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铁路与公路交叉口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位论文-—铁路与公路交叉口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位论文-—铁路与公路交叉口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论文铁路与公路交叉口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作者姓名:XXXX专业名称:自动化指导教师:XXXX 讲师铁路与公路交叉口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设计是护栏自动控制系统。是由超声波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来控制的。设计中采用了T/R40-16超声波传感器和ZD25振动传感器检测火车信号。护栏的升降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三级减速外啮合齿轮传动减速器。控制系统选用FX1N PLC控制。利用限位开关对护栏位置控制。栏木机上还装有电磁摩擦制动器,保证护栏可以处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极限状态,同时还具备及时制动功能,可使栏杆保持在任何状态。当机车通过交叉口若干分钟以前,公路段上红灯亮,警铃响,护栏自动下降。当机车离开时,公
2、路段上绿灯亮,护栏升起,行人及汽车通过。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限位行程开关 交叉口- II -Abstract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guardrail. By the ultrasonic sensor and a vibration sensor control. Design uses ultrasonic sensors and ZD25 T/R40-16 vibration sensor detects a train signal. Fence MoveMents using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3、 Motor starting. Three external gear drive gear reducer. FX1N PLC control systeM used to control. The use of liMit switches for position control fence. The Machine is also equipped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wood friction brake to ensure that the fence can be in bo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
4、l liMits of the state, also has braking function in tiMe, in any state can reMain railing.When the locoMotive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a few Minutes ago, the red light on Highway police rang, fence autoMatic (Manual) declined. When the locoMotive left on Highway green light, fence rises, pedestrians
5、 and cars pass.Keyword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crossings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1 绪论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2 研究现状1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安排52 PLC可编程控制器6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62.2 PLC的结构72.3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92.4 PLC控制系统与电器控制系统的区别93.5 本章小结103设计方案及器件选型113.1 设计方案113.2 元器件选择123.2.1 PLC选型123.2.2超声波传感器选择123.2.3振动传感器选择133.2.4 电动机选择153.3
6、 本章小结164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74.1 控制系统主电路设计174.2 PLC控制设计184.2.1 PLC的I/O分配184.2.2 PLC接线194.3 本章小结205 软件设计215.1 编程软件215.2 程序设计流程图225.3 系统主要梯形图235.4 本章小结25总结26致谢27参考文献28-IV-1 绪论自动控制技术从20世纪上半叶形成发展至今,已广泛用于众多领域,控制理论的很多思想和方法不仅应用在工程技术中,而且已渗透进医学、生物学甚至社会、经济的方面,自动控制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控制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一些控制系统已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7、、计算机化和集成化,从而使控制系统功能更强性能更忧、体积更小、运行更可靠。使得控制技术已成为国家、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人们对交通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火车在提速的同时,安全问题也变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汽车越来越多,公路和铁路交叉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因此本文来做一个简单的交叉口安全问题解决方法。本文简单的方法可以使用于铁路和公路交叉口,让道路更加安全,人们可以更加方便清楚的知晓什么时候可以从铁路和公路交叉口开车走过。在铁路与公路的交叉口的管理中,护栏的启动、回撤以及铁路公路段的报警和灯示通常皆由道口值班人员操作控制,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
8、成熟,铁路与公路交叉口采用PLC控制系统,铁路调度人员可以在调度室内直接启动PLC控制系统来管理交叉口处、以及多处交叉口的交通。这样既提高了控制效率,又减少了人力物力,更加强了交通安全性。1.2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铁路公路交叉口安全现状。早期的铁路与道路平交道口只设有简单的警告牌和道口标志,或是在繁忙的道口设看守员,利用机械栏木或栅门进行防护。随着铁路、道路车辆数量的增加和速度的提高,铁路道口的防护也日益发展和完善。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铁路道口设置由轨道接触器或轨道电路控制的自动报警机。50年代开始出现无人看守的道口自动信号和自动栏木设备。60年代相继研制出连续测速定时报警的道口自动信号、半
9、自动栏木、全自动化道口防护设备等。目前,各种遥控栏木和自动信号,以及障碍物自动探测装置和故障集中监视装置正在广泛应用于铁路道口防护。经济发展与交通事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展将失去发展的基础;交通又会反过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具体体现为,交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经济的健康增长,而交通的萎缩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限制经济的发展。因此,道路交通的顺畅,是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非常重要的条件。我国的公路网营业里程已经突破180万公里,高速公路近2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73002公里。民航和水运也取得充分的发展,中国形成初具规模的运输网络,大大改善了我国的交通运输
10、现状,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高速发展。尤其是作为运输骨架的铁路、运输主体的公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我们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特别是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导致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铁道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提速、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加之国民安全意识较差,铁路设备的更新换代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铁路平交道口交通事故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如2002年发生道口交通事故728件,已经是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每年仅道口交通事故就造成2000万的直接经济损失。由于受客观条件的
11、限制,还没有能力从高安全性的先进科技设备应用、科学管理的角度,彻底解决铁路平交道口的交通事故问题。下面就我国平交道口事故发生率高的原因做出分析,在对新技术应用、经济体制改革的可行性进行阐述后,提出相应的建议。道口安全现状据铁路工务部门统计(2003年),我国目前全路由平交道口13149处,从97年至今,我国在铁路平交道口方面投入了较大的力度,增加立交3834处,拆除立交5102处。在所有的平交道口中,有2000余处由铁路派人看守,其他道口部分繁忙路口由地方政府派人进行监管,约3000处。,我国铁路平交道口的交通事故,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其他的相关资料,可以得出一个总的结论,在政府的高度重视
12、下,在铁路单位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铁路平交道口的交通事故率、重大事故率、伤亡率以及经济损失,都在稳步下降,道口交通事故的发生得到一定的控制。道口安全面临的问题如上所述,我国铁路道口的交通事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事故发生率还保持较高的水平,这主要是在铁路提速、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的前提下,铁路道口的安保设施、管理手段没有跟上的缘故。分别分析如下:资金不足,设施落后自1997年以来,铁道部和各个铁路局每年投入约10亿元进行平交道口的改造,但是这个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国还有一万多个路口没有改造,相对而言,改造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如资金来源、地方政府的配合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平改立”
13、工程的进展。改造进程中,铁路与地方现实利益的冲突是永久的、绝对的。所以路口防护设施改造、道口看守是减少铁路与地方利益冲突的重要缓冲手段。而目前道口防护的改造,主要是增加道口信号、防护栏、警铃、派人看管等,这样会明显增加铁路运营成本、降低铁路运输效率。因此,道口防护信息化、科技化,管理科学化就被提上议事日程了。 道路交通人员素质较低,违章操作现象普遍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又是一个突出的特点。根据铁道部的统计,在2002年发生的所有道口交通事故中,有95%是属于路外责任。其中有81%的道口交通事故是由于机动车驾驶人员不遵守中华人民过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44条的规定,非法抢越道
14、口,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广大国民尤其是机动车司机的自身素质和守法意识,是一个艰巨、长期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的建议可以看出,我国铁路平交道口数量众多、安全状况较差。在实施“平改立”的过程中,又遇到了资金不足、地方不支持等很难协调的问题。因此,铁路在努力推进“平改立”的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铁路平交道口设施的科技含量,加快道口防护的信息化进程,是一个可取的发展方向。目前,铁道部已经把GSMR作为铁路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已经应用到青藏铁路,据目前测试的结果来看,这门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为运营组织中的海量数据及时传输提供了条件。另外,加强GPS在列车定
15、位中的应用,结合GSMR技术,实现列车信息在道口的实时发布,为道口控制、管理和道口与火车司机的通信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上述技术是一个关于道口防护发展方向的构想。北京铁路局为解决近年来出现的道路车辆撞火车、威胁旅客列车安全问题,于2002年研制的“铁路道口防撞装置”已经通过铁道部鉴定。铁道部决定在京哈、京广、京沪、京九四大干线提速区段尚未实现平交改立交的108处有人看守道口全部安装这种装置。为提高道口事故防护水平做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探索。解决道口交通问题的建议要解决我国的铁路平交道口交通事故问题,要从体制和科技两个层面进行解决。因为健全体制和发展科技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健全体制可以提高系统
16、效率,保证先进科技的顺利应用,先进科技的顺利应用又能促进体制的健全。下面分别从体制层面和科技层面提出解决道口事故的建议。科技强路,改善交通经济的发展促长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样,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道口的立交化改造以及科学技术在事故防范中的应用。1加快道口平改立步伐。今后几年,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公路和铁路必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火车提速、机动车猛增,道口安全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大道口平改立的力度,彻底解决道口安全问题。2积极把先进科技应用到道口设施改造中来,如GPS、GSMR等技术,对于提高道口安全性、通过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努力提高道口信息化水平,使得
17、道口设施更加人性化。3地方交通部门积极探索公路与铁路交叉口的衔接方式,落实道口标志、标线的检查验收,对于不合标准的,立即进行改造。交叉口交通控制器设计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已日愈繁荣,而路网的建设速度也是有限的,解决之道是提速,现在的火车已经提速到了250kM/小时,使得500M远的火车能在7.2s钟内到达你身边。现有的道口情况是:人流和车流量多的铁路道口采用栏杆来切断火车通过交叉口时公路方向的流通,但是这种栏杆完全是由人工实现的,因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一些人流和车流量少的道口即无人看守也无栏杆,增加了道口的危道险性。现在,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采用电子
18、技术可以精确的检测火车的到来与离开,并对铁路交叉口的拦车杆实现自动控制,则不仅有效地提高道路运输力,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确保了道口的安全通行。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安排本设计是护栏自动控制系统。是由超声波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来控制的。设计中采用了压力传感器检测火车信号。护栏的升降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三级减速外啮合齿轮传动减速器。控制系统选用FX1N PLC控制。利用限位开关对护栏位置控制。栏木机上还装有电磁摩擦制动器,保证护栏可以处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极限状态,同时还具备及时制动功能,可使栏杆保持在任何状态。当机车通过交叉口若干分钟以前,公路段上红灯亮,警铃响,护栏自动(手动)下降。当机车
19、离开时,公路段上绿灯亮,护栏升起,行人及汽车通过。2 PLC可编程控制器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
20、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可编程序控制器一直在发展中,所以至今尚未对其下最后的定义。国际电工学会(IEC)曾先后于1982.11;1985.1和1987.2发布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标准草案的
21、第一,二,三稿。在第三稿中,对PLC作了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定义强调了PLC是:1 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也是一种计算机2 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3 面向用户指令编程方便4 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操作5 数字量或模拟量输入输出控制6 易与控制系统联成一体7 易于扩
22、充2.2 PLC的结构(1)主机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台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受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贮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在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与通用计算机一样,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还有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它确定了进行控制的规模、工作速度、内存容量等。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
23、据,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读取指令、解释指令及执行指令。但工作节奏由震荡信号控制。CPU的运算器用于进行数字或逻辑运算,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CPU的寄存器参与运算,并存储运算中的结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的。CPU虽然划分为以上几个部分,但PLC中的CPU芯片实际上就是微处理器,由于电路的高度集成,对CPU内部的详细分析以无必要,我们只要弄清楚它在PLC中的功能与性能,能正确地使用它就够了。CPU模块的外部表现就是它的工作状态的种种显示,种种接口及设定或控制开关。一般讲,CPU模块总要有相应的状态指示灯,如电源显示、运行显示、故障显示等。箱体式PL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位 论文 铁路 公路 交叉口 自动控制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