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4432的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大学学位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si4432的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大学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si4432的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大学学位论文.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基于Si4432的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诚 信 承 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高灵敏度授时信号接收系统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 月 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摘 要 温湿度的自动测量和显示记录是工厂的一项常规监测项目。以往的人工采集数据占用人力资源,可靠性低,容易发生差错已经不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了。一般的温湿度采集系统数据显示单调,缺乏支持各种PLC的通讯端口,而且温湿度采集模块布线繁琐且受原有车间布局的约束。本文采用目前应用广泛的ARM系列微处理器AT
2、MEGA48作为平台的核心构建系统。发射板:温湿度采集器以ATMEGA88作为主控制芯片,采用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芯片SHTl0采集外界温湿度值。然后通过无线射频收发器SI4432将数据发送到发射板。接收板:以ATMEGA88作为主控制芯片使无线射频收发器SI4432所接收到的温湿度的数据显示在LCD1602显示屏上,省去了冗长且铺设不便的通讯电缆。本项目的硬件设计任务包括:设计目标,主机以及温湿度采集模块的器件选型以及原理图设计,PCB板的设计指示,测试以及调试。关键词:ATMEGA48;SHT10;SI4432;LCD1602ABSTRACTThe automatic-measure and
3、the records display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s one of the conventional monitoring projects in the factory. In the past, people collected data themselves. In this way, it needed much human resource with low reliability. Of course error is easy to happen. So this way was not fit to the requirement
4、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Gener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llection system display data monotonous and short of history data. Many of these systems also dont support the communication with most of PLC. Furthermor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llection module is difficult to layout as too many lin
5、esIt is restricted by the placement of plant alsoThis paper utilizes ARM micro-processorATMEGA48as the core ofthe platform to buildup system, which is applied widely at present.Transmitter boar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ogger ATMEGA88 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e
6、sensor chip SHTl0 acquisition outsid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valued. Then through the radio frequency transceiver SI4432 data will be sent to launch plate. Receiving plate: ATMEGA88 the wireless RF transceiver as the primary control chip SI4432 received by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ata LCD1602
7、 display, eliminating the a lengthy and laying inconvenience communication cable. The hardware design tasks of the project include: design goals, the host, as well a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quisition module device selection and schematic design, PCB board design instructions, testing, and debugg
8、ing.Key words:ATMEGA48;SHT10;SI4432;LCD1602目 录1 引言12 概述22.1 无线温湿度采集概述22.2 本设计方案思路42.3 研发方向和技术关键43 总体设计73.1电源模块73.2微控制器系统83.3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84 硬件设计104.1 电源转换104.2 微控制器系统114.3 温湿度采集模块144.4 无线收发模块185软件设计215.1 总方案流程215.2 程序流程图215.3 模块说明226 制作与调试246.1 PCB制作与程序编写246.2 系统调试256.3 其他277结束语28致谢29参考文献29附录一30附录二32附录三
9、341 引言温度和湿度与工农业及人民的普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比如仓库储藏的食品,农作物的生长等都会受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工业中精密仪器,半导体器材都会因温湿度值过大而性能降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对室内的温湿度实时监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温湿度采集的研究具有促进生产进步、农业丰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现实意义。温湿度测量是现代测量新发展出来的一个领域,尤其湿度的测量更是不断前进。经历了长度法、干湿法直至今天的电测量的历程,使湿度测量技术日渐成熟。时至今日,由于我们不再满足于温湿度的测量,尤其是一些场所的监控直接要求实时记录其全过程温湿度变化,并依据这些变化认定储运过程的安全性,导致了新
10、的温湿度测量仪器温湿度记录仪的诞生。温湿度记录仪是将温湿度参数进行测量并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将其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在完成记录功能后将其联接到PC机。随着需求的提高,对数据采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获取信息最直接、最基础的方式,数据采集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数据采集器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测量、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直接应用于与测量和控制密切联系的领域,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最终性能。我查找出了一些案例是用ZigBee无线技术,ZigBee是一种近距离、低繁琐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
11、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案列:采用ZigBee技术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系统方案,设计并实现ZigBee的无线数据传输,采用首个符合ZigBee标准的CC2430射频芯片作为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采集。在IAR开发环境下编写和编译传感器节点程序,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温湿度信号及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 虽然国内外探测温湿度的仪器已是种类繁多,各式各样,但用于各种场合的需要,及其对探测成本的限定,使得有些场合仍不能有一套属于自身的温度探测系统。因此我选择了基于Si4432的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测量板采集SHT10温湿度传感
12、器数据,通过Si4432无线模块发送到接收板上,接收板接收到温湿度数据后,通过液晶屏显示。2 概述2.1 无线温湿度采集概述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无线温湿度检测装置,其工作原理:系统由发射板和接收板,以及显示芯片组成。发射板部分由数字温湿度度传感器芯片SHT10,单片机ATMEGA48,无线射频芯片SI4432等组成。发射板采用电源供电,接收板接收来自发射板的温湿度数据,经过处理、保存后在LCD1602上显示。单片机对SI4432 的对外接口进行SPI 读写操作,以此来控制SI4432的工作模式以及相关收发数据的操作,从而完成无线数据传输。 SI4432温湿度 M 433MHZ
13、 M 传感器 C 无线发射 无线接收 C 液晶显示 电源 U 电源 U 采集模块 接收模块图2-1 无线温湿度采集原理框图2.1.1 ARM的结构和发展趋势 RISC体系结构优先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简单指令,避免复杂指令:将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寻找方式种类减少:以控制逻辑为主,不用或少用微码控制等措施来达到上述目的。到目前为止,RISC体系结构也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RISC体系结构应具有如下特点:采用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指令归整、简单、基本寻址方式有23种;使用单周期指令,便于流水线操作执行;大量使用寄存器,数据处理指令只对寄存器进行操作,只有加载存储指令可以访问存储器,以提高指令的
14、执行效率。ARM处理器共有37个寄存器,被分为若干个组(BANK),这些寄存器包括:31个通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PC指针),均为32位的寄存器。6个状态寄存器,用以标识CPU的工作状态及程序的运行状态,均为32位,目前只使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同时,ARM处理器又有7种不同的处理器模式,在每一种处理器模式下均有一组相应的寄存器与之对应。即在任意一种处理器模式下,可访问的寄存器包括15个通用寄存器(R0R14)、一至二个状态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在所有的寄存器中,有些是在7种处理器模式下共用的同一个物理寄存器,而有些寄存器则是在不同的处理器模式下有不同的物理寄存器。ARM微处理器的在较新的体系结
15、构中支持两种指令集: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其中,ARM指令为32位的长度,Thumb指令为16位长度。Thumb指令集为ARM指令集的功能子集,但与等价的ARM代码相比较,可节省30%40%以上的存储空间,同时具备32位代码的所有优点。2.1.2 RF射频通讯的发展及现状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的。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
16、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叉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在电磁波频率低于lOO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在电磁波频率高于lOOkhz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成为射频,英文缩写:RF。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的)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无线传输发展了近二百年,形成了大量的用户和产品群,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地表障碍物的影响,不能传输完美的信息。近代人类发明了廉价的高频传输线缆(射频
17、线),为了追求完美的信息传输质量,兼顾原有的无线设备,无线方式有线传输开始流行。产生了射频传输这一概念。如果信息源经过二次调制,用线缆传输到对端,对端用反调制将信息源还原后再应用,不管频率多低,也是射频传输方式,如果没有调制反调制过程,只是将信息源用线缆传送到对端直接使用,不管频率有多高,都是一般的有线传输方式。射频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内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手机,蓝牙设备,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电子标签(公交IC卡)等等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射频技术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以适应新的市场及技术需求。2.1.3温湿度传感器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
18、域中的应用趋势温湿度传感器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中的应用趋势: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发展愈发快速,这里面少不了各种传感器的支持。现在这些消费电子产品中普遍包含的传感器有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其实温湿度传感器在里面也有很好的应用。目前,阻碍智能手机厂商采用温湿度传感器的主要原因,可能并非来自传感器本身。怎样使其转化为手机用户的有利信息成为应用的关键。在日本,针对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开发已经走在了前列。在国内,包括海尔、联想在内的手机厂商也开始了一些尝试,针对农村市场已经推出了可以显示温湿度的手机,可以帮助农民更便捷地了解气候变化。未来我们还可能在一些针对老人的手持设备中加入温湿度传感器
19、,提醒他们及时补充水分和调节空间温湿度。在消费电子领域,温湿度传感器的传统应用是天气预报以及室内监测。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上的温湿度传感器精度可能并不需要达到那么高,5%湿度精度、0.5温度精度已经可以满足客户需求。随着传感器价格的持续降低,相信未来不只是高端手机,包括中、低端的智能手机都会考虑加入这一功能。 物联网方面,客户希望一块纽扣电池可以为传感器供电达4年之久,另外多种传感器的组网和无线传输方式也是一个问题。仓储运输、物流监控等领域将是温湿度传感器重点推广领域。有数据统计,与欧美相比中国的食品运输缺乏监控措施,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对运输中的食品进行监控可以有效帮助降低食品运输中的损失。未来的
20、温湿度传感器市场尤其是在消费电子及物联网等领域拥有广阔前景。2.2 本设计方案思路基于SI4432的温湿度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前端温湿度传感器SHT10、微控制器、前端传送部分、无线传输线路SI4432、接收端、液晶屏显示系统。硬件方面:1.发射板:需要设计好SHT10温湿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SI4432无线传输与单片机的接口;2.接收板:SI4432无线传输与单片机的接口,LED1602液晶显示与单片机的接口。软件反面,要初始化SHT10和LCD1602液晶,单片机发送指令到传感器及LCD1602液晶,以及从传感器接受数据,并将数据无线发送到接收板,然后液晶显示所测的当前温湿度数据
21、。技术指标:(1)工作频率:433MHz;(2)无线传输距离:200m。主要问题有两部分:首先是硬件电路,包括SHT10和ATMEGA48的接口以及单片机的其他相关电路,使用PCB设计电路元器件图以及PCB板,并最终焊接好电路。此部分要成电路方面的设计和实际焊接。其次是软件部分,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发射板)完成ATMEGA48通过对SHT10的控制,并且对SI4432无线芯片的控制将数据发射到接收板上;第二部分(接收板)完成ATMEGA48对SI4432无线芯片所接收到的数据然后传输到液晶屏LCD1602并显示出来。此部分主要完成程序编写的任务。2.3 研发方向和技术关键2.3.1 研究内
22、容发射板以单片机ATMEGA48为主控芯片,对SHT10温湿度数据的读取,再通过Si4432无线芯片把数据发射到另外接收板。接收板以单片机ATMEGA48为主控芯片,对Si4432无线芯片所接收到的数据的读取,再通过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数据。MCU读取温湿度传感器数据,显示实时温度、实时的湿度。2.3.2 要解决的问题(1)基于SI4432的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最关键部分是如何把SHT10温湿度检查芯片上的数据转换到显示屏上面还有就是SI4432无线发射接收的一个稳定性。(2)接收天线是接收系统的最前端,直接影响着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和后端的解调处理,它的制作至关重要。由于天线已从硬
23、件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接收灵敏度,所以若要进一步提高接收系统的性能,则需在软件上进行技术完善。(3)用单片机编程实现对温湿度采样模块的控制。(4)由于液晶显示模块、温湿度测量模块的工作周期不同,需合理调整程序,实现实时显示。(5)PCB制作布局要解决数模混合电路的布线、电源模块的制作与滤波问题。313 总体设计SI4432是一种无线射频收发芯片,其工作原理是将发射板上的温湿度度传感器SHT10芯片所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发射到接收板上的SI4432芯片,通过MCU对数据的调用在LCD1602上显示当前的温湿度数据无线温湿度检测的测量板框图如图3-1所示。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MCU控制模块、温湿度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si4432 温湿度 采集 电路设计 实现 大学 学位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