恰逢天下大乱;热爱山
19、水;向往隐居生活;好读书。善作文。【参考译文】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时聪明超常。七岁时,在路上拾金,坐待失主来取。长大后从兰奚谷吴师道、甫江吴莱学古文,又向同乡许谦登门求教。当时,同郡黄晋、柳贯以文章远近闻名,而看了胡翰的文章后,满口赞誉。漫游至元朝都城,公卿交口称赞。他与武威余阙、宣城贡师泰为至交。有人劝他去做官,他不去,回到家乡。元末天下大乱,他避乱于南华山,著书立说,自有乐趣。其文章与宋濂不相上下。太祖攻下金华,召见他,命与许元等在中书省任职。后来侍臣中又有人向太祖推荐胡翰,太祖召他至金陵。当时朝廷正在金华征民为兵,翰从容谏劝道:“金华人多是读书人,很少练习武艺,征他们为兵,是徒费军饷
20、!”太祖立即下令停征,后聘他参与修纂元史,书成后,受赏而归。他喜爱北山的泉石,筑屋于山下,留恋于此十数年而终,年七十五岁。学术著作有春秋集议,其文有胡仲子集,其诗有长山先生集。【选诗赏析】示顺生:在招远山中隐居这一人,品德高尚无人能比。遗憾的是你没能见到他,这一离开不知多久才有见到的机会。我学的东西多余无用,未能成功立业却先耽误了自己的人生。耽误了自己使自己没有高尚的品质,耽误影响了社会,就不仁义了。(2016浙江金华)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兰
21、椒,味过醪醴。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数月乃复。【注释】甔槌(dnzhu):盛水的陶器。瀵(fn):泉水。醪醴(lol):美酒,埒(li):山上水道。札厉:瘟疫。侪(chi):共同,一起。孳(z)阜:繁衍
22、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过则醉,经旬乃醒(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参考答案】14.(1)通“涂”,道路。(2)气味(3)沿着,顺着。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16.(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2)(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17.“终北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浙江 各地区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4 答案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