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下的基本养老金政策研究论文-精品-毕业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下的基本养老金政策研究论文-精品-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下的基本养老金政策研究论文-精品-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下的基本养老金政策研究摘要: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受到党和领导的重视,它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的生活需求,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可靠的经济来源,因此养老金制度的完善以及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各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于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但在养老金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我国的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不全,相关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增加,解决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建立合理的养老金制度需要决策层的智慧和勇气。本文阐述分析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并阐述养老金制度与政策的发展改革,分析其中的缺陷,并结合欧洲及北美国家养
2、老金改革先例,从市场与政府两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关改革建议。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养老保险、养老金业务内容: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分析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人口老龄化即“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因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而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即人口年龄构成老化的变化趋向。国际社会通常把年满60岁及以上的人口定义为老龄人口,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根据2000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9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比
3、重达到11.11%,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从1999年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1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11月1日,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亿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据此,中国己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表1.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2001-2010)年份总人口(万人)65 岁及以上人口数比重(%)200112762790627.12002128
4、45393777.3200312922796927.5200412998898577.62005130756100557.72006131448104197.92007132129106368.12008132802109568.32009133450113078.52010134091118938.87与其他国家相比,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10年11月1日,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亿人,超过整个欧洲老龄人口的总和,为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发达国家一般用了百年时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只用几十年时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在今
5、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六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
6、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1.2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根据2005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研究报告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该报告预测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并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
7、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表2. 中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及离退休人数年份职工(万人)离退休人员(万人)离退休人员:职工200110801.93380.61:3.20200211128.83607.81:3.08200311646.53860.21:3.02200412250.34102.61:2.99200513120.44367.51:3.00200614130.94635.41:3.05200715183.24953.71:3.07200816587.55303.61:3.122009177435806.91:3.05201019402.363051:3.0
8、7进入21世纪10年代,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进入老年。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中国的出生人口高峰期,其规模远大于美国二战后的“婴儿潮”。随着这部分人群迈入60岁门槛,未来20年中国将迎来加速老龄化的高峰期。从2010年开始至2030年的20年,是中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关键准备期,也是仅有的战略机遇期。在这20年时间里,要全方位地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不仅时间十分紧迫,而且压力十分巨大。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老龄人口迅速增加,就业人员数量迅速减少。也就是说,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比例却逐年增长,而提供养老金的人口比例在逐年下降。这一问题由于20世纪70年代所实施
9、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社会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导致平均寿命延长而变得越来越严峻。“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离退体人员将会不断增加,庞大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必然相应增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负担加重;同时平均抚养一个老年人的在职职工人数急剧下降,在职人员的负担将越来越重,在基金来源方面仍存在筹资渠道不畅和企业负担甚重等问题的前提下,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更会进一步加大,从而导致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包
10、括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确保未来提供充足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就显得更为迫切。二、我国养老金制度及问题分析2.1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制度主要就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的晚年期间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的一种退休养老福利制度。这里面特定的公民主要就是指那些退休的公民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并且这些人是在工作期间对社会做出贡献,具备享受养老保险资格的人员。具有养老保险的公民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每个月领取一定金额的工资,以此来维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求,做到老有所养,解除公民对于晚年生活的顾虑。从融资方式的角度去看,养老金制度可以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两种模式。现收现付制就是
11、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支付需要,从现在工作的人群中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工资收入中提取养老金,现在征缴的费用用于本期的支付的费用,现在征缴剩余的费用进行储蓄的准备。而基金制模式就是每个参保者都先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账户,企业职工在退休前按照要求定期的将自己的一部分工资存入到自己的个人账户上,而这些参保者的个人账户总体的构成了一个专门的养老基金,在养老基金按照养老金制度根据参保者个人账户内的本金和收益向缴纳人员支付养老金。根据养老金的管理功能不同可以将养老金分为公共管理、私人管理和混合管理三种模式。我国目前的养老金管理属于公共管理模式。公共管理模式主要是由政府来直接负责的,其中包括行政管理、基金管理以
12、及对象管理等所有养老金管理在内的事务。2.2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意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国老人养老问题成为了政府以及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加快我国的养老体系的改革,完善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完善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可以使我国的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解决了老人晚年的生活,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的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使我国的企业快速的增值。据相关资料表明目前美国的401 (k)计划中养老金的投资比例占据份额比较大,已经达到了90%以上,并且将养老金投资于股票、VC, PE等股权类产品的比例已经超过了60%,这大
13、大的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促使美国市场中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在美国早已经将养老金参与到资本市场中。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将我国的养老金投在在企业中,让其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去,这样不但能提升管理水平,还能提高经济整体的质量。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将养老金机构也就是债券和资产证券看作市场中的重要投资者,这样不但能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还有利于释放更多的消费力量,从而扩大内需,加快了我国的经济转型。2.3我国养老金改革发展 1997年以来,我国养老金制度经历了多次的改革,在这十多年间,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下面五方面:(1)随着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变革,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多层次的养
14、老保障体系,在1997年的时候,国务院便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该决定中明确的规定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且在决定中提出了我国的养老保险发展的总体目标,要不断的扩大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渠道,逐渐发展成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方式。(2)合理确定缴费率。我国政府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的了解我国国家、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问题,根据三方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缴费率。缴费率的制定主要设定了三重保障,第一重保障是将满足基本养老保险的需要作为基本养老保险中统筹基金的职能,并且在第一重保障中规定统筹基金由国家和单位共同出资;第二重主要就是要将个人账户基金分
15、离出来,并且把它看做成为普通的养老保险,我国的养老保险要主要以政府为主,政府负责对养老保险的发放,并且还要免收税务,政府对其要进行严格的监管;第三重保障就是我们要加大力度促进企业补充保险的发展,积极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是人们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自愿发起的保险模式,并不是强制性的,政府为鼓励其发展,决定制定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根据个人意愿的养老保险项目,我们要对其进行宣传,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其中的好处,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加的完善。(3)加快立法步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失业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养老
16、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讲,我国关于养老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需要加快立法步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使其更加的规范,更好的保障我国老年人的生活。(4)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相通的社会保险机制。在这十多年中养老金制度得到了多次的变革,我国政府决定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进行统一,并且根据他们之间的各自的特点,在分别的对养老保险进行附加条件的改革,这样有利于促进我国劳动力有秩序的流动,从而保证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正常的运行。(5)合理、有效地投资、利用养老基金。在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难点也就是我国的养老保
17、险的基金不是很充足,面对这个资金不足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决定把养老保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的范围内,并且从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取出一部分资金将其投入到养老保险中,以此来当做我国养老保险的启动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来解决我国养老保险中存在的空账问题,与此同时,养老保险部门的资金可以用来进行合理有效的,从而减轻我国养老保险对财政的压力。2.3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俗话说“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可见制度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使得我们的生活有秩序的进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养老金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养老金的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我
18、国养老保险制度起步比西方国家晚,受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的也比较缓慢,至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仍缺乏充分的法律法规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养老金制度的运行缺乏监管类的法律法规,这给我国养老保险的投资带来一定的风险,例如祝均一事件和刘雨宏事件,祝均一是我国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他利用自己的职权违规挪用养老基金数额达到了32亿元,刘雨宏是广州市劳动保险公司经理,他利用自己的职权违规审批社保基金约7. 5亿元,造成的损失高达5. 2亿元。他们之所以能利用手中的职权挪用养老基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养老保险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能对其进行监管,从而使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人口 老龄化 问题 基本养老金 政策研究 论文 精品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