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十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阡县十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石阡县十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小区建设 主管单位:县畜牧兽医局 项目建设地点:石阡县河坝场乡、聚凤乡、白沙镇、 龙井乡、龙塘镇、国荣乡、坪山乡、中坝镇、石固乡、 五德镇、本庄镇、青阳乡,共12个乡镇、90个养殖小区。编制时间: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石阡县十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小区建设 2、项目主管单位:石阡县畜牧兽医局 3、项目建设单位:石阡县畜牧兽医局 4、项目建设地点 (1)河坝场乡:河坝场村大坡、三渡、唐家营,金坪村瓮岩坪,永和村白果湾、苏阳寨,高王村高王坪、山湾共7个点;(2)聚凤乡:聚凤村新寨坝、大窝函、坪堡,宝龙村廖家屯、
2、瓮水龙,马屯村马家屯,马鞍山村韦家坳共7个点;(3)白沙镇:白沙村白马坡、大树子、老鹰岩,琵琶沟村石坟、岩上,三塘村坪上、石牛寨、桃子平,谷米村张各召,均田村赵家沟共10个点;(4)龙井乡:克麻场村周家寨、张家寨、黑沟、中寨、李家寨、青坪、田坪,人群村关口坪、关口坳,堰家湾村孔明翁化共10个点;(5)龙塘镇:大屯村白泥塘,新场村塘家林、龙塘村岩窝、上街,核桃湾村木盆沟,大屯村席家山,川岩坝村困牛山共7个点;(6)国荣乡:葛容村各岸、厂上,寨根村黄立田、冯家山、土地湾,楼上村小屯,葛宋村通草坪共8个点;(7)坪山乡:坪贯村大巷子,凤凰屯村毛坡、小地方,沙坪村石像、牛场,佛顶山村农场、困牛坪共7个
3、点;(8)中坝镇:青岩村椒源、群家山、铜鼓山、游家湾、河下屯共5个点;(9)石固乡:石场村余家沟、龙塘坳村猫猫冲、小溪,欧家湾村民合,桂花村公坪,楠桥村铁坪共6个点;(10)五德镇:团结村烂田,小鸡公村地袍,杉木岭村七寸坎,地印村龙塘坪,尧寨村高寨共5个点;(11)本庄镇:庄乐村大高托,沙坪村大土坪、堰塘,狮柳村界碑,石头坳村石头溪,庄乐村水田沟,回龙村大槽,葛彰司村龙塘、红岩、双山、岩门、通木坪共12个点;(12)青阳乡:和平村湾里,朝阳村马中岭、院子头,大坪村科家湾,茶元村毛粟坪共5个点。5、项目建设年限:二年(2009年2010年)6、项目建设规模发展养羊大户60户,新建优质肉羊养殖小区
4、90个,项目建成后,年出栏优质肉羊10万只。7、产品方案 农户饲养基础能繁母羊,通过波尔山羊种羊场提供的种公羊杂交,生产优质商品肉羊,达到项目设计规模后,年出栏肉羊10万只。9、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319.7万元,其中:国债资金3723万元,农户自筹1596.7万元。10、效益分析:(1)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664.6万元,年利润2132.62万元。(2)建植4.7万亩人工草地,可减少4.7万亩土地的水土流失。(3)提供种公羊500只,按每只每年配种40只计,可改良配种本地山羊2万只。11、财务评价:(1)投资利润率:%。(2)财务净现值(NPV):6368.88万元。(3)财务内部
5、收益率(IRR):41.1%。(4)投资回收期:4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建设是我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石阡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县,人口多、耕地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石阡在肉羊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大,加上肉羊生产能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及草地资源,投资规模灵活,经营风险小,市场前景广阔,符合石阡县情。根据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为加快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畜牧业发展水平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必须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加快推
6、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草食畜禽在畜群中的比重。通过本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我县的山羊资源优势和养殖经验,大力发展肉羊生产,壮大肉羊产业,以此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从而解决好“三农”问题。2、项目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新农村建设,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统筹发展,其中:“生产发展”离不开畜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富裕”需要畜牧业发展作为支撑,“村容整洁”要求推行无污染、无公害的养殖方式。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协调发展要求,发展畜牧业不仅要重视公共卫生安全,而且要注重生态
7、安全和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养殖示范小区建设,推广“三推广三普及四提高”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3、项目建设是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需要。我县畜牧业还存在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工业饲料利用率偏低,畜产品出栏率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养殖的污染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与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现代畜牧业还有很大差距。通过项目建设,以推行标准化生产为依托,以培育优质畜产品为目标,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道路,实行创品牌、拿绿证,占市场的战略,带动和促进优质畜产品生产,推进我县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4、项目建设是我县建设生态畜牧业大县的
8、需要。我县“十一五”规划确定了建设生态畜牧业大县的目标,要求加快以牛、羊等草食动物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通过项目建设,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畜牧业经济循环发展之路,提高我县畜牧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生态畜牧业的持续发展。5、项目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增强肉羊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我县虽然养羊基础好,但是肉羊良种化程度低,缺乏专门的肉羊品种。本地山羊的产肉性能、生产潜力与专门化品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尚未建立起专门化、系列化的羊肉生产体系,通过本项目建设,加强肉羊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品种改良,推广先进的饲
9、养管理技术,积极推进肉羊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推进先进的质量安全和保障措施,提高我县肉羊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肉羊产业的发展。 6、项目建设是我县养羊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产业化经营是我县养羊业的必由之路。一是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开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二是需要发展畜产品加工产业。我县养羊业之所以产业化进程慢,最基本的制约因素:一是养羊业集约化程度不够。全县农村主要以家庭自发散养为主,规模效应不能显现;二是养羊业投入不足,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品质量提高。通过该项目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采用产业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基地+协会+农户”、“订单畜牧业”等多种形式,把一家一户的规模养羊户有效地组织
10、起来,与他们建立稳定的关系,从而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养羊业的整体规模效益,使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紧密结合,从而推动产业化进程。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1、项目建设符合全省优质畜产品基地布局规划。石阡县是贵州省优质肉羊基地县。根据省农业厅对优质畜产品基地布局规划的要求,在优质畜产品基地,按照产业化的要求,集中扶持建设一批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该项目符合这一要求。2、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扶持“三农”的力度不断加大,为生态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
11、策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为生态畜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羊肉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广大农民和养殖企业积极性进一步高涨,为项目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3、我县实施优质肉羊基地项目的经验。1997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了羔羊生产配套增产技术推广、肉羊高产技术推广和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等项目,在发展肉羊生产方面,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加强技术服务,积极探索优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重点推广“三推广三普及四提高”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积累科学养羊经验,提高了全县科技养羊水平,锻炼了一批
12、业务干部,为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4、项目建设的技术是可行的。我县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健全,在发展山羊生产中,积累了一定的山羊生产技术推广和饲养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的专业技术人才。实施的石阡县羔羊生产配套增产技术推广项目获省农业厅1999年丰收计划一等奖和农业部三等奖、肉羊高产技术推广项目获省农业厅2001年丰收计划一等奖和农业部三等奖、石阡县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省农业厅丰收计划一等奖和农业部三等奖,2002年秋率先在我县进行波尔山羊冷冻精液配种获得成功。近年来,全县畜牧科技工作者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5篇。另外
13、,我县与贵州大学动科院、西南农业大学动科院等单位均有过密切合作,加上有省、地品改站的精心指导,完全能够实施好本项目。 5、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资源优势,提出了我县“十一五”期间,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畜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生产、动物疫病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市场流通五大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稳步推进,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饲料生产和供应能力增强,种草养畜步伐加快,质量安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初步形成。力争到2010年全县大牲畜饲养量达到18万头以
14、上,山羊饲养量达到18万只以上,围绕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县委、政府把畜牧业列为第二根支柱产业来抓,2005年由一名副县级领导牵头成立了畜牧业生产办公室,县财政每年拿出66万元资金在全县聘请了100名畜牧技术辅导员,充实到畜牧生产第一线指导种草养畜工作,并协调信贷资金1亿元支持畜牧生产,促进了全县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现发展3个肉羊养殖小区和88户养殖大户,对畜牧生产给予资金、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的政策倾斜。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羊肉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因肉羊在养殖过程中以饲草为主,用精料和饲料添加剂较少而逐渐成为
15、一种理想、安全的肉食品,羊肉的消费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国际上羊肉的贸易已进入稳定增长期。但在国际贸易中,世界各国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非常严格,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繁琐的认证。各国畜产品的竞争已不单是价格竞争,而是转变为以品种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畜产品产量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成为发达国家对我国畜牧业进行限制的借口。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畜牧业面临的是在生产、加工技术和营销方式上处于世界领世水平的国际畜牧资本。与之相比,我国畜牧业总体素质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差距明显。由于我国畜牧业生产手段落后,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致使出口时遭遇苛刻的技术标准,难以突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16、。本来我国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牛羊肉低50%左右。但由于国际绿色壁垒,使我国出口畜产品成本大为增加,削弱了国际竞争力。我国外贸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绿色标志,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使我国畜产品在激励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为了应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达国家比如欧盟、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都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可追踪体系,即食品市场各个阶段信息流动连续性保障体系。我国已开始应用食品信息可追踪体系,以提高我国的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羊肉生产国,羊肉产量占全世界的24%,但是我国羊肉及活肉羊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很小,是羊肉进口国。也应该看到,我国活羊和羊
17、肉有生产成本和价格优势,而且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是牛羊肉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若把质量档次提高,生产更多符合国际安全卫生、质量标准的活羊和高档羊肉,完善销售服务体系,打开国际市场是完全有可能的。(二)国内外及项目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国际羊肉产量下降。欧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羊肉进口地区,自从发生口蹄疫后,欧洲的羊肉产量2001年减少了11万吨,下降10%左右。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俄罗斯的羊存栏也在下降,羊肉生产受到影响。2、国内牧区养羊业发展受到限制。国内羊肉的主产区为北方牧区。但这些地区草场退化、载畜量接近饱和或超载,发展潜力有限。西部大开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少地区采取了封山禁牧等措施,限制了养羊
18、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羊肉的增产将主要靠我国中原地区的规模化舍饲养羊和南方草山草坡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种草养羊。3、项目区发展肉羊优势明显。石阡县具有饲养肉羊的资源优势和政策环境。山羊养殖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养羊历史悠久。项目乡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把种草养羊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主攻方向,把种草养羊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在政策措施上重点支持。生产布局不断优化,种草和养羊有机结合,良种和良法配套,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壮大。山羊生产一直是产销两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我县自1999年起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全面实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对动物实行档案管理
19、。这对提高我县肉羊和羊肉的市场竞争力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三)国内外及项目区市场供需平衡与预测2001年全世界羊肉产量为1130吨,占肉类总产量的4.8%,人均1.86千克,当年全球羊肉总进口量为49.6万吨,中国出口量只有0.6万吨左右,不足生产总量的0.3%。据市场预测,羊肉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将会不断增长,因此我国羊肉出口市场潜力很大。在国内,全国人均羊肉占有量为2.21千克,占人均肉类占有量的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羊肉已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居民膳食中不可缺乏的食品之一,因此国内羊肉市场潜力也很大。2001年贵州省人均占有羊肉1.14千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1.6
20、%,要达到全国2001年的平均水平,则全省出栏羊需增加近200万只。(四)项目区肉羊市场定位项目基地生产的肉羊以外销为主,市场前景好。目前,我县的肉羊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湖南及海南等地,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肉羊的销路会越来越好,今后仍将以外销为主。为了确保羊肉及其产品销售畅通,一是积极推行以“基地+协会+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项目区发展养殖基地的有利条件,鼓励、支持和引导养羊专业户组建各种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内外相联的营销网络,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加快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扩建改造,抓好牛羊肉系列产品的开发。
21、通过引进、改制、新建、联合重组等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养羊的格局;三是抓好市场体系建设,在巩固和壮大传统畜产品交易市场,完善市场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培育12个畜产品交易市场;四是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划,规范市场行为,加快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化建设,及时公布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效指导生产和消费,鼓励相关组织和个人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方式,从事产品销售。 四、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为石阡县畜牧兽医局,是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为财政全额预算拨款。下属事业单位有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禽品种改良站、饲草饲料工作站、兽药饲料监察站、畜牧渔
22、业综合执法大队及水产(渔政)站等。现有占地3亩的猪良种场和占地5亩的水产鱼种场,有办公用房1500平方米,职工住房3000平方米,汽车3辆,电脑14台1个兽医疫病检疫测定及设备1套,建有冷链系统。全县18个乡镇均设有畜牧水产站,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119人,其中:县级43人,乡级76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6人;本科学历15人。全县92个村均配有畜牧兽医防疫员。石阡县畜牧兽医局为独立法人单位, 法人代表:卢仁富(局长)。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1、项目县基本情况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中部,地处湘西上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全县辖18个乡镇,87个标准行政村,石阡县属中亚热带季
23、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6。全县天然草地138.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2.6%,另外还有3万亩土坎和36万多亩林下草地可供开发利用,主要分布于我县东西两个片区,共12个乡镇区域内。根据我县草地资源分布情况,该项目选择:坪山、中坝、石固、五德、本庄、青阳、河坝场、聚凤、白沙、龙井、龙塘、国荣12个乡镇共择优选建90个肉羊养殖小区,每个小区连片选取20户,每户饲养能繁母羊20只。2、项目点基本情况及分析全县选择12个乡镇实施,拟建养殖小区坪山乡7个、中坝镇5个、石固乡6个、五德镇5个、本庄镇12个、青阳乡5个、国荣乡8个、龙塘镇7个、龙井乡10个、白沙镇10个、聚凤乡7个、河坝场乡8个。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万 优质 养殖 小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